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词义具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叫词义?它包括哪几个构成部分?词义具有哪些性质?
    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概括反映。这个定义说明词义具有四大性质:
    ①客观性。词义是以客观事物或现象为基础的,如“车、船、飞机、大、小、优秀、恶劣”等,这些词的词义都联系着现实中的实体或现象。尽管有的词所指称的对象并不存在,如“上帝”、“神仙”等,但还是有客观基础的,它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错误或歪曲的反映,是人们认知水平不高的表现。
    ②概括性。词义在形成的过程中,只是概括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其个别的、具体的东西。如把“教室”解释为“用于课堂教学的房间”。这是本质的归结,它不管哪类学校用的教室,也不管房间的面积的大小,只要它具有用于“进行教学”这一属性的房间,就是“教室”所指的对象。概括性是词义的最重要的性质,任何词义都具有概括性。
    ③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不清,它来源于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边界不清。例如“中午”与“上午”之间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事物的核心部分一般来说还是可以明确的,但它与临近事物的差异是逐步扩大的,其间本不存在明确的界限,如时间是一分一秒过去的,并没有中午与上午的明确界限。但“中午”的核心还是明确的,这核心部分乃是人们注意的重心,是词义所要概括的主要对象。至于边缘部分人们则有意或无意地加以忽略。
    ④民族性。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什么事物可以不同,就是说词义概括的对象可以不同,由此产生了词义的民族性。例如汉语用“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表示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而英语只用brother表示哥哥或弟弟,用sister表示姐姐或妹妹。英语的car一经借到现代汉语便有了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上有变化,词义上也有变化。car指一切机动车以及车箱等,现代汉语的“卡”则专指载重的大汽车,如“十轮卡”,单用时还必须说成“卡车”。词义的民族性不仅体现在理性义方面,还体现在色彩义方面。例如“狗”,在汉语中多与贬义词联系在一起,“癞皮狗、走狗、疯狗、狗腿子”等即是。而英语中基本没有这种现象。

  • 第2题:

    词义为什么具有全民性特点?
    词义的全民性指词义反映的现实现象是一个社会集团的全体成员共同认知的,没有阶级、阶层之分,没有阶级性,全民共同理解,都可以使用来表达思想。词义具有全民性特点,这是由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社会职能本身决定的。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词义作为语言的构成要素,反映的是普遍性的东西,是全社会的成员所认可的,自然也就没有阶级性可言。相反,如果词义具有阶级性,同样一个词的意义不同阶级有不同理解不同解释,那么交际中必然要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不同阶级的人之间是不可能有效沟通的,语言也不可能成为社会大众的交际工具。说词义具有阶级性,就等于说语言具有阶级性,这是十分谎谬的。

  • 第3题:

    词义具有()、()和()三个特点。
    客观性;概括性;模糊性

  • 第4题:

    词义为什么具有模糊性?
    1)客观事物本身有模糊性
    2)词义是通过比较而来的相对性概念
    3)词义的概括性导致模糊性

  • 第5题:

    对词义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词义具有()、()、()、()性。
    客观;概括;模糊;历史

  • 第6题:

    4、婴幼儿对词义理解的特点有

    A.词义泛化:对词义的理解外延扩大(图片)

    B.词义窄化:对词义的理解非常具体,具有专指性,外延缩小

    C.词义特化:词语指称匹配错误

    D.生造词:造词来进行语义补偿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