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阅读下列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下列流程图(如图4所示)用泰勒(Taylor)展开式sinx=x-x3/3!+x5/5!-x7/7!+…+(-1)n×x 2n+1/(2n+1)!+…【流程图】图4计算并打印sinx的近似值。其中用ε(>0)表示误差要求。

题目

●试题一

阅读下列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下列流程图(如图4所示)用泰勒(Taylor)展开式

sinx=x-x3/3!+x5/5!-x7/7!+…+(-1)n×x 2n+1/(2n+1)!+…

【流程图】

图4

计算并打印sinx的近似值。其中用ε(>0)表示误差要求。


相似考题
更多“ ●试题一阅读下列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下列流程图(如图4所示)用泰勒(Taylor)展开式sinx=x-x3/3!+x5/5!-x7/7!+…+(-1)n×x 2n+1/”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回答问题1~2,将解答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下面的流程图描述了计算自然数1到N(N≥1)之和的过程。

    [流程图]

    [问题1] 将流程图中的(1)~(3)处补充完整。

    [问题2] 为使流程图能计算并输出1*3+2*4+…+N*(N+2)的值,A框内应填写(4);为使流程图能计算并输出不大于N的全体奇数之和,B框内应填写(5)。


    正确答案:(1) 0 (2) S+i (3) i+1 (4) S←S+i*(i+2) (5) i←i+2
    (1) 0 (2) S+i (3) i+1 (4) S←S+i*(i+2) (5) i←i+2 解析:本题中,变量i用作循环变量,变量S则用于存放累加和,起初始值为0。在计算1+2+…+N时,每循环一次,将i的值累加到当前的S中,并且i自增1。为计算1*3+2*4+…+N*(N+2)的值,只需将其第i项的值i*(i+2)累加到S中;为计算不大于N的全体奇数之和,令循环变量的步长为2即可。

  • 第2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下列流程图(如图4所示)用泰勒(Taylor)展开式

    sinx=x-x3/3!+x5/5!-x7/7!+…+(-1)n×x2n+1/(2n+1)!+…

    【流程图】

    计算并打印sinx的近似值。其中用ε(>0)表示误差要求。


    正确答案:(1)x*x (2)x->t (3)│t│:ε (4)s+2->s (5)(-1) * t* x2/(s* (s-1))
    (1)x*x (2)x->t (3)│t│:ε (4)s+2->s (5)(-1) * t* x2/(s* (s-1)) 解析:该题的关键是搞清楚几个变量的含义。很显然变量t是用来保存多项式各项的值,变量s和变量x2的作用是什么呢?从流程图的功能上看,需要计算11、3!、5!,……,又从变量s的初值置为1可知,变量s主要用来计算这此数的阶乘的,但没有其他变量用于整数自增,这样就以判断s用来存储奇数的,即s值依次为1、3、5,……。但x2的功能还不明确,现在可以不用管它。
    (2)空的作用是给t赋初值,即给它多项式的第一项,因此应填写“x->t”。(3)空处需填写循环条件,显然当t的绝对值小于ε(>0)就表示已经达到误差要求,因此(3)空应填入“│t│:ε”。由变量s的功能可知,(4)空应当实现变量s的增加,因此(4)空应填入“s+2->s”。 (5)空应当是求多项式下一项的值,根据多项式连续两项的关系可知,当前一项为t时,后一项的值为(-1)*t*x*x/(s*(s-1))。但这样的话,每次循环都需要计算一次x*x,计算效率受到影响,联想到变量x2还没用,这时就可以判断x2就是用来存储x*x的值,使得每次循环者少进行一次乘法运算。因此(1)空处应填入“x*x”,(5)空处应填入“(-1)*t*x2/(s*(s-1))”。

  • 第3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处的语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下列流程图用泰勒(Taylor)展开式y=ex=1+x+x2/2!+x3/3!+…+xn/n!+…计算并打印ex的近似值,其中用ε(>0)表示误差要求。

    【流程图】


    正确答案:(1)0 (2)0 (3)|t|:ε (4)s+1 (5)t*x/s
    (1)0 (2)0 (3)|t|:ε (4)s+1 (5)t*x/s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流程图的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题目的真正含义,题目要求用泰勒展开式计算y=ex的近似值。并且给出了误差要求,只要当误差小于ε时,就可以输出计算结果了。泰勒展开式的式子是n项之和,每多加一项,其值就越接近真实值。因此,在程序设计时,每加一项之前,先进行此项与ε的比较,来判定计算结果是否已满足题目要求。
    从流程图中看到有S、y、t、x这几个变量。其中x、y是公式中的变量,而S、t则是中间变量。从y←y+t语句可以看出,t是每次要加的项,S则是帮助t改变的变量。在计算开始前,我们应该将y的值赋为零,因此,第(2)空答案就为0;而S在t没发生变化的初值也应该是0,即第(1)空答案为0。
    第(3)空处是个条件判断语句,应该是进行该加项与ε比较判断,因此第(3)空的答案是|t|:ε。
    第(4)空与第(5)空要一起考虑。由于S是帮助t改变的变量,而t的每次改变是分母乘以一个加1的数,而分子乘以x。这里假设S是帮助t改变分母的变量,第(4)空应填s+1,那么第(5)空应该为t*x/s。

  • 第4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下面的流程图用于计算一个英文句子中最长单词的长度(即单词中字母个数)MAX。假设该英文句子中只含字母、空格和句点“.”,其中句点表示结尾,空格之间连续的字母串称为单词。

    [流程图]


    正确答案:(1)MAX←0 (2)←L+1 (3)MAX←L (4)≠ (5)L←0
    (1)MAX←0 (2)←L+1 (3)MAX←L (4)≠ (5)L←0 解析:本题用到的三个变量及其作用分别为:A,存放输入的一个字符;MAX,存放当前为止最长单词的长度;L,存放当前单同的长度。
    (1)使用变量MAX应先赋予初值,由上下文知其初值为0;
    (2)读取当前单词时,每读人一个字母,单词长度值L应增1;
    (3)当前单词长度L比MAX时,应更新MAX的值;
    (4)若当前字符不是句点,应当继续读取字符;
    (5)读取下一个单词前,应当重置L的值。

  • 第5题:

    ●试题二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该程序运行后,输出下面的数字金字塔

    【程序】

    include<stdio.h>

    main ()

    {char max,next;

    int i;

    for(max=′1′;max<=′9′;max++)

    {for(i=1;i<=20- (1) ;++i)

    printf(" ");

    for(next= (2) ;next<= (3) ;next++)

    printf("%c",next);

    for(next= (4) ;next>= (5) ;next--)

    printf("%c",next);

    printf("\n");

    }

    }


    正确答案:
    ●试题二【答案】(1)(max-′0′)(2)′1′(3)max(4)max-1(5)′1′【解析】该程序共有9行输出,即循环控制变量max的值是从1~9。每行输出分3部分,先用循环for语句输出左边空白,(1)空填"(max-′0′)";再用循环输出从1到max-′0′的显示数字,即(2)空和(3)空分别填1和max;最后输出从max-′1′~1的显示数字,即(4)空和(5)空分别填和max-1和′1′。

  • 第6题:

    试题三(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 C 程序,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正确答案:

  • 第7题:

    (a)智能网概念模型中分布功能平面模型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此图将应填入(n)处的 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正确答案:
    (1)SMF(或业务管理功能)
    (2)SCEF(或业务生成功能)
    (3)SDF(或业务数据功能)
    (4)SCF(或业务控制功能)
    (5)SSF(或业务交换功能)
    (6)CCF(或呼叫控制功能)

  • 第8题:

    阅读说明和流程图,填补流程图中的空缺(1)?(5),将答案填入答题纸对应栏内。【说明】本流程图用于计算菲波那契数列{a1=1,a2=1,…,an=an-1+an-2!n=3,4,…}的前n项(n>=2) 之和S。例如,菲波那契数列前6项之和为20。计算过程中,当前项之前的两项分别动态地保存在变量A和B中。【流程图】


    答案:
    解析:
    (1)2或A+B(2)n(3)A+B(4)B-A(5)S+B
    【解析】

    菲波那契数列的特点是首2项都是1,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该数列的前几项为1,1,2, 3,5,8,…。在流程图中,送初始值1—A,2—B后,显然前2项的和S应等于2,所以(1)处应填2 (或A+B)。此时2→i (i表示动态的项编号),说明已经计算出前2项之和。接着判断循环的结束条件。显然当i=n时表示已经计算出前n项之和,循环可以结束了。因此(2)处填n。判断框中用“>”或“≥”的效果是一样的,因为随着i的逐步增1,只要有i=n结束条件就不会遇到i>n的情况。不过编程的习惯使循环结束条件扩大些,以防止逻辑出错时继续循环。接下来i+1→i表示数列当前项的编号增1,继续往下计算。原来的前两项值(分别在变量A和B中)将变更成新的前两项再放到变量A和B中。

    首先可以用A+B—B实现(原A) + (原B)—(新B),因此(3)处填A+B。为了填新A值(原来的B值),不能用B—A,因为变量B的内容已经改变为(原A) + (原B),而B-A正是((原A) + (原B))-(原A)=(原B),因此可以用B-A—A来实现新A的赋值。这样,(4)处填B-A。最后应是前n项和值的累加(比原来的S值增加了新B值),所以(5)处应填S+B。填完各个空后,最好再用具体的数值来模拟流程图走几个循环检查所填的结果(这是防止逻辑上出错的好办法)。

  • 第9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填写流程图中的空缺,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设[a1b1],[a2b2],...[anbn]是数轴上从左到右排列的n个互不重叠的区间(a1


    答案:
    解析:
    1.A2.ai3.bi4.A 、B5.B
    【解析】

    若A≤ai则输出A,反之输出ai。若A≤bi不满足则输出bi,依次类推。

  • 第10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回答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某航空公司的会员积分系统将其会员划分为:普卡 (Basic)、银卡(Silver)和金卡 (Gold) 三个等级。非会员 (NonMember) 可以申请成为普卡会员。会员的等级根据其一年内累积 的里程数进行调整。描述会员等级调整的状态图如图 5-1 所示。现采用状态 (State) 模式实现上述场景,得到如图 5-2 所示的类图。




    【问题1】(15分)阅读上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答案:
    解析:
    注意:原版的题目应该是Cbasic、CSilve。(1) virtual double travel(int miles,FrequentFlyer* context)=0(2)context->setState(context->Cbasic)(3)context->setState(context->CSilve)(4)context->setState(context->Cbasic)(5)context->setState(context->CSilve)

  • 第11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 Java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航空公司的会员积分系统将其会员划分为:普卡 (Basic) 、银卡(Silver)和金卡 (Gold)三个等级。非会员 (NonMember)可以申请成为普卡会员。会员的等级根据其 一年内累积的里程数进行调整。描述会员等级调整的状态图如图 6-1 所示 。现采用状态 (State) 模式实现上述场景,得到如图 6-2 所示的类图。






    答案:
    解析:
    (1)abstract double travel(int miles,FrequentFlyer context)(2)context.setState(new CSilver())(3)context.setState(new C Gold ())(4)context.setState(new CSilver())(5)context.setState(new C Basic ())

  • 第12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阅读下列说明和?Java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快餐厅主要制作并出售儿童套餐,一般包括主餐(各类比萨)、饮料和玩具,其餐品种
    类可能不同,但其制作过程相同。前台服务员?(Waiter)?调度厨师制作套餐。现采用生成器?(Builder)?模式实现制作过程,得到如图?6-1?所示的类图。






    答案:
    解析:

  • 第13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设学生某次考试的成绩按学号顺序逐行存放于某文件中,文件以单行句点“.”为结束符。下面的流程图读取该文件,统计出全部成绩中的最高分max和最低分min。


    正确答案:(1) max←a (2) min←a (3) a="." (4) a>max或amax或maxa或max≤a (5) amin或a≤min或min>a或mina
    (1) max←a (2) min←a (3) a="." (4) a>max或amax或maxa或max≤a (5) amin或a≤min或min>a或mina 解析:本题用到的三个变量及其作用分别为:a,存放读入的一行数据;max存放最高分;min存放最低分。算法首先读入文件的第一行数据a,若a为文件结束符“.”,则算法提前结束;否则为max和min赋初值a,循环读入文件其余部分,直至文件末尾。循环过程中,当某行数据a大于max时,更新max的值;当某行数据a小于min时,更新min的值。

  • 第14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填补流程图中的空缺(1)一(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下面的流程图采用公式ex=1+x+x2/2 1+x3/3 1+x4/4 1+…+xn/n!+???计算ex的近似值。设x位于区间(0,1),该流程图的算法要点是逐步累积计算每项xx/n!的值(作为T),再逐步累加T值得到所需的结果s。当T值小于10-5时,结束计算。

    【流程图】


    正确答案:(1)S (2)x/n (3)T<O.00001 (4)S+T (5)n+1->n
    (1)S (2)x/n (3)T<O.00001 (4)S+T (5)n+1->n 解析:在题目中已经给出了指数函数ex的公式,即基本算法,另外也给出了计算过程中控制误差终止计算的方法。本题主要的重点是如何设计计算流程,实现级数前若干项的求和,以及判断计算终止的条件。级数求和一般都是采用逐项累加的方法。从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出s为累加结果,T为动态的项值,最后通过s+T->S来完成各项的累加。已知T=xnx/n!,如果每次都直接计算T的值,计算量会比较大。从ex的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项都一个共同点,就是后一项和前一项有简单的关系Tn=T(n-i)*x/n,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前项的计算结果来计算后一项,这样就会大大减少计算量。这也是程序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在流程图中,一开始先输入变量x,接着对其他变量赋初值。级数项号n的初始值为1,逐次进行累积的T的初始值为1,根据后面的流程推断可以看出逐次进行累加的s应该有初始值l的(在输入的x满足条件直接退出循环的时候根据公式输出的值为D,所以空(1)的答案为“S”。从前面分析直到e。的公式中后一项和前一项有简单的关系Tn=T(n-i)*x/n,所以空(2)的答案为“x/n”。空(3)处是判断计算过程结束的条件,按照题目中的要求“当T值小于lO-5时,结束计算。”所以空(3)的答案为“T<0.00001”。按照题意空(4)处是要对每项的结果进行累加赋给S,实现s+T->s,所以空(4)的答案为“S+T”。流程走到空(5)的时候已经求出第n项的值Tn,并累加到s中,根据算法下一步应该计算第n+1项的值,所以这里需要对级数的项号n进行自增,空(5)的答案可以为“n+=1”或者n++,但是根据流程图以上的书写风格写为“n+1->n”应该是最佳答案。

  • 第15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处的语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有数组A(4,4),把1到16个整数分别按顺序放入A(1,1),…,A(1,4),A(2,1),…,A(2,4),A(3,1),…,A(3,4),A(4,1),…,A(4,4)中,下面的流程图用来获取数据并求出两条对角线元素之积。

    【流程图】


    正确答案:(1)141 (2)141 (3)1 (4)s×A[ii] (5)s×A[5-ii]
    (1)1,4,1 (2)1,4,1 (3)1 (4)s×A[i,i] (5)s×A[5-i,i] 解析:本题考查用程序流程图描述数组及求对角线的和。
    题目要求把1到16个整数分别按顺序放入A(1,1),…,A(1,4),A(2,1),…,A(2,4), A(3,1),…,A(3,4),A(4,1),…,A(4,4)中,那么数组中的元素刚好构成一个方阵,用流程图求出这个方阵的对角线之积。下面来具体分析流程图。
    第(1)空与第(2)空应该结合起来完成,它们都是一个循环判断语句的条件,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成立,则读出当前数组中的元素值,根据题目要求,数组中的元素个数是每行4个每列4个,那么循环的上界应该是4,而下标是从1开始的,因此这两个空答案为1,4,1。
    第(3)空是一个赋值语句,给变量s赋一个初值,从图中后面的语句不难看出s中存放的是求积的结果,那么在求积以前,s的值应该为1,因此此空答案为1。
    第(4)空也是一个赋值语句,是在循环条件判断语句下,我们已经知道变量s中存放的是每次求积的结果,那么此空很明显是用来求积的,用当前取到的对角线元素乘以变量s中存放的值,因此此空答案为s×A[i,i]。
    第(5)空和上一空非常相似,但它是用来求另外一条对角线的积的,它也是在一个循环下来实现的,这条对角线的元素位置与上面那条具有对称的特点,因此此空答案为s×A[5-i,i]。

  • 第16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处的语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设学生(学生数少于50人)某次考试的成绩按学号顺序逐行存放于某文件中,文件以单行句点“.”为结束符。下面的流程图用于读取该文件,并把全部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到数组B[50]中。

    【流程图】


    正确答案:(1)B[0]←a (2)i←0 (3)a="." (4)aB[j] (5)j--
    (1)B[0]←a (2)i←0 (3)a="." (4)aB[j] (5)j-- 解析:本题考查用程序流程图来描述排序。
    题目要求将文件中学生的成绩读出,并把全部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到数组B[50]中。这里面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从文件中读数,文件中的数据是以单行句点“.”为结束符的,在未读到此符号前,应该将继续取数据。第二是排序,每取到一个学生的成绩都要与数组的学生成绩比较,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在数组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存放。下面来具体分析流程图。
    第(1)空在条件判断为假的情况下执行流程中,如果条件为假说明从文件中取到的数据是学生成绩。从程序流程图中可以看到,从文件中读的数据存放在变量a中,而此空是第一次取数据,应该存放数组B的第一个位置,因此此空答案为B[0]←a。
    第(2)空是紧接着第(1)空来的,在上面已经把从文件中读到的第一个数存放到了数组中,接下来应该处理数组的下标问题,从后面的流程中可以推断出变量i是存放数组当前下标的,而且没有初值,那么此空的任务应该是用来给变量i赋一个初值,而对数组的操作应该从头开始,因此此空答案为i←0。
    第(3)空是循环的判断条件,如果条件成立则结束,在这之前又对文件进行了一次读数,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只有在读到了结束符时程序才结束,那么此空肯定是判断从文件中读到的数据是否为结束符,因此此空答案为a="."?。
    第(4)空也是一个循环的判断条件,如果条件成立,则将取到的数存放到数组的当前下标位置;如果不成立,则循环找到合适的位置再存放。从这里我们不难推断出,流程图中是将从文件取到的成绩与当前数组中的最小成绩进行比较的,而当前数组中的最小成绩存放在位置j中,因此此空答案为aB[i]?。
    第(5)空在循环体中,这个循环的作用是为当前从文件中读到的成绩在已经排好序的数组元素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找到了就要插入,数组中的元素是按从大到小排列的,在查找合适位置时是从后往前依次比较,因此此空的任务应该是将数组的下标往前移动,所以此空答案为“i--”。

  • 第17题:

    ●试题一

    阅读下列说明和流程图,将应填入(n)处的语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下列流程图用于从数组K中找出一切满足:K(I)+K(J)=M的元素对(K(I),K(J))(1≤I≤J≤N)。假定数组K中的N个不同的整数已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M是给定的常数。

    【流程图】

    此流程图1中,比较"K(I)+K(J)∶M"最少执行次数约为 (5) 。

    图1


    正确答案:
    ●试题一【答案】(1)(2)<(3)I+l->I(4)J-1->J(5)「N/2」【解析】该算法的思路是:设置了两个变量I和J,初始时分别指向数组K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如果这两个元素之和等于M时,输出结果,并这两个指针都向中间移动;如果小于M,则将指针I向中间移动(因为数组K已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果大于M,则将指针J向中间移动(因为数组K已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当IJ时,说明所有的元素都搜索完毕,退出循环。根据上面的分析,(1)、(2)空要求填写循环结束条件,显然,(1)空处应填写"",(2)空处应填写"<"。这里主要要注意I=J的情况,当I=J时,说明指两个指针指向同一元素,应当退出循环。(3)空在流程图有两处,一处是当K(I)+K(J)=M时,另一处是当K(I)+K(J)<M时,根据上面分析这两种情况都要将指针I向中间移动,即"I+1->I"。同样的道理,(4)空处应填写"J-1->J"。比较"K(I)+K(J):M"最少执行次数发生在第1元素与第N个元素之和等于M、第2元素与第N-1个元素之和等于M、……,这样每次比较,两种指针都向中间移动,因此最小执行次数约为"N-2"。

  • 第18题:

    试题一(共 15 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填补流程图中的空缺(1)~(9) ,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假设数组 A 中的各元素 A(1),A(2) ,…,A(M)已经按从小到大排序(M≥1) ;数组 B 中的各元素 B(1),B(2),…,B(N)也已经按从小到大排序(N≥1) 。执行下面的流程图后, 可以将数组 A 与数组 B 中所有的元素全都存入数组 C 中, 且按从小到大排序 (注意:序列中相同的数全部保留并不计排列顺序) 。例如,设数组 A 中有元素:2,5,6,7,9;数组B 中有元素:2,3,4,7;则数组 C 中将有元素:2,2,3,4,5,6,7,7,9。

    [流程图]


    正确答案:

  • 第19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发票(lnvoice)由抬头(Head)部分、正文部分和脚注(Foot)部分构成。现采用装饰(Decorator)模式实现打印发票的功能,得到如图5-1所示的类图。

    【C++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invoice{ public: (1){ cout<<"This is the content of the invoice!"<

    答案:
    解析:
    (1) virtual void printInvoice() (2) ticket->printInvoice() (3) Decorator::printInvoice() (4) Decorator::printInvoice() (5) &a
    【解析】

    试题分析
    1.Invoice类下,义虛函数,按类图,函数名是printInvoice
    2.前面定义对象名是ticket,那么在ticket不为空的时候调用函数printInvoice
    3.这部分填写发票的抬头,看类图应该实现函数printInvoice ,Decorator装饰模式使用该方法
    4.这部分是发票的脚注,看类图应该实现函数printlnvoice,Decorator装饰模式使用该方法
    5.FootDecorator a(NULL) ;脚步的装饰参数是a,调用a参数,

  • 第20题:

    第一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填补流程图中的空缺,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对于大于1的正整数n,(x+1)n可展开为

    问题:1.1 【流程图】

    注:循环开始框内应给出循环控制变量的初值和终值,默认递增值为1。
    格式为:循环控制变量=初值,终值,递增值。


    答案:
    解析:
    (1)2,n,1
    (2)A[k]
    (3)k-1,1,-1
    (4)A[i]+A[i-1]
    (5)A[i]
    【解析】

    (1)(3)空为填写循环初值终值和递增值,题目中给出的格式为循环控制变量=初值,终值,递增值。按照题意,实质为求杨辉三角。如下图:

  • 第21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和问题2,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Windows 系统的用户管理配置中,有多项安全设置,如图2-1 所示。





    答案:
    解析:
    【问题1】(3分)属于账号策略。 账户策略主要包括密码策略和账户锁定策略两种安全设置。
    【问题 2】(3分)Abcd321 test123! 123@host 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启用此策略,用户账户使用的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的要求。 密码复杂性必须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不能包含用户的账户名; 不能包含用户姓名中超过两个连续字符的部分; 至少有六个字符长; 密码总必须包含一下4类字符中的三类字符: 1、英文大写字母(A-Z) 2、英文小写字母(a-z) 3、10个基本数字(0-9) 4、特殊符号(!@#¥%等)

  • 第22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 Java 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软件公司欲开发一款汽车竞速类游戏,需要模拟长轮胎和短轮胎急刹车时在路面上 留 下的不同痕迹,并考虑后续能模拟更多种轮胎急刹车时的痕迹。现采用策略(Strategy) 设 计模式来实现该需求,所设计的类图如图 5-1 所示。




    答案:
    解析:
    1.void stop()2.BrakeBehavior3.wheel.stop()4.wheel=behavior5.brake()

  • 第23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Java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 某文件管理系统中定义了类OfficeDoc和DocExplorer,当类OfficeDoc发生变化时,类DocExplorer的所有对象都要更新其自身的状态,现采用观察者(Observer)设计模式来实现该需求,所设计的类图如图6-1所示。



    答案:
    解析:
    1: void update()2: Observer3: obs.update()4: Subject5: Attach(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