4台设备加工同一种产品,该产品某关键尺寸的规格限为(1.500±0.005) mm, 最近1个月该尺寸的均值与标准差如下: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A. 1#设备的标准差最小,加工质量最好 B.1#设备产生的不合格品最多 C. 3#设备的均值等于规格中心,产生的不合格品最少 D. 2#设备的合格品率高于3#设备的合格品率 E. 2#设备的合格品率与4#设备的合格品率相同

题目
4台设备加工同一种产品,该产品某关键尺寸的规格限为(1.500±0.005) mm, 最近1个月该尺寸的均值与标准差如下:

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A. 1#设备的标准差最小,加工质量最好
B.1#设备产生的不合格品最多
C. 3#设备的均值等于规格中心,产生的不合格品最少
D. 2#设备的合格品率高于3#设备的合格品率
E. 2#设备的合格品率与4#设备的合格品率相同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D,E
解析:
。合格品率与过程能力指数Cpk对应,Cpk越大合格品率越高。1#设备的标准差最小,但分布中心已到下规格限,Cpk=0,合格品率为50%,不合格品最多。2#设备与4#设备的标准差相同,与公差中心的偏离程度也相等,只是一个左偏,一个右偏,Cpk均等于 0. 003/0. 008 = 1。3#设备Cpk等于cp,为 0. 01/0. 012 = 5/6。
更多“4台设备加工同一种产品,该产品某关键尺寸的规格限为(1.500±0.005) mm, 最近1个月该尺寸的均值与标准差如下: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道工序混线生产A、B两种规格的同类产品,加工方法相似但尺寸不同:规格A的尺寸为直径Φ (60±0. 5) mm,规格B的尺寸为直径Φ (80±0. 5) mm。根据订货方对过程性能指数提出的新要求,质量管理人员从该生产线上最近两个月加工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了 A、B两种规格的产品各100件,用这些数据计算了过程性能指数。由于计算得出的Ppk为0.68,与生产的实际情况不尽相符,质量部门对如何下结论出现了分歧。
    质量部门用这些数据绘制了一张直方图,直方图的类型很可能是( )型。
    A.双峰 B.孤岛
    C.对称 D.陡壁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在该型号无缝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

    A.生产设备
    B.生产方法
    C.市场价格
    D.作业人员

    答案:A,B,D
    解析:
    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有人、机器、原料、方法、测量和环境。

  • 第3题:

    某零件设计尺寸为4mm ,生产过程中允许的误差是(+0.007,-0.007) 。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零件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对该道工序的能力进行评估,经抽样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0.0027 。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该道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 ()。

    A 、 0.86
    B 、 1.00
    C 、 1.18
    D 、 1.4 1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 。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 =0002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在该齿轮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

    A 、 环境
    B 、 机器
    C 、 原料
    D 、 市场需求

    答案:A,B,C
    解析:
    环境、机器、原料都是与工序生产直接相关的因素,会影响工序质量,市场需求会影响产品的销售,但不会影响工序质量。

  • 第5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
    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为()。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严重不足

    答案:D
    解析:
    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为:Cp>1.67时,工序能力过剩;1.67≥C。>1.33时,工序能力充足;1.33≥Cp>1.00时,工序能力正常;1.001>Cp>0.67时,工序能力不足;Cp≤0.67时,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 第6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 。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 =00025。
    根据以上资料,回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系数Cp ()。

    A 、 1.07
    B 、 1.00
    C 、 1.18
    D 、 1.4 1

    答案:A
    解析:

  • 第7题: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需要用同一关键设备加工,该设备属于紧缺资源。设备每月最大加工时间12000分钟。A、B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

    要求:为有效利用关键设备,该企业A、B两种产品各应生产多少件?营业利润总计多少?


    答案:
    解析:
      A产品单位限制资源的边际贡献=(25-10)/2=7.5(元)
      B产品单位限制资源的边际贡献=(30-18)/1=12(元)
      按照市场最大销售量(7000件)优先安排生产B产品,耗用设备加工时间为:7000×1=7000(分钟)
      剩余设备加工时间5000分钟(=12000-7000)安排A产品生产,可以生产A产品是数量为2500件(=5000/2)。
    会计【彩蛋】压轴卷,考前会在瑞牛题库考试软件更新哦~ 软件下载链接www.niutk.com
      即生产B产品7000件。生产A产品2500件。
      营业利润=7000×(30-18)+2500×(25-10)-20000=101500(元)

  • 第8题:

    某公司加工某种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φ10±o.03(mm)。长期检验结果表明,其直径均值为μ=9.99(mm),标准差为σ=0.005(mm)。该过程的偏移系数K为()。

    • A、0.33
    • B、0.25
    • C、1.0
    • D、0.02

    正确答案:A

  • 第9题:

    某尺寸数据为10±0.18mm,可靠性设计时,该尺寸的标准差为()


    正确答案:0.06

  • 第10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假设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5,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 A、不足
    • B、正常
    • C、充足
    • D、过剩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系数C()。
    A

    1.07

    B

    1.00

    C

    1.18

    D

    1.41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某尺寸数据为10±0.18mm,可靠性设计时,该尺寸的标准差为()

    正确答案: 0.06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4台设备加工同一种产品,该产品某关键尺寸的规格限为1. 500 ± 0. 005mm,最近1个月该尺寸的均值与标准差如表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A. 1#设备的标准差最小,加工质量最好
    B. 1#设备产生的不合格品最多
    C. 3#设备的均值等于规格中心,产生的不合格品最少
    D. 2#设备的合格品率高于3#设备的合格品率
    E. 2#设备的合格品率与4#设备的合格品率相同


    答案:A,B,D,E
    解析:
    由表可知,1#设备的标准差最小,其加工质量最好,但其均值等于规格下限,产生的不合格品最多;2#设备的标准差与4#设备的标准差相同,即二者的合格品率相同; 2#设备的标准差小于3#设备的标准差,即2#设备的合格品率高于3#设备的合格品率;3# 设备的均值虽等于规格中心,但其标准差最大,波动也最大,产生的不合格品比1#设备产生的要少,比2#设备和4#设备产生的要多。

  • 第14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为提高C工序的工序能力,该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的设备
    B.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提高原材料质量
    D.若设计上允许,降低产品的技术要求

    答案:C
    解析:
    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0.7≤1,工序能力指数不足,意味着产品质量水平低。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努力提高设备精度,并使工艺更为合理和有效,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与质量意识,改善原材料质量及提高加工性能,使工序能力得到适当的提高;②修订标准,即用放宽公差的方法处理;③在工序能力不足时,一般应通过全检后剔除不合格品,或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

  • 第15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A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

    A.2.1
    B.1.6
    C.1.4
    D.0.6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7,-0.007)。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即抽样,经测算,样本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系数Cp为()。

    A.0.50
    B.1.00
    C.1.18
    D.1.41

    答案:A
    解析:
    Cp=(4.007-3.993)/6×0.0047≈0.50

  • 第17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7,-0.007)。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即抽样,经测算,样本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工序能力指数过大的处置措施()

    A.降低过程生产能力
    B.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修订标准,降低产品的技术要求
    D.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答案:A,B,D
    解析:
    考察工序能力指数过大的处置措施。

  • 第18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 +0.009,-0.009) 。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 =0.0047 。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系Cp为 ()。

    A 、 0.64
    B 、 1.00
    C 、 1.18
    D 、 1.4 1

    答案:A
    解析:

  • 第19题:

    某车间的A产品生产实行三班制,日产量在1000件左右,合格品率一直在85%左右。最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增强价格优势,车间决定成立QC小组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品率。[2007年真题]
    尺寸特性的公差限为10.0 ±0.1mm,小组随机抽取了最近1个月3个班次尺寸特性的200个数据,计算得到早、中、晚3班尺寸特性的样本均值分别为9. 97、10.0、10.04,样本标准差分别为0. 02、0. 03和0. 0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
    A.早班的尺寸特性偏离公差中心最远 B.晚班的尺寸特性的合格率最低
    C.早班尺寸特性的波动最小 D.不同班次尺寸特性的分布相同


    答案:C
    解析:

  • 第20题:

    原料尺寸为400mm,产品尺寸为20mm,则该破碎机的破碎比为()。

    • A、1:20
    • B、20:1
    • C、20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为()。

    • A、不足
    • B、正常
    • C、充足
    • D、严重不足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某部件加工时,设计尺寸(单位为mm)为Tu=35.000,T1=34.990。通过随机抽样得知X均值为34.994,标准差为0.00105。该工序能力为()。

    • A、过剩
    • B、正常
    • C、不足
    • D、严重不足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原料尺寸为400mm,产品尺寸为20mm,则该破碎机的破碎比为()。
    A

    1:20

    B

    20:1

    C

    2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