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在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A.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少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B.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C.高二年奴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D.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少子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E.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中的学生。

题目
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在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A.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少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B.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C.高二年奴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D.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少子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E.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中的学生。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学习成绩为优的学生数量=各年级学生数量×10%;学习成绩为差的学生数量=各年级学生数量×30%;由以上信息可知某年级学习成绩为优的学生数量及学习成绩为差的学生数量和该年级学生总数量成正比。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可得高二年级学生总数多于高一年级学生总数,进一步可得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数量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数量。考生容易根据惯性思维错选A选项,注意题干并没有假设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总数量相同。
更多“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在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A.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少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B.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C.高二年奴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D.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少子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E.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中的学生。”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对

  • 第2题:

    某高中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5.2岁、17.45岁、19.2岁,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2岁,高一、高三两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7岁。该高中全体学生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 )

    A.16.32

    B.16.56

    C.16.95

    D.17.1


    正确答案:C
    本题属于平均数问题。设高一、高二、高三分别有x、y,z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解得x:y=5:4,x:z=5:3,故x:y:z=5:4:3。
    利用平均数公式可知平均年龄为(15.2×5+17.45×4+19.2×3)÷12=16.95(岁),所以选择C选项。

  • 第3题:

    某公司以部门为单位,把员工的绩效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在年终总结时,绩效考核成绩前20%的为优,后15%的为差,其余的为良和中。在上一年度,甲部门绩效考核成绩为优的员工多于乙部门绩效考核成绩为优的员工。

    如果上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甲部门绩效考核为差的员工多于乙部门绩效考核为中的员工

    B.甲部门绩效考核为差的员工多于乙部门绩效考核为差的员工

    C.甲部门绩效考核为优的员工少于乙部门绩效考核为良的员工

    D.甲部门绩效考核为差的员工少于乙部门绩效考核为差的员工


    正确答案:B
    各部门员工的数量不同,但绩效成绩优、良、中、差的比例是一样的。甲部门绩效考核成绩为优的员工多于乙部门绩效考核成绩为优的员工,就说明甲部门的员工人数多于乙部门,相应的甲部门绩效为良、中、差的各类员工人数均比乙部门相应员工人数多。由此可知B项正确,D项错误。由于不知道两个部门的具体人数和绩效为良和中的员工比例,所以A、C项无法比较。答案选B。

  • 第4题:

    某公司以部门为单位,把员工的绩效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在年终总结时,绩效考核成绩前20%的为优,后15%的为差,其余的为良和中.在上一年度,甲部门绩效考核成绩为优的员工多于乙部门绩效考核成绩为优的员工.

    如果上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甲部门绩效考核为差的员工多于乙部门绩效考核为中的员工

    B.甲部门绩效考核为差的员工多于乙部门绩效考核为差的员工

    C.甲部门绩效考核为优的员工少于乙部门绩效考核为良的学生

    D.甲部门绩效考核为差的员工少于乙部门绩效考核为差的员工


    正确答案:B
    B[解析]各部门员工的数量不同,但绩效成绩优、差的比例是一样的.甲部门绩效考核成绩为优的员工多于乙部门绩效考核成绩为优的员工,就说明甲部门的员工人数多于乙部门,相应的甲部门绩效为差的各类员工人数比乙部门相应员工人数多.由此可知B项正确,D项错误.由于不知道两个部门绩效为良和中的员工比例,所以AC项无法比较=答案选B,

  • 第5题:

    ●某年级有甲乙两班,在最近举行的全年级数学考试中,甲班平均成绩为P,乙班平均成绩为Q,甲班人数占全年级的比例为α,则全年级的平均成绩为(5)。

    (5)A.(P+Q)/2

    B.αP十Q

    C.αP+(1-α)Q

    D.(1-α)P+α Q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对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实施了标准化的数学考试,全体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为83分,某一学生得了80分,他数学成绩的z值为-0.5,问全体考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为()

    A.12
    B.6
    C.8
    D.10

    答案:B
    解析:
    描述统计;相对量数;标准分数。 用Z分数的定义公式就能算出来,标准差是6。

  • 第7题:

    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在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A.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少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B.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C.高二年奴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D.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少子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E.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中的学生。

    答案:B
    解析:
    学习成绩为优的学生数量=各年级学生数量×10%;学习成绩为差的学生数量=各年级学生数量×30%;由以上信息可知某年级学习成绩为优的学生数量及学习成绩为差的学生数量和该年级学生总数量成正比。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可得高二年级学生总数多于高一年级学生总数,进一步可得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数量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数量。考生容易根据惯性思维错选A选项,注意题干并没有假设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总数量相同。

  • 第8题:

    有研究者欲考查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差距是否越来越大,因此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了数学的标准化考试,考试成绩的标准差为11,到这些学生六年级时,又对他们进行了数学的标准化考试,考试成绩的标准差为14。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六年级的数学成绩是否比三年级时不整齐,正确的方法是

    A.X2检验
    B.F检验
    C.t检验
    D.Z检验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两个相芙样本对应的总体方差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此时需用下列公式进行t 检验:

    分别为两个样本方差,r为两个样本之间的相关系数,凡为样本容量,自由度为n-2。

  • 第9题:

    刘涵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在某次的期中考试中,估计自己的语文成绩为110分,可实际最终考试成绩为125分。于是,他将下次的语文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130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刘涵的( )。

    A.成长需要
    B.关系需要
    C.认知需要
    D.求知需要

    答案:A
    解析:
    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又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要。
    (2)关系的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
    (3)成长的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使个人得到满足。
    由题干可知,刘涵通过不断的学习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所以正确答案是A。

  • 第10题:

    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可以吗?


    正确答案: 不可以。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的学生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 第11题:

    在教育成就测验中,把学生的成绩与各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较,可以看出该学生的成绩相当于几年级的水平,而量表可以得出学生的年级水平。那么此量表属于()。

    • A、发展量表
    • B、商数量表
    • C、百分等级
    • D、T分数
    • E、导出分数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教育成就测验中,把学生的成绩与各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较,可以看出该学生的成绩相当于几年级的水平,而量表可以得出学生的年级水平。那么此量表属于()。
    A

    发展量表

    B

    商数量表

    C

    百分等级

    D

    T分数

    E

    导出分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在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

    A.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少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B.高二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差的学生

    C.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D.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少于高一年级成绩为良的学生


    正确答案:B
    63.B[解析]同样的比例,只有在基数不同的情况下,同一等次的人数才会不一样。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可以推出高二年级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的学生,那么高二年级的成绩为差的学生会多于高一年级。故正确答案是B。A项必然为假;C、D项无法判断真假。

  • 第14题:

    一些学生参加了“5·12汶川大地震赈灾献爱心”活动,所有班干部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只

    有综合成绩为优的学生才能成为班干部。由此可以推知( )。

    A.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都是班干部

    B.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的综合成绩都为优

    C.综合成绩为良的学生也可以参加这次活动

    D.所有综合成绩为优的学生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正确答案:C
    79.C[解析]这道题考查了考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清条件之间的包含关系。题干中“所有班干部都参加了这次活动”说明“一些学生”包括“所有班干部”,但并不一定等于“参加活动的都是班干部”,所以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不一定都是班干部,A项不正确。“只有综合成绩为优的学生才能成为班干部”说明“综合成绩为优”是“成为班干部”的前提,但并不一定所有综合成绩为优的学生都是班干部,即综合成绩为优的学生也可以不是班干部,而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不一定都是班干部,所以无法推知参加这次活动的非班干部同学的成绩如何,故B、D错误。参加这次活动没有对学生成绩的条件限制,所以“综合成绩为良的学生也可以参加这次活动”,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 第15题:

    某校以年级为单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等。一年中,各门考试总分前10%的为优,后30%的为差,其余的为良与中。在上一年中,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


    正确答案:B
    同样的比例,只有在基数不同的情况下,同一等次的人数才会不一样。高二年级成绩为优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可以推出高二年级的学生多于高一年级的学生,那么高二年级的成绩为差的学生会多于高一年级。故正确答案是B。A项必然为假;C、D项无法判断真假。

  • 第16题:

    某高中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5.2岁、17. 45岁、19.2岁,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2岁,高一、高三两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6.7岁。该高中全体学生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 )

    A.16. 32

    B.16. 56

    C.16. 95

    D.17.1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五年级有47名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成绩都是整数,满分是100分。已知3名学生的成绩在60分以下,其余学生的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


    答案:
    解析:
    除3名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外,其余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75~95共有21个不同的数,将这21个数作为21个抽屉,把47—3=44个学生作为物品。44÷21=2……2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l个抽屉至少有3件物品,即47名学生中至少有3名学生成绩是相同的。

  • 第18题:

    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平均成绩为88,语文成绩的标准差为1.2;数学平均成绩为93,数学成绩的标准差为1.4。问语文与数学成绩的离散程度哪个更大?()

    A.数学
    B.语文
    C.一样大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描述统计;差异量数。 CV(语文)=1.2÷88×100%=1.36;cv(数学)=1.4÷93×100=1.51%。通过比较差异系数可知,数学成绩的分散程度比语文成绩的分散程度大。

  • 第19题:

    在一次全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统考中,全体考生的标准差为15,而某校60名考生的成绩的标准差为10,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该校学生成绩的方差与全市学生成绩的方差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

    A.X2检验
    B.F检验
    C.t检验
    D.Z检验

    答案:A
    解析:
    当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时,其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比值的分布为X2分布。

  • 第20题:

    某地区六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的28名学生的测验成绩为87.5,s=10。问该校学生计算能力成绩与全地区相比,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

    A.差异显著
    B.该校学生计算能力高于全区
    C.差异不显著
    D.该校学生计算能力低于全区

    答案: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平均数显著性检验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时进行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其基本原理与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时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计算标准误时.由于总体方差未知,要用其无偏估计量()来代替。这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因而总体:总体方差未知时所进行的检验称作t检验。公式为。将题中数据代入上式,可得答案C。

  • 第21题:

    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40名学生,对统计学原理课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得知其平均分数为78.75分,样本标准差为12.13分,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学生?

  • 第22题:

    下列关于学业奖学金申请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参评需完成《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手册》理论考试,且成绩合格;
    • B、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参评需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所有课程学习且各门成绩合格;
    • C、研究生三年级学生参评需完成开题,并且中期考核成绩合格
    • D、研究生三年级学生参评只需完成开题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

    • A、初二年级
    • B、初三年级
    • C、高一年级
    • D、高二年级

    正确答案:A

  • 第24题:

    单选题
    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
    A

    初二年级

    B

    初三年级

    C

    高一年级

    D

    高二年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