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案件的执行,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生效的民事判决一律由第一审法院负责执行 B.执行员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通知,被执行人在规定的期限届满前,才能强制执行 C.民事调解书不可强制执行 D.执行程序可因案外人的异议而中止

题目

关于民事案件的执行,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生效的民事判决一律由第一审法院负责执行 B.执行员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通知,被执行人在规定的期限届满前,才能强制执行 C.民事调解书不可强制执行 D.执行程序可因案外人的异议而中止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1条第1款规定,生效的民事判决除可以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外,还可以由与第一审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A项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6条规定,可知,如果被执行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执行人员是可以立即采取执行措施的,所以8项错误。调解书也是执行依据之一,C项表述错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案外人的异议可以导致执行程序的中止,所以D项正确。
更多“关于民事案件的执行,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生效的民事判决一律由第一审法院负责执行 B.执行员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通知,被执行人在规定的期限届满前,才能强制执行 C.民事调解书不可强制执行 D.执行程序可因案外人的异议而中止”相关问题
  • 第1题:

    执行过程中,( )有权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

    A.被执行人

    B.案外人

    C.申请人

    D.执行员


    正确答案:B

  • 第2题: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费用由( )承担。

    A.被执行人

    B.行政机关

    C.申请人

    D.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A

  • 第3题: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执行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自发现财产之日起超过6个月未对该财产执行完结的,申请执行人可申请上一级人民法院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

    B.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C.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D.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1年的财产情况


    正确答案:ABCD
    [考点]执行程序[答案及解析] ABCD。依《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D项正确。
    依第216条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C项正确。
    依第215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B项正确。
    根据《执行解释》第11条第(2)项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203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2)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发现财产之日起超过6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由此可知A项正确。

  • 第4题:

    关于委托执行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受托法院认为受托执行的案件应当中止、终结执行的,可以裁定中止、终结执行

    B.案外人对非属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执行标的物提出的异议,受托法院应当通知委托法院,由委托法院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C.受托法院在执行中,认为需要变更被执行人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函告委托法院,由委托法院依法决定是否作出变更被执行人的裁定

    D.案件委托后,委托法院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为了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可以自行执行,无需通知委托法院


    正确答案:C

     《执行规定》第120条规定:“对执行担保和执行和解的情况以及案外人对非属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执行标的物提出的异议,受托法院可以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并及时通知委托法院。”BD错误。《执行规定》第121奈规定:“受托法院在执行中,认为需要变更被执行人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函告委托法院,由委托法院依法决定是否作出变更被执行人的裁定。”C正确。《执行规定》第122条规定:“受托法院认为受托执行的案件应当中止、终结执行的,应提供有关证据材料,函告委托法院作出裁定。受托法院提供的证据材料确实、充分的,委托法院应当及时作出中止或终结执行的裁定。”A错误。

  • 第5题:

    关于民事案件的执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生效的民事判决一律由第一审人民法院负责执行

    B.执行异议可以以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以口头方式提出

    C.申请执行的期限因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为自然人或法人而不同

    D.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E.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故意拖延、逃避或拒绝履行义务,是执行程序发生的前提条件


    正确答案:ABC
    本题考核民事案件执行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原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因此,生效的民事判决除可以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外,还可以由与第一审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所以选项A说法错误。执行异议均应以书面形式提出,不能以口头方式提出。所以选项B说法错误。申请人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申请执行的期间均为2年。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所以选项D说法正确。作为执行程序发生的前提条件.必须是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故意拖延、逃避或拒绝履行义务。如果当事人在法律文书规定的期限内自觉履行了义务,也不发生执行程序的问题。所以选项E说法正确。

  • 第6题:

    关于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申请执行人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B.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法院审查异议成立,则裁定不予执行
    C.被执行人履行全部义务后,可以以不知道申请执行时效届满为由请求执行回转
    D.申请执行时效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

    答案:C
    解析:
    被执行人履行全部义务后,又以不知道申请执行时效届满为由请求执行回转的,法院不予支持

  • 第7题:

    关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
    B.人民法院以划拨、拍卖的方式强制执行的,可以在划拨、拍卖后将强制执行的费用扣除
    C.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D.行政机关下达催告书5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下达催告书10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第8题:

    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费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 行,需要缴纳申请费
    • B、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 行,不缴纳申请费
    • C、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 行的,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行政 机关承担
    • D、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 行的,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 行人承担

    正确答案:B,D

  • 第9题:

    人民法院在处理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申请时,发现有下列哪些情形,在作出 裁定前可以听取被执行人和行政机关意见

    • A、行政强制执行社会影响较大
    • B、行政强制执行明显缺乏事实根 据
    • C、被执行人对强制执行有异议
    • D、行政强制执行明显缺乏法律、 法规依据

    正确答案:B,D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法院在执行被执行人的某项财产时,案外人甲提出对该财产享有部分所有权,以下关于本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案外人甲应当向执行法院提出确权诉讼

    B

    案外人甲应当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

    C

    案外人甲应当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出确权诉讼

    D

    案外人甲应当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出异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下列有关执行程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B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由作出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或者与该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C

    当事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D

    当事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作出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人民法院执行管辖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有(  )。
    A

    人民法院作出生效的法律文书,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B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所在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C

    执行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员应按照法定程序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按审监程序处理

    D

    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人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E

    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具备条件的,应在收到委托函件后15日内开始执行;不具备条件的,应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 E,D
    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执行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 A.法院生效的调解书可以由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人住所地法院执行 B.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C.执行中达成和解的,可以撤回申请或者申请执行法院依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D.被执行人按法定程序分立为两个或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裁定由分立后存续的企业按照其从被执行企业分得的资产占原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B
    法院生效的调解书,由一审法院或者与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故A项错误,不选。《民事诉讼法》第202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提出执行异议,比如对执行行为不当的异议,故8项正确,应选。执行和解,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也不能申请作出调解书,故C项错误,不选。根据《执行规定》第79条,被执行人按法定程序分立为两个或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分立后存续的企业按照分立协议确定的比例承担债务;不符合法定程序分立的,裁定由分立后存续的企业按照其从被执行企业分得的资产占原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 第14题:

    在民事诉讼执行阶段,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的是( )

    A.申请人撤销强制执行申请的

    B.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C.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D.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参考答案:D

  • 第15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关于民事案件的执行,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生效的民事判决一律由第一审法院负责执行

    B.执行员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通知,没有发出通知之前,不能强制执行

    C.民事调解书不可强制执行

    D.执行程序可因案外人的异议而中止


    正确答案:D
    [考点]民事执行程序 
    [答案及解析] D。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01条规定,生效的民事判决除可以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外,还可以由与第一审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A项错误。依据第216条规定可知,如果被执行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执行人员是可以立即采取执行措施的,所以B项错误。调解书也是执行依据之一,C项表述错误。《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_可见,案外人的异议可以导致执行程序的中止,所以D项正确。

  • 第16题:

    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下列各项中,属于法院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有( )。

    A.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B.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C.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

    D.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正确答案:ABCD
    本题考核诉讼的判决和执行。选项A、B、C、D均属于法院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

  • 第17题:

    某判决生效后,权利人吴某据此申请强制执行刘某10万元,被执行人刘某向执行法院提出自己无法清偿债务,但是对案外人郑某享有到期债权,法院遂向郑某发出履行到期债务通知。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郑某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出异议,或者向吴某履行债务,否则,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B.郑某在15日内提出异议,法院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不能对郑某强制执行
    C.郑某主张其与吴某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法院不能对郑某强制执行
    D.郑某确无可供执行财产,但对孙某享有到期债权,可申请法院向孙某发出履行债务通知

    答案:A
    解析:
    代位申请执行指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是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经申请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申请,法院向第三人发出履行到期债务的通知。第三人收到该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或者提出异议,如果第三人在15日内既不履行债务也不提出异议,法院裁定对该第三人强制执行;如果第三人在15日内提出异议,则不得对该第三人强制执行,法院对该异议不审查。当然,第三人提出自己没有履行能力或者自己与申请人之间无直接法律义务关系的不属于异议。综上所述,A选项是对履行通知效力的表述,表述正确。B选项第三人向法院提出异议的,法院不能对第三人强制执行,法院对该异议不审查,选项错在“经审查”的表述上。C选项第三人郑某主张其与申请人吴某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不属于异议,不影响履行通知的效力,表述错误。D选项考查不得再代位的规定,即该第三人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不得就第三人对他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强制执行,表述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A。

  • 第18题:

    法院在执行被执行人房产时,案外人王某提出异议,称该房产归其所有,法院无权执行。执行员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确认王某理由成立,此时应由( )批准中止执行。

    A. 执行员
    B. 执行庭庭长
    C. 审判委员会
    D. 法院院长


    答案:D
    解析:
    2006年建设工程法规真题第59题

    《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经审查认为案外人异议成立的,报经院长批准,裁定对生效法律文书中该项内容中止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给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及案外人。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 第19题:

    关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以书面形式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B.人民法院以划拨、拍卖方式强制执行的,可以在划拨、拍卖后将强制执行的费用扣除
    C.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D.行政机关下达催告书5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答案:D
    解析:
    选项D:行政机关下达催告书10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第20题:

    下列关于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申请期限是()。

    • A、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
    • B、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
    • C、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自被执行人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
    • D、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期限届满制日起3个月内

    正确答案:A,D

  • 第21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关于民事诉讼中的执行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自发现财产之日起超过6个月未对该财产执行完结的,申请执行人可申请上一级人民法院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
    • B、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 C、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 D、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1年的财产情况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执行异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有案外人对被执行的财产主张权利,有权向执行法院主张执行异议

    B

    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执行法院需按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C

    审查后认为提出执行异议的理由成立的,执行员应当报请原审理案件的合议庭批准,中止对异议财产的执行

    D

    审查后认为异议理由不成立的,依法予以驳回,继续执行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执行异议,是指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程序、执行措施方法违反法律规定的,请求执行法院予以救济的制度。《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程序,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
    A

    行政强制执行只能由人民法院执行

    B

    行政机关可以向其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C

    行政机关可以自行政决定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

    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可以以口头形式作出

    E

    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正确答案: A,B
    解析:
    A项,《行政强制法》第十三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项,第三十五条规定,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