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A、公共基础B、训练思维C、开发智力

题目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 A、公共基础
  • B、训练思维
  • C、开发智力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学生,学校要耐心教育,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有权开除其学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学校无权开除问题学生。

  • 第2题:

    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背诵优秀诗文__________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__________万字以上。


    答案:
    解析:
    240 400

  • 第3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教学活动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教师是学习的领导者
    B、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C、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D、总体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终极目标,而学段目标则是总体目标的细化和学段化

    答案:A
    解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是完全错误的,故选A。

  • 第4题: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 第5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初中数学课程“基础性,’内涵的是( )。

    A、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用到的
    B、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C、初中数学课程是为即将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谋求明13的发展
    D、数学课程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

    答案:C
    解析:
    选项C属于初中数学课程“发展性”的含义。

  • 第6题: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内涵、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学习评价、技术与课程。
    (1)课程内涵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人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 第7题: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四大领域为()。


    正确答案:实践与综合应用

  • 第8题: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确定的数学课程总体目标表现出的特点。


    正确答案: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单一结果性目标转变为结果性和体验性目标的融合;设立过程性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化过程;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

  • 第9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  )。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A

    过程性

    B

    结果性

    C

    阶段性

    D

    发展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前言部分的第一项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 第10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这两个目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正确答案:
    总体目标是学生经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以后,应当达到的最终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而学段目标是学生经历一个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以后,应当达到的目标。这两个目标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总体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终极目标,而学段目标则是总体目标的细化和学段化,要达成总体目标就需要用学段学段目标目标逐步落实。只有达成了学段目标,总体目标才会达成,那么对于身处不同学段的学生个体而言,他们需要达成的就是相应的学段目标,才能真正的完成义务教育的总体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确定的数学课程总体目标表现出的特点。

    正确答案: 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单一结果性目标转变为结果性和体验性目标的融合;设立过程性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化过程;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的“核心概念”的是(  )。
    A

    数感

    B

    空间观念

    C

    数据分析观念

    D

    逻辑推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的“数学课程核心概念”为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不包括逻辑推理。故选D项。

  • 第13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______ 、_____ 。


    答案:
    解析:
    【答案】普及性,发展性。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 第14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结果,也要包括数学结果的________和蕴涵的________ 。


    答案:
    解析:
    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

  • 第15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


    答案:
    解析:
    全面、持续、和谐

  • 第16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标准包括,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 )。

    A、反思质疑
    B、坚持真理
    C、修正错误
    D、严谨求是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并在“情感与态度”目标中提出:“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 第17题: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哪几个部分


    答案:
    解析:
    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 第18题:

    关于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各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共分为两个阶段
    B.义务教育课程中课程目标的描述以学生行为为主体
    C.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要求学生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D.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学生开始认识几何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中课程目标的描述以学生行为为主体,都是描述学生通过课程能达到的行为能力。义务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都必须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19题: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性质具有()

    • A、基础性
    • B、普及性
    • C、发展性
    • D、义务性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 A、公共基础
    • B、训练思维
    • C、开发智力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多选题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性质具有()
    A

    基础性

    B

    普及性

    C

    发展性

    D

    义务性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四大领域为()。

    正确答案: 实践与综合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A

    公共基础

    B

    训练思维

    C

    开发智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初中数学课程“基础性”内涵的是(  )。
    A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用到的

    B

    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C

    初中数学课程是为即将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谋求明日的发展

    D

    数学课程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


    正确答案: B
    解析:
    C项显然是属于初中数学课程“发展性”的含义。“基础性”的内涵是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用到的,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并为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