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着重从事经济宣传并取得可喜成绩的中央级报纸是()A《劳动报》B《真理报》C《消息报》D《民族生活报》E《经济生活报》

题目
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着重从事经济宣传并取得可喜成绩的中央级报纸是()

A《劳动报》

B《真理报》

C《消息报》

D《民族生活报》

E《经济生活报》


相似考题
更多“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着重从事经济宣传并取得可喜成绩的中央级报纸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 A、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2题:

    1919年列宁倡导在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苏联时期最大的报纸是()


    正确答案:真理报

  • 第4题:

    苏俄新经济政策出台后,曾有人认为,新经济政策的缩写“耐普”一词源于“无产阶级的新剥削”(此词与新经济政策的缩写词相同)。这些人对待新经济政策的态度与下面哪种观点类似()。

    • A、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B、新经济政策将导致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复辟
    • C、无产阶级应以暴力方式反对军事共产主义
    • D、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斗争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联共(布)十五大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按苏联当时的国情,你认为新经济政策()

    • A、应该取消,因为它完成了历史使命
    • B、应适当调整后,继续实行
    • C、应据当时情况的发展来定是否取消
    • D、可以取消,也可以继续实行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简述苏联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背景:
    1)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决定的;
    2)国民经济的严重危机:首先农业生产直线下降,其次由于粮食、原料和燃料的严重短
    缺,工业生产也陷于停工或半停工的困境。
    3)严峻的政治形势
    4)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认识的转变
    主要内容:
    1)农业方面:
    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力;
    C.用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
    2)工业方面:
    A.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
    B.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3)商业方面:把商品货币关系引入国民经济体系
    4)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苏联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背景:
    1)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决定的;
    2)国民经济的严重危机:首先农业生产直线下降,其次由于粮食、原料和燃料的严重短
    缺,工业生产也陷于停工或半停工的困境。
    3)严峻的政治形势
    4)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认识的转变
    主要内容:
    1)农业方面:
    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力;
    C.用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
    2)工业方面:
    A.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
    B.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3)商业方面:把商品货币关系引入国民经济体系
    4)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苏联的下列政策和运动在历史上没有起积极作用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体制

    D

    大清洗运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警示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发生在()。
    A

    新经济政策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前苏联时期中央政府办的报纸是()

    正确答案: 消息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着重从事经济宣传并取得可喜成绩的中央级报纸是()
    A

    《劳动报》

    B

    《真理报》

    C

    《消息报》

    D

    《民族生活报》

    E

    《经济生活报》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报业实行了列宁提出的新的板报方针,把()放在宣传的首要地位。
    A

    经济报道

    B

    政治报道

    C

    军事报道

    D

    外交报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前苏联“新经济”政策,说法错误的是()

    • A、在1919年颁布
    • B、反映的是商品经济不充分发展
    • C、针对的是农村和农业
    • D、获得了持久的效果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苏联建立后的主要政策是()。

    • A、结束“新经济政策”,推行“战时共产主义”
    • B、建立共产主义
    • C、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推行“新经济政策”
    • D、推行新政策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苏联时期军队系统办的报纸是()


    正确答案:红星报

  • 第16题:

    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报业实行了列宁提出的新的板报方针,把()放在宣传的首要地位

    • A、经济报道
    • B、政治报道
    • C、军事报道
    • D、外交报道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 C、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苏联的下列政策和运动在历史上没有起积极作用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高度集中的体制
    • D、大清洗运动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前苏联“新经济”政策,说法错误的是()
    A

    在1919年颁布

    B

    反映的是商品经济不充分发展

    C

    针对的是农村和农业

    D

    获得了持久的效果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苏联时期最大的报纸是()

    正确答案: 真理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苏联时期军队系统办的报纸是()

    正确答案: 红星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苏联建立后的主要政策是()。
    A

    结束“新经济政策”,推行“战时共产主义”

    B

    建立共产主义

    C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推行“新经济政策”

    D

    推行新政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苏维埃政权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对报刊政策的调整?

    正确答案: 1921年起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在为时3年左右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党和政府对报刊方针作了重大调整,主要是把宣传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要求“报纸刊物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根据这一要求,各家报刊、特别是从事经济宣传的中央级报纸《消息报》、《经济生活报》等,在这方面作出了可喜的成绩。它们注重反映经济领域的情况,收集和分析具体的数据资料,为领导部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决策的依据,并且有效地指导着经济和生产实践。与此同时,政府还放宽了报业政策,允许部分民办报纸存在,共同为国家建设服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