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某基于 1:10000 比例尺地形图的行政区域界限测绘项目, 采用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界桩点的平面坐标。 该导线全长 15km, 共 15 条边, 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限测绘规范》 , 其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 。A. ±60″ B. ±80″ C. ±100″ D. ±120″

题目
(2012 年) 某基于 1:10000 比例尺地形图的行政区域界限测绘项目, 采用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界桩点的平面坐标。 该导线全长 15km, 共 15 条边, 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限测绘规范》 , 其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 。

A. ±60″
B. ±80″
C. ±100″
D. ±120″

相似考题
更多“(2012 年) 某基于 1:10000 比例尺地形图的行政区域界限测绘项目, 采用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界桩点的平面坐标。 该导线全长 15km, 共 15 条边, 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限测绘规范》 , 其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 。A. ±60″ B. ±80″ C. ±100″ D. ±120″”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界线测绘内容与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B:高程测量精度按相关要求执行,以3倍中误差作为限差
    C:界线从广义上讲指的就是权属界线
    D:界桩点的平面坐标可采用卫星定位、光电测距导线、测边测角交会等测量方法进行测定

    答案:B
    解析:
    高程测量精度按相关要求执行,以2倍中误差作为限差。

  • 第2题:

    某四等附合导线,全长8.1km。经测量计算,其方位角闭合差为15",纵向误差和横向误差分别为16cm和12cm,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A:1/54000
    B:1/50625
    C:1/40500
    D:1/28928

    答案:C
    解析:
    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 第3题:

    按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 )mm。

    A.±0.1
    B.±0.2
    C.±0.3
    D.±0.4

    答案:B
    解析:
    界线测绘的精度要求。GB/T 17796-2009《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规定: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2 mm。

  • 第4题:

    某基于1;1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行政区域界限测绘项目,采用光电测距附和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界桩点的平面坐标。该导线全长15km,共15条边,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其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

    A:±60"
    B:±80"
    C:±100"
    D:±120"

    答案:B
    解析:
    根据《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17796—2009)规定,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

  • 第5题:

    某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所用边界地形图比例尺为1:5万。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 )m。

    A.±2.5
    B.±5.0
    C.±7.5
    D.±10.0

    答案:B
    解析:
    界线测绘的精度要求。GB/T 17796-2009《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规定: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1mm。0.1 mm×50 000=5 m。

  • 第6题:

    某基于1:1万比例尺地形图的行政区域界线测绘项目,采用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界桩点的平面坐标。该导线全长15 km,共有15条边,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其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 )。

    A.±60"
    B.±80"
    C.±100"
    D.±120"

    答案:B
    解析:
    界线测绘中界桩点平面坐标的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GB/T 17796-2009《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6.2.3条表2光电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

  • 第7题:

    按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mm。

    A:±O.1
    B:±0.2
    C:±0.3
    D:±0.4

    答案:B
    解析:
    边界协议书附图精度规定,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2mm,补调的与确定边界有关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5mm。

  • 第8题:

    (2013 年) 某四等附合导线, 全长 8.1km。 经测量计算, 其方位角闭合差为 15", 纵向误差和横向误差分别为 16cm 和 12cm, 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

    A. 1/54000
    B. 1/50625
    C. 1/40500
    D. 1/28928

    答案:C
    解析:

  • 第9题:

    界线测绘中,界桩点的平面坐标测量采用的方法有()。

    A:测边测角交会
    B: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支导线
    C:GPS大地水准面拟合
    D:GPS定位
    E:三角高程

    答案:A,B,D
    解析:
    界桩点平面坐标的测量方法有GPS定位、光电测距支导线、光电测距附合导线和测边测角交会等。对于高程测量,可以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或GPS大地水准面拟合计算方法。

  • 第10题:

    (2011 年) 按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 , 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 mm。

    A. ±0.1
    B. ±0.2
    C. ±0.3
    D. ±0.4

    答案:B
    解析:
    3.2 中的内容, 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2mm。

  • 第11题:

    按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毫米。

    A±0.1

    B±0.2

    C±0.3

    D±0.4


    B

  • 第12题:

    单选题
    按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mm。
    A

    ±0.1

    B

    ±0.2

    C

    ±0.3

    D

    ±0.4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界址点的平面坐标宜采用()等方法进行测定。

    A: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测量
    B:图解
    C:支导线
    D:测边测角交会
    E:光电测距附合导线

    答案:A,C,D,E
    解析: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17796-2009)规定,界址点的平面坐标宜采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测量、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支导线、测边测角交会等方法进行测定。故选ACDE。

  • 第14题:

    某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所用边界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m。

    A:±2.5
    B:±5.0
    C:±7.5
    D:±10.0

    答案:B
    解析:
    根据《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17796—2009)规定,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的±0.1mm。由于该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则该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应为±5.0mm。

  • 第15题:

    (2012 年) 某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位于地形地物稠密地区。 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 , 边界协议书附图的比例尺宜选() 。

    A. 1:5000
    B. 1:10000
    C. 1:25000
    D. 1:50000

    答案:A
    解析:
    2.2 中规定, 省级以下行政区采用 1:1 万比例尺, 地形地物稠密地区可适当放大比例尺。

  • 第16题:

    下列关于界线测绘内容与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我国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B.高程测量精度按相关要求执行,以3倍中误差作为限差
    C.界线从广义上讲指的就是权属界线
    D.界桩点的平面坐标可采用卫星定位、光电测距导线、测边测角交会等测量方法进行测定


    答案:B
    解析:
    高程测量精度按相关要求执行,以2倍中误差作为限差

  • 第17题:

    关于界线测绘内容与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
    B:界桩点的平面坐标可采用卫星定位、光电测距导线等测量方法进行测定
    C:界桩点的高程可采用GPS大地水准面拟合计算的方法
    D:高程与平面坐标要同时施测
    E:平面坐标和高程测量精度按相关要求执行,以3倍的中误差作为限差

    答案:A,B,C,D
    解析:
    平面坐标和高程测量精度按相关要求执行,一般情况以2倍中误差作为限差,特殊困难时可适当放宽。故E项说法不正确。

  • 第18题:

    按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

    A:±0.1mm
    B:±0.2mm
    C:±0.3mm
    D:±0.5mm

    答案:A
    解析:
    界线测绘的基本精度包括界桩点精度和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精度。按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17796—2009),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1mm,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2mm。

  • 第19题:

    (2012 年) 某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所用边界地形图比例尺为 1:50000, 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 , 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 m。

    A. ±2.5
    B. ±5.0
    C. ±7.5
    D. ±10.0

    答案:B
    解析:
    3.1 中的内容, 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1mm。

  • 第20题:

    (2015 年) 某附合导线全长为 620m, 其纵、 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为 fx = 0.12 m, fy =-0.16 m, 则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

    A. 1/2200
    B. 1/3100
    C. 1/4500
    D. 1/5500

    答案:B
    解析:
    用x误差和y误差可以求出导线长度误差:

  • 第21题:

    在界桩点平面坐标测量中,当点位中误差要求不大于1m时,要采用()测量方法。

    A:GPS定位
    B:光电测距支导线
    C:光电测距附合导线
    D:测边测角交会

    答案:A
    解析:
    界桩点平面坐标的测量方法有GPS定位、光电测距支导线、光电测距附合导线和测边测角交会等。当点位中误差小于或等于1m时,要采用GPS定位测量方法。

  • 第22题:

    按《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17796-2009),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mm。

    A:±0.1
    B:±0.2
    C:±0.3
    D:±0.4

    答案:B
    解析: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17796-2009)规定,边界协议书附图中界桩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应超过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上±0.2mm。故选B。

  • 第23题:

    单选题
    某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所用边界地形图比例尺为1:5万。根据现行《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界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于()m。
    A

    ±2. 5

    B

    ±5.0

    C

    ±7.5

    D

    ±10.0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