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共有作品()。A、491篇B、500余篇C、305篇D、240篇

题目

《聊斋志异》共有作品()。

  • A、491篇
  • B、500余篇
  • C、305篇
  • D、240篇

相似考题
更多“《聊斋志异》共有作品()。”相关问题
  • 第1题:

    “青凤”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A、《石点头》
    • B、《聊斋志异》
    • C、《谐铎》
    • D、《欢喜冤家》

    正确答案:B

  • 第2题:

    《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主要分哪几类?


    正确答案: 一是对科举制的抨击与批判,作品一方面揭露考场的腐败不公,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考生灵魂被扭曲的情况。二是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现实社会中封建官府的暗无天日,和人民的含冤莫伸。三是由于蒲松龄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促使他写作了许多表现婚姻爱情的作品。

  • 第3题:

    以下四部作品按产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老残游记》
    • B、《老残游记》《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 C、《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西游记》
    • D、《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西游记》《聊斋志异》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单选题
    《聊斋志异》全书共有短篇小说()篇。
    A

    489

    B

    490

    C

    491

    D

    492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主要分哪几类?

    正确答案: 一是对科举制的抨击与批判,作品一方面揭露考场的腐败不公,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考生灵魂被扭曲的情况。二是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现实社会中封建官府的暗无天日,和人民的含冤莫伸。三是由于蒲松龄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促使他写作了许多表现婚姻爱情的作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填空题
    张友鹤辑《聊斋志异》是一个()本,共有()篇。

    正确答案: 三会(会校会注会评),490多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以下四部作品按产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老残游记》

    B

    《老残游记》、《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C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西游记》

    D

    《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西游记》、《聊斋志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西游记》是明朝吴承恩的作品,《老残游记》是清末刘鹗的作品。《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完成于1750年。

  • 第8题:

    问答题
    结合作品分析《聊斋志异》是如何创造诗情浓厚的意境美的?

    正确答案: (1)表现在作者将他所歌颂的人和事物加以诗化。特别是那些花妖狐魅的女性形象,作者更是赋予她们诗的特质。
    (2)表现在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来表现一种诗意美。
    (3)表现在对那些美丽动人的花妖狐魅形象,作者一般不作精雕细刻的外形描写,而注意描绘其内在的风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简述《聊斋志异》作品中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正确答案: 1.蒲松龄在自己的体会和经历中,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并对此进行了批判,但是并没有全面否定科举制度,而是将批判的矛头主要集中在科举制度的不公正这一现象上。
    2.在聊斋的很多篇章中,作者揭示了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悲剧,如《叶生》中的叶生,毒害深入灵魂。

  • 第10题:

    张友鹤辑《聊斋志异》是一个()本,共有()篇。


    正确答案:三会(会校会注会评);490多篇

  • 第11题:

    下列作品,哪部带有突出的象征意味()。

    • A、《西游记》
    • B、《聊斋志异》
    • C、《庄子》
    • D、《史记》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单选题
    《聊斋志异》共有作品()。
    A

    491篇

    B

    500余篇

    C

    305篇

    D

    240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单选题
    蒲松龄是哪部作品的作者()
    A

    《聊斋志异》

    B

    《水浒传》

    C

    《三国演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结合有关具体作品,试论《聊斋志异》对传奇艺术手法的超越。

    正确答案: 《聊斋志异》不仅继承了唐传奇的艺术手法,而且还超越了它,具体表现在:
    ①在人物描写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而且刻画出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它已经从唐传奇以叙述故事为主,发展到以刻画人物为主。
    ②环境描写。如《田七郎》中,环境描写对成功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③心理描写。如《青凤》写青凤追求爱情而又羞涩胆怯的心理,颇有惟妙惟肖之妙。此外,如《辛十四娘》、《王桂庵》、《聂小倩》等,都较好地以心理描写的方法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聊斋志异》的奇幻色彩。

    正确答案: 奇幻是《聊斋志异》在艺术描写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其艺术想象之丰富、大胆、奇异,在古今中外小说中是不多见的。人物形象多为花妖狐魅、神鬼仙人,他们一般都有超人的特点和本领;活动的环境或为仙界,或为冥府,或为龙宫,或为梦境,神奇怪异,五光十色。比如《劳山道士》中道士的剪纸如镜,《巩仙》中巩仙的袖子等,这些场面和细节的想像;比如《罗刹海市》中的想像世界等。《聊斋志异》还通过奇幻世界表现了非常现实的社会内容。比如《席方平》中的阴界,《续黄粱》中的梦境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