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3岁,头昏、耳鸣9个月。查体:面部及颈部紫红色,脾大。实验室检查:RBC、7.9×10^12/L,Hb、190g/L,WBC、7.7×10^9/L、PLT,391×10^9/L,血清维生素B下降。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红白血病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急性白血病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题目

患者男,53岁,头昏、耳鸣9个月。查体:面部及颈部紫红色,脾大。实验室检查:RBC、7.9×10^12/L,Hb、190g/L,WBC、7.7×10^9/L、PLT,391×10^9/L,血清维生素B下降。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红白血病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急性白血病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患者男,53岁,头昏、耳鸣9个月。查体:面部及颈部紫红色,脾大。实验室检查:RBC、7.9×10^12/L,Hb、190g/L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40岁。乏力伴活动后心慌气促5个月,近来皮肤紫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Hb60g/L,RBC2. 4 × 1012/L, WBC1.4x109/L,Plt9 ×109/L。
    有关该类MDS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A.以贫血为主 B.可伴有脾肿大 C.感染易见 D.病情进展快


    答案:A
    解析:
    ①FAB协作组根据患者外周血、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形态学改变及单核细胞数量,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为5型: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RAEB-t)、慢性粒-单核细胞性 白血病(CMML)。本例患者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外周血三系减少,骨穿提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 15%,可诊断为MDS,排除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为原始细胞≥30%)。②由于骨髓原始细胞为15%,可排除MDS-RA、MDS-RAS(原始细胞均 5% )和MDS-RAEB-t (原始细胞为20% ~ 30% )。 ③虽然MDS-CMML骨髓象原始细胞可为5% ~20%,但其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应 1 × 109/L(本例为 0.27 × 109/L),因此也可排除MDS-CMML。故本例符合MDS-RAEB。④MDS-RAEB患者多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贫血、出血及感染易见,可伴有脾肿大,病情进展快,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

  • 第2题:

    男性,43岁,因"持续高热、咽喉疼痛1周"就诊。查体:体温39.5℃,贫血貌,咽部充血,双侧扁桃腺Ⅲ度肿大,可见脓肿,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化验:血常规Hb50g/L,RBC1.8×10^12/L,WBC1.9×10^9/L,Plt19×10^9/L。

    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骨髓检查
    B.Ham试验
    C.Coombs试验
    D.自身抗体检测
    E.红细胞寿命测定
    F.染色体检查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男性,45岁,头昏、耳鸣、疲乏1年,查见面部及颈部紫红色,脾大。血常规:HGB180g/L,RBC8×10/L,WBC8.0×10/L,PLT450×10/L。动脉血氧饱和度98%。血清维生素B下降,NAP(+),骨髓提示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下降。该患者诊断可能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MDS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急性红白血病
    E.急性白血病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患者,男,40岁。乏力伴活动后心慌气促5个月,近来皮肤紫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Hb60g/L,RBC2. 4 × 1012/L, WBC1.4x109/L,Plt9 ×109/L。
    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B
    解析:
    ①本例外周血三系(红系、粒系、血小板)减少,但浅表淋巴结和肝脾无肿大,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由于骨髓病态造血,也可有全血细胞减少,但外周血一般可出现原始细胞,脾肿大常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有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胸骨有压痛,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只表现为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和粒细胞一般正常。②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表现为骨髓中巨核细胞减低,相应地,骨髓中非造血细胞相对增多。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现。“核老浆幼”现象为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 第5题:

    患者,男,22岁。面色苍白、乏力3个月。体格检查:皮肤可见散在性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象:RBC2.0×10^12/L,Hb60g/L;WBC3.6×10^9/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0,血小板30×10^9/L,网织红细胞0.004。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巨幼细胞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普通型)
    E.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

    答案:D
    解析:
    该患者全细胞减少,但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所以最可能的诊断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普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