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不适用死刑的有( )。A.甲生于1980年11月18日,1998年11月18日杀死与其同居的女友后逃跑,2003年2月被抓获,目前正在接受审判B.甲生于1981年2月12日,1999年2月13日与乙发生口角后将乙杀死C.甲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羁押,为逃避被判处死刑,羁押期间与律师通谋,在律师会见时发生性关系怀孕D.甲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羁押,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因同一犯罪事实被起诉、审判

题目

下列选项中,不适用死刑的有( )。

A.甲生于1980年11月18日,1998年11月18日杀死与其同居的女友后逃跑,2003年2月被抓获,目前正在接受审判

B.甲生于1981年2月12日,1999年2月13日与乙发生口角后将乙杀死

C.甲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羁押,为逃避被判处死刑,羁押期间与律师通谋,在律师会见时发生性关系怀孕

D.甲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羁押,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因同一犯罪事实被起诉、审判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选项中,不适用死刑的有( )。A.甲生于1980年11月18日,1998年11月18日杀死与其同居的女友后逃跑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与乙女恋爱。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 )(2012年)

    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
    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
    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死刑的适用。 A项,依据《刑法》第48条的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以,只有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为严重”时,才可以被判处死刑。故A项正确。
    B项,刑法权威和社会主义法治权威都不能靠死刑的适用来维护。同时,在存在相应从轻情节之时,要对相应量刑予以考虑,决定是否判处死刑。故B项错误。
    C项,刑罚一般预防的功能应该受到一定限制,在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下,不允许在个人罪不至死的情况下,为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对甲判处死刑。故C项错误。
    D项,定罪和量刑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生效规定,如果社会舆论的意见与法律是相符的,那么判决既符合法律,也同时满足了舆论呼声;如果相悖,那么法官必须依据法律作出判决,而不能违背法律顺应舆论。再者,网民的意见并不等同于民意,用网民意见来决定犯罪人生死,本身就是对法治的破坏。死刑适用有关被告人生命权的剥夺问题,必须慎之又慎。故D项错误。

  • 第2题:

    甲与乙女恋爱。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 )

    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
    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
    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死刑的适用。 A项,依据《刑法》第48条的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以,只有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为严重”时,才可以被判处死刑。故A项正确。
    B项,刑法权威和社会主义法治权威都不能靠死刑的适用来维护。同时,在存在相应从轻情节之时,要对相应量刑予以考虑,决定是否判处死刑。故B项错误。
    C项,刑罚一般预防的功能应该受到一定限制,在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下,不允许在个人罪不至死的情况下,为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对甲判处死刑。故C项错误。
    D项,定罪和量刑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生效规定,如果社会舆论的意见与法律是相符的,那么判决既符合法律,也同时满足了舆论呼声;如果相悖,那么法官必须依据法律作出判决,而不能违背法律顺应舆论。再者,网民的意见并不等同于民意,用网民意见来决定犯罪人生死,本身就是对法治的破坏。死刑适用有关被告人生命权的剥夺问题,必须慎之又慎。故D项错误。

  • 第3题:

    2009年1月,甲(1993年4月生)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011年3月20日,甲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杀人后逃跑,6月被抓获。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本案不适用《刑法修正案(八)》
    B:对甲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甲在审判时已满18周岁,可以适用死刑
    D: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答案:B
    解析:
    【考点】未成年人犯罪【详解】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如果对被告人有利的话,就可以适用《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所以A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刑法》第17条第3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于甲在杀人时未满18周岁,应当对其故意杀人的行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选项是正确的;根据《刑法》的规定,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是指在犯罪时不满18周岁.行为人在犯抢劫罪的时候未满16周岁,因此对甲不应当适用死刑,C选项是错误的;《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65条第1款修改为:“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甲属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因此,根据《刑法》第65条的这一规定,不应当认定为累犯,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

  • 第4题:

    下列选项中不能排除行为的违法性的有:( )

    A.武警甲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将死刑犯乙枪毙
    B.甲在街上发现自己被盗的汽车后,强行拉着司机乙不让他开车走,并打“110”报警,20分钟后警察赶到现场
    C.甲怀疑乙在自己的超市里偷了东西,在乙将要离开时将其拦下,带到一房间进行搜查,发现乙确实盗窃了一件价值28元钱的物品,甲让乙打电话通知家人交来500元罚款,1天后,乙的家人送来500元钱将乙领走
    D.乙得了难以治愈的重病,十分痛苦,请求甲将自己杀死以减少痛苦,甲按照乙的要求将乙杀死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刑法中排除犯罪行为的种类。A项的武警是法令行为,行为不具有违法性。B项的甲是自救行为,不具有违法性。C项的甲将乙扣留,并且没有将乙交给警察处理,甲构成了非法拘禁,且非法拘禁时间超过了24小时,应认定该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D项中,甲的行为虽然是按照乙的承诺实施的,但我国刑法并不承认按照承诺杀人排除刑事违法性,即便是安乐死也是如此。

  • 第5题:

    甲与乙女恋爱。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

    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
    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
    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

    答案:A
    解析:
    【考点】死刑的适用【详解】《刑法》第48条第1款的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由此可见,《刑法》对死刑的适用条件作出了明确的限制,即“罪行极其严重”。因此,A的说法是正确的。我国《刑法》贯彻保留死刑、坚决少杀、防止错杀的政策,适用死刑必须非常慎重,把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范围缩小到最低限度,不能仅仅为了法律的权威、威慑力或者纯粹依赖民意判处死刑。因此B、C、D的说法是错误的。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