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明朝法典首次将其作为法定刑罚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大明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明律》采取以“名例律”为统率,以11篇作为分则的法典编纂体例
    B.《大明律》首次使凌迟刑成为法定死刑
    C.《大明律》加重了对伦理教化方面犯罪的处罚
    D.《大明律》是明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


    答案:D
    解析:
    【精解】A项错在:《大明律》采取以“名例律”为统率,以6篇作为分则的法典编纂体例,即分则是以六部分篇的,而不是以11篇分篇的。B项错在:宋朝颁布的《庆元条法事类》使凌迟刑成为与绞、斩并用的法定死刑,《大明律》使凌迟刑正式入律。C项错、在:《大明律》加重了对侵犯皇权、贪污、侵犯财产,即所谓“帑项钱粮”等犯罪的处罚,而对于婚姻、田土等犯罪,却减轻了处罚,这就是所谓“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 第2题:

    首次以《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的法典是(  )。
    A.《曹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唐律疏议》


    答案:C
    解析:
    【精解】《法经》首创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具法》,商鞅改法为律将《具法》改为《具律》,《曹魏律》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并置于律首,《晋律》在《刑名律》后面增加《法例律》,共同作为法典的总则篇,《北齐律》将《刑名律》和《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的总则篇,开创了以《名例律》作为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的先例,并被隋、唐、宋、元、明、清沿用,清末沈家本奉命修律,以总则的名称代替《名铡律》,从而结束了达1400年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的历史。

  • 第3题:

    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唐律疏议》

  • 第4题:

    简述明朝时期的刑罚制度。


    答案:
    解析:
    明代刑罚体系沿袭了传统的五刑制,并规定徒刑、流刑一律附加杖刑。除此之外,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刑罚尚有凌迟、充军、迁徙、枷号、刺字、廷杖。凌迟起源予五代,适用于谋反、大逆之类的严重犯罪,是最重的死刑。充军是强迫罪犯至外地充当军户的刑罚。最初仅适用于犯流、徒罪的军人,后亦适用于平民。充军按性质分为“终身”、“永远”两类。终身只坐本犯,本犯死后后代可以为民。永远则株及后世,本犯死后,后代也要承袭军籍,世代为军。迁徙是强迫罪犯全家迁居千里之外的刑罚。枷号起源于唐宋,是强迫罪犯戴枷示众受辱的刑罚。刺字是一种附加刑,初犯刺右臂,再犯刺左臂。廷杖起源于隋,是皇帝对大臣施加的体罚。明代廷杖制度化,由锦衣卫施刑,东厂监刑。

  • 第5题:

    首次以刑部作为中央主审机关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C
    解析:
    【精解】元朝撤销了大理寺,以刑部取代大理寺,主持审判,使得元朝成为首个以刑部作为中央主审机关的朝代,明朝虽然恢复了大理寺的设置,但此时大理寺成为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