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说明劳动者派遣的成因和特点。(P354~355)(15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劳务派遣单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B.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可以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C.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D.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


    正确答案:B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 第2题:

    劳动者派遣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处理劳动者异地派遣中的劳动争议?(P354)(10分)


    正确答案:

    (1)劳动者派遣的特点包括:
    1)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1分)
    2)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1分)
    3)劳动争议处理。(1分)
    (2)处理方法如下:
    1)由于派遣机构和接受单位不在同一地区,就涉及案件的地域管辖问题。(2分)
    2)处理异地劳动争议可以参照一定原则。(1分)
    3)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的劳动争议,由派遣机构所在地管辖。(1分)
    4)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的劳动争议,由接受单位所在地管辖。(1分)
    5)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和接受单位的劳动争议,可由劳动合同或劳动者派遣协议约定,由当事人选择派遣机构所在地或接受单位所在地管辖。(2分)

  • 第3题:

    简述劳务派遣的成因和劳务派遣单位应承担的责任内容。(P354~357)(8分)


    正确答案:

    (1)成因如下:
    1)降低劳动管理成本。(1分)
    2)促进就业与再就业。(1分)
    3)为强化劳动珐制提供条件。(1分) 
    4)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需求。(2分)
    (2)内容包括:
    1)资格条件。(1分)
    2)合同体系。(1分) 
    3)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1分)

  • 第4题:

    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说明,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B.劳务派遣单位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
    C.用工单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
    D.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答案:D
    解析: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将该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在这种特殊用工形式下,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但是不使用劳动者,即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而用工单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但是与劳动者之间没有建立劳动关系。

  • 第5题: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为共同当事人。

    • A、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动者
    • B、用工单位和劳动者
    • C、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
    • D、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劳务派遣协议的主体是()。

    • A、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动者
    • B、用工单位和劳动者
    • C、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
    • D、劳动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三方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劳务派遣单位无需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 B、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 C、劳务派遣协议属于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的民事协议,被派遣劳动者无权了解其内容
    • D、劳务派遣单位可以将阅读劳务派遣协议作为被派遣劳动者上岗前的培训内容

    正确答案:B,D

  • 第9题:

    单选题
    劳务派遣协议的主体是()。
    A

    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动者

    B

    用工单位和劳动者

    C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

    D

    劳动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三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单位从业人员()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

    统一

    B

    集中

    C

    单独

    D

    重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不必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说明,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B

    劳务派遣单位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

    C

    用工单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

    D

    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将该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在这种特殊用工形式下,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但是不使用劳动者,即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而用工单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但是与劳动者之间没有建立劳动关系。

  • 第13题:

    请简述劳动者派遣性质中的兰种主体和三重关系。(P352)(10分)


    正确答案:

    (1)三种主体是:
    1)劳动者派遣机构。(1分)
    2)接受单位。(1分)
    3)受派遣劳动者。(2分) 
    (2)三重关系是:
    1)劳动者派遣机构与受派遣劳动者的关系。(2分)
    2)劳动者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的关系。(2分)
    3)接受单位与受派遣劳动者的关系。(2分)

  • 第14题:

    请叙述被派遣劳动者管理的内容。(P357)(20分)


    正确答案:

    被派遣劳动者管理的内容如下:
    1)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如参加工会的权利、民主参与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标准统一适用。实际用工单位的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条件标准同样适用于被派遣劳动者。(3分)
    2)在同一岗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应当同等待遇,同岗同酬。被派遣劳动者
    与正式雇员待遇的差别对称于劳动义务的差别,而不能有身份的差别。应当告知被派遣劳动
    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需的培训;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5分)
    3)实际用工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的实施,包括劳动定额标准、劳动纪律、绩效评价等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正式雇员一律平等。(2分)
    4)实际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
    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3分)
    5)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2分)
    6)被派遣劳动者如果有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以及不能胜任工作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相应情形,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派遣单位,派遣单位依法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的派遣期限到期,应提前告知,并应协同派遣单位办理劳动合同的终止手续和工作交接。(5分)

  • 第15题:

    关于劳务派遣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务派遣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B、劳务派遣协议的当事人是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
    C、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劳务派遣单位可以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
    D、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

    答案:A,D
    解析:
    【考点】劳务派遣。详解:《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据此,A项正确。《劳动合同法》第59条第1款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由此可见,劳务派遣协议的当事人是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故B项错误。《劳动合同法》第60条第3款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据此,C项错误。《劳动合同法》第63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据此,D项正确。

  • 第16题: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可以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合理费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不必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单位从业人员()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A、统一
    • B、集中
    • C、单独
    • D、重点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劳务派遣的性质、特点与成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性质:
    1、劳务派遣的本质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分离。
    2、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关系,需要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提供福利待遇等。但劳务派遣单位只是形式上的雇主。
    3、接受单位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中的第三人,与派遣劳动者之间也属于劳动关系,它同时也是劳动派遣机构的客户。它为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和其他劳动条件,进行劳动组织和劳动监督、劳动安全教育等,并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派遣费用。
    4、派遣劳动者要成为接受单位的劳动组织中的成员,服从接受单位的指挥命令和劳动规则,并付出劳动。
    5、三方之间存在两个劳动关系,但都是不完整的劳动关系,通过劳务派遣协议组合在一起才是“既有形式也有关系”的完整劳动关系,因此属于组合劳动关系。
    特点:
    1、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务派遣单位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以劳动力派遣形式用工的用人单位。2、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用工单位。
    3、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只能出现在: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被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之间。
    成因:
    1、降低劳动成本:属于劳动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生产力。它可以最大程度节约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
    2、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劳动力市场在总量和结构上会存在供求失衡。劳动者派遣则更灵活,能弥补失衡。
    3、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中小企业可能没有能力和条件来处理劳动法律事务,而劳务派遣单位的专业操作,可以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
    4、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需求。

  • 第20题:

    劳务派遣涉及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两方主体。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劳动者派遣(劳务派遣)的成因。

    正确答案: (1)降低劳动管理成本;(2)促进就业与再就业;(3)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4)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需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为共同当事人。
    A

    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动者

    B

    用工单位和劳动者

    C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

    D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劳务派遣的性质、特点与成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性质:
    1、劳务派遣的本质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分离。
    2、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关系,需要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提供福利待遇等。但劳务派遣单位只是形式上的雇主。
    3、接受单位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中的第三人,与派遣劳动者之间也属于劳动关系,它同时也是劳动派遣机构的客户。它为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和其他劳动条件,进行劳动组织和劳动监督、劳动安全教育等,并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派遣费用。
    4、派遣劳动者要成为接受单位的劳动组织中的成员,服从接受单位的指挥命令和劳动规则,并付出劳动。
    5、三方之间存在两个劳动关系,但都是不完整的劳动关系,通过劳务派遣协议组合在一起才是“既有形式也有关系”的完整劳动关系,因此属于组合劳动关系。
    特点:
    1、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务派遣单位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以劳动力派遣形式用工的用人单位。2、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是劳动者实际劳动给付的用工单位。
    3、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只能出现在: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被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之间。
    成因:
    1、降低劳动成本:属于劳动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生产力。它可以最大程度节约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
    2、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劳动力市场在总量和结构上会存在供求失衡。劳动者派遣则更灵活,能弥补失衡。
    3、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中小企业可能没有能力和条件来处理劳动法律事务,而劳务派遣单位的专业操作,可以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
    4、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需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