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传统相互融合”的说法,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中西传统相互融合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题目

关于“中西传统相互融合”的说法,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中西传统相互融合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由“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可知,A项正确。由“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可知,B项正确。由“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引导实践”可知,C项正确。D项属于无中生有。故本题答案为D。
更多“关于“中西传统相互融合”的说法,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西方社会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社会工作快速发展过程中,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规范本土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A.全盘吸收西方国家成熟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B.全面接受中外社会及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
    C.坚持维护中国传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
    D.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找到相互融合之处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制定的原则。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制定的原则:(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初期发展阶段要着力解决一些重大的制度问题和相关的社会问题,专业伦理应该反映时代的问题和任务,也应该与现存的社会福利制度保持联系。(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专业标准和伦理体系在中国文化和社会里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应与中国本土社会结合起来,在制定和确立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时候,要以务实的态度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差异。(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里,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伦理原则与实践模式同政府的政治治理及社会行政实践应该进行协调,以充分反映现实情况、要求与专业实践的标准。

  • 第2题:

    如何看待和评价学堂乐歌中的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


    正确答案:学堂乐歌歌词的新思想决定了它在艺术形式上采取引进西方的新路子,也推动了它的迅速发展和巨大社会影响。尽管不能低估当时中国社会生活中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势力还相当顽强,当时中国各阶层中立主改革、维新的新生力量还基本处于较幼稚贫弱的地位。这些客观条件的矛盾,限制了初期许多学堂乐歌的编写者取得在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平衡的发展和完美的结合,无法改变一切新生事物所带有的幼稚、简陋的弱点。但不可以否认的事实是,在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中出现了不少值得瞩目的精品,它们蕴含着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和热切要求社会改革愿望的思想内容,以及有意识引进的来自西方的音乐形式,曾得到了当时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的欢迎,得到了历史的承认。因此,对这些融合中西文化,贴近时代要求的音乐历史现象,决不能以轻蔑嘲笑的口吻统统斥之为是当时我国音乐前辈们拜倒在“欧洲中心论”思想影响下所制作的“杂种歌曲”

  • 第3题:

    中国的宪制史之所以不同于西方,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其是在()中激发出来的。

    • A、极权制度
    • B、传统皇权
    • C、民主革命
    • D、中西碰撞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况蕙风的词学融合了中西学说,大大超出了传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对旅游审美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1)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特别关注山水景观的人化、物化、诗化,甚至是史化的景观审美观念,而西方则不同。
    (2)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抒情的印象重现;西方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风景侧面的对象描写,妨碍了主体审美情绪的表现。
    (3)中国人的风景审美,其目标非在于山水本身的形式美属性,而是达到舒适精神、怡乐性情的道德或审美修养的桥梁;西方人的风景审美,其目标在于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间感的真实性口。
    (4)总之,中西方在旅游审美文化上的差异亦即重人和重物美学思想的差异。中国人偏于抒情,重在意境的创构;西方人偏于写实,重在形式的塑造。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西方人偏于现实美的享受。

  • 第6题:

    况惠风的词学融合了中西学说,大大超出了传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下列对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看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西方文化由于异质性高所以根本不可能融合,从而也没有必要融合
    • B、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就是以中学为内容、西学为方法
    • C、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必须首先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 D、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实际上是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殖民化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中国的宪制史之所以不同于西方,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其是在()中激发出来的。
    A

    极权制度

    B

    传统皇权

    C

    民主革命

    D

    中西碰撞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中西方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我国社会工作快速发展进程中,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规范本土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A

    全盘吸收西方国家成熟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B

    全面接受中外社会及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

    C

    坚持维护中国传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

    D

    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找到相互融合之处


    正确答案: A
    解析:
    社会工作专业虽产生于西方,其价值观和专业伦理深受西方社会文化体系的影响,但这些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同中国社会并非完全排斥。实际上,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和伦理同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以进行融合,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则促成了东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流,这将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与中国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的结合。二者之间可以彼此取长补短,从而使得本土化的专业价值观与实践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中西传统史学的异同。

    正确答案: ①中国传统史学积累起来的文献异常繁富,而且有突出的连续性,完整地记载了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这不独西欧各国的传统史学无法比拟,在世界各国中也是罕见的。
    ②在历史观上,中国传统史学基本精神是记述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积极鼓励人们入世,并按照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去建功立业,具有人本主义传统。西方传统史学在古希腊时期虽然也有人本主义精神,但进入中世纪以后,则完全沦为神学的附庸。
    ③史学发展的进程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对旅游审美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特别关注山水景观的人化、物化、诗化,甚至是史化的景观审美观念,而西方则不同。
    (2)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抒情的印象重现;西方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风景侧面的对象描写,妨碍了主体审美情绪的表现。
    (3)中国人的风景审美,其目标非在于山水本身的形式美属性,而是达到舒适精神、怡乐性情的道德或审美修养的桥梁;西方人的风景审美,其目标在于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间感的真实性口。
    (4)总之,中西方在旅游审美文化上的差异亦即重人和重物美学思想的差异。中国人偏于抒情,重在意境的创构;西方人偏于写实,重在形式的塑造。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西方人偏于现实美的享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中西方艺术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 一、“礼乐一体”的原则。 所谓“礼乐一体”,一是有礼必乐,乐附于礼;二是乐在诸多艺术中独具至尊地位。这是因为历代儒家学者都把“乐”看作是道德感化和政治教化的手段。周公“治礼作乐”即是把礼乐一并作为维持西周奴隶主统治的两大支柱,因而一旦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社会变化,孔子就认为是“礼崩乐坏”。由于儒家的不断提倡和发挥,礼乐并列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乐也在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占有崇高地位。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把“乐”当作人们修身成仁的关键,又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措手足。”可见孔子又把“乐”作为兴邦治国的根本。其后的孟子、荀子和其他儒家学者无不重视“乐”的作用。
    荀子作《乐论》来论述音乐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乐“可以善民心”,“移风俗”,使“行列得正”,“进退得齐”;认为中平、肃庄的音乐可以使“民和”、“民齐”、“冰劲城固”,敌人不敢入侵;而妖冶的音乐可以导致人民“流轻鄙贱”,引起战争。《礼记》也专门有《乐记》一篇,系统论述了音乐的本质、美感、作用以及乐与礼的关系等问题。《乐记》认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认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敌世之因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里把音乐当作衡量天下兴亡治乱的标尺。正是这一缘故,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乐。
    《诗经》、《楚辞》原本都是乐的歌词,而不是独立的文学作品。秦代专门设立“乐府”,掌管音乐事务。汉武帝时进一步扩大乐府规模,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的各种音乐,同时采集民间歌曲,今日所见的汉乐府诗即是那时乐曲的歌词。整个封建社会可以说有礼必有乐,无乐不成礼。如祭祀天地山川、先祖先师要用乐,叫“郊庙乐章”;举行宴享朝会要用乐,叫“燕射乐章”;练兵习武也用乐,叫“鼓吹曲”或“横吹曲”,等等。可以说,封建帝王的各种礼仪活动,都有乐曲相配,因此,朝廷总是拥有强大的乐队,并且由“太常寺”负责管理。这是朝廷的礼乐。民间也有自己的礼乐,如乡间的红白大事、集体的喜庆之事等都要有乐曲演奏。这种礼乐一体的原则是很突出的。西方的音乐却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音乐家有独立的地位,音乐也是独立的艺术活动。
    二、融合互通的精神,即中国艺术的诸门类不是各自为域,互不相关的,而是彼此相通,融合为一的。
    古代所谓的“乐”实际不只是音乐,而是音乐、舞蹈和诗歌的综合。墨子评论儒家是“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是说《诗经》既可以朗诵,可以弦弹,也可以歌唱和舞蹈。其后历代诗词,既可以配曲演唱,又可以闻之起舞。汉唐以后,流行书画,二者难以分家,被称为“书画同源”,其理论和技法都是相通的。中国历史上的画家,往往又是书法家,有时甚至同时还是诗人,因为诗画也不分家。诗是无颜色的画,画是有颜色的诗;画面上的题画诗往往画龙点睛,道出画旨。元代以后兴起的戏曲,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念、唱、舞、曲、诗、乐共熔于一炉,缺一构不成戏曲艺术。如果把戏曲舞台上各类人物的扮相和表演跟历代神佛雕塑作一番比较,也会发现戏曲艺术和雕塑艺术之间也有某种融合。可以认为,戏曲人物的扮相和表演,吸收了历代雕塑艺术的造型美,而后来的雕塑艺术家们怕也从戏曲人物的扮相和表演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台湾学者钱穆在比较中西文化时指出,中国文化讲“合”,西方文化讲“分”。在中国文化中,诗画一家、书画同源、文史哲自古难分,而西方文化是诗画无关,乐舞独立,文史哲各自为一门学科,甚至歌剧、话剧也各自分野。中国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融合性和相同性,是因为中国的艺术讲情、讲趣,讲喜怒哀乐之情、讲远近虚实之趣,而情趣都归之于心,心只一处,所以只能合;而西方艺术则讲理、讲形,将万事万物之理,讲长短方圆之形,这二者都归于物,物具万象,所以必定分。 
    三、注重神韵的技法,即中国艺术注重表现事物的意趣和人的内在感情,要求在艺术创作中突出神似。 
    我国古代的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们都非常重视“神似”问题。所谓“神似”就是要求艺术创作要表现对象的典型特征,揭示它们的内在精神。顾恺之说“以形写神”,并很注意对人的眼睛的描画;南齐书法家王僧虔说的“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南齐画论家谢赫说的“气韵生动”;唐代书法家张怀瓘说的“风神骨气”、宋代欧阳修说的“古画画意不画形”等等,其含意都是强调艺术创作不能追求形似,而要追求神似;艺术家们所要表现的,不应当是与外界完全相同的客观事物,而应当是这些事物的神采和气韵,是艺术家自己的意趣和感情。中国艺术有“得意忘形、得意忘象、得意忘言“一说,指只要真正摄取了事物的意态和人物的神态,就不必去考虑它本身的形态。中国画特别注意写意,京剧艺术中的脸谱,表演中的哭笑,也都是一种写意,都是追求神似。一些大画家如明代徐渭、八大山人朱耷的画都是如此。注重神韵、大笔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本质特点。 
    四、用于教化的目的,即传统艺术很重视艺术的目的性和社会功能。 
    从孔子开始,儒家就很重视《诗经》的思想教育作用。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就是说《诗经》的思想教育作用是可以感发人的意志,可以观察兴亡得失,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还可以表现人们的哀怨情绪以批评不良政治。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为国君效力。正因为《诗经》有这么大的社会功能,孔子才说“不学诗,无以言。”音乐更是如此。儒家认为乐通于伦理,故审乐可以知政。东汉郑玄说:“听乐而知政之得失,则能正君臣民物之礼。”由于汉代以来的封建统治者以儒学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因此特别强调艺术的“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作用,要求乐要移情,诗要言志,戏曲表演要教人为善。 
    但另一方面,统治者又鄙视劳动人民的艺术。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就把“乐”分为“正声”和“淫声”、“雅乐”和“俗乐”两类。“正声”和“雅乐”是统治阶级的艺术,“淫声”和“俗乐”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在儒家看来,“雅”的艺术有助于教化,“俗”的艺术有伤于教化。因此,封建统治者总是竭力排斥劳动人民的艺术。如元明以来的戏曲,最初发展于民间,而且一直在市民阶层中广泛流行,尽管戏剧的作者们也在创作中表现封建说教,尽管“雅”腻了的统治者也常常“俗”一下戏曲,但戏曲艺术一直受鄙视,作家和演员都被视为下等人。西方艺术不讲明确的社会功能,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主要是娱乐、刺激,或得到一种艺术享受,雅俗的界限也不怎么明显。同样是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在西方有很高的地位,而关汉卿在中国只能收入《录鬼簿》,中西艺术的目的性也截然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6年)中西方社会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社会工作快速发展过程中,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规范本土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全盘吸收西方国家成熟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B.全面接受中外社会及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
    C.坚持维护中国传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
    D.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找到相互融合之处

    答案:D
    解析:
    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我国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建设方面还应当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初期发展阶段要着力解决一些重大的制度问题和相关的社会问题,专业伦理应该反映时代的问题和任务,也应该与现存的社会福利制度保持联系。(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专业标准和伦理体系在中国文化和社会里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应与中国本土社会结合起来,在制定和确立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时候,要以务实的态度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差异。(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里,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伦理原则与实践模式同政府的政治治理及社会行政实践应该进行协调,以充分反映现实情况、要求与专业实践的标准。

  • 第14题:

    试述中西传统史学的异同。


    正确答案: ①中国传统史学积累起来的文献异常繁富,而且有突出的连续性,完整地记载了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这不独西欧各国的传统史学无法比拟,在世界各国中也是罕见的。
    ②在历史观上,中国传统史学基本精神是记述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积极鼓励人们入世,并按照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去建功立业,具有人本主义传统。西方传统史学在古希腊时期虽然也有人本主义精神,但进入中世纪以后,则完全沦为神学的附庸。
    ③史学发展的进程不同。

  • 第15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绘画艺术中西相互渗透,()承前启后,()中西融合,()、()各有特色,影响了今天的画坛。


    正确答案:齐白石;徐悲鸿;陈衡恪;黄宾虹

  • 第16题:

    中西传统美学概念体系差异颇大,下列术语中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有()

    • A、意境
    • B、崇高
    • C、阴柔
    • D、风骨
    • E、气韵

    正确答案:A,C,D,E

  • 第17题:

    简述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中西方艺术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 一、“礼乐一体”的原则。 所谓“礼乐一体”,一是有礼必乐,乐附于礼;二是乐在诸多艺术中独具至尊地位。这是因为历代儒家学者都把“乐”看作是道德感化和政治教化的手段。周公“治礼作乐”即是把礼乐一并作为维持西周奴隶主统治的两大支柱,因而一旦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社会变化,孔子就认为是“礼崩乐坏”。由于儒家的不断提倡和发挥,礼乐并列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乐也在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占有崇高地位。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把“乐”当作人们修身成仁的关键,又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措手足。”可见孔子又把“乐”作为兴邦治国的根本。其后的孟子、荀子和其他儒家学者无不重视“乐”的作用。
    荀子作《乐论》来论述音乐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乐“可以善民心”,“移风俗”,使“行列得正”,“进退得齐”;认为中平、肃庄的音乐可以使“民和”、“民齐”、“冰劲城固”,敌人不敢入侵;而妖冶的音乐可以导致人民“流轻鄙贱”,引起战争。《礼记》也专门有《乐记》一篇,系统论述了音乐的本质、美感、作用以及乐与礼的关系等问题。《乐记》认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认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敌世之因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里把音乐当作衡量天下兴亡治乱的标尺。正是这一缘故,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乐。
    《诗经》、《楚辞》原本都是乐的歌词,而不是独立的文学作品。秦代专门设立“乐府”,掌管音乐事务。汉武帝时进一步扩大乐府规模,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的各种音乐,同时采集民间歌曲,今日所见的汉乐府诗即是那时乐曲的歌词。整个封建社会可以说有礼必有乐,无乐不成礼。如祭祀天地山川、先祖先师要用乐,叫“郊庙乐章”;举行宴享朝会要用乐,叫“燕射乐章”;练兵习武也用乐,叫“鼓吹曲”或“横吹曲”,等等。可以说,封建帝王的各种礼仪活动,都有乐曲相配,因此,朝廷总是拥有强大的乐队,并且由“太常寺”负责管理。这是朝廷的礼乐。民间也有自己的礼乐,如乡间的红白大事、集体的喜庆之事等都要有乐曲演奏。这种礼乐一体的原则是很突出的。西方的音乐却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音乐家有独立的地位,音乐也是独立的艺术活动。
    二、融合互通的精神,即中国艺术的诸门类不是各自为域,互不相关的,而是彼此相通,融合为一的。
    古代所谓的“乐”实际不只是音乐,而是音乐、舞蹈和诗歌的综合。墨子评论儒家是“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是说《诗经》既可以朗诵,可以弦弹,也可以歌唱和舞蹈。其后历代诗词,既可以配曲演唱,又可以闻之起舞。汉唐以后,流行书画,二者难以分家,被称为“书画同源”,其理论和技法都是相通的。中国历史上的画家,往往又是书法家,有时甚至同时还是诗人,因为诗画也不分家。诗是无颜色的画,画是有颜色的诗;画面上的题画诗往往画龙点睛,道出画旨。元代以后兴起的戏曲,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念、唱、舞、曲、诗、乐共熔于一炉,缺一构不成戏曲艺术。如果把戏曲舞台上各类人物的扮相和表演跟历代神佛雕塑作一番比较,也会发现戏曲艺术和雕塑艺术之间也有某种融合。可以认为,戏曲人物的扮相和表演,吸收了历代雕塑艺术的造型美,而后来的雕塑艺术家们怕也从戏曲人物的扮相和表演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台湾学者钱穆在比较中西文化时指出,中国文化讲“合”,西方文化讲“分”。在中国文化中,诗画一家、书画同源、文史哲自古难分,而西方文化是诗画无关,乐舞独立,文史哲各自为一门学科,甚至歌剧、话剧也各自分野。中国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融合性和相同性,是因为中国的艺术讲情、讲趣,讲喜怒哀乐之情、讲远近虚实之趣,而情趣都归之于心,心只一处,所以只能合;而西方艺术则讲理、讲形,将万事万物之理,讲长短方圆之形,这二者都归于物,物具万象,所以必定分。 
    三、注重神韵的技法,即中国艺术注重表现事物的意趣和人的内在感情,要求在艺术创作中突出神似。 
    我国古代的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们都非常重视“神似”问题。所谓“神似”就是要求艺术创作要表现对象的典型特征,揭示它们的内在精神。顾恺之说“以形写神”,并很注意对人的眼睛的描画;南齐书法家王僧虔说的“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南齐画论家谢赫说的“气韵生动”;唐代书法家张怀瓘说的“风神骨气”、宋代欧阳修说的“古画画意不画形”等等,其含意都是强调艺术创作不能追求形似,而要追求神似;艺术家们所要表现的,不应当是与外界完全相同的客观事物,而应当是这些事物的神采和气韵,是艺术家自己的意趣和感情。中国艺术有“得意忘形、得意忘象、得意忘言“一说,指只要真正摄取了事物的意态和人物的神态,就不必去考虑它本身的形态。中国画特别注意写意,京剧艺术中的脸谱,表演中的哭笑,也都是一种写意,都是追求神似。一些大画家如明代徐渭、八大山人朱耷的画都是如此。注重神韵、大笔写意是中国艺术的本质特点。 
    四、用于教化的目的,即传统艺术很重视艺术的目的性和社会功能。 
    从孔子开始,儒家就很重视《诗经》的思想教育作用。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就是说《诗经》的思想教育作用是可以感发人的意志,可以观察兴亡得失,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还可以表现人们的哀怨情绪以批评不良政治。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为国君效力。正因为《诗经》有这么大的社会功能,孔子才说“不学诗,无以言。”音乐更是如此。儒家认为乐通于伦理,故审乐可以知政。东汉郑玄说:“听乐而知政之得失,则能正君臣民物之礼。”由于汉代以来的封建统治者以儒学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因此特别强调艺术的“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作用,要求乐要移情,诗要言志,戏曲表演要教人为善。 
    但另一方面,统治者又鄙视劳动人民的艺术。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就把“乐”分为“正声”和“淫声”、“雅乐”和“俗乐”两类。“正声”和“雅乐”是统治阶级的艺术,“淫声”和“俗乐”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在儒家看来,“雅”的艺术有助于教化,“俗”的艺术有伤于教化。因此,封建统治者总是竭力排斥劳动人民的艺术。如元明以来的戏曲,最初发展于民间,而且一直在市民阶层中广泛流行,尽管戏剧的作者们也在创作中表现封建说教,尽管“雅”腻了的统治者也常常“俗”一下戏曲,但戏曲艺术一直受鄙视,作家和演员都被视为下等人。西方艺术不讲明确的社会功能,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主要是娱乐、刺激,或得到一种艺术享受,雅俗的界限也不怎么明显。同样是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在西方有很高的地位,而关汉卿在中国只能收入《录鬼簿》,中西艺术的目的性也截然不同。

  • 第18题:

    20世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各种风格流派多姿多彩,大体上可分为传统派和中西融合派。下列画家属于中西融合派的有()。

    • A、徐悲鸿
    • B、林风眠
    • C、刘海粟
    • D、程十发
    • E、齐白石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中西抒情传统的差异是什么?


    正确答案:中国的文学传统是以抒情文学为主导的传统,西方文学传统则是以戏剧学、叙事文学为主导的传统。

  • 第20题:

    多选题
    20世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各种风格流派多姿多彩,大体上可分为传统派和中西融合派。下列画家属于中西融合派的有()。
    A

    徐悲鸿

    B

    林风眠

    C

    刘海粟

    D

    程十发

    E

    齐白石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如何看待和评价学堂乐歌中的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

    正确答案: 学堂乐歌歌词的新思想决定了它在艺术形式上采取引进西方的新路子,也推动了它的迅速发展和巨大社会影响。尽管不能低估当时中国社会生活中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势力还相当顽强,当时中国各阶层中立主改革、维新的新生力量还基本处于较幼稚贫弱的地位。这些客观条件的矛盾,限制了初期许多学堂乐歌的编写者取得在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平衡的发展和完美的结合,无法改变一切新生事物所带有的幼稚、简陋的弱点。但不可以否认的事实是,在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中出现了不少值得瞩目的精品,它们蕴含着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和热切要求社会改革愿望的思想内容,以及有意识引进的来自西方的音乐形式,曾得到了当时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的欢迎,得到了历史的承认。因此,对这些融合中西文化,贴近时代要求的音乐历史现象,决不能以轻蔑嘲笑的口吻统统斥之为是当时我国音乐前辈们拜倒在“欧洲中心论”思想影响下所制作的“杂种歌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绘画艺术中西相互渗透,()承前启后,()中西融合,()、()各有特色,影响了今天的画坛。

    正确答案: 齐白石,徐悲鸿,陈衡恪,黄宾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对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看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西方文化由于异质性高所以根本不可能融合,从而也没有必要融合

    B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就是以中学为内容、西学为方法

    C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必须首先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D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实际上是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殖民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