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塌陷或浅埋溶(土)洞宜采用挖填夯实法、跨越法、充填法、垫层法进行处理。深埋溶(土)洞宜采用注浆法、桩基法、充填法进行处理。落水洞及浅埋的溶沟(槽)、溶蚀(裂隙、漏斗)宜采用跨越法、充填法进行处理。
更多“浅埋溶(土)洞、深埋溶(土)洞和落水洞都可以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塌陷或浅埋溶(土)洞宜采用( )进行处理

    A:挖填夯实法
    B:跨越法
    C:充填法
    D:垫层法
    E:桩基法

    答案:A,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21
    对塌陷或浅埋溶(土)洞宜采用挖填夯实法,跨越法,充填法,垫层法进行处理;对深埋溶(土)洞宜采用注浆法、桩基法、充填法进行处理。对落水洞及浅埋的溶沟(槽)、深蚀(裂隙、漏斗)等,宜采用跨越法、充填法进行处理。

  • 第2题:

    岩溶地区地下水形成的直径较小的深埋土洞宜采用的处理方法为( )。
    A.挖填 B.灌砂 C.梁、板或拱跨越 D.清除软土


    答案:C
    解析:
    由地下水形成的塌陷及浅埋土洞,应清除软土,抛填块石作反滤层,面层用黏土夯填;深埋土洞宜用砂、砾石或细石混凝土灌填,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尚应采用梁、板或拱跨越。

  • 第3题:

    试比较分析淋溶土纲、半淋溶土纲和富铝化(红壤)土纲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森林土壤的主要成土过程包括灰化、钙化、粘化、脱硅富铝化和有机质累积等过程。根据这些成土过程表现的强度和附加过程,可将我国的森林土壤归纳成淋溶土纲、半淋溶土纲和富铝化(红壤)土纲。淋溶土纲包括棕色针叶林土、灰色森林土、暗棕壤、棕壤和黄棕壤五个土类,其成土过程表现为彻底脱钙、明显的盐基淋溶和土表的有机质积累。半淋溶土纲包括褐土和灰褐色森林土两个土类,成土过程主要是土壤脱钙与积钙同时进行,并且有明显的有机质积累。富铝土纲包括红壤、黄壤、砖红壤性红壤、砖红壤和燥红土五个土类,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和盐基养分的生物学富集。

  • 第4题:

    什么是岩溶和图洞?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岩溶是指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的总称。
    土洞则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溶蚀、冲刷产生的空洞。
    岩溶形成的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
    (2)岩石的透水性;
    (3)水的溶蚀性;
    (4)水的流动性;
    土洞的形成主要是潜蚀作用导致的。
    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挖填、跨盖、灌注加固、桩基、合理疏导水和气、绕避、强夯等。

  • 第5题:

    简述岩溶与土洞的主要治理方法。


    正确答案: (1)、填挖
    (2)、跨盖
    (3)、灌注
    (4)、排导
    (5)、地基加固

  • 第6题:

    什么是土岩组合地基、岩溶、土洞和红黏土地基?


    正确答案: 土岩组合地基: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大块孤石地基。岩溶:是指可溶性岩层,如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等受水的长期溶蚀作用,在岩层中形成沟槽、裂隙、石芽、石林和空洞,以及由于空洞顶板塌落使地表产生陷穴、洼地等现象的总称。土洞:岩溶性岩层的上覆土层在地表水冲蚀或地下水潜蚀作用下所形成的洞穴。红黏土地基:在碳酸盐系出露区的岩土在气候变化大和潮湿的环境下经土化作用,形成棕红、褐黄的高塑性黏土形成的地基。

  • 第7题:

    浅埋暗挖施工方法中,适宜施工多层多跨结构隧道的方法是()。

    • A、中洞法
    • B、柱洞法
    • C、侧洞法
    • D、CRD王法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岩溶地区地下水形成的直径较小的深埋土洞宜采用哪种处理方法?(  )
    A

    挖填

    B

    抛填块石

    C

    梁、板或拱跨越

    D

    清除软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地表水形成的土洞应根据埋深分别选用挖填、灌砂等方法进行处理,由地下水形成的塌陷及浅埋土洞,应清除软土,抛填块石作反滤层,面层用黏土夯填;深埋土洞宜用砂、砾石或细石混凝土灌填,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尚应采用板或拱跨越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岩溶和土洞?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岩溶是指地表水或底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的总称。
    土洞则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溶蚀、冲刷产生的空洞。
    岩溶形成的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蚀性(4)水的流动性土洞的形成主要蚀潜蚀作用导致的。
    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挖填、跨盖、灌注加固、桩基、合理疏导水和气、绕避、强夯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对盐渍土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哪种处理方法不可行?()
    A

    对以盐胀性为主的盐渍土可采用浸水预溶法进行处理

    B

    对硫酸盐渍土可采用渗入氯盐的方法进行处理

    C

    对盐渍岩中的蜂窝状溶蚀洞穴可采用抗硫酸盐水泥灌浆处理

    D

    不论是溶陷性为主还是盐胀性为主的盐渍土均可采用换填土垫层处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喀斯特发育第一阶段所形成的主要景观是()。
    A

    溶沟、溶洞、溶盆、落水洞

    B

    溶斗、石林、孤峰、溶蚀洼地

    C

    石芽、溶沟、溶斗、落水洞

    D

    石芽、溶洞、溶原、残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淋溶土分为冷凉淋溶土、干润淋溶土、()、湿润淋溶土四个主要土壤类型。

    正确答案: 常湿淋溶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塌陷或浅埋溶(土)洞宜采用( )进行处理

    A.挖填夯实法
    B.跨越法
    C.充填法
    D.垫层法
    E.桩基法

    答案:A,B,C,D
    解析:
    2020版教材P21
    对塌陷或浅埋溶(土)洞宜采用挖填夯实法,跨越法,充填法,垫层法进行处理;对深埋溶(土)洞宜采用注浆法、桩基法、充填法进行处理。对落水洞及浅埋的溶沟(槽)、深蚀(裂隙、漏斗)等,宜采用跨越法、充填法进行处理。

  • 第14题:

    某厂房场地初勘揭露覆盖土层为厚度13m的黏性土,测试得出所含易溶盐为石盐(NaCl)和无水芒硝(Na2SO4),测试结果见下表。当厂房基础埋深按1.5m考虑时,试判断盐渍土类型和溶陷等级为下列哪个选项(  )


    A. 强盐渍土Ⅰ级弱溶陷
    B. 强盐渍土Ⅱ级中溶陷
    C. 超盐渍土Ⅰ级弱溶陷
    D. 超盐渍土Ⅱ级中溶陷

    答案:C
    解析:
    根据《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 50942—2014)第3.0.3条规定,盐渍土按盐的化学成分分类时,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查表3.0.3知,土的类型为硫酸盐渍土。
    第3.0.4条规定,盐渍土按含盐量分类时,应符合表3.0.4的规定。



    查表3.0.4知,土的类型为超盐渍土。
    第4.2.4条规定,当溶陷系数δrx≥0.01时,应判定为溶陷性盐渍土,故从基础底面开始算起,至埋深7m处,根据第4.2.5条规定,盐渍土地基的总溶陷量可按下式计算:



    第4.2.6条规定,盐渍土地基的溶陷等级分为三级。溶陷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4.2.6(见表)的规定。
    表 盐渍土地基的溶陷等级



    又70<srx=122.5<150,查表知,溶陷等级为I级弱溶陷。

  • 第15题:

    下述对土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砂土、碎石土及黏性土中均可见到土洞
    • B、土层较薄时,洞顶易出现坍塌
    • C、土洞是岩溶作用的产物,一般地说,有土洞发育就一定有岩溶发育
    • D、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对土洞的发育无明显影响

    正确答案:B,C

  • 第16题:

    溶斗和落水洞的区别?


    正确答案: 溶斗和落水洞都发育在垂直活动带上,是喀斯特地面上发育最广泛的漏陷地貌,但是形态和成因上有区别。
    (1)溶斗(喀斯特漏斗):溶斗是一种碟形、漏斗形、圆筒形的小型封闭式圆洼地(深度一般小于直径)。当喀斯特谷底溶斗呈串珠状出现时,暗示着可能有地下河存在,因此常作为喀斯特地区寻找地下水的指示性地貌。溶斗按成因可分为:a、溶蚀溶斗b、塌陷漏斗
    (2)、落水洞: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落水洞的深度比宽度大得多。落水洞形态主要有两种:一是裂隙状落水洞,形态狭长,作一定倾斜和曲折向地下延伸,分布最广;二是井状落水洞,深度和宽度都很大。
    落水洞成因除了溶蚀作用外,更重要在于重力和侵蚀作用。

  • 第17题:

    在岩溶地区,符合土洞发育规律的是()。

    • A、颗粒细、黏性大的土层容易形成土洞
    • B、土洞发育区与岩溶发育区存在因果关系
    • C、土洞发育地段,其下伏岩层中一定有岩溶水通道
    • D、人工急剧降低地下水位会加剧土洞的发育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什么是岩溶和土洞?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岩溶是指地表水或底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的总称。
    土洞则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溶蚀、冲刷产生的空洞。
    岩溶形成的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蚀性(4)水的流动性土洞的形成主要蚀潜蚀作用导致的。
    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挖填、跨盖、灌注加固、桩基、合理疏导水和气、绕避、强夯等。

  • 第19题:

    地基上层土较硬,下层土较软时,基础宜采用()。

    • A、深基础
    • B、人工地基
    • C、深埋
    • D、浅埋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岩溶和图洞?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岩溶是指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的总称。
    土洞则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溶蚀、冲刷产生的空洞。
    岩溶形成的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
    (2)岩石的透水性;
    (3)水的溶蚀性;
    (4)水的流动性;
    土洞的形成主要是潜蚀作用导致的。
    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挖填、跨盖、灌注加固、桩基、合理疏导水和气、绕避、强夯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其墓葬形式有(  )。
    A

    斜坡墓道土洞墓

    B

    圆形墓道土洞墓

    C

    缓坡墓道土洞墓

    D

    长方形竖井墓道土洞墓

    E

    陡坡墓道土洞墓


    正确答案: B,C
    解析:
    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该古墓群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偏南约40公里处,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墓群的墓葬形式为斜坡墓道土洞墓和长方形竖井墓道土洞墓两种。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岩溶和土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有岩溶必然有土洞

    B

    土洞发育区必然是岩溶发育区

    C

    岩溶和土洞之间没有关系

    D

    有土洞不一定有岩溶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岩溶是指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的总称。而土洞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溶蚀、冲刷产生的空洞。岩溶形成的条件包括:①岩石的可溶性;②岩石的透水性;③水的溶蚀性;④水的流动性。土洞的形成主要是潜蚀作用导致的。可以看出要形成土洞必须先形成岩溶

  • 第23题:

    多选题
    下述对土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砂土、碎石土及黏性土中均可见到土洞

    B

    土层较薄时,洞顶易出现坍塌

    C

    土洞是岩溶作用的产物,一般地说,有土洞发育就一定有岩溶发育

    D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对土洞的发育无明显影响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