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电信业改革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有()。A.电信业竞争首先在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 B.1998年信息产业部的成立实现了政企分开 C.当前我国基础电信业务市场呈现“五加一”的格局 D.2008年的电信业重组形成了三家全业务经营的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 E.我国尚未开始在电信业中引入民间资本

题目
关于我国电信业改革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电信业竞争首先在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
B.1998年信息产业部的成立实现了政企分开
C.当前我国基础电信业务市场呈现“五加一”的格局
D.2008年的电信业重组形成了三家全业务经营的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
E.我国尚未开始在电信业中引入民间资本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D
解析:
竞争机制首先在非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A错误。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正式成立,获准经营多种基础电信业务,标志着我国基础电信业务市场竞争时代的开始。1998年,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从根本上解决了政企分开的问题。B正确。2008年10月,建立了全业务经营下“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2009年1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对三家运营商发放了3G(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2013年年底对其发放了基于TD-LTE标准的4G(第四代移动通信)牌照。C错误,D正确。2014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分5批向42家民营企业颁发了移动转售业务牌照。E错误。2014年7月,建立了“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体现了“网业分离”(网络基础设施与业务运营分离)的思想。
更多“关于我国电信业改革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回顾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历史,竞争机制首先是在()领域引入的。

    A.补充电信业务
    B.非基础电信业务
    C.固定电话业务
    D.移动电话业务

    答案:B
    解析:
    起初,基础电信业务只有一家公司垄断经营,所以竞争是从非基础电信业务开始的。

  • 第2题:

    在我国电信业务改革的历史中,竞争机制首先是在()领域引入的。

    A:IP电话业务领域
    B:非基础电信业务
    C:固定电话业务
    D:基础网络领域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电信业务改革历程。竞争机制首先是在非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

  • 第3题:

    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 B、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 C、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
    • D、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我国城镇住宅体制经历了怎样的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公有住房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住宅体制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改革:
    (1)以“三三制”为代表的公有住房出售阶段(1980年—1985年);
    (2)实行以提租为重点的提租补贴、以租促售的改革阶段(1986年—1990年);
    (3)住宅商品化、社会化的综合配套改革阶段(1991年—1997年);
    (4)货币分房阶段(1998年后)。

  • 第5题:

    请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法制工作的发展历程。《新闻法》是否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所必需的?为什么?


    正确答案: 80年代初,我国有关部门就开始酝酿《新闻法》,曾经起草过多种供立法部门参考的《新闻法》草稿。但立法机关非常谨慎,随经过多次讨论,但是目前尚未定稿。根据有关部门制定的《新闻出版事业2000-2010年发展规划》,建立《新闻法》、《出版法》和《著作权法》为主题的新闻出版法律体系预计要到2010年才能实现。尽管《新闻法》经历二十多年的曲折尚未面世,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必然影响新闻传播活动,使新闻传播领域的法制建设逐步发展。新闻事业的管理最终应该走上法制化轨道。
    “新闻立法是现代法治观念的产物,新闻工作者利用新闻媒介,对政府的违法失职行为、国家公职人员的贪污腐败行为、社会上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公开的曝光,既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又维护了国家法律的尊严,置政府于阳光之下,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保障。新闻立法是完善新闻监督的基础。新闻立法的目的不仅仅限于保障新闻自由,它还有限制滥用新闻自由的功能,而且这一功能与其保障新闻自由的功能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新闻活动对社会无害,新闻自由才有价值。即使是极端崇尚新闻自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也非常强调自由与责任的相伴性。从我国的新闻工作实践来看,
    一方面,记者和人民群众利用新闻手段发表意见、开展批评的权利很多时候得不到保障;
    另一方面,新闻侵权现象也大量发生。保护新闻自由和限制滥用新闻自由都是现实对法律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新闻立法必须提速。新闻立法是新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对于推进政治文明意义重大。新闻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对社会既定利益关系的调整,其难度不言而喻。对待新闻立法,我们也应该像对待其他部门立法一样,抱着慎重、积极而宽容的态度。不能奢望有了一部新闻法,新闻自由就有了彻底的保障。新闻自由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存在于一定的历史阶段。新闻自由的历史发展过程总是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密切联系着的,以保障新闻自由为宗旨的新闻立法也必然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条件下,新闻在法治之下比在人治之下总有较多的自由。”

  • 第6题:

    结合我国80年代以来课程改革的历程,分析历次课程改革在课程设计取向上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我国课程设计取向上的主要特点
    1.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设计都是按集中统一的模式进行的。虽然近些年来出现一些变化,但主要的发展模式仍然是集中统一的。全国大多数地区仍然用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这种课程发展模式有利于政府对课程的制订和实施的控制,有利于确定高一级学校选拔时所用的标准。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明显的。统一的官定的课程标准,很难顾及到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特点。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少弹性。
    2.课程结构中偏重学科基础课程
    对于课程的设置,我国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文化科学的基础课程,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文化科学的基础课程的份量始终偏多。特别是数学、语文等学科在整个课程中的比例占得很大。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的数学和语文两个学科所用的课时占小学阶段总课时的近58%。在以前的课程计划中,这两科所占的比例还要高。这样一种重视学科教学的倾向,明显反映一种受东方的教育观念影响的结果。历来我国的教育受儒家的观念影响很大,在教育上的反映就是产生高度的集中统一的课程和严格训练式的方法。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文化上的特征,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中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二是考试文化还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3.课堂教学过多地依赖教材
    中国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统一编写的,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来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教材产生很大的依赖性。这样一种教学的传统延续多年,就在学校的教师中形成一种常规和习惯。教学就是教课本上的知识,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学会。教师很少对教材上的内容和方法产生怀疑,或自行设计一些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教科书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在90年代以前,中国的中小学教材基本上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一统天下,即所谓全国统一教材。90年代后,这种局面逐步改变。除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还有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以及某些省、市自行编写中小学教材。这较之于全国统一教材的情况,当然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教材多元化的表现。然而,实际推行时,学校实际上并没有选择教材的权利。使用什么教材基本上是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来确定。常常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规定一个地区所有学校都要采用某一种教材。同时,教材的编写也仍然是以专家、研究者为主,教师参与编写教材的机会很少。
    我国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
    1.课程设计取向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我国的课程设计取向有较浓厚的社会本位取向的特点,如在国家现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课程设置要体现教育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原则”等,都体现出了课程设计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的倾向。课程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取向乃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体现,也是教育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但如果把课程满足社会发展强调到极端,过于弱化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责任,学生个性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学校培养出的将是一些毫无个性的“标准件”,这反过来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辨证地看待教育促进个人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前者似乎处于更加根本的位置,个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更快进步。我国今后的课程设计取向将“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由集中统一的模式向更加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模式转变
    我国以往的课程设计采取的是集中统一的模式,课程以国家为主体进行设计,无论城市乡村,开设的是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课程讲授的是同样的内容。课程结构上学科课程一统天下。这样忽视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也忽视了不同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容易造成学生片面的发展。这些都是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要加以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即除国家统一设置的课程之外,地方、学校也将获得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发实施课程,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的需要,有利于地区、学校办出自己的教育特色来,使我们的教育园地百花齐放,更加繁荣。
    在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方面,主要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如增加选修课的课时和种类等,以及增加课程标准的弹性等来实现。总之,课程将向更灵活、更有弹性的方向发展。
    3.课程综合化在课程设计中得到重视
    综合课程是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开展研究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以其符合时代精神、克服旧有课程弊端的新理念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基础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趋势之一。其主要优点有:通过有内在联系的各个学科间强度不同的有机整合打破了学科界限,还学习者一幅相对完整的世界图景;通过符合学生兴趣需要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教学形式达到学习者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整合,使学习者的个性获得全面发展;通过灵活开放的课程组织形式,能够把日常生活以及当前的社会实际问题纳入到课程中来,达到学校教育与校外社会生活的整合。这些特点符合我国现今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弥补了原有分科课程的缺陷,有利于学习者素质的全面提高。综合课程自80年代中期进入我们的视野以来,迄今对它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除了理论上的研究成果之外,实践中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2001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把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置于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并设立实验区进行实验。可见,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我国未来课程设计的重要趋势之一。

  • 第7题:

    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历程。


    正确答案: 自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银行体系也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其改革历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3年由大一统银行体系转变为专业银行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打破银行体系政企不分和信用活动过分集中的旧格局,把大一统的银行体系转变为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职能,恢复和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家专业银行。
    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到2003年将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赋予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实施间接调控;分离专业银行政策性业务,成立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现有国家银行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行,其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第三阶段是2003年底开始的国家控股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变。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2004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展迅速。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04年8月26日、2004年9月21日和2005年10月28日成立。

  • 第8题:

    问答题
    纵观我国改革的历程,在微观企业制度改革上,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

    正确答案: (1)首先是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
    (2)再下来是实施第一步利改税,促进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3)第二步利改税,通过税制改革把国有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变为国家所有、企业自主经营、依法纳税的关系;
    (4)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通过契约的形式明确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
    (5)目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管理体制,理顺产权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回顾我国电信业务改革的历史,竞争机制首先是在(  )领域引入的。[2011年真题]
    A

    补充电信业务

    B

    非基础电信业务

    C

    固定电话业务

    D

    移动电话业务


    正确答案: C
    解析:
    竞争机制首先是在非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从非基本电信业务到基本电信业务领域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这一政策对电信业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适应了当时社会对电信业务多样化的需求,一时之间涌现出众多的新兴企业,特别是无线寻呼领域,有力地拓展了无线寻呼市场,满足了用户的需要,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改善和资费水平的下降。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1.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纲领。
    2.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种特色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1994年国务院又颁发了《纲要》的实施意见。
    这些文件均为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纲领,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现有模式及问题。

    正确答案: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始建和初步发展阶段(1951~1966年);②停止与破坏阶段(1966~1976年);③重建与改革阶段(1976年后)。
    我国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严重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覆盖面狭窄;②社会化程度低;③缺乏层次,国家负担沉重;④缺乏统一管理。因此需要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
    ①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1年,我国养老保险逐步进入社会统筹阶段;
    ②第二阶段:1991年到1995年,进一步确立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目标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③第三阶段:1995年以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分散走向统一。
    纵观我国的养老金体系设计,实际上是一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模式。个人账户体现了效率,基本养老金账户则体现的是公平。
    (2)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有模式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这种创新模式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以下优点:
    ①有利于调整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关系,扭转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中,国家包揽过多、企业负担过重、个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现状。
    ②有利于社会统筹与个人储蓄积累两种机制的优势互补,兼顾公平与效率。
    ③有利于平稳渡过未来社会老龄化高峰。
    ④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稳定。
    ⑤有利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的统一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融合。
    (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体制的实际执行过程当中依然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①“空账”问题。②基金的管理问题。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面临很艰巨的任务,需要整个社会的合作,逐步建立起真正适合我国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从以上改革历程来看,我国电信业的几次重大重组的焦点问题在于(  )。
    A

    地区发展不平衡

    B

    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C

    保护消费者权益

    D

    普遍服务政策实施


    正确答案: B,A
    解析:
    从最初的一家电信运营商,经过重组等发展成为6家运营商,电信业发展经历了垄断到逐步的竞争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的过程。

  • 第13题:

    (2012年)关于我国电信业改革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竞争机制最先在移动电话领域引入
    B.原邮电部的成立从根本上解决了政企分开的问题
    C.中国联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基础电信业务市场竞争时代的开始
    D. 2008年10月我国电信业的第三次重组形成了“五加一”的市场格局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电信改革历程。选项A不正确,竞争机制最先在非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选项B不正确,原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从根本上解决了政企分开的问题。C正确,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基础电信业务市场竞争时代的开始。选项D不正确,2008年10月我国电信业的第三次重组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 第14题:

    关于我国的改革,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革是发展的前提
    • B、改革初期引起了很大震动
    • C、改革是一种渐进式变革
    • D、改革从易着手的部位开始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历程,并分析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历程
    1981年1月1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财政部为平衡财政预算,开始发行国库券,对象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截止1997年,连续发行了17年。
    1987年,为促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型项目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我国发行了3年期的重点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发行总额为55亿元。1988年,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我国发行了2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基金会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发行额为80亿元。
    1988年,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我国又发行了财政债券,至1992年共发行了5次,发行总额为337.03亿元。除1988年发行的是3年期和5年期债券外,其余年份均为5年期债券。发行对象主要是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1989年,我国政府发行了只对企事业单位、不对个人的特种债券。该债券从1989年到1991年共发行了4次,期限均为5年。
    1989年,银行实行保值贴补率政策后,财政部开始发行带有保值贴补的保值公债。计划发行额为125亿元,期限为3年,发行对象是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有条件的公司,其年利率随银行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加保值贴补率,再外加1个百分点,1989年保值公债实际发行了87.43亿元,未发行完的部分,转入1990年继续发行。
    1988年,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和石油部、铁道部也发行了总额为80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四大国家专业银行,期限为5年,1989年,又发行了14.59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全国城乡个人,期限为3年,1992年,该债券与重点企业债券合并为国家投资公司债券。
    (2)一般来讲,国债发行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货币的供给。
    用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这些国债的购买者如果是公众或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国债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出售国债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出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会回到流通之中。其具体的过程是公众开出商业银行的支票或商业银行开出由自己支付的支票,这都使各银行在中央银行中的准备金减少。但财政支出之后,这些准备金又会恢复。准备金不变,创造货币的规模也不会变。
    但是国债同时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也是货币当局进行公开时常操作的重要手段,这样国债就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国家的货币供给,而且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货币当局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程度和对政府赤字的态度。通常的情况是:财政部发行国债,中央银行直接收购。财政部用出售国债的收入支付商品、服务或其他支出。公司、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则相应地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同样的结果,也可能走的是较迂回的过程。国债出售给公司、个人或商业银行,从而造成银行准备金的减少,但这些国债或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购买国债的支出又会补足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财政把出售国债的收入再支出,仍然成为准备金增加的因素。准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加货币供给的效果。

  • 第16题:

    纵观我国改革的历程,在微观企业制度改革上,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


    正确答案: (1)首先是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
    (2)再下来是实施第一步利改税,促进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3)第二步利改税,通过税制改革把国有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变为国家所有、企业自主经营、依法纳税的关系;
    (4)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通过契约的形式明确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
    (5)目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管理体制,理顺产权关系。

  • 第17题:

    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说明为什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正确答案: 1.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企业制度是工厂制度。其主要特征是,企业并不具备典型意义上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成为各级行政机关的附属物,产需脱节、企业的浪费严重,企业激励约束机制软化、生产效率低下,企业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2.针对工厂制度的弊端,从1978年开始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先后经历扩权让利、利改税、经营承包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四个阶段。
    3.从国企改革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既不是一个简单的放权让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个单纯的经营机制转换问题,而是从产权组织形式、领导体制、管理制度、经营机制等都不合理.要真正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必须把改革的思路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制度创新思路的根本途径。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需要,是适应政府转变职能、改革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的需要,是解决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有效机制,是解决企业社会负担过重问题的有效方式。

  • 第18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1.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纲领。
    2.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种特色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1994年国务院又颁发了《纲要》的实施意见。
    这些文件均为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纲领,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 第19题:

    简述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住房建设统一按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进行安排,国家通过单位将建好的住房以抵租金分配给职工居住,住房成为社会福利待遇,个人不承担住房建设投资责任,甚至住房维修也由国家负责。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住房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1978年9月,邓小平提出:“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解决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私人手中的钱动员起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潜力不小。”198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中提出:“准许私人建房、私人买房,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宅”。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批转《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文件提出,从改革公房低租金入手,将现行公房的实物福利分配制度逐步变为货币工资分配制度。1988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确定了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目标。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历程。

    正确答案: 自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银行体系也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其改革历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3年由大一统银行体系转变为专业银行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打破银行体系政企不分和信用活动过分集中的旧格局,把大一统的银行体系转变为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职能,恢复和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家专业银行。
    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到2003年将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赋予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实施间接调控;分离专业银行政策性业务,成立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现有国家银行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行,其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第三阶段是2003年底开始的国家控股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变。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2004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展迅速。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04年8月26日、2004年9月21日和2005年10月28日成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历程,并分析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历程
    1981年1月1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财政部为平衡财政预算,开始发行国库券,对象是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截止1997年,连续发行了17年。
    1987年,为促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型项目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我国发行了3年期的重点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发行总额为55亿元。1988年,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我国发行了2年期国家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城乡居民、基金会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发行额为80亿元。
    1988年,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我国又发行了财政债券,至1992年共发行了5次,发行总额为337.03亿元。除1988年发行的是3年期和5年期债券外,其余年份均为5年期债券。发行对象主要是专业银行、综合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1989年,我国政府发行了只对企事业单位、不对个人的特种债券。该债券从1989年到1991年共发行了4次,期限均为5年。
    1989年,银行实行保值贴补率政策后,财政部开始发行带有保值贴补的保值公债。计划发行额为125亿元,期限为3年,发行对象是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有条件的公司,其年利率随银行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加保值贴补率,再外加1个百分点,1989年保值公债实际发行了87.43亿元,未发行完的部分,转入1990年继续发行。
    1988年,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和石油部、铁道部也发行了总额为80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是四大国家专业银行,期限为5年,1989年,又发行了14.59亿元的基本建设债券,发行对象为全国城乡个人,期限为3年,1992年,该债券与重点企业债券合并为国家投资公司债券。
    (2)一般来讲,国债发行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货币的供给。
    用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这些国债的购买者如果是公众或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国债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出售国债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出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会回到流通之中。其具体的过程是公众开出商业银行的支票或商业银行开出由自己支付的支票,这都使各银行在中央银行中的准备金减少。但财政支出之后,这些准备金又会恢复。准备金不变,创造货币的规模也不会变。
    但是国债同时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也是货币当局进行公开时常操作的重要手段,这样国债就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国家的货币供给,而且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货币当局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程度和对政府赤字的态度。通常的情况是:财政部发行国债,中央银行直接收购。财政部用出售国债的收入支付商品、服务或其他支出。公司、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则相应地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同样的结果,也可能走的是较迂回的过程。国债出售给公司、个人或商业银行,从而造成银行准备金的减少,但这些国债或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购买国债的支出又会补足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财政把出售国债的收入再支出,仍然成为准备金增加的因素。准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加货币供给的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我国城镇住宅体制经历了怎样的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公有住房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住宅体制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改革:
    (1)以“三三制”为代表的公有住房出售阶段(1980年—1985年);
    (2)实行以提租为重点的提租补贴、以租促售的改革阶段(1986年—1990年);
    (3)住宅商品化、社会化的综合配套改革阶段(1991年—1997年);
    (4)货币分房阶段(1998年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我国的改革,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改革是发展的前提

    B

    改革初期引起了很大震动

    C

    改革是一种渐进式变革

    D

    改革从易着手的部位开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