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0岁。发作性头痛、心悸1年,体位改变时常有症状发作,测血压200/130mmHg,今日就诊时血压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化验空腹血糖6.7mmolL,血电解质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高血压 D.肾性高血压

题目
女性,20岁。发作性头痛、心悸1年,体位改变时常有症状发作,测血压200/130mmHg,今日就诊时血压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化验空腹血糖6.7mmolL,血电解质正常。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高血压
D.肾性高血压

相似考题
更多“女性,20岁。发作性头痛、心悸1年,体位改变时常有症状发作,测血压200/130mmHg,今日就诊时血压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化验空腹血糖6.7mmolL,血电解质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高血压 D.肾性高血压”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20岁。发作性头痛、心悸1年,体位改变时常有症状发作,测血压200/130mmHg,今日就诊时血压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化验空腹血糖6.7mmolL,血电解质正常。

    该病血压增高时不宜单独应用的降压药物是( )
    A.酚安拉明
    B.硝普钠
    C.β受体阻滞剂
    D.哌唑嗪

    答案:C
    解析:
    该青年女性患者有阵发性高血压病史,伴头痛、心悸,但有时血压正常,空腹血糖稍增高,支持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因为血钾不低,所以不像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一般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都是持续血压增高,该患者也无高血压病家族史和肾脏病史,所以更不像。嗜铬细胞瘤的病变多数都在肾上腺,直径1 cm以上的肿瘤B超的阳性率很高,简便易行,因此首选腹部B超检查,必要时才选择CT或MRI检查。当患者有心动过速时常加用B受体阻滞剂,但在p受体阻滞剂应用前,必须先用a受体阻滞剂使血压下降,若单独用口受体阻滞剂,则由于阻断B受体介导的舒血管效应而使血压升高,甚至发生肺水肿,尤其是分泌肾上腺素为主的患者,因此该病血压增高时不宜单用β受体阻滞剂。

  • 第2题:

    女性,45岁,反复发作性头痛、心悸、恶心3年,发作对面色苍白,血压升高,最高时达240/135mmHg,平时血压正常。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高血压
    B.嗜铬细胞瘤
    C.脑血管疾病
    D.醛固酮增多症
    E.主动脉瘤

    答案:B
    解析:
    发作性高血压为嗜铬细胞瘤特征性临床表现。

  • 第3题:

    女性,20岁。发作性头痛、心悸1年,体位改变时常有症状发作,测血压200/ 130mmHg,今日就诊时血压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化验空腹血糖6. 7mmol/L,血电解质正常。

    该病血压增高时不宜单独应用的降压药物是
    A.酚安拉明 B.硝普钠
    C. β受体阻滞剂 D.哌唑嗪


    答案:C
    解析:
    [考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该青年女性患者有阵发性高血 压病史,伴头痛、心悸,但有时血压正常, 空腹血糖稍增高,支持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因为血钾不低,所以不像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症;一般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都是持续血压增高,该患者也无高血压病家族史和 肾脏病史,所以更不像。嗜铬细胞瘤的病变 多数都在肾上腺,直径1cm以上的肿瘤B超的阳性率很高,简便易行,因此首选腹部 B超检査,必要时才选择CT或MRI检查。 当患者有心动过速时常加用β受体阻滞剂, 但在β受体阻滞剂应用前,必须先用α受体阻滞剂使血压下降,若单独用β受体阻滞剂,则由于阻断β受体介导的舒血管效应而使血压升高,甚至发生肺水肿,尤其是分泌肾上腺素为主的患者,因此该病血压增高时不宜单用β受体阻滞剂。

  • 第4题:

    女性,20岁。发作性头痛、心悸1年,体位改变时常有症状发作,测血压200/130mmHg,今日就诊时血压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化验空腹血糖6.7mmol/L,血电解质正常。
    为査明病因(包括病变部位)常首选的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是

    A.腹部B超
    B.腹部CT
    C.腹部MRI
    D.尿常规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女性,52岁,反复发作性头痛、心悸、恶心3年,发作时面色苍白,血压升高,最高时达240/135mmHg,平时血压正常。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高血压
    B.嗜铬细胞瘤
    C.醛固酮增多症
    D.脑血管疾病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女性,24岁,血压220/120mmHg,无高血压家族史,体检时在右上腹可闻及血管杂音,其高血压最可能的病因是

    A.肾动脉狭窄
    B.高血压病
    C.急进性高血压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嗜铬细胞瘤

    答案:A
    解析:

  • 第7题:

    女,26岁,妊娠8个月,近1个月来常于卧位时突发头痛、心悸,多汗,测血压高达230/140mmHg.坐起后症状可逐渐缓解,血压恢复正常,空腹血糖为7.8mmol/L,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正常。则最可能的诊断是

    A.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B.Addison病
    C.原发性高血压病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嗜铬细胞瘤

    答案:E
    解析:

  • 第8题:

    女性,45岁,反复发作性头痛、心悸、恶心3年,发作是面色苍白,血压升高,最高时达240/135mmHg,平时血压正常。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原发性高血压
    B.嗜铬细胞瘤
    C.醛固酮增多症
    D.脑血管疾病

    答案:B
    解析:
    发作性高血压为嗜铬细胞瘤特征性临床表现。

  • 第9题:

    患者女,29岁,因“发作性心悸、头痛1年”来诊。常在洗碗或手受凉时诱发。血压不稳定,最高时200/130mmHg。查体:BP正常。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6.8mmol/L;电解质正常;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B、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 C、周期性库欣综合征
    • D、嗜铬细胞瘤
    • E、不稳定型原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女性,29岁,发作性心悸,头痛1年,洗碗时或手受凉时常有症状,血压200/130mmHg,本次就诊时血压正常,空腹血糖6.8mmol/L,电解质正常,尿蛋白(+),本例最应考虑的诊断是(  )。
    A

    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B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

    周期性库欣综合征

    D

    嗜铬细胞瘤

    E

    不稳定型原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女性,20岁。发作性头痛、心悸1年,体位改变时常有症状发作,测血压200/130mmHg,今日就诊时血压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化验空腹血糖6.7mmolL,血电解质正常。

    为查明病因(包括病变部位)常首选的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是( )
    A.腹部B超
    B.腹部CT
    C.腹部MRI
    D.尿常规

    答案:A
    解析:

  • 第12题:

    男性,35岁,无高血压家族史,头痛、头晕2个月,伴消瘦、便秘,血压200/120mmHg,胆结石,OGTT提示糖耐量低减。诊断首先考虑

    A.原发性高血压
    B.嗜铬细胞瘤
    C.肾性高血压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答案:B
    解析:

  • 第13题:

    女性,20岁。发作性头痛、心悸1年,体位改变时常有症状发作,测血压200/ 130mmHg,今日就诊时血压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化验空腹血糖6. 7mmol/L,血电解质正常。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高血压 D.肾性高血压


    答案:B
    解析:
    解析略

  • 第14题:

    女性,20岁。发作性头痛、心悸1年,体位改变时常有症状发作,测血压200/ 130mmHg,今日就诊时血压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化验空腹血糖6. 7mmol/L,血电解质正常。
    为査明病因(包括病变部位)常首选的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是
    A.腹部B超 B.腹部CT
    C.腹部MRI D.尿常规


    答案:A
    解析:
    解析略

  • 第15题:

    女性,20岁。发作性头痛、心悸1年,体位改变时常有症状发作,测血压200/130mmHg,今日就诊时血压正常,无高血压家族史。化验空腹血糖6.7mmol/L,血电解质正常。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高血压
    D.肾性高血压

    答案:B
    解析:

  • 第16题:

    患者,男性,30岁,发作性血压增高,最高达200/120mmHg,伴头痛,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速,持续30分钟,平时血压正常。初步诊断为

    A.高血压脑病
    B.恶性高血压
    C.嗜铬细胞瘤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肾动脉狭窄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患者,男性,30岁,发作性血压增高,最高达200/120mmHg,伴头痛,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速,持续30分钟,平时血压正常

    初步诊断是
    A.嗜铬细胞瘤
    B.恶性高血压
    C.高血压脑病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肾动脉狭窄

    答案:A
    解析:
    1.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大量儿茶酚胺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所致,以心血管症状为主,兼有其他系统的表现。高血压是最主要症状,伴剧烈头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以释放肾上腺素为主者更明显),心前区及上腹部紧迫感,可有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焦虑、恐惧感、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复视,其中头痛、心悸、多汗三联症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2.持续性高血压型患者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香草基杏仁酸(vanillyl man-delic acid,VMA)及甲氧基肾上腺素(meta-nephrine,MN)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ormetanephrine,NMN)的总和(TMN)皆升高,常在正常高限的2倍以上,其中M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3.CT扫描:90%以上的肿瘤可准确定位。

  • 第18题:

    女性,29岁,发作性心悸、头痛1年,洗碗时或手受凉时常有症状,测血压26.6/17.3kPa,本次就诊时血压正常,空腹血糖6.8mmol/L,电解质正常,尿蛋白(+)。本例最应考虑的诊断是()

    • A、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C、周期性库欣综合征
    • D、嗜铬细胞瘤
    • E、不稳定型原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女性,29岁,发作性心悸、头痛1年,洗碗时或手受凉时常有症状,测血压26.6/17.3kPa,本次就诊时血压正常,空腹血糖6.8mmol/L,电解质正常,尿蛋白(+)。本例最应考虑的诊断是()
    A

    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B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

    周期性库欣综合征

    D

    嗜铬细胞瘤

    E

    不稳定型原发性高血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