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生文件夹下的数据库“图书借阅”中的表完成如下操作:为表“图书借阅”增加一个字段“姓名”,字段类型为“字符型”,宽度为“8”。编写程序“cx1”完成以下两小题:(1)填写表“图书借阅”的新字段值“姓名”(取自“借书证号”对应的读者信息表的“姓名”字段)。(2)查询表“图书借阅”中“2007年12月30日”的借书记录,并将查询结果输入表“result”中。运行该程序。

题目

对考生文件夹下的数据库“图书借阅”中的表完成如下操作:

为表“图书借阅”增加一个字段“姓名”,字段类型为“字符型”,宽度为“8”。

编写程序“cx1”完成以下两小题:

(1)填写表“图书借阅”的新字段值“姓名”(取自“借书证号”对应的读者信息表的“姓名”字段)。

(2)查询表“图书借阅”中“2007年12月30日”的借书记录,并将查询结果输入表“result”中。

运行该程序。


相似考题
更多“对考生文件夹下的数据库“图书借阅”中的表完成如下操作:为表“图书借阅”增加一个字段“姓名”,字段类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考生文件夹下的数据库“员工管理”中的“员工信息”表和“职称信息”表完成如下操作:

    ①为表“职称信息”增加两个字段“人数”和“明年人数”,字段类型均为整型。

    ②编写命令程序myp,查询职工中拥有每种职称的人数,并将其填入表“职称”的“人数”字段中,根据职称表中的“人数”和“增加百分比”,计算“明年人数”的值,如果增加的人数不足一个,则不增加。

    ③运行该程序。


    正确答案:从菜单栏里单击“文件”并选择“打开”或直接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开”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打开的数据库文件“员工信息管理.dbc”。 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右键单击数据库表“职称信息”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修改”菜单命令进入“职称信息”的数据表设计器界面在“字段”选项卡中单击右边的“插入”命令按钮在字段名中输入“人数”类型为“整型”用同样的方法增加“明年人数”字段。单击右边“确定”按钮。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MODIFY COMMANDmyp在弹出的程序编辑窗口中输入如下代码: ***********文件myp.prg中的程序代码********** SELECT员工信息.职称代码增加百分比COUNT(*)AS人数; FROM员工信息职称信息; WHERE员工信息.职称代码:职称信息.职称代码; GROUP BY员工信息.职称代码; INTO CURSOR atemp DO WHILE NOT EOF() UPDATE职称信息 SET 人数=atemp.人数明年人数=atemp.人数+; atemp.人数*atemp.增加百分比/100; WHERE职称信息.职称代码=atemp.职称代码 单击菜单中的“程序”—“运行”来运行程序结果如图3-132所示。
    从菜单栏里单击“文件”并选择“打开”,或直接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开”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打开的数据库文件“员工信息管理.dbc”。 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右键单击数据库表“职称信息”,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修改”菜单命令,进入“职称信息”的数据表设计器界面,在“字段”选项卡中,单击右边的“插入”命令按钮,在字段名中输入“人数”,类型为“整型”,用同样的方法增加“明年人数”字段。单击右边“确定”按钮。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MODIFY COMMANDmyp,在弹出的程序编辑窗口中输入如下代码: ***********文件myp.prg中的程序代码********** SELECT员工信息.职称代码,增加百分比,COUNT(*)AS人数; FROM员工信息,职称信息; WHERE员工信息.职称代码:职称信息.职称代码; GROUP BY员工信息.职称代码; INTO CURSOR atemp DO WHILE NOT EOF() UPDATE职称信息 SET 人数=atemp.人数,明年人数=atemp.人数+; atemp.人数*atemp.增加百分比/100; WHERE职称信息.职称代码=atemp.职称代码 单击菜单中的“程序”—“运行”来运行程序,结果如图3-132所示。 解析:本大题主要考查的是字段的增加以及记录的更新,字段的增加可在表设计器中完成,更新记录可以利用SQL语句,设计过程中可利用临时表来存放查询结果,再利用DO循环语句对表中的记录逐条更新。

  • 第2题:

    在“BOOK.mdb”数据库中有Book、等级、读者、借阅和未借图书五张表。

    (1)以book表和借阅表为数据源,创建“查询2”,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已借出情况。结果显示出版社和共借出([借阅].[书 ID]之Count)字段。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2)创建宏“宏1”,运行“借阅情况”查询。


    正确答案:

  • 第3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sampl。mdb”数据库文件中已建立表对象“tVisitor”,同时在考生文件夹下还存有“exam.mdb”数据库文件。试按以下操作要求,完成表对象“tVisitor”的编辑和表对象“tLine”的导入:

    在考生文件夹下,“sampl。mdb”数据库文件中已建立表对象“tVisitor”,同时在考生文件夹下还存有“exam.mdb”数据库文件。试按以下操作要求,完成表对象“tVisitor”的编辑和表对象“tLine”的导入:

    (1)设置“游客ID”字段为主键。

    (2)设置“姓名”字段为“必填”字段。

    (3)设置“年龄”字段的“有效性规则”属性为: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60。

    (4)设置“年龄”字段的“有效性文本”属性为:“输入的年龄应在10岁到60岁之间,请重新输入。”。

    (5)在编辑完的表中输入如下一条新记录,其中“照片”字段数据设置为考生文件夹下的“照片1.bmp”图像文件。

    (6)将“exam.mdb”数据库文件中的表对象“tLine”导入到“sampl.mdb”数据库文件内,表名不变。


    正确答案:【操作步骤】 (1)步骤1:双击打开“sampl.mdb”数据库单击“表”对象单击“tVisitor”表单击“设计”按钮在“游客ID”上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选择“主键”命令。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2)步骤1:单击“tVisitor”表单击“设计”按钮。单击“姓名”字段在“字段属性”中的“允许空字符串”所在行选择“否”。如图2-125所示。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3)步骤1:单击“tVisitor”表单击“设计”按钮。单击“年龄”字段在“字段属性”中“有效性规则”所在行输入:>=10 and=60。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4)步骤1:单击“tVisitor”表单击“设计”按钮。在表设计视图下单击“年龄”字段在“字段属性”中“有效性文本”所在行输入:输入的年龄应在10岁到60岁之间请重新输入。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5)步骤1:双击打开“tVisitor”表。光标在第二条记录的第一列单击开始输入记录输入完毕后按<→>键右移。在输入“照片”时在其“单元格”内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对象”命令。在其对话框内选择“由文件创建”选项。如图2-126所示。 步骤2:单击“浏览”按钮查找“1.bmp”的存储位置双击“1.bmp”将文件导入。 步骤3:单击“确定”按钮关闭表。 (6)步骤1:在“sampl.mdb”数据库窗口下执行【文件】→【获取外部数据】→【导入】菜单命令。在“导入”对话框内选择“exam.mdb”数据存储位置。选择“tLine”表。 步骤2: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关闭“sampl.mdb”数据库窗口。
    【操作步骤】 (1)步骤1:双击打开“sampl.mdb”数据库,单击“表”对象,单击“tVisitor”表,单击“设计”按钮,在“游客ID”上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选择“主键”命令。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2)步骤1:单击“tVisitor”表,单击“设计”按钮。单击“姓名”字段,在“字段属性”中的“允许空字符串”所在行选择“否”。如图2-125所示。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3)步骤1:单击“tVisitor”表,单击“设计”按钮。单击“年龄”字段,在“字段属性”中“有效性规则”所在行输入:>=10 and=60。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4)步骤1:单击“tVisitor”表,单击“设计”按钮。在表设计视图下,单击“年龄”字段,在“字段属性”中“有效性文本”所在行输入:输入的年龄应在10岁到60岁之间,请重新输入。 步骤2:单击“保存”按钮。关闭“表设计视图”。 (5)步骤1:双击打开“tVisitor”表。光标在第二条记录的第一列单击开始输入记录,输入完毕后按<→>键右移。在输入“照片”时,在其“单元格”内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对象”命令。在其对话框内选择“由文件创建”选项。如图2-126所示。 步骤2:单击“浏览”按钮,查找“1.bmp”的存储位置,双击“1.bmp”,将文件导入。 步骤3:单击“确定”按钮,关闭表。 (6)步骤1:在“sampl.mdb”数据库窗口下,执行【文件】→【获取外部数据】→【导入】菜单命令。在“导入”对话框内选择“exam.mdb”数据存储位置。选择“tLine”表。 步骤2: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关闭“sampl.mdb”数据库窗口。 解析:(1)考查主键字段的分析以及主键的设计方法。(2)考查空字值和非空值的值的表达方法。(3)考查有效值和有效规则的设置方法。(4)考查有效值和有效规则的设置以及条件值的表达方法。(5)考查表记录的添加方法.(6)考查在Access数据库中导入外部数据的方法。

  • 第4题:

    对考生文件夹下表“客户”和“定货”完成如下操作:

    ①为表客户增加一个字段,字段名为“应付款”,字段类型为数值型,宽度为10,小数位数为2。

    ②编写程序myp统计表“定货”中每个客户的费用总和,并将该值写入表“客户”的对应客户的“应付款”字段。

    ③运行该程序。


    正确答案: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MODIFY COMMAND myp在弹出的程序编辑窗口中输入如下程序段: ******程序文件myp. prg中的程序段************************* ALTER TABLE 客户 ADD 应付款N(102) SELECT 客户编号SUM(金额)AS 应付款 FROM 定货; GROUP BY 客户编号INTO CURSOR atemp DO WHILE NOT EOF () UPDATE 客户 SET 应付款= atemp.应付款; WHERE 客户.客户编号=atemp.客户编号 SKIP ENDDO ********************************************************* 在命令窗口输入命令:DO myp执行程序结果如图3-89所示。 图3-89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MODIFY COMMAND myp,在弹出的程序编辑窗口中输入如下程序段: ******程序文件myp. prg中的程序段************************* ALTER TABLE 客户 ADD 应付款N(10,2) SELECT 客户编号,SUM(金额)AS 应付款 FROM 定货; GROUP BY 客户编号INTO CURSOR atemp DO WHILE NOT EOF () UPDATE 客户 SET 应付款= atemp.应付款; WHERE 客户.客户编号=atemp.客户编号 SKIP ENDDO ********************************************************* 在命令窗口输入命令:DO myp,执行程序,结果如图3-89所示。 图3-89 解析:本大题主要考查的是SQL语句的应用,字段的增加用到数据表的定义语句,在SQL语句设计过程中可利用临时表来存放查询结果,再利用DO循环语句对表中的记录逐条更新。

  • 第5题:

    在“BOOK.mdb”数据库中有Book、等级、读者、借阅和未借图书5张表。

    (1)以book表和借阅表为数据源,创建“查询2”,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己借出情况。结果显示出版社和共借出([借阅]书ID]之Count)字段。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2)创建宏“宏1”,运行“借阅情况”查询。


    正确答案:(1)在“数据库”窗口中新建一个查询在弹出的“新建查询”对话框中选择“设计视图”在弹出的“显示表”对话框中添加book表和借阅表。选择出版社和书ID字段单击“总计”按钮。出版社字段的准则行设置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各字段的总计行选择如下:出版社字段选择“分组”书ID字段选择“总计”。在书ID字段前添加“共借出”。将该查询保存为“查询2”。 (2)在“数据库”窗口中新建一个宏在弹出的“新建宏”窗口中选择“设计视图”选择“OpenQuery”操作选择“借阅情况”查询。将该宏保存为“宏1”。
    (1)在“数据库”窗口中新建一个查询,在弹出的“新建查询”对话框中选择“设计视图”,在弹出的“显示表”对话框中添加book表和借阅表。选择出版社和书ID字段,单击“总计”按钮。出版社字段的准则行设置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各字段的总计行选择如下:出版社字段选择“分组”,书ID字段选择“总计”。在书ID字段前添加“共借出”。将该查询保存为“查询2”。 (2)在“数据库”窗口中新建一个宏,在弹出的“新建宏”窗口中选择“设计视图”,选择“OpenQuery”操作,选择“借阅情况”查询。将该宏保存为“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