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5岁。反复呕吐,黑便,皮肤黏膜出血6天。检查:肝、脾无肿大。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6×1012/L,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3.0×109/L,骨髓象示增生活跃,幼稚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其诊断是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再生障碍性贫血C.急性白血病D.过敏性紫癜E.脾功能亢进

题目

男,15岁。反复呕吐,黑便,皮肤黏膜出血6天。检查:肝、脾无肿大。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6×1012/L,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3.0×109/L,骨髓象示增生活跃,幼稚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其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过敏性紫癜

E.脾功能亢进


相似考题
更多“男,15岁。反复呕吐,黑便,皮肤黏膜出血6天。检查:肝、脾无肿大。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6×1012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35岁。反复鼻衄,皮肤黏膜出血。检查:肝、脾无肿大。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6×10/L,白细胞5.0×10/L,血小板12×10/L,骨髓象显示增生活跃,幼稚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其诊断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过敏性紫癜
    E.脾功能亢进

    答案:A
    解析:
    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排除B、C、E。过敏性紫癜患者发病前1~3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患者无任何过敏征象,排除D。骨髓象示:增生活跃、幼稚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符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现。故本题选A。

  • 第2题:

    患者,男,15岁。反复呕吐,黑便,皮肤黏膜出血6天。检查:肝、脾无肿大,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6×10/L,白细胞5.0×10/L,血小板43.0×10/L,骨髓象示增生活跃,幼稚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其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过敏性紫癜
    E.脾功能亢进

    答案:A
    解析:
    考点: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与发病机制:①血小板过量破坏:因急性型多发生在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故认为血小板破坏是由病毒抗原吸附在血小板表面,继之与抗体结合,或者是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慢性型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病史,其发病可能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自身抗体,这些抗血小板抗体作用于血小板抗原引起免疫性破坏。脾脏是这些被抗体被覆的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其次是在肝脏将其破坏。②抗血小板抗体:有两种形式存在,其一是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G(PA1gG),另一种形式是结合于血小板的免疫球蛋白C(PB1gG)。PAIgG与血小板膜的抗原部位结合后,加速血小板在单核巨噬细胞系内被吞噬破坏。
    2.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急性型发病时血小板计数可明显减少,常低于20×10/L。慢性血小板计数一般在(30~80)×10/L,计数在50×10/L以上时可无症状,<10×10/L可有广泛或自发性出血。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血小板功能异常。②骨髓: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多,体积小,无血小板形成。慢性型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以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为主,体积正常,血小板形成减少。③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
    3.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破坏,提高血小板数。①肾上腺皮质激素;②脾脏切除;③免疫抑制:适用于激素治疗或脾切除后仍疗效差或无效者,以及用激素有禁忌证,又不适宜做脾切除者;④输血及血小板悬液;⑤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法。

  • 第3题:

    患者,女,41岁,因“头晕、乏力2月,加重伴皮肤黄染半月”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黏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血常规:红细胞2.01×1012/L,血红蛋白60g/L,网织红9%。考虑存在溶血,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A.Coombs试验

    B.粪常规

    C.尿常规

    D.渗透脆性试验

    E.肝功


    Ham试验

  • 第4题:

    李某,女,34岁。皮肤紫斑1年。检查:肝脾无肿大。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6×10/L,白细胞5.0×10/L,血小板43.0×10/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其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过敏性紫癜(急性型)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
    E.急性白血病

    答案:D
    解析:
    考点: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与发病机制:①血小板过量破坏:因急性型多发生在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故认为血小板破坏是由病毒抗原吸附在血小板表面,继之与抗体结合,或者是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慢性型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病史,其发病可能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自身抗体,这些抗血小板抗体作用于血小板抗原引起免疫性破坏。脾脏是这些被抗体被覆的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其次是在肝脏将其破坏。②抗血小板抗体:有两种形式存在,其一是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G(PA1gG),另一种形式是结合于血小板的免疫球蛋白C(PB1gG)。PAIgG与血小板膜的抗原部位结合后,加速血小板在单核巨噬细胞系内被吞噬破坏。
    2.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急性型发病时血小板计数可明显减少,常低于20×10/L。慢性血小板计数一般在(30~80)×10/L,计数在50×10/L以上时可无症状,<10×10/L可有广泛或自发性出血。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血小板功能异常。②骨髓: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多,体积小,无血小板形成。慢性型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以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为主,体积正常,血小板形成减少。③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
    3.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破坏,提高血小板数。①肾上腺皮质激素;②脾脏切除;③免疫抑制:适用于激素治疗或脾切除后仍疗效差或无效者,以及用激素有禁忌证,又不适宜做脾切除者;④输血及血小板悬液;⑤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法。

  • 第5题:

    青年患者,反复呕血、黑便和皮肤、黏膜出血一周。体检:肝、脾不肿大。检验: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5×109/L,血小板10×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活跃,粒红比例为5∶1,巨核细胞数增加,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ITP(急性型)
    D.脾功能亢进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