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孟子和荀子在教育作用论方面的思想不同,孟子认为教育作用在于“存心养性”和“求放心”。荀子则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他们的理论既有不同的地方又有相同的地方。
(1)不同的地方: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孟子的教育作用论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论”基础之上的,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的善端,所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一是“存养”这些“善性”,不使其丢失。二是把人在后天社会生活中“丢失”了的是“善性”找回来,即“求放心”。
荀子孟子的教育作用论是建立在他的“性恶论”基础之上的,认为人是“恶”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将人的“恶性”“化”去,不使其发展,即“化性”,然后通过教育培养起人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善”,即“起伪”。
由于以上的不同,带来了孟子与荀子教育理论上许多不同。如在学习的途径是孟子注重“内求”,荀子注重“外求”;在方法原则方法上孟子强调“深造自得”,荀子强调“积”等等。
(2)相同的地方:两者都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不断地扩大人的“善性”和不断地找回散失的本性,就可以“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不断地“化”去人的先天“恶性”,培养起人类社会的“善性”,就可以实现“涂之人可以为禹”。
更多“试比较孟荀教育作用论的异同”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与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1)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是由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在他的经典实验中,他将狗置于隔音实验室内,实验开始时,先向狗呈现铃声刺激,铃响半分钟后便给予食物,狗分泌唾液。当铃声与食物反复配对呈现多次后,仅呈现铃声而不呈现食物时,狗也会做出唾液分泌反应。在这个实验中,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而铃声不能诱发,这时食物叫做无条件刺激,铃声叫做中性刺激,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叫做无条件反应。在铃声和食物多次匹配呈现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分泌唾液,这时,中性刺激的铃声具有了诱发原来仅受食物制约的唾液分泌反应的某些力量而变成了条件刺激,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能引起的反应则叫做条件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4分)
    (2)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是由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上的。斯金纳以白鼠为实验被试进行了精密的实验研究,他运用一种特殊的实验装置——迷箱。斯金纳把饥饿的白鼠关在迷箱内,白鼠不安的乱跑,偶然按压到了箱内的杠杆,则一粒食丸滚出,白鼠吃到食丸。以后白鼠按压杠杆,又可得到食丸。由于食物强化了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因此白鼠在后来按压杠杆的速度迅速上升。由此,斯金纳发现,有机体做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他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会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会减弱,甚至消失。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4分)
    (3)两者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实验研究的是刺激出现然后反应发生;而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研究的是自发的反应发生后随后出现强化刺激。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类型: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是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研究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是受强化规律的制约。(2分)

  • 第2题:

    请简述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异同。


    答案:
    解析:
    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 - 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各有自己的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基础,因而各有合理与偏颇之处。(1)理论基础方面:形式教育论的理论基础是唯理论和官能心理学;实质教育论的理论基础是经验论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统觉心理学。(2)教育目的方面:形式教育论主张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和能力,而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实质教育论则主张让学生通过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使学生的身心对社会的实际生活产生广泛的适应性,为他们未来的完满生活作准备。(3)课程内容方面:形式教育论主张学习形式课程;实质教育论主张学习实科课程。(4)教育实践方面:以形式教育论为基础,发展了公学、文科学校等;以实质教育论为基础,发展了实科学校等。二者各有利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知识与技能并重,内发与外铄并重,将二者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3题:

    试比较中西悲剧的异同


    正确答案: 一、界定悲剧
    (1)作为一种戏剧类型
    (2)作为人类生活中的悲剧性
    作为悲剧意识——悲剧意识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现实的悲剧性转化为悲剧意识必须在理性的前提下经历三重剥离:
    ①悲剧意识产生的剪接需要理性,但又是对理性的叛离。
    ②悲剧意识的产生要剥离现实的悲剧性所带来的宗教意识。
    ③悲剧意识的产生要剥离哲学意识——悲剧意识的内涵
    二、悲剧意识是人类文化因境的一种暴露
    ①悲剧意识又把暴露的文化困境从开式上情感上加以弥合。形式弥合是指,通过某种文艺形式,表达了人类文化困境。
    ②所谓情感弥合是指,通过某种文艺形式,使人们内心的情感有了依附物,达到了心理平衡,对困境境产生了韧性的承受能力。
    这就是中西悲剧意识的不同形态
    (1)中国悲剧意识是柔性的、内心的、情感的,是悲诗,属于保存型文化;
    (2)西方悲剧意识是刚性的,外露的,行动的,是悲剧,属于进取型文化。

  • 第4题:

    试比较唐宋两代文道论的异同。


    正确答案: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命题之一,是儒家文论关于文与道之关系的集中反映。初唐,陈子昂目睹齐梁以来重词采音律等形式之美而轻思想内容的文学创作现实,力求拨正初唐文风。
    陈子昂认为齐梁文学只重辞采等形式雕琢,无深刻内容,缺乏思想和精神的振撼力,既无“兴寄”,亦乏“风骨”。所以,他以复古为号召,呼吁文学重新重视古人文章之“道”,再现汉魏风骨,即强调诗文的内容应有感染人的力量。陈子昂所谓文章之“道”,具有传统儒学重思想功用的色彩。
    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运动,高举“文以明道”旗帜,将承续并弘扬儒家道视为文学的使命。韩愈《争臣论》提出“修其辞以明其道”的观点,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故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韩、柳倡导“文以明道”,旨在强调文章思想内容的主导地位,二人又有所不同:韩愈所讲的道,重在宣扬儒家圣贤经典的思想观念;柳宗元所讲的道,重在指出散文主题思想应反映民生现实问题。白居易在诗论中也赞同文以明道的文学观,重视儒道的经世致用原则,倡导诗歌干预现实的“美刺”作用。
    宋代道学家为韩愈所创立的“道统”文论注入新的内容,周敦颐明确提出“文以载道”观,将韩愈文道并重的思想演变为重道轻文。理学家吸纳佛、道思想为儒学所用,其目的仍在于建立新的儒家道统。欧阳修等古文家继承了韩愈的文以明道思想,重振文道并重的文学观,欧阳修所讲的“道”仍是指儒家之道。只是到了“三苏”才不拘囿于儒道,将“道”看作文学作品表达出的思想、道理。时至南宋,文以载道论经朱熹的进一步阐释后,成为新儒学的文学观。宋代理学家中,程颐提出“作文害道”的观点,认为文学写作妨害儒道的传播,将文学与儒道对立起来,最终走向文学取消主义,这显然是错误的。

  • 第5题:

    试比较张景岳“阳常不足,阴本无余”论与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之间的异同。


    正确答案: 如果与丹溪学说相比,朱氏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主要在阴阳相对关系上论述相火妄动,阴精耗损的问题;而张介宾的“阳非有余,阴本不足”论,则是在阴阳互根的关系上,论述阳气亏乏与真阴不足的因果问题。张氏之说,补充了丹溪学说的不足,其有关阴阳理论的论述是比较全面的。两者对人体真阴的难成易亏的认识有共同之处,所不同的是,丹溪论述的重点是阳气亢盛为害,景岳则沦阳气虚衰致病。两者论述的角度不同。

  • 第6题:

    试比较α-淀粉酶、β-淀粉酶存在部位、理化特性及作用特点的异同。


    正确答案:α-淀粉酶主要存在于萌发的种子中,β-淀粉酶存在于休眠的种子中,α-淀粉酶是内切酶,耐高温,加热到70℃时还能保持部分活性,不耐酸,在pH3.3时被破坏;β-淀粉酶是外切酶,不耐高温,加热到70℃即丧失活性,耐酸,在pH3.3时仍有活性。因此,利用高温或调节pH值的方法可将这两种酶分开,两种酶都作用于α-1,4糖苷键。

  • 第7题:

    试比较墨儒教育思想的异同。


    正确答案:相同点:其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儒墨都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对个人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二,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儒墨都强调“行”的重要。
    相异点:其一,理论基础不同。儒家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主张“性恶”,荀子主张“性善”;而墨家则提出“素丝说”。
    其二,教育的目的不同。儒家孔子主张培养“君子儒”,孟子主张培养“大丈夫”,荀子主张培养“贤能之士”,其实都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墨家则主张培养“兼士”或“贤士”。
    其三,教育的内容不同。儒家重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传统经典的教育;墨家则重视科学和技术教育,重视思维能力的教育,而且认为儒家的六艺之教不可取,提出“非乐”的主张。
    其四,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不同。儒家强调“述而不作”,强调“师道尊严”,因而重传统;墨家则强调“虽不扣必鸣”,强调“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重创造。
    其五,儒墨有教育教学中虽都强调“行”,儒家动机,墨家在结合动机效果的同时偏重效果。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叫增溶作用?试比较增溶与一般溶解的异同。

    正确答案: 增溶作用是指在溶剂中完全不溶或者微溶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是气体),借助于添加表面活性剂而得到溶解,并成为热力学上稳定的、各向同性的均一溶液。
    增溶与一般溶解相同处是:它们都是热力学上稳定的透明溶液,都是各向同性的其区别在于:
    前者是由于胶团内部有着与液烃相同的状态,难溶于水的有机物进入与它本身性质相同的胶团核中,成为热力学稳定体系;而后者是以单分子分散于溶剂中,成为热力学稳定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比较职业培训与普通教育的异同。

    正确答案: 职业教育,即职业培训,亦称职业训练、职业技术培训或职业技能开发,它是根据现代社会职业需求以及劳动者的从业意愿和条件,对要求就业和在职的劳动者所进行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活动。职业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偏废的部分,但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其联系在于:二者都是为了培养和提高人的才能及文化技能水平,同属智力开发活动;普通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延伸和专门化。二者的区别主要有:
    1、目的不同。职业教育以直接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其目标是使受培训者成为一定劳动领域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和劳动力供求双方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而普通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基础文化水平为目标的,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
    2、对象不同。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劳动者为特定对象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它的教育和培训对象是社会劳动者,其中包括失业的劳动者、在职的劳动者、企业富余人员和其他求职者;而普通教育一般是以处于学龄期的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
    3、教育内容不同。职业教育突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教育内容上更侧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而普通教育突出基础知识和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则比较注重基础性和系统性。
    4、教育手段和方法不同。职业教育是特需教育,注重教育和时间相结合,一般可以根据劳动者自身的要求和条件,采取比较灵活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和训练;而普通教育则采取比较固定的常规教育,一般是全日制教育。
    通过两者的比较,职业教育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实践性等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比较柳宗元和韩愈教育思想的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点:第一,都认为人性是有差别和等级的。第二,教育的目的都是要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第三,都强调尊重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异点:第一,韩愈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直接继承董仲舒的思想,提出“性三品”,认为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柳宗元尽管也从儒家传统思想出发,将人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等,但又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主张重“人事”而不重“天命”。第二,韩愈提出“学所以为道”的教育目的,就是要求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人们重新认识儒家的仁义道德,以便恢复儒学的独尊地位,对付佛道的挑战,因此教育内容便十分重视儒家经典的传授;柳宗元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贤者”(君子),他们德才兼备,能够体察民情民意,一方面能够遵循圣人的中道,即封建礼教的“五常”,一方面博通诸子百家,并能够对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言持怀疑的态度。第三,柳宗元的师道思想及其教育实践,是对韩愈师道思想的支持和补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比较孟荀教育作用论的异同

    正确答案: 孟子和荀子在教育作用论方面的思想不同,孟子认为教育作用在于“存心养性”和“求放心”。荀子则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他们的理论既有不同的地方又有相同的地方。
    (1)不同的地方: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孟子的教育作用论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论”基础之上的,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的善端,所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一是“存养”这些“善性”,不使其丢失。二是把人在后天社会生活中“丢失”了的是“善性”找回来,即“求放心”。
    荀子孟子的教育作用论是建立在他的“性恶论”基础之上的,认为人是“恶”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将人的“恶性”“化”去,不使其发展,即“化性”,然后通过教育培养起人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善”,即“起伪”。
    由于以上的不同,带来了孟子与荀子教育理论上许多不同。如在学习的途径是孟子注重“内求”,荀子注重“外求”;在方法原则方法上孟子强调“深造自得”,荀子强调“积”等等。
    (2)相同的地方:两者都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不断地扩大人的“善性”和不断地找回散失的本性,就可以“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不断地“化”去人的先天“恶性”,培养起人类社会的“善性”,就可以实现“涂之人可以为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比较张景岳“阳常不足,阴本无余”论与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之间的异同。

    正确答案: 如果与丹溪学说相比,朱氏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主要在阴阳相对关系上论述相火妄动,阴精耗损的问题;而张介宾的“阳非有余,阴本不足”论,则是在阴阳互根的关系上,论述阳气亏乏与真阴不足的因果问题。张氏之说,补充了丹溪学说的不足,其有关阴阳理论的论述是比较全面的。两者对人体真阴的难成易亏的认识有共同之处,所不同的是,丹溪论述的重点是阳气亢盛为害,景岳则沦阳气虚衰致病。两者论述的角度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之间的异同。


    答案:
    解析:
    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二者的思想同属于儒家学说,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方面。(1)孟、荀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①关于教育作用。二者都非常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他指出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都可以成为圣人。此外,孟子也并不是完全无视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也看到了环境等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荀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就是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环境的影响和个体的主观努力是决定性的因素。他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②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孟子和荀子都强调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的重要地位。孟于认为教育目的为“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苟子特别强调学习《诗》、《书》、《礼》、《乐》、《春秋》和《易》等儒家经籍,而尤重礼乐。他认为礼可使上下有别,乐可使上下和谐,礼乐并施就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美相乐。”(2)孟、苟教育思想的不同之处孟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差异源自两者不同的人性观。孟子肯定“性善”,他以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他认为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类的“礼”、“义”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孟子主张“内发”,荀子则主张“外烁”;在学与思的关系方面,孟子比较强调“思”,荀子则特别重视“学”;在教学过程方面,孟子把教学过程看作“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则把教学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 第14题:

    比较孟子、荀子关于教育作用及学习方式上的主要异同。


    正确答案: 教育作用:孟子是以其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强调教育的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张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性善论”。
    荀子主张“性恶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学习方式:
    孟子主张“深造自得、盈科二进、专心有恒”。
    荀子主张“注重‘积’、‘渐’,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解弊救偏、兼陈中衡”。

  • 第15题:

    试比较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两种教育目的的理论。


    正确答案: 个体本位论:
    主张:根据个人需求制定教育目的;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教育的职能就是使人的本能得到发展
    缺陷: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制约性,没有认识到个人的个性化过程也是个人社会化过程,将个人的发展和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割裂开来
    社会本位论:
    主张:根据社会的要求确定教育目的;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的职能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评价教育的价值只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缺陷:忽视个人发展的需要,把个人与社会完全等同一致,无视个人价值,看不到个人能动性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第16题:

    试比较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异同。


    正确答案:竞争性抑制是指抑制剂I和底物S对游离酶E的结合有竞争作用,互相排斥,已结合底物的ES复合体,不能再结合I;同样已结合抑制剂的EI复合体,不能再结合S。多数竞争性抑制在化学结构上与底物S相似,能与底物S竞争与酶分子活性中心的结合,因此,抑制作用大小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的浓度比,加大底物浓度,可使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除。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双倒数曲线与无抑制剂的曲线相交于纵坐标I/Vmax处,但横坐标的截距,因竞争性抑制存在而变小,说明该抑制作用,并不影响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而使Km值变大。非竞争性抑制是指抑制剂I和底物S与酶E的结合互不影响,抑制剂I可以和酶E结合生成EI,也可以和ES复合物结合生成ESI。底物S和酶E结合成ES后,仍可与I结合生成ESI,但一旦形成ESI复合物,再不能释放酶E和形成产物P。其特点是:I和S在结构上一般无相似之处,I常与酶分子活性部位以外的化学基团结合,这种结合并不影响底物和酶的结合,增加底物浓度并不能减少I对酶的抑制程度。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双倒数曲线与无抑制剂的曲线相交于横坐标- 1/Km处,但纵坐标的截距,因竞争性抑制存在变大,说明该抑制作用,不影响酶促反应的Km值,而使Vmax值变小。

  • 第17题:

    试比较柳宗元和韩愈教育思想的异同。


    正确答案:相同点:第一,都认为人性是有差别和等级的。第二,教育的目的都是要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第三,都强调尊重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异点:第一,韩愈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直接继承董仲舒的思想,提出“性三品”,认为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柳宗元尽管也从儒家传统思想出发,将人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等,但又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主张重“人事”而不重“天命”。第二,韩愈提出“学所以为道”的教育目的,就是要求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人们重新认识儒家的仁义道德,以便恢复儒学的独尊地位,对付佛道的挑战,因此教育内容便十分重视儒家经典的传授;柳宗元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贤者”(君子),他们德才兼备,能够体察民情民意,一方面能够遵循圣人的中道,即封建礼教的“五常”,一方面博通诸子百家,并能够对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言持怀疑的态度。第三,柳宗元的师道思想及其教育实践,是对韩愈师道思想的支持和补充。

  • 第18题:

    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异同:


    正确答案:相同点:
    1)都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都注重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实验;
    不同点:
    1)在教育的理论基础上,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是观念心理学,强调观念和知识的作用;杜威的心理学是机能心理学,强调儿童作为有机体与环境的作用;
    2)在教育的重点问题上,赫尔巴特突出了教师、教材和课堂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杜威则突出了儿童、经验和活动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
    3)在教学上,赫尔巴特提出了四段教学理论,杜威则提出了五段教学思想和方法;
    4)在教育的作用上,赫尔巴特重视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杜威则重视教育对社会的改良。

  • 第19题:

    问答题
    试比较α-淀粉酶、β-淀粉酶存在部位、理化特性及作用特点的异同。

    正确答案: α-淀粉酶主要存在于萌发的种子中,β-淀粉酶存在于休眠的种子中,α-淀粉酶是内切酶,耐高温,加热到70℃时还能保持部分活性,不耐酸,在pH3.3时被破坏;β-淀粉酶是外切酶,不耐高温,加热到70℃即丧失活性,耐酸,在pH3.3时仍有活性。因此,利用高温或调节pH值的方法可将这两种酶分开,两种酶都作用于α-1,4糖苷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比较美、英、德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异同。

    正确答案: 一、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完善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现代化和完善化的时期,其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大众化和多样化(学校类型、专业设置)、教育结构和层次更加趋于协调,形成高教“金字塔”型体系;其发展道路和教育观念都是独特的。
    二、英国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二元即把高等教育分成“大学”和“多科技技术学院及其他学院”两类,从形式上区分为职业性和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建立这种二元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传统大学”的地位,歧视正在兴起的新大学。
    三、以教授讲座为基础的德国大学管理体系
    德国高等教育有二个与欧美大学不同特点:
    1)德国大学是国家的教育机构,大学主要任务是为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服务;
    2)德国大学组织的基础是以教授讲座为基础的研究所,强调教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教授在管理和决策上有相当大的发言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比较康德的不可知论与休谟的不可知论的异同。

    正确答案:
    休谟和康德都是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不可知论者。他们的不可知论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1)相同点
    ①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都划分了我们的知觉与外物。
    他们都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但都否定人们可以通过感觉认识外物。
    a.休谟认为一切知识都以知觉的经验为基础和标准界限,关于知觉之外是否有实体存在,我们不可能知道。所以知觉以外是否有物存在以及知觉是否由外物引起,是不可知的。休谟通过否定传统经验论对物质实体、心灵实体和上帝存在的论证,陷入了不可知论。
    b.康德不可知论的根本点是割裂了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的联系。虽然康德肯定在我们之外存在着刺激我们感官的客体,但他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我们只知道现象,即它们作用于我们感官而产生的表象。康德通过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区分,把知识限制在现象界,导致了不可知论。
    ②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都通过限制我们知识的范围,得出在我们知识范围之外的东西是不可知的结论。
    他们都认为知识不能超出经验,在感觉经验之外,不可能有任何知识。休谟认为在感觉的界限之外没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康德认为关于这些物本身,我们是根本不能认识的。因此,他们通过限制人的认识能力,推出世界是不可知的结论。在知觉或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有一条原则的界限,因此从现象,或从我们的感觉、知觉过渡到存在于知觉之外的物,就是跨界,而这种跨界对知识来说是不允许的。
    (2)不同点
    ①休谟没有断言外物存在或不存在,对于这个问题,他持一种怀疑态度。他认为人们根本不能确实知道外物是否存在。而康德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却是不可认识的,我们不能通过现象认识自在之物,它属于知识不能到达而信仰可以发现的彼岸世界。
    ②休谟认为对于外物,我们不能有任何的确实的知识;康德认为,虽然我们不能通过知性从现象过渡到自在之物,却能通过信仰来达到它。康德认为这种对现象的超越对于理性是绝不允许的,但对信仰来说是允许的;而休谟认为这种超越是绝对不允许的。
    ③休谟的不可知论的基础是经验论,康德的不可知论的基础则是二元论。休谟认为人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知觉的经验为基础,经验知识的基础是归纳法,归纳法不具有客观必然性,所以经验知识是偶然的,否定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而康德认为,科学的普遍必然性在于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他把感性材料和先天形式结合起来,肯定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比较唐宋两代文道论的异同。

    正确答案: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命题之一,是儒家文论关于文与道之关系的集中反映。初唐,陈子昂目睹齐梁以来重词采音律等形式之美而轻思想内容的文学创作现实,力求拨正初唐文风。
    陈子昂认为齐梁文学只重辞采等形式雕琢,无深刻内容,缺乏思想和精神的振撼力,既无“兴寄”,亦乏“风骨”。所以,他以复古为号召,呼吁文学重新重视古人文章之“道”,再现汉魏风骨,即强调诗文的内容应有感染人的力量。陈子昂所谓文章之“道”,具有传统儒学重思想功用的色彩。
    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运动,高举“文以明道”旗帜,将承续并弘扬儒家道视为文学的使命。韩愈《争臣论》提出“修其辞以明其道”的观点,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故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韩、柳倡导“文以明道”,旨在强调文章思想内容的主导地位,二人又有所不同:韩愈所讲的道,重在宣扬儒家圣贤经典的思想观念;柳宗元所讲的道,重在指出散文主题思想应反映民生现实问题。白居易在诗论中也赞同文以明道的文学观,重视儒道的经世致用原则,倡导诗歌干预现实的“美刺”作用。
    宋代道学家为韩愈所创立的“道统”文论注入新的内容,周敦颐明确提出“文以载道”观,将韩愈文道并重的思想演变为重道轻文。理学家吸纳佛、道思想为儒学所用,其目的仍在于建立新的儒家道统。欧阳修等古文家继承了韩愈的文以明道思想,重振文道并重的文学观,欧阳修所讲的“道”仍是指儒家之道。只是到了“三苏”才不拘囿于儒道,将“道”看作文学作品表达出的思想、道理。时至南宋,文以载道论经朱熹的进一步阐释后,成为新儒学的文学观。宋代理学家中,程颐提出“作文害道”的观点,认为文学写作妨害儒道的传播,将文学与儒道对立起来,最终走向文学取消主义,这显然是错误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比较蒙台梭利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

    正确答案: 蒙台梭利和卢梭教育思想的的共同之处表现在儿童观上,他们都主张要尊重幼儿。在教育目的上,两人也有共同之处。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生命的法则”,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蒙台梭利和卢梭教育思想的的不同之处表现在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上。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