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哪一部作品?( ) A.歌剧《水仙女》 B.歌剧《弄臣》 C.轻歌剧《风流寡妇》 D.轻歌剧《蝙蝠》

题目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哪一部作品?( )

A.歌剧《水仙女》
B.歌剧《弄臣》
C.轻歌剧《风流寡妇》
D.轻歌剧《蝙蝠》

相似考题
更多“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哪一部作品?(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哪首乐曲 ( )。

    A.《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B.《阳光照在塔什库尔干》
    C.《赛乃姆》
    D.《我的金色阿勒泰》

    答案:B
    解析:
    B选项,谱例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片段。综上,B选项正确。

    A选项,是哈萨克族民歌,故排除。

    C选项,是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曲,故排除。

    D选项,是柯尔克孜族民歌,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B项。

  • 第2题:

    下面谱例出自哪一部京剧作品? ( )

    A. 《海港》
    B. 《红灯记》
    C. 《沙家浜》
    D. 《群英会》

    答案:B
    解析:
    通过对谱例的演唱及歌词的分析,该唱段是《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现代京剧“八大样板戏”之一的《红灯记》。A项,《海港》表现了工人阶级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C项,《沙家浜》是现代京剧“八大样板戏”之一,代表剧目有《智斗》等。D项,
    《群英会》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改编的传统京剧。

  • 第3题:

    以下面旋律片段为主题,按要求创编乐段。

    要求:

    (1)将谱例中的旋律改写为圆舞曲(须改变原谱的音符时值)。(5分)

    (2)写出拍号、速度和表情符号。(5分)




    答案:
    解析:
    本题针对创编乐段提出两个要求:(1)将谱例中的旋律改写为圆舞曲(须改变原谱的音符时值)。(2)要写出拍号、速度和表情符号。首先,圆舞曲是起源于欧洲的宫廷舞曲体裁,其最大特点是以三拍子节奏为基础,因此在节拍上可以选择3/4、3/8、6/8等;其次,圆舞曲一般速度较快,因此可以选择大于100的速度标记,如Allegro或Allegretto等;最后表情标记可以是优美地或高雅的,即Congrozia或Elegante。

  • 第4题:

    下列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



    A.《1218序曲》

    B.《悲怆奏鸣曲》

    C.《悲怆交响曲》

    D.《热情奏鸣曲》

    答案:C
    解析:
    此旋律片段为《悲怆交响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作品。

  • 第5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是出自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



    A.莫扎特
    B.贝多芬
    C.海顿
    D.舒伯特


    答案:A
    解析:
    此旋律片段为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

  • 第6题:

    下面谱例是一首民歌片段,它出自哪个国家?( )

    A.朝鲜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朝鲜民歌的认识。题干中的旋律是拍,旋律中出现了二度、三度和四度旋律进行,三拍子和二、四度旋律可以判断这是朝鲜音乐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

    B项:日本民歌一般由其独特的音阶来创作,如都节音乐(346713)或律音阶(124561)。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印度民歌一般节奏复杂多变,旋律装饰性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埃及音乐通常节奏自由,旋律装饰性和律动性很强。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7题:

    与下面谱例旋律片段的风格相适应的伴奏乐器是( )。

    A.马头琴
    B.芦笙
    C.冬不拉
    D.管子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对蒙古族民歌的积累以及对蒙古族乐器的认识。视唱乐谱,可以判断该旋律是蒙古族传统情歌《小黄马》的第一乐句旋律片段,歌曲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一首男生独唱的长调作品,由“蒙古族长调”可以判断伴奏乐器是马头琴。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8题:

    下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巴赫的哪部作品?()‘


    A.《众赞歌前奏曲》
    B.《马太受难曲》
    C.《约翰受难曲》
    D.《弥赛亚》

    答案:B
    解析:
    上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巴赫《马太受难曲》第73曲,D选项《弥赛亚》是亨德尔所创作的清唱剧。
    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 第9题:

    下列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 )。

    A.《幽兰》

    B.《十面埋伏》

    C.《百鸟朝凤》

    D.《老六板》

    答案:D
    解析:
    谱例为《老六板》曲调,《老六板》是中国汉族民间器乐曲,属于古老的民间丝竹乐曲调,又称《老八板》。

  • 第10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出自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





    A.门德尔松
    B.瓦格纳
    C.舒曼
    D.威尔第


    答案:B
    解析:
    谱例为瓦格纳创作的歌剧《罗恩格林》里的《婚礼进行曲》的旋律片段。

  • 第11题:

    下面谱例中的歌曲片段出自歌剧(  )



    A.《图兰朵》

    B.《卡门》

    C.《自由射手》

    D.《弄臣》

    答案:A
    解析:
    谱例是歌剧《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人睡》的片段。

  • 第12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的作者是(  )



    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肖邦

    答案:A
    解析:
    谱例旋律是海顿《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中的旋律片段。

  • 第13题:

    下面谱例出自哪一部京剧作品?( )

    A.《海港》
    B.《红灯记》
    C.《沙家滨》
    D.《群英会》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当代京剧选段。谱例中展示的是八大革命样板戏之一《红灯记》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A、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4题:

    下面旋律片段是选自柴科夫斯基所创作的《夜莺》,下谱例中第2小节的和弦编配是()。


    A.Ⅳ-Ⅵ-V
    B.Ⅵ-Ⅱ-V
    C.I-Ⅱ-V
    D.Ⅱ-I-Ⅵ

    答案:D
    解析:
    该旋律片段为D调,e2为D大调Ⅱ级和弦的根音,d2为D大调Ⅰ级和弦的根音,b1为D大调Ⅵ级和弦的根音。
    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 第15题:

    下面谱例出自刘炽的哪一部合唱作品?( )

    A.《生产忙》
    B.《新疆好》
    C.《翻身道情》
    D.《祖国颂》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对音乐作品的积累。刘炽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新疆好》《让我们荡起双桨》《祖国颂》等。该谱例呈现的是歌曲《祖国颂》的开始句。

    A项:《生产忙》是一首东北民歌。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翻身道情》是民间说唱音乐道情类的代表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6题:

    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1)谱例中的旋律一共出现几对模进关系分别是哪几对
    (2)此段旋律中,音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哪方面


    答案:
    解析:
    (1)此旋律中一共出现两对模进关系,分别是①1—4小节与5—8小节,属于上行三度模进关系;②第9小节与第10小节,属于下行二度模进关系。 (2)这段旋律中音乐的对比主要体现在音区对比,这段旋律运用的是利用不同音区,使音乐产生对比的手法。这种手法常用于句和旬之间,有时也用在段和段之间,由于音区不同,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 第17题:

    下列谱例中的片段旋律选自中国的哪一部管弦乐作品()。

    A.《怀旧》

    B.《春节序曲》

    C.《森吉德玛》

    D.《杨柳青》

    答案:B
    解析: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单独演奏。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

  • 第18题: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运用了哪一种复调创作技术( )

    A.重复

    B.变奏

    C.模进

    D.模仿

    答案:D
    解析:
    此创作技术为复调写作技术中的模仿。

  • 第19题:

    下面谱例2对谱例1中的旋律片段进行了哪种变奏?( )

    A.扩大
    B.缩小
    C.加花
    D.倒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旋律发展手法的运算。题干中,旋律2的骨干音来源于旋律1,但在旋律1的基础上进行了加花变形。C项正确。

    A项:扩大是将原有节奏进行时值上的扩张,如八分音符变四分音符。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缩小是将原有节奏进行时值上的紧缩,如四分音符变八分音符。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倒影是以某音为轴线,上下方旋律形成倒影,如345和321。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20题:

    下面谱例出自贝多芬的哪一部交响曲?( )

    A.《英雄》
    B.《命运》
    C.《田园》
    D.《合唱》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对音乐作品旋律的积累。谱例呈现的是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的旋律片段。

  • 第21题:

    下面谱例出自《青春舞曲》,该旋律运用的发展手法是()。



    A.螺蛳结顶

    B.鱼咬尾

    C.变奏

    D.倒影

    答案:B
    解析:
    上面谱例中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这种创作手法叫作鱼咬尾.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A选项,螺蛳结顶指的是将原有的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如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C选项,变奏指的是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做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D选项,倒影是复调中的一种写作手法,也可称为倒影模仿.指的是当应句模仿起句时,以起旬的倒影来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置,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

  • 第22题:

    下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贺绿汀的哪部作品()



    A.《嘉陵江上》

    B.《牧童短笛》

    C.《游击队歌》

    D.《松花江上》

    答案:C
    解析:
    此旋律片段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选自贺绿汀1937年所创作的《游击队歌》,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准确刻画出我游击健儿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其歌词更接近我军游击战法。

  • 第23题:

    下面谱例出自巴赫的哪一部作品()



    A.《半夜幻想曲与赋格》

    B.《马太受难曲》

    C.《音乐的风险》

    D.《G弦上的咏叹调》

    答案:D
    解析:
    《G弦上的咏叹调》由巴赫作于l722年,原标题为《咏叹调》,是巴赫《管弦乐组曲第三首》的第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