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把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
    • 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
    • C、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 D、气候变化指干湿变化,不包括冷暖变化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竺可桢发表的()成为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经典作品。

    • A、《人生地理学》
    • B、《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 C、《江浙两省人文地理之比较》
    • D、《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正确答案:D

  • 第3题:

    简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引起水分循环过程的强弱变化:因水分循环的过程中有三个环节(蒸发—输送—凝结降雨),这三个环节都是由大气变化来完成,气候变化必然引起水分循环的变化,也就引起水资源的补充量和动储量的变化。
    (2)引起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变化:降水是一种天气现象,也是主要的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必然有降水量的变化,一些地区降水量明显的在减少,另一些地区在增加,降水量在各地区的分布因气候变化而被打乱。

  • 第4题:

    简述生物对气候变化的负反馈作用。


    正确答案: 1)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加/减少时,气候将会变暖/变冷,与此同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会增强/减弱,从而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升高,进而引起气候的变冷/变暖。
    2)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全球气候将会变冷,大陆上冰川、冻土的面积扩大,而植被覆盖度减小,生物量也减少。这样势必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的减少,因而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对气候变冷起到抑制作用。反之,当气候变暖是,大陆上的冰川、冻土面积减小,而植被覆盖面积增大,生物量也将增多。这样势必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增多,因而使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从而对气候变暖起到抑制作用。

  • 第5题:

    简述近2000年来中国重要农业作物嬗变的大势。


    正确答案:(1)从农作物的发展源头看可分为两类:当地或本地原生植物;境外引进的植物。这两类植物(农作物)一般是社会发展初期多为原生植物,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对外交流频
    繁期则外来引入的植物发展,扩展,推广快速。这中间有几次高潮期,如
    A、汉代(通西域)如胡瓜,草棉(印度)
    B、宋代(通东南亚,南洋)如占城水稻,
    C、明清(通东南亚及美洲)
    (2)嬗变过程,可分两个阶段,以宋元为界,以唐代为过渡期。
    ①从先秦到唐代:基本上是北粟南稻,但以粟等旱地作物为主。尤其是北方的“五谷”,应不包含水稻(而应包括菽—豆类),因为这期间的经济政治中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唐代可谓一个过渡期,水稻和小麦地位上升(且农业种植立足于平坝、浅丘坡地)。
    ②从宋元开始以后为第二阶段,中国农业种植结构有较大改变,这也同中国在唐宋以后的经济政治中心东移南迁有关:
    a、粮食生产上形成南稻北麦格局。其中作为适宜南方多水环境下生产的水稻所占比重更趋扩大,类似于第一阶段的粟的地位。
    b、开始大批量引进新的作物品种,且推广迅速,影响颇大,引发农业发展史上的(或粮食生产的)两次革命。
    c、经济作物发展越来越快。包括原生的和引进的,如棉花、油菜、烟草、花生、茶、婴粟等。

  • 第6题:

    简述西汉中后期散文发展大势。


    正确答案: 从武帝即位至西汉年末,是西汉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后期。武帝初年,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开始与政治联姻;到西汉后期,儒家经学更一度成为谈政论事的依据。这种政治、文化的新趋势,使这一时期的政论散文创作,在总体倾向上出现了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证议事的新特点,其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和刘向。他们文章的共同特点是结构严整,逻辑清晰,雍容稳妥。
    董仲舒、刘向代表了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的主流,但在主流之外,也还有一些作家写出了与主流不甚相同的一些作品,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桓宽的《盐铁论》等,或叙写个人情志和社会生活感受,或直论时政而不轻言经籍灾异,多写得感情浓郁,个性鲜明,很为后人称道。

  • 第7题:

    中国是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气候变化的主要挑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气候变化损失仍然巨大;第二,()。

    • A、气候变化国际压力进一步增大
    • B、气候变化复杂性增加
    • C、气候变化频率增加
    • D、气候变化国际压力减小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正确答案: 对于中国气候变迁史的研究,最早的学者是竺可桢(绍兴人,1890-1974)。课本34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也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

    正确答案: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有以下三点最重要:
    ①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融合不仅发生在北方,也发生在南方;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
    ②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与此有直接关系。上面两项,基本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
    ③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着眼于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动荡与混乱;着眼于更长远的历史,则是转变与展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西汉中后期散文发展大势。

    正确答案: 从武帝即位至西汉年末,是西汉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后期。武帝初年,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开始与政治联姻;到西汉后期,儒家经学更一度成为谈政论事的依据。这种政治、文化的新趋势,使这一时期的政论散文创作,在总体倾向上出现了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证议事的新特点,其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和刘向。他们文章的共同特点是结构严整,逻辑清晰,雍容稳妥。
    董仲舒、刘向代表了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的主流,但在主流之外,也还有一些作家写出了与主流不甚相同的一些作品,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桓宽的《盐铁论》等,或叙写个人情志和社会生活感受,或直论时政而不轻言经籍灾异,多写得感情浓郁,个性鲜明,很为后人称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苏秉琦先生概括中国历史基本国情,认为中国的文化根系:()。
    A

    超百万年

    B

    上万年

    C

    五千年

    D

    两千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近2000年来中国重要农业作物嬗变的大势。

    正确答案: (1)从农作物的发展源头看可分为两类:当地或本地原生植物;境外引进的植物。这两类植物(农作物)一般是社会发展初期多为原生植物,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对外交流频
    繁期则外来引入的植物发展,扩展,推广快速。这中间有几次高潮期,如
    A、汉代(通西域)如胡瓜,草棉(印度)
    B、宋代(通东南亚,南洋)如占城水稻,
    C、明清(通东南亚及美洲)
    (2)嬗变过程,可分两个阶段,以宋元为界,以唐代为过渡期。
    ①从先秦到唐代:基本上是北粟南稻,但以粟等旱地作物为主。尤其是北方的“五谷”,应不包含水稻(而应包括菽—豆类),因为这期间的经济政治中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唐代可谓一个过渡期,水稻和小麦地位上升(且农业种植立足于平坝、浅丘坡地)。
    ②从宋元开始以后为第二阶段,中国农业种植结构有较大改变,这也同中国在唐宋以后的经济政治中心东移南迁有关:
    a、粮食生产上形成南稻北麦格局。其中作为适宜南方多水环境下生产的水稻所占比重更趋扩大,类似于第一阶段的粟的地位。
    b、开始大批量引进新的作物品种,且推广迅速,影响颇大,引发农业发展史上的(或粮食生产的)两次革命。
    c、经济作物发展越来越快。包括原生的和引进的,如棉花、油菜、烟草、花生、茶、婴粟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苏秉琦先生概括中国历史基本国情,认为中国的文化根系:()。

    • A、超百万年
    • B、上万年
    • C、五千年
    • D、两千年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简述控制气候变化的途径。


    正确答案: (一)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1)改变能源结构;2)提高能源转换效率;3)提高能源使用效率;4)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5)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等
    (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
    1)植树造林;2)采用固碳技术(CO2分离、回收,注入深海或地下;化学、物理、生物方法固定);
    (三)适应气候变化
    培养新农作物品种,调整产业结构等

  • 第15题:

    简述第四纪气候变化地貌证据?


    正确答案: 1.冰川地貌——是冰川作用的产物,是寒冷气候的标志。
    2.冰缘地貌——根据冰缘地貌可以恢复冰川作用范围。
    3.沙漠的演变(扩大、收缩)——沙漠是干燥气候的产物。
    4.内陆湖泊的演变——一般高湖面代表雨期,低湖面代表间雨期。
    5.海面变化——海面变化分为地动型和水动型;地动型海面变化是局部的,反映新构造运动。水动型海面变化是全球性的,反映气候变化。

  • 第16题:

    简述冰川发育的条件,与气候变化的主要关系?


    正确答案: 冰川发育的地形条件:冰川发育最基本的地形条件是山脉或山峰的海拔是否深入到雪线即平衡线高度以上,因此,山脉或山峰的绝对高度及其在雪线以上的相对高差,是决定山地冰川数量多少和其规模大小的主要地形因素。研究表明,山脉雪线以上海拔越高,冰川形成的积累空间就越大,同时也为冰川发育提供了更多的冷储和拦截更多的降水,因而在中国西部许多海拔7000m以上的山峰周围,放射状地分布着复式或树枝状山谷冰川,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冰川作用中心,在冰川资源总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地形的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和切割程度不同,也会造成冰川发育不同。如青藏高原边缘山地,绝对高度大,与其周围的山麓或平原相对高度也大,并且坡陡谷深,切割侵蚀严重,是巨大的深嵌型山谷冰川的发源地。其内部山地绝对高度一般较小,很少超过7000m,地形也较为和缓,从而有利于冰川在横的,大体水平方向上扩展。此外,坡向也可以通过影响降水量和热量条件来影响冰川的发育。如我国西部大多数山地,按其冰川数量以北坡居多,冰川规模也较大。这是因为该坡向所受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但是当南坡处于有利于接受水汽来源的格局时,并且降水量的增大能客服热量的不利影响时,南坡就能发育数量和规模比北坡大的冰川。如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水、热及其组合是影响冰川发育的主要气候因子。降水决定冰川积累,气温决定消融,因此降水的多寡及其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影响冰川的补给和活动性,而气温的高低影响成冰作用和冰川融水,和降水共同决定冰川的性质、发育和演化。
    在稳定状态下,冰川平衡线处的积累量等于消融量。积累量可由平衡线高度上的降水量表示,而消融量可由夏季平均气温表示。因此,平衡线处的夏季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及其组合,是一定区域气候在冰川状态上的反映。则当该区域上气候条件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平衡线的上升或下降。进而影响到该区域冰川的发育。

  • 第17题:

    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正确答案: 对于中国气候变迁史的研究,最早的学者是竺可桢(绍兴人,1890-1974)。课本34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也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 第18题:

    简述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正确答案: (1)行为主义
    (2)精神分析
    (3)人本主义

  • 第19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


    正确答案: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有以下三点最重要:
    ①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融合不仅发生在北方,也发生在南方;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
    ②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与此有直接关系。上面两项,基本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
    ③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着眼于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动荡与混乱;着眼于更长远的历史,则是转变与展进。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们把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

    B

    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

    C

    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D

    气候变化指干湿变化,不包括冷暖变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竺可桢发表的()成为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经典作品。
    A

    《人生地理学》

    B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C

    《江浙两省人文地理之比较》

    D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控制气候变化的途径。

    正确答案: (一)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1)改变能源结构;2)提高能源转换效率;3)提高能源使用效率;4)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5)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等
    (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
    1)植树造林;2)采用固碳技术(CO2分离、回收,注入深海或地下;化学、物理、生物方法固定);
    (三)适应气候变化
    培养新农作物品种,调整产业结构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近5000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的变化和趋势。

    正确答案: 变化:
    1)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的温暖期;当时黄河流域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冬季1月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3°--5°;长江流域在这个时期气候也十分温暖湿润,降水也比现在多。
    2)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50年,为我国近5000年以来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3)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到西汉末年为第二个温暖期。
    4)公元初年——600年包括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为第二个寒冷期。
    5)600年——1000年,隋唐至北宋初,为第三个温暖期。
    6)1000年——1200年,两宋时期为第三个寒冷期。
    7)1200年——1400年,南宋中期至元代中期为第四个温暖期。
    8)1400年——1900年,明清时期为第四个寒冷期。
    趋势: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而寒冷期却一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近5000年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

    正确答案: 一、分两方面来讲:量和质。即量的减少(自然和社会因素)和质的恶化(多为人为因素所致)
    二、1.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内陆河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多缩小而干涸。
    2、江河的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年变差和年内季节差)增大,而在北方黄河流域河流表现得特别明显。不仅黄河主流的断流时间越来越长,而支流的径流量更是大减,许多河流完全干涸,遂成为历史名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