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更多“简述管制性有害生物、非管制性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后两者之间”相关问题
  • 第1题:

    检疫性有害生物


    正确答案: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 第2题:

    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与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的有害生物是国内局部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重点需要防止其扩散蔓延和危害。国内植物、植物产品调运不能带有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多数是我国没有发生的、需要严防其传入的有害生物,也包括一部分我国虽有发生,但国家正采取检疫措施进行控制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进口植物、植物产品不能带有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一般来说,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比较宽泛,它包含了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地方补充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世界各国一般都有自己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植物、植物产品出口时也必须符合进口国家的检疫要求,不带其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 第3题:

    产地检疫发现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其它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对产地检疫发现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其它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应监督、指导生产(经营)单位(个人)进行除害处理。对新发生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必须采取措施彻底扑灭,并向当地森检机构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疫情。

  • 第4题:

    简述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类别。


    正确答案: 1、检疫性植物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     
    2、检疫性动物:昆虫、螨类和软体动物等;
    3、检疫性杂草:寄生型害草、竞争型害草、有毒型害草等。

  • 第5题: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规定:在已发生区检疫性有害生物造成()为成灾,达到检疫性有害生物成灾标准的整个小班面积均计入成灾面积。


    正确答案:寄主植物死亡

  • 第6题: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NQP)


    正确答案:一种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将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因而进口方的法律、法规可以规定对其采取检疫措施。

  • 第7题:

    目前,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吉林省林业厅公布的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各有多少种?


    正确答案: 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21种,吉林省林业厅公布的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8种。

  • 第8题:

    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什么是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试比较二者的区别。


    正确答案:检疫性有害生物(QP)
    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NQP)
    一种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将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因而进口方的法律、法规可以规定对其采取检疫措施。
    区别:
    前者检疫要求针对任何传播途径,无分布或分布极有限,经济影响可以预期,如存在,目标必须是根除或封锁在官方控制之下
    后者检疫要求只针对种植材料,已存在并可能分布广泛,经济影响已经知道,处于特定种植用植物的、官方目标是抑制其危害。

  • 第9题:

    填空题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规定:在已发生区检疫性有害生物造成()为成灾,达到检疫性有害生物成灾标准的整个小班面积均计入成灾面积。

    正确答案: 寄主植物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与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的有害生物是国内局部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重点需要防止其扩散蔓延和危害。国内植物、植物产品调运不能带有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多数是我国没有发生的、需要严防其传入的有害生物,也包括一部分我国虽有发生,但国家正采取检疫措施进行控制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进口植物、植物产品不能带有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一般来说,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比较宽泛,它包含了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地方补充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世界各国一般都有自己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植物、植物产品出口时也必须符合进口国家的检疫要求,不带其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什么是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试比较二者的区别。

    正确答案: 检疫性有害生物(QP)
    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NQP)
    一种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将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因而进口方的法律、法规可以规定对其采取检疫措施。
    区别:
    前者检疫要求针对任何传播途径,无分布或分布极有限,经济影响可以预期,如存在,目标必须是根除或封锁在官方控制之下
    后者检疫要求只针对种植材料,已存在并可能分布广泛,经济影响已经知道,处于特定种植用植物的、官方目标是抑制其危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中明确指出,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发生时,及时()。灾情得到控制后,按法定程序将新发现的重大有害生物增列为()。
    A

    向国务院报告灾情,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B

    向国务院报告灾情,国家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

    C

    向国家林业局报告灾情,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D

    向国家林业局报告灾情,国家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检疫性有害生物与常规的病虫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检疫性有害生物与常规病虫的主要区别有:
    ①发生范围不同。检疫性有害生物一般发生在局部地区,而常规病虫发生分布比较普遍。
    ②强制性不同。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以及双边或多边植物检疫协定规定的危险性特别大、在我国没有发生或发生但局部分布的一些病、虫、草,必须按照国家检疫机构的要求进行防治;而常规的病虫则是指普遍发生的、为害或可能为害植物及其产品的有害生物,且未列入国家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的所有有害生物,由国家植保机构指导相关单位或个人开展防治。
    ③防治目标不同。对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采取封锁、控制、消灭措施,防治措施的强度更大,重点是阻止其传播扩散;对常规病虫,主要开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一般只要求通过防治将常规病虫的为害程度控制在经济允许的阈值或防治指标以下即可,重点控制其危害。

  • 第14题:

    《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所称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是指发生暴发性,危险性或者大面积的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事件,包括:()。

    • A、林业有害生物直接危及人类健康的
    • B、从国(境)外新传入林业有害生物的
    • C、新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的
    • D、林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导致叶部受害连片成灾面积2万公顷以上、枝干受害连片成灾面积0.2万公顷以上的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中明确指出,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发生时,及时()。灾情得到控制后,按法定程序将新发现的重大有害生物增列为()。

    • A、向国务院报告灾情,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 B、向国务院报告灾情,国家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
    • C、向国家林业局报告灾情,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 D、向国家林业局报告灾情,国家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包括()、()和()。


    正确答案:检疫性植物病原物;检疫性害虫;检疫性杂草

  • 第17题:

    简述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本过程。


    正确答案: PRA开始阶段(起点)
    一般有三个起点:一、从可能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本身开始分析;二、从检疫性有害生物可能随其传入和扩散的传播途径开始分析,通常指进口某种商品;三、因建议政策的修订而重新开始做风险分析。
    当进口一种商品或引进新的植物种、修改植物检疫法规或发现新的有害生物的定殖爆发和经常截获某一有害生物等,均促使PRA过程开始或启动。然后列出潜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划定PRA地区,进入第二阶段。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阶段
    对在第一阶段确定的需进行进一步评估的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清单逐个考虑并审核,看是否符合限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
    在这一阶段,要求指出哪些信息与有害生物有关,它的潜在寄主植物是哪些,以及利用这些信息来评估有害生物的所有影响,建议可能被执行的经济分析等级。应始终参考专家的判断,当有足够证据并已广泛认为某种有害生物的传入将引起不可接受的经济后果时,应着重于传入和扩展的可能性;当俺就经济影响水平或以经济影响水平来评价风险管理措施的强度或者在评估消除或控制有害生物的得失时,应详细研究所有经济因子。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阶段
    主要包括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及其与之相一致或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方案的设计和评估,并逐步发展到应用系统方法。结果是选择一种或多种措施来降低相关的有害生物风险到可接受水平。

  • 第18题:

    将一种有害生物分类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包括哪些主要要素?


    正确答案: 1.有害生物的特性
    2.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是否存在有害生物
    3.管理状况
    4.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
    5.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的经济影响潜力

  • 第19题:

    检疫性有害生物(QP)


    正确答案: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 第20题: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检疫性有害生物)


    正确答案: 评价和选择备选方案以减少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风险。

  • 第21题:

    填空题
    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共计检疫性有害生物()种,其中检疫性害虫()种,检疫性病害(真菌()种、原核生物()种、病毒及类病毒()种、线虫()种等),检疫性杂草()种,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软体动物:蜗牛)()种。

    正确答案: 435,146,125,58,39,20,41,6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NQP)

    正确答案: 一种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将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因而进口方的法律、法规可以规定对其采取检疫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所称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是指发生暴发性,危险性或者大面积的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事件,包括:()。
    A

    林业有害生物直接危及人类健康的

    B

    从国(境)外新传入林业有害生物的

    C

    新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的

    D

    林业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导致叶部受害连片成灾面积2万公顷以上、枝干受害连片成灾面积0.2万公顷以上的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产地检疫发现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其它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对产地检疫发现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其它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应监督、指导生产(经营)单位(个人)进行除害处理。对新发生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必须采取措施彻底扑灭,并向当地森检机构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疫情。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