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中标某市污水干线工程,合同工期205 天,管线总长1.37km。管径1.6~1.8m,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顶覆土为4.1~4.3m,管道位于砂性土和粒径小于100mm 的砂砾石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0m 左右,检查井井距60~120m。依据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拟用两台土压平衡顶管设备同时进行施工,且工作井设在检查井位置(施工部署如下图所示),编制了顶管工程专项方案,按规定通过专家论证。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1)因拆迁影响,使9#井不能开工;第二台顶管设备放置在项目部附近小区绿地暂存28 天

题目
A 公司中标某市污水干线工程,合同工期205 天,管线总长1.37km。管径1.6~1.8m,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顶覆土为4.1~4.3m,管道位于砂性土和粒径小于100mm 的砂砾石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0m 左右,检查井井距60~120m。依据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拟用两台土压平衡顶管设备同时进行施工,且工作井设在检查井位置(施工部署如下图所示),编制了顶管工程专项方案,按规定通过专家论证。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1)因拆迁影响,使9#井不能开工;第二台顶管设备放置在项目部附近小区绿地暂存28 天。(2)在穿越施工手续齐全后,为了满足建设方工期要求,项目部将10#井作为第二台顶管设备的始发井,向原8#井顶进。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问题】
1. 本工程中工作井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说明理由。
2. 占小区绿地暂存设备,应履行哪些程序或手续?
3. 10#井改为向8#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哪些技术准备工作?
4. 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5. 项目部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可否向建设方索赔?如可索赔,简述索赔项目。


相似考题
更多“A 公司中标某市污水干线工程,合同工期205 天,管线总长1.37km。管径1.6~1.8m,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顶覆土为4.1~4.3m,管道位于砂性土和粒径小于100mm 的砂砾石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0m 左右,检查井井距60~120m。依据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拟用两台土压平衡顶管设备同时进行施工,且工作井设在检查井位置(施工部署如下图所示),编制了顶管工程专项方案,按规定通过专家论证。 ”相关问题
  • 第1题:

    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区排水管道工程,长度976m,DN800mm~DN1200mm,采用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覆土深3.6~4.0m,施工范围系路边绿地,土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于地表下4.3m;除下穿现况快速路段采用顶管施工外,其他部分采用开槽敷设管道。项目部将顶管施工段分包给专业公司,编制了顶管施工专项方案,办理了相关手续。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槽施工施工段,为满足现场临时堆管的需要,占用了邻近的果农苗圃。
    事件二:专业公司采用手掘式顶管施工,没有采用原方案的机械顶管,被路政管理部门要求整改,并增加质量保证金。
    事件三:鉴于排水管道有少量污水接入,监理工程师要求管道进行闭水试验。
    问题:
    1.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宜采用哪种管道基础简述基础施工要求。
    2.占用邻近的果农苗圃应办理哪些手续
    3.分析事件二的变更性质,并给出整改措施。
    4.事件三中,监理的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宜采用砂石(土)基础。施工要求主要有:槽底基础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宜铺垫砂砾或碎石层,其表面再铺中、粗砂垫层;管道支撑角部位应采用中粗砂填实。 2.临时占用果农苗圃,应事先与权属方沟通协调,签订临时租用协议;按照有关规定支付权属方费用,事后应按协议恢复苗圃。
    3.分包方没有采用原施工方案的机械顶管,而采用人工顶管,属于施工方案重大变更。整改措施:分包应向总包方报告,并提出施工修订方案,办理变更手续;总包方应组织专家现场查看、重新论证后修改方案报批后,整改措施按程序报批。
    4.监理要求是正确的。设计有污水接入的排水管道应为雨污合流制管道,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规定应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规定: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沙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

  • 第2题:

    关于顶管管道贯通后质量控制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

    A. 管道两端露在工作井中的长度不小于 1m ,且不得有接口
    B. 工作井露出的混凝土管道端部应及时浇筑棍凝土基础
    C. 顶管结束后进行触变泥浆置换
    D. 进入接收工作井的顶管机和管端下部应设枕垫

    答案:A
    解析:
    管道两端露在工作井中的长度不小于 0.5m ,且不得有接口。P406。

  • 第3题:

    A公司中标某市污水管工程,总长1.7km。采用1.6~1.8m混凝土管,其埋深为-4.3~-4.1m,各井间距8~10m。地质条件为黏性土层,地下水位置距离地面-3.5m。
    项目部确定采用两台顶管机同时作业,一号顶管机从8号井始发向北顶进,二号顶管机从10号井始发向南顶进。工作井直接采用检查井位置(施工位置如图1所示)。A公司编制了顸管工程施工方案,并已经通过专家论证。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因拆迁原因,使9号井不能开工。第二台顶管设备放置在项目部附近小区绿地暂存28d。
    事件2:在穿越施工条件齐全后,为了满足建设方要求,项目部将10号井作为第二台顶管设备的始发井,向原8号井顶进。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隹后实施。



    【问题】
     1.本工程中工作井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说明理由。
     2.设备放在小区绿地暂存,应履行哪些程序或手续
     3.10号井改为向8号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哪些技术准备工作
     4.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5.项目部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可否向建设方索赔如可索赔,简述索赔项目。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中工作井需要编制专项方案。
    理由:工作井是采用检查井改造的,其埋深为-4.3~-4.1m,最浅处深度都达到-5.7m,混凝土管直径1.6~1.8m,带水顶管作业,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施工专项方案,且须经专家论证。
     2.设备放在小区绿地暂存,应履行的程序或手续: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征得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管理处同意,签订补偿协议或承诺书。
     3.10号井改为向8号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的技术准备工作:必须执行变更程序;开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技术负责人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资料签字保存并归档;调查和保护施工影响区内的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对检查井进行加固,布置千斤顶、顶柱、后背;工作井上方设截水沟和防淹墙,防止地表水流人工作井;交通导行方案,工作井范围内设围挡、警示标志、夜间红灯示警;对桥梁监测变形量。
     4.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不妥。
    理由:本工程不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而且需要组织专家论证。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后需变更时必须重新组织专家论证,而且应将再次论证并通过的专项方案经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项目责任人签字后实施。
     5.项目部可以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向建设单位索赔。索赔项目:工期、机械窝工费、人员窝工费、绿地占用费、合理利润。

  • 第4题:

    下列关于建筑小区生活排水管道及其检查井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

    A.排水管道在管径改变处设检查井
    B.排出管的管顶标高不得高于室外接户管的管顶标高
    C.检查井应优先选用塑料排水检查井
    D.检查井内应做导流槽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3.18条,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室外接户管管顶标高。

  • 第5题:

    某项目部承建的雨水管道工程管线总长为1000m,采用直径为900mm 的HDPE 管,柔性接口;每50m设检查井一座。管底位于地表下以下4m,无地下水,土质为湿陷性黄土和粉砂土,采用挖掘机开槽施工。项目部根据建设单位对工期的要求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计划时,项目部使用的指标见表1。



    考虑管材进场的连续性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在编制进度计划时作了以下部署:①挖土5d 后开始进行下管、安管工作;②下管、安管200m 后砌筑检查井;③检查井砌筑后,按四个井段为一组(200m)对沟槽回填。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1 所示(只给出部分内容)。



    工程开工30 天后遇雨,停工10 天。项目部决定在下管、安管工序采取措施,确保按原计划工期完成,并启动雨季应急预案。
    问题
    1. 施工进度计划图中序号2 表示什么工作项目?该项目的起止日期和工作时间应为多少?
    2. 计算沟槽回填的工作的总天数。
    3. 按项目部使用的指标和工作部署,完成施工进度计划图中第4、5、6 项工作的横道线,并指出计划总工期需要多少天。
    4. 遇雨后项目部应在下管、安管工序采取哪些措施以确保按原计划工期完成?
    5. 本工程雨季施工的应急预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6. 请写出本工程的施工顺序。


    答案:
    解析:
    1.
    序号2 表示:挖土清槽(1 分)。该项目的开始日期为第6 天(1 分),完工日期为第25 天(1 分),工作时间为20 天(1 分)。
    2.
    沟槽回填组数=1000m/(200m/组)=5 组(1 分),
    沟槽回填工作天数=4d/组×5 组=20d(1 分)。
    3.
    (1)完成后的施工进度计划图如下:



    (3 分)
    (2)计划总工期需要70 天(1 分)。
    4.
    应采取措施:(1)增加下管、安管施工队伍(1 分);(2)采用分段平行施工的施工组织方式(1 分)。
    5.
    本工程雨季施工的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雨季安排管理人员现场值班;(2)现场有抽水抢修的施工人员;(3)准备砂袋、水泵等物资;(4)熟悉施工现场及周边各种地形地貌特征;(5)对应急预案应进行演练(4 分)。
    6.
    本工程的施工顺序:测量放线→管线调查→土方开挖→地基处理→管道基础施工→管道安装→检查井砌筑→功能性试验→沟槽回填(4 分)。

  • 第6题:


    背景


    项目部承建的雨水管道工程管线总长为1000m,采用直径为600mm混凝土管,柔性接口,每50m设检查井一座。管底位于距地表下4m,无地下水,采用挖掘机开槽施工。项目部根据建设单位对工期的要求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计划时,项目部使用的指标见下表。


    考虑管材进场的连续性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在编制进度计划时作了以下部署:(1)挖土5d后开始进行下管、安管工作。(2)下管、安管200m后砌筑检查井。(3)检查井砌筑后,按四个并段为一组(200m)对沟槽回填。项目部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只给出部分内容)。



    工程实施过程中,挖土10d后遇雨,停工10d,项目部决定在下管、安管工序采取措施,确保按原计划工期完成。


    问题:


    1.施工进度计划图中序号2表示什么工作项目?该项目的起止日期和工作时间应为多少?


    2.计算沟槽回填的工作总天数。


    3.按项目部使用的指标和工作部署,完成施工进度计划图中第5项、第6项计划横道线。(将本题中的施工计划图复制到答题纸中作答,在试卷作答无效)


    4.本工程计划总工期需要多少天?


    5.遇雨后项目部应在下管、安管工序采取什么措施以确保按原计划工期完成?





    答案:
    解析:

    1.施工进度计划图中序号2表示机械挖土、人工清槽工作。该工作项目的开始日期为第6d,结束日期为第25d,工作时间为20d。


    2.沟槽回填的工作总天数=1000÷200*4=20(d)。


    3.完成施工进度计划图如下。


    4.本工程计划总工期需要70d。


    5.遇雨后项目部可以在下管、安管工序采取增加人员、机械物资及资金的投入,买行二班倒或者三班倒的制度措施确保按原计划工期完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施工进度计划图。根据项目部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可知序号2表示机械挖土、人工清槽工作。由施工进度计划图可知,该工作项目的开始日期为第6d,结束日期为第25d,工作时间为20d。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工作天数的计算。根据背景资料,雨水管道工程管线总长为1000m,沟槽回填为200m一组,每组需要4d,因此,沟槽回填的工作总天数=1000÷200*4=20(d)。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的画法。沟槽回填必须在砌检查井后进行,每一组工作持续4d,因此,第一组沟槽回填的开始时间为检查井砌筑完成,即第23d,终止时间为4d后,即第26d,依次类推。而场地清理必须在第5项工序沟槽回填全部完成后进行,即第67d开始,持续时间为4d,终止时间为70d。施工进度计划图如答案中图所示。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根据施工进度图计算工期。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图可知,本工程计划总工期需要70d。本案例第5问主要考查工期调整的措施。施工方进度控制的措施主要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遇雨,停工10d,项目部决定在下管、安管工序采取措施,确保按原计划工期完成,可以采取增加人员、机械物资及资金的投入,实行两班倒或者三班倒的经济和技术措施确保按原计划工期完成。


  • 第7题:

    在覆土小于管外径的情况下顶管最适宜的顶管方法是()。

    • A、泥水平衡
    • B、气压平衡
    • C、土压平衡
    • D、压密或顶管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不同管径的排水管在检查井中宜采用管顶平接。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单选题
    当无地层变形控制要求且项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小口径金属管道可采用(    )。
    A

    手掘式顶管机

    B

    土压平衡顶管机

    C

    泥水平衡顶管机

    D

    挤密土层项管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区排水管道工程,长度976m,DN800~1200mm,采用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覆土深3.6~4.0m,施工范围系路边绿地,土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于地表下4.3m;除穿过现况快速路外全部采用开槽敷设管道。项目部将穿越路段分包给专业公司;编制了顶管施工专项方案,办理了相关手续。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开槽施工施工段,为满足现场临时堆管的需要,占用了临近的果农苗圃。事件二:专业公司采用手掘式顶管施工,没有采用原方案的机械顶管,被路政管理部门要求整改,并增加质量保证金。事件三:鉴于排水管道有少量污水接入,监理要求管道进行闭水试验。问题1.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应采用哪种管道基础?给出基础施工要求。2.占用临近的果农苗圃应办理哪些手续?3.就事件二,分析分包合同双方的责任,并给出整改措施。4.事件三中,监理的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1.应采用砂石(土)基础,施工要求主要有:槽底基础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宜铺垫砂砾或碎石层,其表面再铺中、粗砂垫层;管道支撑角部位应采用中粗砂填实。
    2.临时占用果农苗圃,应事先与权属方沟通协调,签订临时租用协议;按照有关规定支付权属方费用,事后应按协议恢复苗圃。
    3.分包方没有采用原施工方案的机械顶管,而采用人工顶管,属于施工方案重大变更。整改措施:分包应向总包方报告,并提出施工修订方案;总包方应组织专家现场查看、重新论证后修改方案等及整改措施按程序报批。
    4.监理要求是正确的。设计有污水接入的排水管道应为雨污合流制管道,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规定应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渗透管沟的设置要求正确的是()。
    A

    地面雨水进入渗透管前宜设渗透检查井

    B

    渗透检查井的间距应不大于渗透管管径的100倍

    C

    渗透检查井应设0.4米的沉砂室

    D

    渗透管沟应能进行疏通,渗透管的管径不应小于200mm

    E

    渗透管沟应能进行疏通,渗透管的管径不应小于100mm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A公司中标某城市燃气管道工程,其中穿越高速公路段管道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套管内;套管内径为2.2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6m,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顶管长度98m。路两侧检查井兼作工作井,采用锚喷倒挂法施工。单节混凝土管长2m,自重10t,拟采用20t吊车下管。开顶前,A公司项目主管部门对现场施工准备检查中,发现以下情况:(1)项目部未能提供工作井施工专项方案和论证报告。(2)施工现场有泥浆拌合、注浆设备,但未见施工方案中的泥浆处理设施;现场施工负责人回答泥浆拟全部排入附近水沟。 问题:项目部拟将泥浆排入水沟做法可行吗?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某公司中标承建污水截流工程,内容有:新建提升泵站一座,位于城市绿地内,地下部分为内径5m的圆形砼结构,底板高程﹣9.0m;新敷设DN1200mm和DN1400mm柔性接口钢筋砼管道546m,管顶覆土厚度4.8~5.5m,检查井间距50~80m;A段管道从高速铁路桥跨中穿过,B段管道垂直穿越城市道路,工程纵向剖面如图2所示。场地地下水为层间水,赋存于粉质黏土,重粉质黏土层,水量较大。设计采用明挖法施工,辅以井点降水和局部注浆加固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前,项目部进场调研发现:高铁桥墩柱基础为摩擦桩;城市道路车流量较大;地下水位较高,水量大,土层渗透系数较小。项目部依据施工图设计拟定了施工方案,并组织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根据专家论证意见,项目部提出工程变更,并调整了施工方案如下:①取消井点降水技术措施;②泵站地下部分采用沉井法施工;③管道采用密闭式顶管机顶管施工。该项工程变更获得建设单位的批准。项目部按照设计变更情况,向建设单位提出调整工程费用的申请。
    【问题】
    1.简述工程变更采取①和③措施具有哪些优越性。
    2.给出工程变更后泵站地下部分和新建管道的完工顺序,并分别给出两者的验收试验项目。
    3.指出沉井下沉和沉井封底的方法。
    4.列出设计变更后的工程费用调整项目。


    答案:
    解析:
     1.(本小题6分)
      (1)工程变更①的主要优越性:取消井点降水技术措施可避免因降水引起地表沉降对交通设施的不良影响和对路面造成破坏,保证线路运行安全。
      (2)工程变更③的主要优越性:顶管机施工精度高,对地面交通影响小
      (答对1项给2分,满分为止)
      2.(本小题4分)
      完工顺序:沉井(封底)——A,B段管道(顶进接驳);(2分)
      试验项目:泵站地下部分应进行满水试验;(1分)A,B段管道应分别进行严密性试验(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1分)
      3.(本小题4分)
      沉井应采用不排水下沉方法。(2分)
      沉井封底应采用水下封底方法。(2分)
      5.(本小题6分)
      (1)减少井点施工和运行费用
      (2)增加沉井下沉施工费用
      (3)增加顶管机械使用费用
      (4)调整顶管施工专用管材与承插柔性接口管材价差
      (5)减少土方施工费用(开挖,回填,运输等)
      (6)减少局部注浆加固费用
      (7)减少原有城市道路修复费用
      (8)减少基坑支护费用(措施项目费)
      (9)减少交通维护费用(措施项目费)
      (10)增加顶管机械的进退场费用
      (每答对1项2分,满分为止)

  • 第14题:

    某城市输水管线长4.28km,DN1200mm钢管,管道覆土约5.0m,管线位于城市主干道路的南侧非机动车道下。除交通路口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机进行套管施工外,均采用开槽敷设法施工;施工区域土质为回填杂土及粉质黏土,有浅层滞水和少量潜水层。依据交通导行方案,施工期间需占用道路南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施工项目部办理了管线开挖占路手续,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围挡。
    在施工方案论证时,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道路设施管理部门不同意沟槽两侧井点降水方案。
    事件二:专家建议改土压平衡顶管机为泥水平衡顶管机,进行交叉路口段穿越施工。
    事件三:钢管吊运前,作业队在管道内按间距4m加设木支撑。回填作业在沟槽局部偏窄处,钢管下腋角部位采用木夯夯实。回填完毕发现管道竖向变形50mm。
    问题:
    1.本工程需要编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吗,为什么
    2.分析道路设施管理部门不同意沟槽两侧井点降水方案的原因。
    3.比较土压平衡顶管机和泥水平衡顶管机在本工程的适用性。
    4.本工程防止管道变形措施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需要编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 本题属于安全施工管理内容,属于判断题型。
    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建质[2009]87号)规定,需要专家论证的工程范围如下: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3)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依据背景资料,开槽施工段的槽深已达到(1)的规定范围,简单计算:基槽底控制标高为: 5.0+1.2+0.5=6.7m;
    路口顶管施工属于(3)规定范围,必须进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论证和穿越道路设施施工安全论证这两项专家论证。
    2.道路设施管理部门主要为避免井点降水施工对路面的破坏,以及井点降水施工对路面交通的影响。
    本题考点是施工降水内容,属于实践型考题。
    工程实践中,降水施工无论井点还是管井都要从路面向下钻成排孔洞,会对路面结构造成破坏。作为道路设施管理部门或权属单位出自对道路设施使用安全的考虑,必然要避免井点降水施工对路面的破坏和对路面交通的影响。
    当降水施工会对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造成危害或对环境造成长期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截水方法控制地下水。
    3.本工程中土压平衡顶管机比泥水平衡顶管机更为适用。
    本题考点是顶管施工内容,属于工程实践型考题。
    泥水平衡顶管机是通过加压泥水或泥浆(通常为膨润土悬浮液)来稳定开挖面,在机械式盾构的刀盘后侧有一个密封隔板,把水、黏土及其添加剂混合制成的泥水,经输送管道压入泥水仓,待泥水充满整个泥水仓,并具有一定压力,形成泥水压力室,开挖土料与泥浆混合由泥浆泵输送到洞外分离厂,经分离后泥浆重复使用。因此,现场需要设置泥浆池和泥水分离装置。
    土压平衡顶管机是把土料(必要时添加泡沫等对土壤进行改良)作为稳定开挖面的介质,刀盘后隔板与开挖面之间形成泥土室,刀盘旋转开挖使泥土料增加,再由螺旋输料器旋转将土料运出,泥土室内土压可由刀盘旋转开挖速度和螺旋出料器出土量(旋转速度)进行调节。
    因此,依据背景资料,本工程土压平衡顶管机比泥水平衡顶管机更为适用。
    4.不正确。因为钢管的竖向变形已达50mm,超出规范允许变形值。
    本题考点是柔性管道施工内容,属于实践型考题。
    有关规范规定:直径大于900mm的钢管的竖向变形率不能超过管径的2%。那么DN1200mm钢管的竖向变形率允许值为1200×2%=24mm。但是背景资料中钢管的竖向变形已达50mm,超过规定值的一倍多,显然施工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依据背景介绍,分析原因主要有:
    (1)管道内支撑间距过大,在管节吊运时,已产生变形;
    (2)管道内支撑间距过大,在管道两侧回填压实时,会产生变形;
    (3)管道基础支撑腋角回填土料压实度不合格,钢管两侧压实度必须大于95%。

  • 第15题: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某市污水管工程,总长1.7km。采用1.6~1.8m混凝土管,其埋深为-4.3~?-4.1m,各井间距8~10m。地质条件为黏性土层,地下水位置距离地面-3.5m。项目部确定采用两台顶管机同时作业,一号顶管机从8号井始发向北顶进,二号顶管机从10号井始发向南顶进。工作井直接采用检查井位置(施工位置如图1所示)。A公司编制了顶管工程施工方案,并已经通过专家论证。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因拆迁原因,使9号井不能开工。第二台顶管设备放置在项目部附近小区绿地暂存28d。
    事件2:在穿越施工条件齐全后,为了满足建设方要求,项目部将10号井作为第二台顶管设备的始发井,向原8号井项进。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问题】
    1.本工程中工作井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说明理由。
    2.设备放在小区绿地暂存,应履行哪些程序或手续?
    3.10号井改为向8号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哪些技术准备工作?
    4.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5.项目部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可否向建设方索赔?如可索赔,简述索赔项目。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中工作井需要编制专项方案。 理由:工作井是采用检查井改造的,其埋深为-4.3~-4.1m,最浅处深度都达到-5.7m,混凝土管直径1.6~1.8m,带水顶管作业,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施工专项方案,且须经专家论证。
    2.设备放在小区绿地暂存,应履行的程序或手续: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3.10号井改为向8号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的技术准备工作:必须执行变更程序;开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技术负责人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资料签字保存并归档;调查和保护施工影响区内的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对检查井进行加固,布置千斤顶、顶柱、后背;工作井上方设截水沟和防淹墙,防止地表水流人工作井;交通导行方案,工作井范围内设围挡、警示标志、夜间红灯示警;对桥梁监测变形量。
    4.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不妥。
    理由:施工方案的变更必须报企业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能实施。
    5.项目部可以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向建设单位索赔。索赔项目:工期、机械窝工费、人员窝工费、利润。

  • 第16题:

    当无地层变形控制要求且顶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小口径金属管道可采用()。

    A.手掘式顶管机
    B.土压平衡顶管机
    C.水泥平衡顶管机
    D.挤密土层顶管机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140页
    4)小口径的金属管道,当无地层变形控制要求且顶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 第17题:

    项目部承建的雨水管道工程管线总长为1000m,采用直径为600mm的混凝土管,柔性接口;每50m设检查井一座。管底位于距地表下4m,无地下水,采用挖掘机开槽施工。项目部根据建设单位对工期的要求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计划时,项目部使用的指标见下表:

    考虑管材进场的连续性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在编制进度计划时作了以下部署:①挖土5d后开始下管、安管工作;②下管、安管200m后砌筑检查井;③检查井砌筑后,按四个井段为一组(200m)对沟槽回填。项目部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只给出部分内容):

    工程实施过程中,挖土施工10天后遇雨,停工10天。项目部决定在下管、安管工序采取措施,确保按原计划工期完成。问题:1.施工进度计划图(表)中序号2表示什么工作项目?该项目的起止日期和工作时间应为多少?2.计算沟槽回填的工作总天数。3.按项目部使用的指标和工作部署,完成施工进度计划图(表)中第5项、第6项计划横道线(将本题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图(表)复制到答题纸中作答,在试卷中作答无效)。4.本工程计划总工期需要多少天?5.遇雨后项目部应在下管、安管工序采取什么措施确保按原计划工期完成?


    答案:
    解析:
    1.施工进度计划图(表)中序号2表示的工作为机械挖土、人工清槽。挖土工作从第6天开始,到第25天结束。该项工作需要20d。2.沟槽回填需要20天。3.

    4.本工程计划总工期为70d。5.提高下管、安管生产能力(提高下管、安管工作效率);增加下管、安管作业班组。

    1.施工进度计划图(表)中序号2在“施工准备”和“下管、安管”两个工作项目之间,根据背景中信息,序号2表示的工作应为“机械挖土、人工清槽”。第2问从施工进度计划图中可直接获得。解题思路:本小题较为简单,在背景中已经给出较多信息。比如,工序表中已经给出“机械挖土、人工清槽”工序;工作部署时表明“挖土5d后开始下管、安管工作”也有所提示。2.因为管线总长为1000m,沟槽回填每200m一组,则共分1000/200=5组。又由于每组需要4d时间,所以,沟槽回填需要5×4=20d。解题思路:这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3.背景中已说明沟槽回填每200m一组,共分五组。可分为五段回填,也可最后一次性回填。之后的场地清理工作为4d。解题思路:序号5沟槽回填最后一段必须在最后一个检查井砌筑后进行,之后沟槽回填还需要4d。4.检查井砌筑最迟完成时间为62d,之后最后一段土方回填的最迟完成时间为66d,最后的场地清理还需要4d,所以,本工程计划总工期为70d。当然,如果上一题回答正确,也可以最终的施工进度计划图中直接得到总工期。解题思路:如果上一题回答正确本小题的答案自然得出。5.如果想加快一项工作的速度,在工作面允许的条件下,增加施工班组数量是最好的办法;当然,提高每个班组的生产能力也是一个途径。解题思路:由于下管、安管的施工持续时间较长,在这个工序上应该有更多的提高施工速度的能力。

  • 第18题:

    工作井的结构必须满足井壁支护以及顶管(顶进工作井)、盾构(始发工作井)推进后座力作用等施工要求,其位置选择应符合规定()

    • A、宜选择在管道井室位置
    • B、便于排水、排泥、出土和运输
    • C、顶管单向顶进时宜设在下游一侧
    • D、顶管单向顶进时宜设在上游一侧
    • E、尽量避开现有构(建)筑物,减小施工扰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A,B,C,E

  • 第19题:

    用于管道施工的顶管机一般由()等部分构成。

    • A、顶进设备
    • B、掘进机(工具管)
    • C、中继环
    • D、工程管
    • E、排土设备

    正确答案:A,B,C,D,E

  • 第20题:

    渗透管沟的设置要求正确的是()。

    • A、地面雨水进入渗透管前宜设渗透检查井
    • B、渗透检查井的间距应不大于渗透管管径的100倍
    • C、渗透检查井应设0.4米的沉砂室
    • D、渗透管沟应能进行疏通,渗透管的管径不应小于200mm
    • E、渗透管沟应能进行疏通,渗透管的管径不应小于100mm

    正确答案:A,D

  • 第21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A公司中标某城市燃气管道工程,其中穿越高速公路段管道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套管内;套管内径为2.2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6m,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顶管长度98m。路两侧检查井兼作工作井,采用锚喷倒挂法施工。单节混凝土管长2m,自重10t,拟采用20t吊车下管。开顶前,A公司项目主管部门对现场施工准备检查中,发现以下情况:(1)项目部未能提供工作井施工专项方案和论证报告。(2)施工现场有泥浆拌合、注浆设备,但未见施工方案中的泥浆处理设施;现场施工负责人回答泥浆拟全部排入附近水沟。 问题:该工程的工作井施工是否要编制专项方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区排水管道工程,长度976m,DN800~1200mm,采用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覆土深3.6~4.0m,施工范围系路边绿地,土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于地表下4.3m;除穿过现况快速路外全部采用开槽敷设管道。项目部将穿越路段分包给专业公司;编制了顶管施工专项方案,办理了相关手续。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开槽施工段,为满足现场临时堆管的需要,占用了临近的果农苗圃。事件2:专业分包公司采用手掘式顶管施工,没有采用原方案的机械顶管,被路政管理部门要求整改,并增加质量保证金。事件3:鉴于排水管道有少量污水接入,监理要求管道进行严密性试验。【问题】1.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应采用哪种管道基础?给出基础施工要求。2.事件1中,临时占用临近的果农苗圃应办理哪些手续?3.就事件2,分析路政管理部门要求整改的原因,并给出整改措施。4.事件3中,监理的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1.应采用砂石(土)基础。基础施工要求主要有:槽底基础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铺垫砂砾或碎石层,其表面再铺中、粗砂垫层;管道支撑角部位应采用中、粗砂填实。
    2.临时占用果农苗圃,应事先与权属方沟通协调,签订临时租用协议;按照有关规定支付权属方费用,事后应按协议恢复苗圃。
    3.分包方没有采用原施工方案的机械顶管,而采用人工顶管,属于施工方案重大变更。整改措施:分包应向总包方报告,并提出施工修订方案;总包方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重新论证后修改方案及整改措施,并按程序报批。
    4.监理要求是正确的。设计有污水接入的排水管道应为雨污合流制管道,依据规定应进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A公司中标某城市燃气管道工程,其中穿越高速公路段管道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套管内;套管内径为2.2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6m,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顶管长度98m。路两侧检查井兼作工作井,采用锚喷倒挂法施工。单节混凝土管长2m,自重10t,拟采用20t吊车下管。开顶前,A公司项目主管部门对现场施工准备检查中,发现以下情况:(1)项目部未能提供工作井施工专项方案和论证报告。 (2)施工现场有泥浆拌合、注浆设备,但未见施工方案中的泥浆处理设施;现场施工负责人回答泥浆拟全部排入附近水沟。问题:(1)该工程的工作井施工是否要编制专项方案?(2)项目部拟将泥浆排入水沟做法可行吗?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