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更多“肾小管液的等渗重吸收发生于”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段肾小管的重吸收是等渗性重吸收?

    A.近端小管

    B.远端小管

    C.髓袢降支细段

    D.髓袢升支细段


    正确答案:A
    解析:近端小管中物质的重吸收为等渗性重吸收,因为上皮细胞先主动和被动重吸收Na+、、Cl-、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细胞间隙后,小管液的渗透压降低,细胞间隙的渗透压升高,水在此渗透压差的作用下通过跨上皮细胞和紧密连接两个途径进入细胞间隙,然后进入管周毛细血管而被吸收,小管液中保持了等渗透压。所以,近端小管中物质的重吸收为等渗性重吸收。髓袢降支细段、升支细段小管液的渗透压是逐渐降低的。在远端小管始段小管液渗透压继续降低,后段则高低不定,因为受AQP-2和ADH的调控。

  • 第2题:

    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

    A.肾小管细胞两侧溶质浓度差很大
    B.重吸收的量很少
    C.肾小管细胞两侧电位差很大
    D.等渗性重吸收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A.近端小管重吸收量大,且为等渗性重吸收
    B.全部为被动重吸收
    C.髓袢升支不重吸收水
    D.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受ADH调节

    答案:A,B,C,D
    解析:

  • 第4题:

    小管液中水的等渗性重吸收发生于( )

    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细段
    C.髓袢升支细段
    D.髓袢升支粗段

    答案:A
    解析:
    近端小管为等渗重吸收,在近端小管末端小管液渗透压仍与血浆相等。髓袢降支细段对水有高度通透性,而对NaCl和尿素则不易通透,小管液在流经髓袢降支细段时,渗透浓度逐渐升高。髓袢升支细段对水不通透,对NaCl和尿素则能通透(NaCl被重吸收,尿素由组织间隙扩散进入小管),在此过程中,小管液渗透浓度逐渐降低。髓袢升支粗段对水和尿素不通透,但能主动重吸收NaCl,当小管液流经髓袢升支粗段时,由于NaCl不断被重吸收,渗透浓度逐渐下降。

  • 第5题:

    肾小管液的等渗性重吸收发生在()

    • A、近端小管
    • B、髓袢细段
    • C、远端小管
    • D、集合管
    • E、髓袢升支粗段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下列有关药物肾小管重吸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多数药物的肾小管重吸收是主动转运过程
    • B、药物在肾小管的重吸收符合pH分配学说
    • C、脂溶性药物、非解离型药物吸收多
    • D、离子型化合物肾小管重吸收困难
    • E、尿液的pH和尿量等因素对肾小管重吸收有影响

    正确答案:A

  • 第7题:

    肾小管液的等渗性重吸收发生在().

    • A、近端肾小管
    • B、髓袢升支细段
    • C、髓袢降支细段
    • D、远端肾小管

    正确答案:A

  • 第8题: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滤过的物质转运有何规律?近端小管重吸收Na+,H2O(等渗、定比)HCO3+有何特点?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有何特点(Na+,H2O调节重吸收)


    正确答案:规律:跨细胞转运途径:小管液→上皮细胞→组织间隙
    细胞旁转运途径:小管液→细胞间隙→血液
    Na+,H2O:
    近端小管(等渗重吸收):70%,约2/3为跨细胞转运途径,约1/3为细胞旁转运途径
    前半段:Na+—H+交换体逆向转运、Na+—葡萄糖同向转运、Na+—氨基酸同向转运
    后半段:Na+—H+交换体、Cl-—HCO3+交换体逆向转运、K+—Cl-同向转运 Cl-为顺浓度差被动扩散、Na+为顺电势差扩张,水为渗透作用
    髓袢降支细段:钠泵活性低,对Na+的通透性低,对水的通透性高。(渗透压逐渐升高,逆流倍增)
    髓袢升支细段:对水不通透,对NaCl的通透性高。(在同一水平面,降支细段的渗透压与升支细段的一致)
    髓袢升支粗段:NaCl在髓袢重吸收的重要部位,为主动吸收。有电中性的Na+—K+—2Cl-同向转运体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12%,不同量的水  远曲小管始端:Na+—Cl-同向转运体
    远曲小管后端和集合小管上皮:主细胞(重吸收Na+、水,分泌K+)闰细胞(重吸收HCO3+/分泌H+
    HCO3+:近端小管:高达80%,主要以CO2形式转运。碳酸酐酶在HCO3+的重吸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CO3+的重吸收与H+相偶联,Cl-经细胞旁转运途径.

  • 第9题:

    问答题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滤过的物质转运有何规律?近端小管重吸收Na+,H2O(等渗、定比)HCO3+有何特点?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有何特点(Na+,H2O调节重吸收)

    正确答案: 规律:跨细胞转运途径:小管液→上皮细胞→组织间隙
    细胞旁转运途径:小管液→细胞间隙→血液
    Na+,H2O:
    近端小管(等渗重吸收):70%,约2/3为跨细胞转运途径,约1/3为细胞旁转运途径
    前半段:Na+—H+交换体逆向转运、Na+—葡萄糖同向转运、Na+—氨基酸同向转运
    后半段:Na+—H+交换体、Cl-—HCO3+交换体逆向转运、K+—Cl-同向转运 Cl-为顺浓度差被动扩散、Na+为顺电势差扩张,水为渗透作用
    髓袢降支细段:钠泵活性低,对Na+的通透性低,对水的通透性高。(渗透压逐渐升高,逆流倍增)
    髓袢升支细段:对水不通透,对NaCl的通透性高。(在同一水平面,降支细段的渗透压与升支细段的一致)
    髓袢升支粗段:NaCl在髓袢重吸收的重要部位,为主动吸收。有电中性的Na+—K+—2Cl-同向转运体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12%,不同量的水  远曲小管始端:Na+—Cl-同向转运体
    远曲小管后端和集合小管上皮:主细胞(重吸收Na+、水,分泌K+)闰细胞(重吸收HCO3+/分泌H+
    HCO3+:近端小管:高达80%,主要以CO2形式转运。碳酸酐酶在HCO3+的重吸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CO3+的重吸收与H+相偶联,Cl-经细胞旁转运途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等渗性重吸收不发生在:()
    A

    近端肾小管

    B

    髓袢细降支

    C

    髓袢细升支

    D

    远端肾小管

    E

    集合管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药物肾小管重吸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大多数药物的肾小管重吸收是主动转运过程

    B

    药物在肾小管的重吸收符合pH分配学说

    C

    脂溶性药物、非解离型药物吸收多

    D

    离子型化合物肾小管重吸收困难

    E

    尿液的pH和尿量等因素对肾小管重吸收有影响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肾小管液的等渗性重吸收发生在().
    A

    近端肾小管

    B

    髓袢升支细段

    C

    髓袢降支细段

    D

    远端肾小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肾脏近端小管对小管液中有用成分重吸收的特点是
    A.重吸收物质种类少 B.各种物质的重吸收量少
    C.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D.小管液与上皮细胞内液保持等渗


    答案:D
    解析:
    ①在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中,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物质量和种类均最多,约70%Na+、CI-、K+、Ca2+和水,80%HCO3- 100%葡萄糖和氨基酸等都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近端小管中Na+和水的重吸收 为定比重吸收,即重吸收率总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 -70%,且不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的部位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②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通过渗透作用进行的。上皮细胞主动和被动重吸收Na+、CI-、 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进人细胞间隙后,小管液的渗透压降低、细胞间隙液的渗透压增高。水在这一渗透压的作用下,通过跨上皮细胞和紧密连接两条途径进人细胞间隙,然 后进入營周毛细血管而被吸收。因此,近端小管中物质的重吸收为等渗性重吸收,小管液为等渗液。

  • 第14题:

    肾小管液的等渗性重吸收发生在
    A.近端小管 B.髓袢升支 C.髓袢降支 D.远端小管


    答案:A
    解析:
    在近端小管,物质的重吸收是等渗性重吸收,故在近端小管末端,小管液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 第15题:

    关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描述正确的有
    A.伴Na +重吸收的等渗性重吸收 B.重吸收量约占滤过量的67%
    C.在腔面膜上水通道的帮助下进行 D.根据水、盐平衡的需要而受到调节


    答案:A,B,C
    解析:
    水的重吸收可在肾小管、集合管进行,重吸收量在近端小管约占67%,髓袢10%、远曲小管10%、集合管10%~20%。水在近端小管的吸收是伴随NaCl吸收的被动吸收,不是在水通道的帮助下进行,与体内是否缺水无关。而水在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的吸收随体内出入量而变化,受ADH的调节。

  • 第16题:

    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 )

    A.重吸收的物质种类少
    B.各种物质重吸收的量少
    C.小管液与上皮细胞内液保持等渗
    D.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等渗尿标志着()

    • A、健存肾单位极度减少
    • B、肾血流量明显降低
    • C、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
    • D、肾小管泌钾减少
    • E、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丧失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等渗尿标志着()。

    • A、健存肾单位极度减少
    • B、肾血流量明显降低
    • C、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
    • D、肾小管泌钾减少
    • E、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丧失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等渗性重吸收不发生在:()

    • A、近端肾小管
    • B、髓袢细降支
    • C、髓袢细升支
    • D、远端肾小管
    • E、集合管

    正确答案:B,C,D,E

  • 第20题:

    单选题
    肾小管液的等渗性重吸收发生在()
    A

    近端小管

    B

    髓袢细段

    C

    远端小管

    D

    集合管

    E

    髓袢升支粗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等渗尿标志着()。
    A

    健存肾单位极度减少

    B

    肾血流量明显降低

    C

    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

    D

    肾小管泌钾减少

    E

    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丧失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重吸收量约占滤过量的67%

    B

    伴Na重吸收的等渗性重吸收

    C

    在管腔面膜上水通道的帮助下进行

    D

    根据水、盐平衡的需要而受到调节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近球小管对小管液的重吸收是(  )。
    A

    高渗性重吸收

    B

    等渗性重吸收

    C

    低渗性重吸收

    D

    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E

    受醛固酮的调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