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更多“中国最早出版的儿童文学读物是《童子世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一种说法,称《伊索寓言》为世界儿童文学创作的发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诗经》又称《国风》,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3题: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中国的《论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4题:

    《论语》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备的教育学专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 第5题:

    世界出版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6题:

    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是中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7题:

    中国古代最早的侠者是孟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 第8题:

    中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理论刊物《儿童文学研究》是1957年创办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解析:因为建国后的17年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1950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1957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理论刊物《儿童文学研究》;苏联的儿童文学作品、理论被大量翻译;除了论文外,出版了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金近《童话创作及其他》、蒋风《中国儿童文学讲话》等专著。


  • 第9题: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其创办了《儿童文学》周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在中国,最早的、比较定型的媒介是贝,它是中国最早的货币。(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11题:

    儿童文学就是儿童读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2题:

    判断题
    1980年10月,在庐山召开了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这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复苏的标志。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苏北解放区1946年5月成立了解放区第一个出版儿童读物的专门机构——华北少年出版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14题:

    中国是世界上商业文明萌芽和兴盛最早的地区之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15题:

    “童子拉车”属于异料组配。(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中国近代报纸最早是由中国人在外国出版发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 第17题:

    上海要建设中国图书出版中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 第18题:

    就幻想世界而言,儿童文学题材比成人文学广阔,具有“广阔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 第19题:

    中国全面探讨儿童文学理论第一人是张天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对世界进步儿童文学的借鉴和吸收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条件之一,如冰心作品中可见泰戈尔《飞鸟集》的印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解析: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条件:(1)中国悠久、优秀的文学传统的滋养;(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推动;(3)对世界进步儿童文学的积极借鉴和吸收。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在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下写成的。


  • 第21题:

    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始国和最早的会员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2题:

    儿童文学是儿童读物的一种,以系统地介绍和说明知识为目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23题:

    1980年10月,在庐山召开了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这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复苏的标志。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