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道工序混线生产A、B两种规格的同类产品,加工方法相似但尺寸不同:规格A的尺寸为直径Φ (60±0. 5) mm,规格B的尺寸为直径Φ (80±0. 5) mm。根据订货方对过程性能指数提出的新要求,质量管理人员从该生产线上最近两个月加工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了 A、B两种规格的产品各100件,用这些数据计算了过程性能指数。由于计算得出的Ppk为0.68,与生产的实际情况不尽相符,质量部门对如何下结论出现了分歧。 进一步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针对质量问题找出原因 B.找出关键的质量问题 C.对数据分层

题目
某道工序混线生产A、B两种规格的同类产品,加工方法相似但尺寸不同:规格A的尺寸为直径Φ (60±0. 5) mm,规格B的尺寸为直径Φ (80±0. 5) mm。根据订货方对过程性能指数提出的新要求,质量管理人员从该生产线上最近两个月加工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了 A、B两种规格的产品各100件,用这些数据计算了过程性能指数。由于计算得出的Ppk为0.68,与生产的实际情况不尽相符,质量部门对如何下结论出现了分歧。
进一步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针对质量问题找出原因 B.找出关键的质量问题
C.对数据分层后再分析 D.加强管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考题
更多“某道工序混线生产A、B两种规格的同类产品,加工方法相似但尺寸不同:规格A的尺寸为直径Φ (60±0. 5) mm,规格B的尺寸为直径Φ (80±0. 5) mm。根据订货方对过程性能指数提出的新要求,质量管理人员从该生产线上最近两个月加工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了 A、B两种规格的产品各100件,用这些数据计算了过程性能指数。由于计算得出的Ppk为0.68,与生产的实际情况不尽相符,质量部门对如何下结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为提高C工序的工序能力,该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的设备
    B.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提高原材料质量
    D.若设计上允许,降低产品的技术要求

    答案:C
    解析:
    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0.7≤1,工序能力指数不足,意味着产品质量水平低。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努力提高设备精度,并使工艺更为合理和有效,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与质量意识,改善原材料质量及提高加工性能,使工序能力得到适当的提高;②修订标准,即用放宽公差的方法处理;③在工序能力不足时,一般应通过全检后剔除不合格品,或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

  • 第2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B工序的工序能力( )。

    A.严重不足
    B.不足
    C.充足
    D.过剩

    答案:C
    解析:
    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属于一级工序能力,工序能力充足。

  • 第3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 。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 =0002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在该齿轮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

    A 、 环境
    B 、 机器
    C 、 原料
    D 、 市场需求

    答案:A,B,C
    解析:
    环境、机器、原料都是与工序生产直接相关的因素,会影响工序质量,市场需求会影响产品的销售,但不会影响工序质量。

  • 第4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即抽样,经测算,样本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该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A.环境
    B.机器
    C.原料
    D.市场需求

    答案:A,B,C
    解析:
    环境、机器、原料都是与工序生产直接相关的因素,会影响工序质量,市场需求会影响产品的销售,但不会影响工序质量。

  • 第5题: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 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 +0.001 5,-0.0020) 。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 =0.000 49。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C。为 ()。

    A 、 1,19
    B 、 1.25
    C 、 1.28
    D 、 1.30

    答案:A
    解析:

  • 第6题:

    共用题干
    某标准件厂质量控制中心正在分析某型号螺母的工序能力和质量控制问题,该型号螺母的内径设计尺寸为16±0.15mm,在生产过程中某道工序承担该型号螺母内径的最后加工,通过对加工完成该道工序的内径尺寸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样本内径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s=0.025mm。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CP为()。
    A:2
    B:1.8
    C:1.4
    D:0.6

    答案:A
    解析:
    过程能力指数又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某一工序的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用CP表示。即CP=T/(6σ)(公式中T代表公差,σ代表总体标准偏差)。所以,该题中CP=T/(6σ)≈(TU-TL)/(6S)=(16.15-15.85)/(6*0.025)≈2。


    过程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当CP<0.67时,过程能力等级为四级。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Man)、机器(Machine)、原料(Material)、测量(Measurement)、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

  • 第7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C为()。

    A.0.64
    B.1.00
    C.1.18
    D.1.41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计算带钢规格为3.0×200×5条的纵剪组装尺寸。(已知圆盘剪实际直径为Φ490mm)


    正确答案: 计算轴头尺寸:D上=(1690-200×5-2×30)/2=315(mm)
    因为为奇数条,所以D下=D上+C=315+30=345(mm)
    确定隔圈尺寸:A=200(mm)
    S=3.0×10%=0.3(mm)
    B=200-2×30-2×0.3=139.4(mm)
    定胶圈直径:因为板厚h<4.0,所以胶圈直径=490-(2×3+1)=483(mm)
    考虑胶圈的内径配合间隙,变形程度和外径尺寸系列,故取外径为Φ485的胶圈。

  • 第9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为()。

    • A、不足
    • B、正常
    • C、充足
    • D、严重不足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该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 A、工具
    • B、机修
    • C、原料
    • D、市场需求

    正确答案:A,B,C

  • 第11题:

    单选题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物流单元标签的尺寸:105mm³148mm(A6规格)或148mm³210mm(A5规格)两种尺寸。当只有SSCC或者SSCC和其他少量数据时可选择()
    A

    105mm³148mm

    B

    125mm³176mm(B6规格)

    C

    148mm³210mm(A5规格)

    D

    201mm³276mm(B5规格)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过程能力()。
    A

    不足

    B

    正常

    C

    充足

    D

    过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A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

    A.2.1
    B.1.6
    C.1.4
    D.0.6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 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 +0.001 5,-0.0020) 。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 =0.000 49。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通过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

    A 、 不足
    B 、 正常
    C 、 充足
    D 、 过剩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共用题干
    某标准件厂质量控制中心正在分析某型号螺母的工序能力和质量控制问题,该型号螺母的内径设计尺寸为16±0.15mm,在生产过程中某道工序承担该型号螺母内径的最后加工,通过对加工完成该道工序的内径尺寸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样本内径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s=0.025mm。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该型号螺母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A:人
    B:方法
    C:价格
    D:机器

    答案:A,B,D
    解析:
    过程能力指数又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某一工序的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用CP表示。即CP=T/(6σ)(公式中T代表公差,σ代表总体标准偏差)。所以,该题中CP=T/(6σ)≈(TU-TL)/(6S)=(16.15-15.85)/(6*0.025)≈2。


    过程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当CP<0.67时,过程能力等级为四级。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Man)、机器(Machine)、原料(Material)、测量(Measurement)、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

  • 第16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
    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为()。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严重不足

    答案:D
    解析:
    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为:Cp>1.67时,工序能力过剩;1.67≥C。>1.33时,工序能力充足;1.33≥Cp>1.00时,工序能力正常;1.001>Cp>0.67时,工序能力不足;Cp≤0.67时,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 第17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
    在该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A.工具
    B.机修
    C.原料
    D.市场需求

    答案:A,B,C
    解析:
    工具、机修、原料都是与工序生产直接相关的因素,会影响工序质量;市场需求会影响产品的销售,但不会影响工序质量。

  • 第18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
    质量控制方法除了工序能力分析法外,还有()。

    A.德尔菲法
    B.分层法
    C.调查表法
    D.两图两表法

    答案:B,C
    解析: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分层法、调查表法、散布图、排列图等。

  • 第19题:

    共用题干
    某标准件厂质量控制中心正在分析某型号螺母的工序能力和质量控制问题,该型号螺母的内径设计尺寸为16±0.15mm,在生产过程中某道工序承担该型号螺母内径的最后加工,通过对加工完成该道工序的内径尺寸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样本内径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s=0.025mm。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4,可以判断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D
    解析:
    过程能力指数又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某一工序的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用CP表示。即CP=T/(6σ)(公式中T代表公差,σ代表总体标准偏差)。所以,该题中CP=T/(6σ)≈(TU-TL)/(6S)=(16.15-15.85)/(6*0.025)≈2。


    过程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当CP<0.67时,过程能力等级为四级。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Man)、机器(Machine)、原料(Material)、测量(Measurement)、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

  • 第20题: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2号规格的尺寸(直径)为15mm。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影响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 A、偶然性因素
    • B、必然性因素
    • C、系统性因素
    • D、系统外因素

    正确答案:A,C

  • 第22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质量控制方法除了工序能力分析法外,还有()。

    • A、德尔菲法
    • B、分层法
    • C、调查表法
    • D、两图两表法

    正确答案:B,C

  • 第23题:

    多选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该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A

    工具

    B

    机修

    C

    原料

    D

    市场需求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