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啰音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题目
试述啰音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考题
更多“试述啰音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哮鸣音的临床意义。


    答案:
    解析:
    双肺哮鸣音: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
    局部哮鸣音:见于局部支气管狭窄.如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异物等。

  • 第2题:

    试述5种基本叩诊音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答案:
    解析:
    (1)清音;是一种频率约为100~128Hz,持续时间较长、非乐性、响度较强的叩诊音,是正常肺部清音区的叩诊音。
    (2)鼓音:是一种和谐的乐音,音调低,响度比清音更强,持续时间最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正常见于左侧前胸下的胃泡鼓区及腹部;病理情况下见于肺空洞、气胸、气腹等。
    (3)过清音:声音特征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音调较清音低,响度较清音强,属鼓音范畴的一种变音。过清音常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的疾病,如肺气肿。
    (4)浊音:是一种音调较高、响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的叩诊音。正常见于肺与心脏、肝脏的重叠处,如心脏或肝脏的相对浊音区;病理情况下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如肺炎等。
    (5)曲实音:是一种音调较浊音更高,响度较浊音更弱,持续时间更短的叩诊音。正常情况下见于不含气体的脏器,如心脏、肝脏、充盈的膀胱等;病理情况下见于肺实变或大量胸腔积液。

  • 第3题:

    1、试述上颌骨的血供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上颌骨的血液供应极为丰富,既接受骨内上牙槽动脉的血供,又接受颊、唇、腭侧粘骨膜等软组织的血液供应,此一多源性的血供特点,为成功地进行正颌外科截骨术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基础。由于上颌骨血运较下颌骨丰富,故抗感染能力强,骨折愈合较下颌骨迅速,但外伤后出血亦较多。

  • 第4题:

    试述肠鸣音改的临床意义。


    答案:
    解析: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约为4~5次/分。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达10次/分以上,但音调不特别高亢。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而肠鸣音达10次/分以上且音调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者,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持续3~5分钟才听到1次,称肠鸣音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急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等;如持续听诊3~5分钟仍未听到肠鸣音(此时应重点听诊右下腹,并可用手指轻叩或弹腹部以诱发肠鸣音),称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

  • 第5题:

    试述上颌骨的血供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上颌骨的血液供应极为丰富,既接受骨内上牙槽动脉的血供,又接受颊、唇、腭侧粘骨膜等软组织的血液供应,此一多源性的血供特点,为成功地进行正颌外科截骨术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基础。由于上颌骨血运较下颌骨丰富,故抗感染能力强,骨折愈合较下颌骨迅速,但外伤后出血亦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