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信用评级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结合工作实际,论述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差异。


    参考答案:

    (1)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差异。①从风险产生的来源看,操作风险中的风险因素很大比例上来源于银行内部的业 务操作;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更多的是来自客户违约、市场(利率、汇率)变化等 较难控制的外生风险。②从风险覆盖业务范围看,操作风险实际上覆盖了几乎银行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 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则涉及业务范围比较小,且单一。 ③从风险与回报的关系看,操作风险不能保证长时间、持续地获得回报;而对于 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言,存在风险与回报的一一映射关系,风险的大小,可影响回 报的结果。④从风险与经营规模的关系看,在经营规模大、管理链条长、业务交易频繁、结 构变化迅速的经营机构,受到操作风险冲击的可能性最大;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与 经营规模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2)操作风险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办理业务时,由于能力、操守、失误等操作上的人为因素,从而影响信用风险、市场风险。

  • 第2题: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银行在关联企业贷款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参考答案:

    (1)贷前调查不尽职,不能有效识别风险。对于这类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申请材料, 若银行授信调查人员不认真核实有关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将无法有效识别骗贷风险。

    (2)贷款审査流于形式,不能把好风险关口。授信审查部门若不能对有关贷款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认真复审,对企业财务报表中有关指标的异常情况没有足够的敏感度,或者对申请材料中的疑点提出授信审查意见但未跟踪落实,可能把不住风险防范的第二道关口。

    (3)贷款资金监控不到位,不能避免挪用风险。在实际执行中,信贷人员对贷款资金的监控往往流于形式,监而不控,使借款企业能够轻而易举地挪用贷款。

    (4)贷后管理松懈,不能发现贷款风险。对于这类借款企业商业银行若不能切实 落实贷后跟踪检查制度,定期下户对借款企业进行实地调査,则可能丧失及时发现贷款风险和采取相应资产保全措施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发生贷款损失。

  • 第3题:

    为什么说信用评级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

    (1)信用评级具有对信用风险的度量功能,在评级过程中,以基本的经济信息为基础,以相对评级为主要的评级方法,揭示不同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大小,并通过特设的专门符号表示信用风险的大小。

    (2)信用评级对信用风险具有检测功能,信用评级对信用风险的度量一般采用谨慎、保守的原则,评级结果要能够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信用评级对信用风险具有预警功能。信用评级的预警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第一层次是信用风险预警是对具体信贷企业、某一行风险的预警,第二层次是信用风险预警是信用评级不同信用等级风险的预警。

    (3)信用评级对信用风险具有解释作用,信用评级的基本作用在于揭示信用风险,将被评级企业或其所发行证券的信用状况用简单的符号公之于众,使投资者快速、方便地将得到可观、简明的信用信息,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参考,帮助投资者理解并控制信用缝隙那。

  • 第4题: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商业银行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参考答案:

    (1)识别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普遍存在于银行的业务活动当中,不管是表内业务还是表外业务,包括资产组合和市场交易,许多金融工具都内含着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还要考虑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的关系。

    (2)准确计量信用风险。准确量化信用风险是有效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的关键,也是贷款定价、业绩考核和资本配置的基础。

    (3)加强信用风险的监测和控制。严格信贷档案管理、实行审贷分离制度、确定科学的审批权限、完善贷款合同及相关法律文件、明确贷款发放流程。要重视内部稽 核有效性、合规检查能力,贷后检查人员应独立于审批人员。

    (4)在信用风险报告方面,对于逾期情况及贷款分类、大额关联贷款、行业分类、跨国债权等方面,银行能够及时准确向管理层报告,及时送达有关人员以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

  • 第5题: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基层商业银行如何改进操作风险管理。


    参考答案:

    (1)建立和规范操作流程。要逐步建立一套适应基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如激励机制和风险控制奖惩制度,并定期考评。

    (2)避免政出多门或救火式制度。上级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要适合基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风险控制的要求,避免不同制度间存在矛盾或重叠现象。增强内控制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操作简洁化,发挥好制度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根本作用。

    (3)加强人员考核管理。一是提高全员防范操作风险意识。二是落实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并实行对关键部位和人员的突击性审计。三是要合理改革员工考核办法,把风险控制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四是加大对新业务培训力度,防止员工因“无知”而造成业务风障。

    (4)建立健全监督体制。要努力提高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员工充实监督队伍;要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快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步伐,对风险隐患要监督整改过程并注重整改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