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某一养蚕场发病,发病初期,蚕体色稍暗,反应迟钝,行动稍见呆滞,濒死时排软粪,少量吐液。初死时蚕体伸展,头胸部突出,吐少量肠液。体色灰白,手触柔软而有弹性。体壁上往往出现油渍状病斑。血液浑浊,尸体逐渐变硬,最后被覆白色粉末。初步诊断该病是( )A.家蚕核型多角体病B.家蚕质型多角体病C.白僵病D.白垩病E.美洲幼虫腐臭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接触传染B.食下传染C.呼吸传染D.繁殖E.血液传染在适宜的湿度下,该病病原的最适生长温度是( )A.10~15℃B.14~18℃C.18~24℃D.2

题目

(题干)某一养蚕场发病,发病初期,蚕体色稍暗,反应迟钝,行动稍见呆滞,濒死时排软粪,少量吐液。初死时蚕体伸展,头胸部突出,吐少量肠液。体色灰白,手触柔软而有弹性。体壁上往往出现油渍状病斑。血液浑浊,尸体逐渐变硬,最后被覆白色粉末。初步诊断该病是( )A.家蚕核型多角体病

B.家蚕质型多角体病

C.白僵病

D.白垩病

E.美洲幼虫腐臭病

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接触传染

B.食下传染

C.呼吸传染

D.繁殖

E.血液传染

在适宜的湿度下,该病病原的最适生长温度是( )

A.10~15℃

B.14~18℃

C.18~24℃

D.24~28℃

E.28~32℃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相似考题
更多“(题干)某一养蚕场发病,发病初期,蚕体色稍暗,反应迟钝,行动稍见呆滞,濒死时排软粪,少量吐液。初死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一蚕场发病,蚕体发育缓慢,体躯瘦小,食桑与行动不活泼,常呆伏于蚕座四周或蚕桑中,大蚕有吐液和下痢等症状。撕开病蚕腹部体壁,发现中肠发白,肠壁出现无数乳白色的横纹褶皱。初步诊断该病是( )

    A.白僵病

    B.家蚕质型多角体病

    C.家蚕核型多角体病

    D.欧洲幼虫腐臭病

    E.白垩病


    正确答案:B
    蚕、蜂的传染病一家蚕多角体病一家蚕质型多角体病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是由病毒寄生在家蚕中肠圆筒形细胞中,在细胞质内形成多角体引起,又称中肠型脓病。该病的典型病变是中肠发白,肠壁出现无数乳白色的横纹褶皱。根据症状及病理变化可诊断该病为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故选B。

  • 第2题: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不会出现的病症是( )

    A.脓蚕

    B.体壁易破

    C.体色乳白

    D.行动呆滞

    E.环节肿胀


    正确答案:D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典型的病症。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典型病症为病蚕体色乳白、环节肿胀、狂躁爬行、体壁易破、流脓汁,不会出现行动呆滞,选答案D。

  • 第3题:

    以下哪些是适熟蚕的特征。( )

    A.食欲减退,体躯缩短,胸部透明。

    B.前半身昂起,左右摆动。

    C.体躯肥短,行动呆滞。

    D.身体发软,并排出绿色软粪。


    正确答案:ABD

  • 第4题: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不会出现的病症是

    A.脓蚕

    B.环节肿胀

    C.行动呆滞

    D.体壁易破

    E.体色乳白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蚕的状态为( )属于饷食适期的。

    A.有部分蚕体紧张发亮,体色由青转白,食桑行为呆滞或有蚕叠蚕时

    B.蚕呈炒米色,皮肤紧张发亮,有部分蚕身上粘有蚕粪粘

    C.大部分蚕头呈淡褐色,头胸部左右摆动时。

    D.大部分蚕体壁紧张,体躯缩短肥胖,出现个别将眠时。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