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曹植的五言诗脱胎于汉乐府,又对汉乐府有较大的发展与革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诗歌的文人化。乐府诗以古朴见长,大多采用白描手法,人工加工、改造的成份不多。可谓“天然去雕饰”,有一股清新可爱之气。至曹植时代,文学开始了自觉的时期,人们对美的创造成份增多。诗歌在构思的方式、词藻的运用、表现的手法上更细致、更艺术化,因而也更具美感。曹植的五言诗一方面继承了汉乐府的天然古朴,另一方面又向着“词采华茂”的方向做着开拓性的工作,尤其注重篇章结构的剪裁安排,比如曹植的《美女篇》,对主人公形象的描绘,,既惜墨如金,又浓笔重彩,由简入繁,当简则简当繁则繁,繁简得当,详略适宜,细腻敏锐的审美感知力使他的诗篇空前的精巧纤美。诗篇首二句“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即采用简净之笔,对主人公的外貌、内质及其活动场地进行了总的概括和交待,整体上给读者以初步的印象和感受。接着,作者运用繁复之笔,不厌其烦而具体细腻地描写“美女”的外在的美。曹植还善于剪裁,化繁为简。《陌上桑》中有“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六句,运用艺术空白理论,从侧面描绘人们见到的罗敷的情景;而《美女篇》只用两句:“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便十分精炼地烘托出了美女的动人形象。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汉乐府的学习、发展和提高。二、从叙事开始转向抒情曹植恰当灵活地运用汉乐府形式抒发自己的身世情怀,具有鲜明的个性。《美女篇》以美女盛年难觅佳偶暗喻志士怀才不遇,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功业不就的苦闷心情。《白马篇》,通过对游侠儿英雄形象的塑造,歌颂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了诗人为国建立功勋的理想和志愿。
更多“曹植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 ”相关问题
  • 第1题:

    ( )的《暴风骤雨》代表了解放区土改题材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A. 周立波
    B. 曹禺
    C. 欧阳山
    D. 张恨水


    答案:A
    解析:
    周立波1948年完成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创作,这篇作品曾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作品主要人物赵玉林、郭全海、老孙头。

  • 第2题:

    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傲世谁堪千古秀,
    清狂自比一秋心。
    天罡籁以黄花瘦,
    淡眼红尘冷到今。

  • 第3题:

    1、在“三曹”中,诗歌作品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曹芳


    曹操

  • 第4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

    A.曹操
    B.曹植
    C.杜甫
    D.白居易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B李清照号青莲居士

    C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作诗最多的诗人

    D辛弃疾是宋词史上作词最多的词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