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下连续墙支护的软土地基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坑底土体隆起,基坑周围地表水平变形和沉降速率急剧加大,基坑有失稳趋势。此时,应采取下列哪些抢险措施() A.在基坑外侧壁土体中注浆加固 B.在基坑侧壁上部四周卸载 C.加快开挖速度,尽快达到设计坑底标高 D.在基坑内墙前快速堆土

题目
由地下连续墙支护的软土地基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坑底土体隆起,基坑周围地表水平变形和沉降速率急剧加大,基坑有失稳趋势。此时,应采取下列哪些抢险措施()
A.在基坑外侧壁土体中注浆加固
B.在基坑侧壁上部四周卸载
C.加快开挖速度,尽快达到设计坑底标高
D.在基坑内墙前快速堆土


相似考题
更多“由地下连续墙支护的软土地基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坑底土体隆起,基坑周围地表水平变形和沉降速率急剧加大,基坑有失稳趋势。此时,应采取下列哪些抢险措施()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反映坑底土体隆起情况的监测项是( )。

    A.立柱变形
    B.冠梁变形
    C.地表沉降
    D.锚索变形

    答案:A
    解析:
    基坑底土体的过大隆起是施工时应该尽量避免的。但由于基坑一直处于开挖过程中,直接监测坑底土体隆起较为困难,一般通过监测立柱变形来反映基坑底土体隆起情况。

  • 第2题:

    基坑开挖过程中引起周围地层位移的主要原因有( )。

    A、坑底的土体隆起
    B、坑底地下水位降低
    C、基坑周围施工荷载
    D、围护墙的水平位移
    E、地质条件变化

    答案:A,D
    解析:
    2020教材P132 / 2019教材P133
    基坑周围地层移动主要是由: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坑底土体隆起造成的。

  • 第3题:

    某工程拟建六层建筑物,一层地下室,用地面积3177.7 6m2,现状场地较平整。基坑开挖深度为3. 25~6. 90m,东、南、北三面均为道路,东侧为旗峰路,距基坑约15m,西侧为2~5层的住宅楼群,天然基础,与基坑最近距离约6m。


    环境条件:场地附近属残丘台地貌单元,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地质情况: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坡积层和厚度较大的残积层,下部基岩为花岗岩类;场地内地下水为滞水类型,储存于黏性土层中,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为2. 30~3. 10m。


    基坑西侧采用复合型加强土钉墙支护,其余各层比较空旷,故采用放坡加土钉的支护方式。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无论哪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道路造成危害。为了解施工期间基坑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基坑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沉降、基坑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


    (1)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2)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


    (3)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4)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


    (5)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检查;


    (6)基坑渗水、漏水状况检查。


    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目测两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


    在基坑开挖前7天完成7个基准点的布设,基坑支护边线确定后马上布设观测点,并对位移、沉降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


    【问题】


    1.试述设置变形测量基准点的要求。


    2.变形观测的数据包括哪些?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解析:

    1.变形测量的基准点应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并应定期复测。复测周期应视基准点所在位置的稳定情况确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宜1~2月复测一次,点位稳定后宜每季度或每半年复测一次。当观测点变形测量成果出现异常,或当测区受到地震等外界因素影响时,应及时进行复测,并按规定进行分析。


    2.变形观测的数据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监测网的周期观测数据,每期建筑变形观测结束后,依据测量误差理论和统计检验原理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和处理,计算各种变形量,进行参考点稳定性检验和周期间的叠合分析,从而得到目标点的位移;另一种是监测点上某一种特定的形成时间序列的监测数据,如应力、应变、温度、气压、水位、渗流、渗压、扬压力等,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时序分析和统计检验,确定变形过程和趋势。


    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包括观测资料整理及整编、计算测点坐标和变形量,以及分析变形的显著性、规律和成因等。


  • 第4题:

    基坑周围地层移动主要是由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坑底土体隆起造成的。主要表现有( )。

    A.围护墙体水平变形
    B.围护墙体竖向变位
    C.地表沉降
    D.基坑底部的隆起
    E.地下水位上升

    答案:A,B,C,D
    解析:
    2020版教材P98
    基坑周围地层移动主要是由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坑底土体隆起造成的。主要表现有围护墙体水平变形、围护墙体竖向变位、基坑底部的隆起和地表沉降。

  • 第5题:

    当基坑隆起变形过大,基坑有失稳趋势时,将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时,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采取坑内加载反压,调整分区分步分层开挖方案,及时支设支撑
    • B、基坑土方开挖前对软弱土层采用土体加固措施
    • C、对基坑外降水井进行降水后继续施工
    • D、基坑挖至基底尽快浇筑快硬混凝土垫层措施

    正确答案:A,B,D

  • 第6题:

    基坑的( )会造成地表沉降。

    • A、围护结构的水平变形
    • B、坑底土体隆起
    • C、支撑的变形
    • D、A+B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基坑开挖过程中引起周围地层位移的主要原因有()。

    • A、坑底的土体隆起
    • B、坑底地下水位降低
    • C、基坑周围施工荷载
    • D、围护墙的位移
    • E、地质条件变化

    正确答案:A,D

  • 第8题:

    基坑支护选用土钉墙应满足的条件有()。

    • A、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
    • B、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 C、土层中不能含有碎石土
    • D、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坑底面以下
    • E、基坑所在场地土质为非软土

    正确答案:B,D,E

  • 第9题:

    单选题
    基坑降水的目的之一为加固基坑坑底的土体,提高坑底土体强度,从而减少坑底隆起和围护结构的(),防止坑外地表过量沉降。
    A

    沉降 

    B

    位移 

    C

    变形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当基坑底为软土时,应验算抗隆起稳定性,下列措施(  )对防止支护桩(墙)以下土体的隆起是有利的。
    A

    降低坑内外地下水位

    B

    减小坑顶面地面荷载

    C

    坑底加固

    D

    减小支护结构的入土深度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V第V.0.1条表V.0.1规定,减小坑顶面地面荷载坑底加固对防止隆起是有利的,而降低地下水位对抗隆起无大的影响。

  • 第11题:

    单选题
    设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反映坑底土体隆起的监测项是()。
    A

    立柱变形

    B

    支撑梁

    C

    冠梁变形

    D

    地表变形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设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反映坑底土体隆起的检测项目是()。
    A

    立柱变形 

    B

    冠梁变形 

    C

    地表沉降 

    D

    支撑梁变形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明挖基坑施工

  • 第13题:

    (2014 年真题)设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反映坑底土体隆起的监测项目是( )。

    A.立柱变形
    B.冠梁变形
    C.地表沉降
    D.支撑梁变形

    答案:A
    解析:
    由于坑底隆起,进一步造成支撑向上弯曲,可能引起支撑体系失稳,直接监测坑底土体隆起较为困难,一般通过监测立柱变形来反映基坑底土体隆起情况。

  • 第14题:

    基坑周围地层移动主要是由于围护结构的( )造成的。

    A、地表沉降和坑底土体隆起
    B、竖向变位和地表沉降
    C、水平位移和坑底土体隆起
    D、水平位移和竖向变位

    答案:C
    解析:
    2020教材P132 / 2019教材P133
    1.土地变形基坑周围地层移动主要是由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坑底土体隆起造成的。

  • 第15题:

    三级基坑应监测项目有( )。

    A.边坡顶部竖向位移
    B.地下水位
    C.地表沉降
    D.支护桩(墙)体水平位移
    E.坑底隆起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监控量测方法。三级基坑监测项目有:支护桩(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支护桩(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支撑轴力,锚杆拉力,地表沉降,竖井井壁支护结构净空收敛,地下水位。

  • 第16题:

    设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反映坑底土体隆起的监测项目是()。

    A.立柱变形
    B.冠梁变形
    C.地表沉降
    D.支撑梁变形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102~103页
    2.基坑由于围护结构插入坑底土层深度不足,也会产生坑内土体隆起破坏。基坑底土体的过大隆起可能会造成基坑围护结构失稳。另外,由于坑底隆起会造成立柱隆起,近一步造成支撑向上弯曲,可能引起支撑体系失稳。因此,基坑底土体的过大隆起是施工时应该尽量避免的。但由于基坑一直处于开挖过程中,直接监测坑底土体隆起较为困难,一般通过监测立柱变形来反映基坑底土体隆起情况。

  • 第17题:

    下面的选项中哪些属于基坑变形现象()。

    • A、墙体的变形
    • B、基坑底部的隆起
    • C、地表沉降
    • D、基坑边土体滑坡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由地下连续墙支护的软土地基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坑底土体隆起,基坑周围地表水平变形和沉降速率急剧加大,基坑有失稳趋势。此时,应采取()的抢险措施。

    • A、在基坑外侧壁土体中注浆加固
    • B、在基坑侧壁上部四周卸载
    • C、加快开挖速度,尽快达到设计坑底标高
    • D、在基坑内墙前快速堆土

    正确答案:B,D

  • 第19题:

    设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反映坑底土体隆起的检测项目是()。

    • A、立柱变形 
    • B、冠梁变形 
    • C、地表沉降 
    • D、支撑梁变形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多选题
    由地下连续墙支护的软土地基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坑底土体隆起,基坑周围地表水平变形和沉降速率急剧加大,基坑有失稳趋势。此时,应采取(  )的抢险措施。[2008年真题]
    A

    在基坑外侧壁土体中注浆加固

    B

    在基坑侧壁上部四周卸载

    C

    加快开挖速度,尽快达到设计坑底标高

    D

    在基坑内墙前快速堆土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坑底土体隆起是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土体发生塑性变形,形成了破坏机制而出现的竖向变形。抢险措施是减小压力差。侧壁注浆时,存在注浆压力,而且其整体重力增加,固结时间长,对基坑稳定不利。卸载可以减少荷载,有利于稳定,控制变形。加快开挖将会产生更大的变形,不利稳定。坑底墙前堆土,增加坑内土压力,减小压力差,有利于稳定。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下列()项属于基坑支护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

    支护结构及土体整体滑动

    B

    影响基坑周边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土体变形

    C

    坑底因隆起而丧失稳定

    D

    地下水渗流引起土体渗透破坏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基坑的()会造成地表沉降。
    A

    围护结构的水平变形

    B

    坑底土体隆起

    C

    支撑的变形

    D

    A+B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由地下连续墙支护的软土地基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坑底土体隆起,基坑周围地表水平变形和沉降速率急剧加大,基坑有失稳趋势。此时,应采取()的抢险措施。
    A

    在基坑外侧壁土体中注浆加固

    B

    在基坑侧壁上部四周卸载

    C

    加快开挖速度,尽快达到设计坑底标高

    D

    在基坑内墙前快速堆土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