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杨某,女,16岁,学生。 案例介绍:杨某出生于普通双职工家庭,长相一般。原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学习认真,懂事听话。一月前明显沉闷起来,两周前又突然情绪激动,不停地说话,哭闹不止,前天下午症状开始严重。被家属送来就诊。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是你自己还是你妈妈想让你来做心理咨询的 杨某:我妈妈让我来的,她让我看看是否有病,其实她才有病呢,自己的女儿被人家害了,不去抓人,却带女儿看病,心肠有多坏啊。 心理咨询师:谁想害你 杨某:我们班同学,男同学想,女同学想,老师想,我

题目
一般资料:杨某,女,16岁,学生。
案例介绍:杨某出生于普通双职工家庭,长相一般。原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学习认真,懂事听话。一月前明显沉闷起来,两周前又突然情绪激动,不停地说话,哭闹不止,前天下午症状开始严重。被家属送来就诊。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是你自己还是你妈妈想让你来做心理咨询的
杨某:我妈妈让我来的,她让我看看是否有病,其实她才有病呢,自己的女儿被人家害了,不去抓人,却带女儿看病,心肠有多坏啊。
心理咨询师:谁想害你
杨某:我们班同学,男同学想,女同学想,老师想,我们楼里的人想,刚才我来的路上,坐公共汽车的人也想……
心理咨询师:他们干什么要害你啊
杨某:还不是因为我漂亮,喜欢我的人多,我去上学,我们班男生就没有一个缺课的,上课了还在看我,下课后我回家,我们班有一多半的男生都跟我走……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别人喜欢你
杨某:他们知道我要来上课,就不去别的地方了,早早地就来等我了,下课后和我一起走,星期天我不来学校,他们就没有一个来的,我坐在家里还能听到他们说我漂亮,一群人在楼下喊我,我父母怕我出去,总告诉我没人……
心理咨询师:你家在哪里
杨某:我可不能告诉你,我家站岗的都有枪,总和喜欢我的那些人打架,公安局来了都没办法,喜欢我的人太多……
心理咨询师:今天是星期几
杨某:十六号吧,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圆圆的月亮爬上来,照亮了我的梳妆台……

单选:杨某说“还不是因为我漂亮……”。最可能的症状是()。查看材料

A.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
C.钟情妄想
D.自罪妄想

相似考题
更多“一般资料:杨某,女,16岁,学生。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B.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C.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求异能力
    D.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答案:B
    解析:
    题于中的杨老师在学生指出自己的错误之后,没有批评或故意掩饰,而是表扬学生善于思考,说学生具有质疑精神,这其中包含了对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求异、批判思维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在此没有体现。

  • 第2题:

    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B、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C、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求异能力
    D、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答案:B
    解析:
    杨老师对于学生指出的错误,没有恼怒,而是表扬其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这说明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求异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 第3题:

    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对此,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B.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C.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能力
    D.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答案:B
    解析:
    题于中的杨老师在学生指出自己的错误之后,没有大发雷霆或故意掩饰,而是表扬学生善于思考,说学生具有质疑精神,这其中包含了对幼儿独立思考、创新求异、批判思维的鼓励。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在此过程中没有体现。@##

  • 第4题:

    《长恨歌》中“杨家有女初长成”中的“杨家女”指的是谁?


    正确答案: “杨家有女初长成”中的“杨家女”指的是杨贵妃。

  • 第5题:

    杨某15周岁,智力超常,大学三年级学生。杨某因有某项发明,而与刘某达成转让该发明的协议。该转让协议()。

    • A、有效
    • B、效力未定
    • C、无效
    • D、可撤销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杨某晚上10点回家途中,发现前面有一女青年甲孤身一人行走,遂心生歹意,尾随其后。行至一片树林边时,杨某将甲挟持到树林中,欲行强奸。甲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杨某见状,打消了强奸的念头,转身离去。 杨某能否成立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 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具备三个特征: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也就是说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预备至犯罪既遂前的过程中。
    (2)必须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人如果不是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是受到阻碍而认为不可能完成犯罪从而放弃犯罪的,不是犯罪中止;反过来,行为人在自认为有可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的进行,即使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犯罪但行为人不知道这种情况的,仍然成立犯罪中止。
    (3)必须是彻底地放弃犯罪,即行为人打消完成该种犯罪的念头而不再实施该种犯罪。如果行为人是感到时机不成熟暂时等候适当时候再实施犯罪的,就不是犯罪中止。本案中杨某的行为属于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即杨某出于自己的意志停止自己认为可以进行下去的犯罪活动。

  • 第7题:

    杨某为某中学高一学生(15岁),杨某采取威吓方式迫使黄某(13岁)带其至黄某家中,杨某盗得黄某爷爷抽屉里的现金2000元及手机一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杨某未满十八岁,故不予处罚,但是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 B、因杨某未满十六岁,故不能对其执行行政拘留
    • C、因黄某未满十四岁,故不予处罚
    • D、因黄某与杨某共同违反治安管理,故应当依法予以处罚

    正确答案:B,C

  • 第8题:

    问答题
    杨某晚上10点回家途中,发现前面有一女青年甲孤身一人行走,遂心生歹意,尾随其后。行至一片树林边时,杨某将甲挟持到树林中,欲行强奸。甲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杨某见状,打消了强奸的念头,转身离去。 杨某构成犯罪吗?

    正确答案: 杨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即构成强奸罪(中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杨某(男,17岁,中学生)2006年10月20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候一个同学。该校高中三年级学生龙某和另一个同学从杨某身边走过,龙某故意撞杨某一下,杨某没言语,只是瞪了他们一眼,龙某返身询问到:“你看什么?”说着打了杨某一耳光,同时龙某的同伙七人蜂拥而上,用拳头和书包打杨某,杨某用两手抱住脑袋往后退,其中一个学生一拳打在杨某胸部,另几个人又追打过去,这时杨某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龙某过来打他时,他右手握刀,朝上捅了一刀,正扎中龙某的颈部,造成龙某颈部动脉断裂,杨某等将龙某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因大量出血休克死亡,杨某后到公安机关自首。杨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正确答案: 杨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防卫目的要正当,即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实施正当防卫,杨某面对几个人的追打,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龙某过来打他时,他右手握刀,朝上捅了一刀,这属于正当防卫;
    (2)防卫要实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间;
    (3)防卫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或者,不能针对第三人;
    (4)正当防卫不能明显的超过必要的限度。杨某造成了龙某死亡的严重后果,其防卫行为显然过当,应当负必要的刑事责任。但是,杨某是在遭受不法侵害时,实施防卫过程中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而且是未成年人,又具有积极抢救和自首等情节,应当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1994 年8月,长清区杨某与赵某经人介绍相识,1996年8月12日依法登记结婚,1997年10月14日生育一女孩,双方结婚之初感情较好。杨某在外从事建筑行业后,夫妻感情逐渐淡薄。2003年,杨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诉至法院,要求与赵某离婚,后自动撤回起诉。2004年,杨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仍有和好的可能,遂依法驳回了杨某的诉讼请求。2005年12月,杨某第三次诉至法院,要求与赵某离婚。经审理查明,杨某任项目经理后,长期与另一女子非法同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该案应当如何判决?

    正确答案: 在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杨某有婚外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且与另一女子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其行为违背了夫妻之间应当互相忠实的法定义务,对夫妻感情破裂之事实的发生存有过错。赵某因此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精神损害,其要求精神赔偿的请求法院应予支持。法院在判决准予双方离婚,在对孩子抚养、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等依法做出有利于无过错一方判决的同时,还可以判令杨某赔偿赵某精神损失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小学生杨某放学途中,在人行道上被电动车撞伤。对杨某所受伤害,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

    学校

    B

    车主

    C

    杨某的监护人

    D

    车主和学校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2006年元月,杨某因做生意无钱便找马某借3万元现金,马某同意借钱,但要求其找个担保人进行担保。于是杨某找到张某进行担保,张某同意担保后,杨某与马某签定了协议,约定:“由杨某于2006年4月底还清借款,若杨某到期未还款,由张某作为担保人负全责”。担保人张某在协议上签了字。至还款期限,杨某并未按期还款,于是马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杨某和张某共同偿还借款。 问:张某提供的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

    正确答案: 连带责任保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08年6月12日上午11点左右,安徽省长丰县某中学七(二)班地理课上,学生杨某和同桌陈某发生 争斗。授课老师杨某没有及时制止,在同学把他们分开之后,其中一人吐白沫,被同学送往医院,不治身亡, 死者年龄14岁。教师杨某没有参加救人,继续上课至下课,杨某因此被人冠以“杨不管”的称呼。事情发生 后,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学校、教师杨某和当事人家长达成了赔偿死亡学生家长20. 5万元的协议,杨某承 担10万元的赔偿。

    请分析该案例。


    答案:
    解析:
    【案例分析】“杨不管”事件的核心是教师的道德与职责问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类灵魂的教育与塑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学生课堂打架,教师有责任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加以制止。然.而事过半年,暴力 事件又一次发生在同一所学校,这不禁让人质疑悲剧事件中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过度强调应试教育,对 教师、学生心理问题的忽视,反映出这所学校教育思想中人本关怀的缺失。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只有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通过心灵教育,疏导缓解学生的压力,改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学习、 生活'环境。

  • 第14题:

    小学生杨某放学途中,在人行道上被电动车撞伤,对杨某所受伤害,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学校
    B、车主
    C、杨某的监护人
    D、学校和车主

    答案:B
    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故选B。

  • 第15题:

    孙某,男,33岁,河北省某县农民;杨某,女,29岁,河北省某县农民。孙某到北京打工后遇到了杨某,孙某、杨某二人结识后,曾一度姘居,后来孙某教唆杨某卖淫“挣钱”。不久,孙某给杨某介绍了1名男子,三人到一个树林里,由孙某放风,杨某与该男子发生了性关系。事后,男子给杨某30元钱。后来,孙某又给杨某介绍了一个姓崔的男人。孙某在一个宾馆开了房间,崔某给了杨某20元钱,崔某、杨某二人到房间刚刚发生完性关系,即被查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崔某的行为构成嫖娼的违法行为
    • B、杨某的行为构成卖淫的违法行为
    • C、孙某的行为构成介绍卖淫的违法行为
    • D、对于崔某、杨某、孙某均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石某在路上拦截女中学生杨某,持匕首对其进行威胁,欲实施强奸。杨某奋力搏斗,并抢得匕首。李见匕首被夺,即不敢靠近,但仍挡住杨某去路,双方僵持很久,杨某趁石某弯腰之机,突然持匕首戳向石的胸部,致其当场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杨某是正当防卫
    • B、杨某是防卫过当
    • C、杨某属过失致人死亡
    • D、杨某属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小英,女,16岁,高中学生,因涉嫌盗窃被立案侦查。侦查人员讯问小英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通知其父母到场
    • B、由侦查员杨某和协警李某讯问
    • C、讯问超过24个小时
    • D、通知小英的律师到场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某局刑警大队侦查员张某、王某在办理一起抢劫案件时,先后对犯罪嫌疑人杨某、朱某进行了讯问,因杨某拒不交待犯罪事实,即采取不让其睡觉的体罚方法获取了杨某的口供,按照杨某的口供,张某、王某在杨某家中提取了抢劫所用的匕首,并根据杨某供述的抢劫地点调取了被抢劫银行的监控录像,期间,侦查员张某发现该案的朱某系自己初中同学,遂要求回避,本案中以下()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 A、按照杨某的供述提取到的匕首
    • B、朱某的《讯问笔录》
    • C、杨某的《讯问笔录》
    • D、按照杨某的供述,调取的银行监控录像资料

    正确答案:A,B,D

  • 第19题:

    杨某15周岁,智力超常,大学三年级学生。杨某因有某项发明,而与刘某达成转让该发明的协议,该协议()。

    • A、无效
    • B、效力未定
    • C、有效
    • D、可撤销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多选题
    孙某,男,33岁,河北省某县农民;杨某,女,29岁,河北省某县农民。孙某到北京打工后遇到了杨某,孙某、杨某二人结识后,曾一度姘居,后来孙某教唆杨某卖淫“挣钱”。不久,孙某给杨某介绍了1名男子,三人到一个树林里,由孙某放风,杨某与该男子发生了性关系。事后,男子给杨某30元钱。后来,孙某又给杨某介绍了一个姓崔的男人。孙某在一个宾馆开了房间,崔某给了杨某20元钱,崔某、杨某二人到房间刚刚发生完性关系,即被查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崔某的行为构成嫖娼的违法行为

    B

    杨某的行为构成卖淫的违法行为

    C

    孙某的行为构成介绍卖淫的违法行为

    D

    对于崔某、杨某、孙某均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1994 年8月,长清区杨某与赵某经人介绍相识,1996年8月12日依法登记结婚,1997年10月14日生育一女孩,双方结婚之初感情较好。杨某在外从事建筑行业后,夫妻感情逐渐淡薄。2003年,杨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诉至法院,要求与赵某离婚,后自动撤回起诉。2004年,杨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仍有和好的可能,遂依法驳回了杨某的诉讼请求。2005年12月,杨某第三次诉至法院,要求与赵某离婚。经审理查明,杨某任项目经理后,长期与另一女子非法同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法院是否应当同意杨某的诉求?

    正确答案: 杨某三次起诉要求与赵某离婚,且双方自2004 年起分居,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杨某要求与赵某离婚的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应予支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杨某15周岁,智力超常,大学三年级学生。杨某因有某项发明,而与刘某达成转让该发明的协议。该转让协议()。
    A

    有效

    B

    效力未定

    C

    无效

    D

    可撤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效力未定合同。《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这类合同在学理上称为效力未定合同。

  • 第23题:

    单选题
    小学生杨某在放学途中,在人行道上被电动车撞伤,对杨某所受伤害,应程丹赔偿责任的是()
    A

    学校

    B

    车主

    C

    杨某的监护人

    D

    车主和学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B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C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D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