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某因卖淫被县公安局处拘留12日、罚款4500元,因引诱他人吸毒被处拘留10日、罚款2000元。甲某不服起诉后,向县公安局提出暂缓执行拘留的申请,并交纳了保证金。县公安局在决定暂缓执行后,甲某跑回外地老家躲避。受理该案的法院审理后作出维持处罚决定的判决,县公安局和甲某均未提出上诉。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正确?( )A.县公安局对甲某作出处罚前应当告知其有权要求听证B.对甲某应当执行的行政拘留期限是22日C.由于甲某逃避行政拘留的执行,保证金应当予以没收D.由于甲某逃避行政拘留的执行,县公安局可对其给予3000

题目

甲某因卖淫被县公安局处拘留12日、罚款4500元,因引诱他人吸毒被处拘留10日、罚款2000元。甲某不服起诉后,向县公安局提出暂缓执行拘留的申请,并交纳了保证金。县公安局在决定暂缓执行后,甲某跑回外地老家躲避。受理该案的法院审理后作出维持处罚决定的判决,县公安局和甲某均未提出上诉。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正确?( )

A.县公安局对甲某作出处罚前应当告知其有权要求听证

B.对甲某应当执行的行政拘留期限是22日

C.由于甲某逃避行政拘留的执行,保证金应当予以没收

D.由于甲某逃避行政拘留的执行,县公安局可对其给予3000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考题
更多“甲某因卖淫被县公安局处拘留12日、罚款4500元,因引诱他人吸毒被处拘留10日、罚款2000元。甲某不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某因卖淫被县公安局处拘留12日、罚款4500元,因引诱他人吸毒被处拘留10日、罚款2000元。甲某不服起诉后,向县公安局提出暂缓执行拘留的申请,并交纳了保证金。县公安局在决定暂缓执行后,甲某跑回外地老家躲避。受理该案的法院审理后作出维持处罚决定的判决,县公安局和甲某均未提出上诉。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正确?( )
    A.县公安局对曱某作出处罚前应当告知其有权要求听证
    B.对甲某应当执行的行政拘留期限是22日
    C.由于甲某逃避行政拘留的执行,保证金应当予以没收
    D.由于曱某逃避行政拘留的执行,县公安局可对其给予3000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A,C
    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8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题干中,对甲的罚款达到2000元,故A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6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据此,拘留处罚合并 执行的,最长为20日,故B项错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0条规定:“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交纳保证金,暂缓行政拘留后,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保证金予以没收并上缴国库,巳经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仍应执行。”据此,以保证金担保的拘留处罚暂缓执行,若被处罚人逃避执行的,没收保证金并执行拘留处罚,而非转为罚款,故C项正确,而D项错误。

  • 第2题:

    县公安局以段某殴打韩某为由,对段某决定拘留8日、罚款500元。段某缴纳罚款并被关押8日后,不服向县政府申请复议,但未提出赔偿请求。县政府经审查认定段某未殴打韩某。县政府的下列哪些做法正确?()

    A:撤销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
    B:撤销县公安局的拘留决定
    C:责令县公安局返还已收的罚款
    D:责令县公安局赔偿段某因拘留所受损失

    答案:A,B,C
    解析:
    段某未殴打韩某,故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无事实根据,县政府应予撤销。A、B项均应选。《行政复议法》第29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行政复议机关在依法决定撤销或者变更罚款,撤销违法集资、没收财物、征收财物、摊派费用以及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同时责令被申请人返还财产,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或者赔偿相应的价款。”据此,被复议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且直接针对财物(而非针对行为或人身自由),复议机关才可依职权作出赔偿决定。故C项应选,D项排除。

  • 第3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可以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是( )。

    A.甲(正在怀孕妇女)因吸食毒品被处行政拘留
    B.乙(现年71岁)因殴打王某致轻微伤被处行政拘留
    C.丙(又聋又哑)因在超市盗窃价值500元货物被处行政拘留
    D.丁(正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因卖淫被处行政拘留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选项A中,甲是正在怀孕的妇女,故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排除;选项B属于七十周岁以上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排除;选项D属于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故排除;选项C,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四条: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丙属于有聋又哑,是“可以”的情形,可以处罚也可以不处罚,符合本题中可以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情形,因此本题选择C。

  • 第4题:

    县公安局以甲某(已怀孕)卖淫为由决定行政拘留15日、罚款5000元。甲某逾期未交款。县公安局申请县法院强制执行罚款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甲某的行政拘留处罚不予执行
    B:该罚款决定必须是合法的,县法院才可裁定准予执行
    C:该罚款决定不存在明显违法情形,县法院就应当裁定准予执行
    D:县公安局可以按日加处150元的罚款

    答案:A,C,D
    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根据该条第4项规定,A项正确。《行政强制法》第57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进行书面审查,对符合本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且行政决定具备法定执行效力的,除本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执行裁定。”第58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作出裁定前可以听取被执行人和行政机关的意见:(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二)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三)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据此,没有明显违法情形,法院即可裁定准予执行。《行诉解释》第95条规定:“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二)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三)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明显违法的,法院才裁定不予执行。这就意味着,若申请法院执行的行政决定存在一般违法或明显不当情形的,法院也是裁定准予执行。故B项错误,C项正确。《行政处罚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据此,D项正确。

  • 第5题:

    刘某,1999年8月13日生,2017年1月因散布儿童失踪的网络谣言被县公安局抓获,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五天的处罚,同时,县公安局经查发现刘某于2015年5月曾被收容教养。对此,公安机关正确的做法是( )。

    A.因刘某未成年,不应当执行拘留处罚
    B.因刘某未成年,将拘留处罚改为罚款
    C.尽管刘某未成年,仍依法执行行政拘留
    D.根据刘某的悔过表现决定是否执行拘留处罚

    答案:C
    解析:
    《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一)曾违反治安管理,虽未被公安机关发现或者查处,但仍在法定追究时效内的;(二)曾因不满十六周岁违反治安管理,不执行行政拘留的;(三)曾违反治安管理,经公安机关调解结案的;(四)曾被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五)曾因实施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本题中的刘某在2015年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2017年1月虽未满十八周岁,但此时刘某已经不是初次违反治安管理,应该对其进行行政拘留,因此选择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