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项教学研究中,研究者选择了一个平均智力分数较低的班级和一个平均智力分数较高的班级进行研究,其中智力分数较低的班级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智力分数较高的班级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该研究中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A.消除法 B.恒定法 C.对立法 D.抵消平衡法

题目
在某项教学研究中,研究者选择了一个平均智力分数较低的班级和一个平均智力分数较高的班级进行研究,其中智力分数较低的班级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智力分数较高的班级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该研究中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A.消除法
B.恒定法
C.对立法
D.抵消平衡法

相似考题
更多“在某项教学研究中,研究者选择了一个平均智力分数较低的班级和一个平均智力分数较高的班级进行研究,其中智力分数较低的班级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智力分数较高的班级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该研究中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智力迟滞描述正确的是:( )。

    A.智商分数在50~69之间者,是智力迟滞中占人数最多的一类

    B.智商分数在35~49之间者,人数约占智力迟滞者12%

    C.智商分数在20~34之间者,人数约占智力迟滞者7%

    D.智商分数在20以下者,在全部智力迟滞中不足1%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在当前班级管理中,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常常偏重于( )。


    答案:权威型,
    解析:

  • 第3题:

    某校教育学院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两个专业学生均接受同一份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测验,心理学同学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5,学前教育同学平均分为60,标准差为5。结论正确的是

    A.心理学同学分数比学前教育同学分数离散程度大
    B.学前教育同学分数比心理学同学分数离散程度大
    C.两个班级的分数离散程度无法比较
    D.两个班级的分数离散程度一样大

    答案:B
    解析:
    描述统计;差异量数。 两个班级专业性质不同,且成绩水平差异较大,所以应该使用差异系数比较。差异系数的适用条件有两个:①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所使用的观测工具不同,所测特质不同;②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使用同种观测工具,所测特质相同,但样本间水平差异较大。差异量数的计算为标准差除以平均数,或者再乘以100%。由此可得:心理学同学分数的差异系数为6. 25%,学前教育同学分数的差异系数为8. 33%,因此学前教育同学分数比心理学同学分数离散程度大

  • 第4题:

    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种分数叫(  ),简称(  )

    A.智力商数
    B.智商
    C.智力年龄
    D.智龄

    答案:C,D
    解析:

  • 第5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包括(  )。

    A.韦氏智力测验具有复杂的结构,能较好地反映一个人智力的全貌
    B.各分测验的项目难度完全适宜
    C.该求助者测验结果中PIQ96分是导出分数
    D.FIQ是PIQ和VIQ的平均值

    答案:A,C
    解析:
    韦氏智力测验具有复杂的结构,能较好地反映一个人智力的全貌。测验的起点偏难。PIQ是操作智商,属于标准分数(导出分数)。FIQ是言语量表总分和操作量表总分之和转化成离差智商得到的。

  • 第6题:

    婴儿早期智力测验的分数预测性较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
    • B、分层教学
    • C、小组合作学习
    • D、小班教学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智力分数可以用()来表示。


    正确答案:常态分布

  • 第9题:

    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种分数叫做()。

    • A、智力商数
    • B、智商
    • C、智力年龄
    • D、智龄

    正确答案:C,D

  • 第10题:

    单选题
    在斯坦福-比利测验中,测得某儿童的智力年龄为8,这个结果的含意是()。
    A

    该儿童的智力低下

    B

    该儿童成绩相当于8岁儿童的平均分数

    C

    该儿童的智力超常

    D

    该儿童IQ是8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种分数叫做()。
    A

    智力商数

    B

    智商

    C

    智力年龄

    D

    智龄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婴儿早期智力测验的分数预测性较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 种分数叫做( )。

    (A)智力商数 (B)智商
    (C)智力年龄 (D)智龄


    答案:C,D
    解析:

  • 第14题:

    最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是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其中标准分数系统提出的根据是()。
    A.智力测验的分数是呈正态分布的
    B.智力的性别差异
    C.人的智力的年龄特征
    D.智力的民族特征


    答案:A
    解析:
    智力测验的分数是呈正态分布的是标准分数系统提出的根据,故选A。

  • 第15题:

    某研究者进行一项以教学方法为自变量、学习成绩为因变量、智力为额外变量的实验。下列选项中,最能有效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A.消除法
    B.恒定法
    C.等组匹配法
    D.双盲实验法

    答案:C
    解析:
    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主要有:匹配法、消除法、恒定法、随机化法、统计控制法、抵消平衡法等在本题中,进行的是教学实验,俩种教学方法在同一组被试中使用会产生相互干扰,故要进行被试间设计。额外变量是智力,这一因素是无法恒定的,也是无法消除的,即最佳的方法是进行随机化分组或者等组匹配,使两组被试的智力相近,如果两组被试智力还有所差异,可用统计控制法进行处理。D项双盲实验法是消除法的一种。

  • 第16题:

    位研究者使用智力测验对一个孩子进行了三次测量,每次的分数都不同,请问,这里智力分数的不同反映的是

    A.测量的随机误差
    B.测量的系统误差
    C.测量的信度
    D.测量的效度

    答案:A
    解析:
    测量中存在着随机误差,导致每一次测量的分数都会有变化。

  • 第17题:

    在斯坦福-比利测验中,测得某儿童的智力年龄为8,这个结果的含意是()。

    • A、该儿童的智力低下
    • B、该儿童成绩相当于8岁儿童的平均分数
    • C、该儿童的智力超常
    • D、该儿童IQ是80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传统上人们根据智商分数对智力障碍进行分类,如智商分数为59分,通常被认为是()智力障碍。


    正确答案:轻度

  • 第19题:

    在标准化智力测验中,智力障碍的临界分数大约是()。


    正确答案:70

  • 第20题:

    在Excel2010的数据清单中,包括班级、姓名、分数三个字段,要统计每个班的最高分,正确的操作是:()

    • A、先按照班级排序,然后做分类汇总
    • B、先按照分数排序,然后做分类汇总
    • C、先按照班级排序,然后做自动筛选
    • D、先按照分数排序,然后做自动筛选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一位10岁男性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居班级中下,注意力测验示有多动行为,韦氏智力测验分数为68分,由此两项心理测验可诊断为( )
    A

    儿童多动症

    B

    智力发育迟滞

    C

    智力发育缺陷

    D

    多动症伴愚鲁

    E

    多动症伴痴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Excel2010的数据清单中,包括班级、姓名、分数三个字段,要统计每个班的最高分,正确的操作是:()
    A

    先按照班级排序,然后做分类汇总

    B

    先按照分数排序,然后做分类汇总

    C

    先按照班级排序,然后做自动筛选

    D

    先按照分数排序,然后做自动筛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

    班级授课

    B

    分层教学

    C

    小组合作学习

    D

    小班教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