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女性,36岁,因外伤出血无尿10日入院.体温38.9℃、血压80/40mmHg、重度贫血貌、左下肢大面积肌肉坏死、皮肤溃烂.血Hb68g/L、WBC15×109/L、血尿素氮25.1mmol/L、血肌酐726.5μmol/L该患者肾衰竭最可能的诊断是( )。 查看材料A.休克引起的氮质血症B.下肢感染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C.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D.急性肾乳头坏死E.急性肾小管坏死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女性,36岁,因外伤出血无尿10日入院.体温38.9℃、血压80/40mmHg、重度贫血貌、左下肢大面积肌肉坏死、皮肤溃烂.血Hb68g/L、WBC15×109/L、血尿素氮25.1mmol/L、血肌酐726.5μmol/L

该患者肾衰竭最可能的诊断是( )。 查看材料

A.休克引起的氮质血症

B.下肢感染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C.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D.急性肾乳头坏死

E.急性肾小管坏死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女性,36岁,因外伤出血无尿10日入院.体温38.9℃、血压80/40mmHg、重度贫血貌、左 ”相关问题
  • 第1题:

    142~144 题共用题干:

    女性,36岁,因外伤出血无尿10日入院。体温38.9℃、血压80/40mmHg、重度贫血貌、左下肢大面积肌肉坏死、皮肤溃烂。血Hb 68g/L、WBC 15 ×109/L、血尿素氮25.1mmol/L、血肌酐726.5μmol/L。

    第 142 题 该患者肾衰竭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E

  • 第2题:

    患者女性,因发热,体温38.9℃入院,呈贫血貌,全身散在出血点,瘀斑,口腔多发溃疡,血常规示三系降低,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再生障碍贫血
    D、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缺铁性贫血

    答案:C
    解析: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根据起病急缓和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两型。

  • 第3题:

    患者男,35岁。汽车撞伤左季肋区4小时。神志模糊,体温37.5℃,脉搏细弱,血压60/40mmHg,全腹压痛,无反跳痛,无尿。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中度低血容量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神经源性休克
    D.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
    E.脑外伤

    答案:D
    解析:

    1.按照休克分度诊断标准,本例收缩压60mmHg,应诊断为重度休克。结合汽车撞伤左季肋区4小时病史,最可能为脾破裂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不可能为神经源性、感染性、变态反应性休克,答案为D。根据患者汽车撞伤左季肋区4小时的病史、血压60/40mmHg、全腹压痛、无反跳痛、无尿等症状和体征,可以判断为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
    2.休克的本质是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休克,其急救首先是补充血容量,本例为脾破裂所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应快速输入平衡盐溶液,边抗休克边准备手术。正确答案为C而不是B,因为若不快速补液纠正休克,而是直接手术,则病人难以耐受手术死于休克。A、D、E项都是一般性治疗措施。

  • 第4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男,38岁。双侧股骨干骨折3小时,体温36.5℃,脉搏细弱,血压60/40mmHg,四肢冰冷,无尿。 初步诊断是

    A.轻度休克

    B.中度休克

    C.重度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高排低阻型休克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患者女性,因发热,体温38.9℃入院,呈贫血貌,全身散在出血点,瘀斑,口腔多发溃疡,血常规示三系降低,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再生障碍贫血
    E.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D
    解析: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根据起病急缓和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两型。
    1.急性再障(重型再障Ⅰ型) 较少见,起病急,发展快,早期即可出现出血及感染,随病程延长出现进行性贫血。多发生口腔、牙龈、鼻腔等黏膜及皮肤广泛出血,内脏出血多见,如消化道出血、血尿、子宫出血等。多数病例有眼底出血,约1/2病人可发生颅内出血,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皮肤、黏膜及肺部反复感染,多合并败血症,感染不易控制。如不经治疗,多在6~12个月内死亡。
    2.慢性再障 较多见,起病缓慢,病程长,多以贫血为主要表现,感染、出血症状较轻,经恰当治疗病情可缓解或治愈,预后相对较好。少数病例病情恶化(重型再障Ⅱ型),表现同急性再障,预后极差。
    辅助检查
    1.血象 全血细胞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急性再障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慢性型可轻度增多,但绝对值低于正常,白细胞减少,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小板均减少。
    2.骨髓象 急性再障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粒、红两系均明显减少。巨核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也相对增多。慢性型增生降低或呈灶性增生,但巨核细胞均减少。【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