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现行《工程测量规范》 规定, 测绘 1:1000 水下地形图利用 GPS-RTK 方法进行平面定位时, 流动站点相对于基准站点的作业半径最大不得超过() km。A. 5 B. 10 C. 15 D. 20

题目
(2012 年) 现行《工程测量规范》 规定, 测绘 1:1000 水下地形图利用 GPS-RTK 方法进行平面定位时, 流动站点相对于基准站点的作业半径最大不得超过() km。

A. 5
B. 10
C. 15
D. 20

相似考题
更多“(2012 年) 现行《工程测量规范》 规定, 测绘 1:1000 水下地形图利用 GPS-RTK 方法进行平面定位时, 流动站点相对于基准站点的作业半径最大不得超过() km。”相关问题
  • 第1题:

    现行规范规定,等高距为 0.5 m 的 1:1000 地形图的高程中误差最大不超过( ) m。

    A.±0.10
    B.±0.17
    C.±0.20
    D.±0.5

    答案:B
    解析:
    详见《测绘综合能力》辅导教材( 2012 版)第 116 页。

  • 第2题: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GPS图根控制测量,宜采用GPS-RTK方法直接测定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GPS-RTK方法的作业半径不宜超过(),对每个图根点均应进行同一参考站或不同参考站下的两次独立测量,其点位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10。

    A:5km
    B:10km
    C:15km
    D:20km

    答案:A
    解析: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5.2.11条规定:GPS图根控制测量宜采用GPS-RTK方法直接测定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GPS-RTK方法的作业半径不宜超过5km。故选A。

  • 第3题: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对于GPS-RTK测图,参考站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参考站的有效作业半径不应超过()。

    A:5km
    B:10km
    C:15km
    D:20km

    答案:B
    解析: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5.3.13条,对于GPS-RTK测图,参考站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参考站的有效作业半径,不应超过10km。故选B。

  • 第4题:

    (2012 年) 某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所用边界地形图比例尺为 1:50000, 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 , 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 m。

    A. ±2.5
    B. ±5.0
    C. ±7.5
    D. ±10.0

    答案:B
    解析:
    3.1 中的内容, 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1mm。

  • 第5题:

    (2015 年) 现行规范规定, 等高距为 0.5 m 的 1:1000 地形图的高程中误差最大不超过() m。

    A. 0.10
    B. 0.17
    C. 0.20
    D. 0.50

    答案:B
    解析:
    根据表3.3.4得出答案。

  • 第6题:


    水下地形测量


    1)任务来源及目的


    受××海事局委托,××测绘有限公司承接长江下游××至××段(约360km)水下地形测量工作。


    该项目的目的是为满足海事部门管理用图及长江××段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补充和更新,故需要全面施测该地区的航道水下地形。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8°29′至东经1 2 1 ° 2 1 ′,北纬3 1 °2 9 ′至北纬3 2° 2 0 ′ 。主航道全长约


    360km,总计水下地形测量面积1500km2,岸上部分南北两岸均按200m宽度计算,约350km2


    测区地处我国东部,属于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较长,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雨量充沛,多集中于春夏两季,季风现象显著,风雾较多。


    测区水位变化主要受潮汐控制,最高最低水位变化一般不超过6m,但潮差变化最大达5m左右。涨潮时产生剧烈的溯江流。一天之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潮位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表现为半日潮或不规则的半日潮,一般是自上而下递增,越近长江口潮差越大。落潮时含沙量大于涨潮时的含沙量,流速一般是落潮时流速大于涨潮时的流速。


    测区江面宽阔,洲滩众多,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水下地形及水流条件较为复杂,两侧岸线地形复杂,码头林立,且多矶石、丁坎、边滩、石堆,洲滩植被丛生面积大,潮涨淹潮落露,交通不便。测量船无法接近,测量工作量大,技术复杂程度高。


    3)技术标准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 131—2012);


    (4)《水位观测标准》(GB/T 50138—2010);


    (5)《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1998);


    (6)《中国海图图式》(GB 12319—1998);


    (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2006);


    (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1995);


    (10)《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1995);


    (1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


    (1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4)技术要求与精度指标


    (1)平面坐标系统: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一克吕格投影,3°分带,中央经线1 20°。


    (2)高程系统:岸上部分为1 9 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水下部分成图采用理论最低潮面。


    (3)成图比例尺:1:20000,等深距5m。锚地、临时停泊区、渡运水域、桥区等比例尺为1:5000,等深距1m。


    (4)平面定位:采用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不再架设参考站。现场测量时,沿江两岸的C级或D级控制点及四等水准点实测坐标应与已知坐标进行比较,平面位置各分量较差应小于±0. 05m,高程较差应小于±0.10m。


    (5)水位观测:采用GPS-RTK定位技术接测水位(水面高程),在徕卡GPS接收机中设置自动记录模式,每60s记录一次。


    (6)精度要求。


    ①地形测量基本精度要求,见表2-4 。



    ②测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1.5mm。


    ③深度误差:在不考虑平面位移的情况下,水深测量的深度误差应小于表2-5规定。



    对山区河流水深小于5m的硬底质水域,深度误差应不大于0.15m。


    ④转换参数的计算要求:测区全长约360km,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应将整个测区分成多段求解坐标转换参数。转换方法用经典三维转换方法计算7个参数,转换后各参量残差应小于±0. 05m。


    5)测区已有资料


    (1)C级GPS网控制点××点。


    (2)D级GPS控制点××点。


    (3)测区沿线四等水准成果。


    (4)测区20 1 0年施测的长江岸线1:10000带状地形图。


    6)测量组织及工作计划


    (1)人员安排


    ①项目负责人2人;


    ②两个测量分队,每队配备技术人员3人;


    ③后勤保障2人;


    ④潮位观测3人。


    (2)投入设备


    ①全球定位GPS测量系统:7台套;


    ②多波束测深系统:2台套;


    ③测深仪:4台;


    ④计算机:1 0台;


    ⑤专业测量船:2艘;


    ⑥汽车:2辆。


    (3)工作计划


    测量任务工期1 2个月,具体安排如下:


    20 11年5月1日~20 11年8月1 0日完成××段外业数据采集工作;


    2 0 1 1年8月11日~2 0 1 1年1 1月1 0日完成××段外业数据采集工作;


    20 1 1年1 1月11日~20 11年3月20日完成××段外业数据采集工作。


    内业工作分期、分段同时处理。


    7)提交成果


    (1)控制点检测成果;


    (2)技术设计书;


    (3)原始测量记录、数据文件等;


    (4)技术总结和检查报告;


    (5)纸质地形图1套;


    (6)电子地形图(光盘)2套。


    8)问题


    (1)简述采用GPS-RTK定位技术测定水下地形点高程的计算方法。


    (2)在海道测量工作中定位方法有哪些?


    (3)海道测量工作中,对定位中心与测深中心应有哪些要求?


    (4)海洋测绘归档成果资料主要有哪些?





    答案:
    解析:

    水下地形测量


    (1)简述采用GPS-RTK定位技术测定水下地形点高程的计算方法。


    当采用GPS-RTK定位技术联合回声测深仪的方法进行水深测量时(无验潮模式),可以按下 确定水底点的高程:


    Gi=Hi - Do-hi-△a


    式中:Gi——水底点高程;


    Hi——GPS相位中心的高程(通过RTK直接确定);


    Do——换能器的静吃水;


    hi——测量水深;


    a——姿态引起的深度改正。


    (2)在海道测量工作中定位方法有哪些?


    在海道测量工作中,可用如下方法定位:


    ①光学仪器的交会法定位;


    ②测距仪与经纬仪或全站仪的极坐标定位;


    ③无线电定位系数的圆一圆定位;


    ④无线电定位系数的双曲线定位;


    ⑤卫星定位。


    (3)海道测量工作中,对定位中心与测深中心应有哪些要求?


    定位中心与测深中心应尽量保持一致,对大于(含)1:10000比例尺测图,二者水平距离最大不得超过2m;对小于1:10000比例尺测图,两者水平距离不得超过5m,否则应将定位中心归算到测深中心。测深与定位时间应保持同步。


    (4)海洋测绘归档成果资料主要有哪些?


    ①测量任务书、踏勘报告及技术设计书;


    ②仪器设备检定及检验资料;


    ③外业观测记录手簿、数据采集原始资料;


    ④内业数据处理、计算、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


    ⑤所绘制的各类图纸及成果表;


    ⑥港口资料调查报告、技术报告、各级质量检查报告;


    ⑦测量过程记录;


    ⑧其他测量资料。




  • 第7题:

    可以采用GPS-RTK方法直接测定图根点的坐标,但其作业半径不宜超过()

    A2KM

    B20KM

    C5KM

    D10KM


    C

  • 第8题:

    市政工程施工测量包括()。

    • A、带状地形图的测绘
    • B、定位放线
    • C、高程传递
    • D、基准点测量
    • E、变形观测

    正确答案:B,C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定位方法中,可用于水下地形图测绘的有()。
    A

    全站仪定位

    B

    经纬仪后方交会定位

    C

    GPS定位

    D

    水下声学定位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单验过程中测试路线原则说法错误的是哪个?()
    A

    针对每种测试站点在设计测试路线是要求各有不同,每个站点应当定义一个以站点为圆心的ring环

    B

    测试路线应当超过测试屏的规定范围,且直到测试到邻区站发生切换为止

    C

    测试路线尽可能跑全带测基站各个扇区覆盖方向上的公路

    D

    通常对于城市站点,测试ring的半径为1km,远程站点的半径为2.5km左右,高速公路站点的半径为4km左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市政工程施工测量包括()。
    A

    带状地形图的测绘

    B

    定位放线

    C

    高程传递

    D

    基准点测量

    E

    变形观测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现行工程测量规范规定,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图控制网的平面精度为实地()m。
    A

    ±0.05

    B

    ±0.1

    C

    ±0.2

    D

    ±0.3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普通工程测量中测量距离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最大范围是( )。

    A、半径 5km
    B、半径 10km
    C、半径 15km
    D、半径 20km

    答案:B
    解析:
    10km 为半径的小测区范围内,可以采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高程控制测量不能用水平面代替。

  • 第14题:

    现行《工程测量规范》规定,测绘1:1000水下地形图利用GPSRTK方法进行平面定位时,流动站点相对于基准站点的作业半径最大不得超过()km。

    A:5
    B:10
    C:15
    D:20

    答案:D
    解析: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GPS定位宜采用(JPS—RTK或GPS—RTD(DGPS)方式;当定位精度符合工程要求时,也可采用后处理差分技术。定位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参考站点位的选择和设置,应符合第5.3.13条和第5.3.14条的规定,作业半径可放宽至20km。

  • 第15题:

    某基于1:1万比例尺地形图的行政区域界线测绘项目,采用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界桩点的平面坐标。该导线全长15 km,共有15条边,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其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 )。

    A.±60"
    B.±80"
    C.±100"
    D.±120"

    答案:B
    解析:
    界线测绘中界桩点平面坐标的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GB/T 17796-2009《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6.2.3条表2光电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

  • 第16题:

    (2016 年) 普通工程测量中测量距离时, 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最大范围是() 。

    A. 半径 5km
    B. 半径 10km
    C. 半径 15km
    D. 半径 20km

    答案:B
    解析:
    本节 2.2 中的内容: 当测区范围较小, 半径小于 10km 的时候, 可以将测区视为平面进行距离测量。 但是, 高程测量时不管测区范围多大, 都不可以将测区视为平面。

  • 第17题:

    (2012 年) 现行《工程测量规范》 规定, 利用导线测量建立工程平面控制网时,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 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相应等级导线长度的() 倍。

    A. 0.3
    B. 0.5
    C. 0.7
    D. 1.0

    答案:C
    解析:
    本节 4.1 导线测量中的内容: 导线网中, 结点与结点、 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 3.2.2 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 0.7 倍。

  • 第18题:

    工程背景:某城市广场进行1∶500规划验收竣工测量.

    1.验收依据

    (1)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

    (2)gb/t 17986.1-2000《房产测量规范 第一单元:房产测量规定》.

    (3)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4)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5)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2.提交资料

    提交资料:测区1∶500竣工地形图、

    建筑物各层平面图和各层尺寸校核图、建筑物的平面位置校核图、

    建筑物的剖面图、竣工测量成果汇总表、各种计算资料以及相关说明等资料.

    [问题]

    1.测量人员进行竣工测量时,应准备哪些主要仪器和资料?

    2.规划验收竣工测量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3.竣工地形图与一般的地形图所表示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案:
    解析:
    1.测量人员进行竣工测量时,应准备哪些主要仪器和资料?

    竣工测量应准备的主要仪器包括gps、全站仪、水准仪.主要资料包括测区及周围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资料、测区已有的1∶500地形图、建筑红线定位图等.

    2.规划验收竣工测量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规划验收竣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包括建(构)筑物高度测量、建设工程竣工地形图测绘、地下管线探测和建筑面积测量.

    3.竣工地形图与一般的地形图所表示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竣工地形图除了地理要素外,还要标注建筑物各条边的尺寸,建筑外围与邻近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关系,竣工建筑物与用地红线、道路规划红线、电力规划线等规划控制线的尺寸,小区内部主要道路及车库入口宽度尺寸,竣工建筑楼号(名),建筑物一层地坪高程,车库地坪高程、地面高程(其位置、数量等信息应与建筑总平面图一致)等;

    应标明所有地物的性质、用途,如小区道路、小区主次入口、小区绿化、车库入口、车间、宿舍、办公楼、配电房、物业管理、活动中心、幼儿园、公厕、通透式围墙等,当不同层有不同用途时,应加注记说明;同时,将规划路、界址点(线)展绘于图上,并标注建筑物与其相距尺寸,标注位置应与总平面图一致,并进行来源说明,名称也应与总平面图上注记一致.

  • 第19题:

    下列定位方法中,可用于水下地形图测绘的有()。

    • A、全站仪定位
    • B、经纬仪后方交会定位
    • C、GPS定位
    • D、水下声学定位

    正确答案:C,D,E

  • 第20题:

    测绘水下地形图时,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一般是用()的仪器和方法测得的。


    正确答案:不同

  • 第21题:

    多选题
    采用GPS-RTK测图时,参考站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根据测区面积、地形地貌和数据链的通信覆盖范围,均匀布设参考站

    B

    参考站站点的地势应相对较高,周围无高度角超过15度的障碍物和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或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

    C

    参考站的有效作业半径,不应超过10km

    D

    参考站的有效作业半径,不应超过5km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可以采用GPS-RTK方法直接测定图根点的坐标,但其作业半径不宜超过()
    A

    2KM

    B

    20KM

    C

    5KM

    D

    10K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测绘水下地形图时,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一般是用()的仪器和方法测得的。

    正确答案: 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