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带电的本质是得失电子,得到电子带正电,失去电子带负点。

2、很多学生会觉得玻璃棒一定带正点,橡胶棒一定带负点。这个其实要看它跟什么东西摩擦。另一个易错点就是验电器原理的理解上有误,当用带电体接触金属球后,就会发生电荷的转移,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上带的电荷应该是同一种。有的学生会认为金属球和下面的金箔上的电荷是不一样的。这个跟感应起电不一样。
更多“初中物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性(),异性()。
    相斥;相吸

  • 第2题: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来进行的。

    • A、电流
    • B、电压
    • C、电荷
    • D、电阻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


    正确答案:物质

  • 第4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正确答案: (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教学设计如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其单位。(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②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③锻炼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大胆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难点: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 3.教学过程:(1)摩擦起电现象演示引课:用干燥的手用力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实验:①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纸屑被吸引)②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再靠近自来水,观察现象。(水流被吸引)摩擦过的塑料刻度尺跟不摩擦的塑料刻度尺有了不同的性质,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实验:有两根同样的玻璃棒、两根同样的橡胶棒,同时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它带电,将一根放在支座上,用另一根玻璃棒的带电端靠近这根玻璃棒的带电端,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并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提出问题:从这些实验现象中能发现什么呢?告诉学生:人们发现带电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就是说物体带的电荷要么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要么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可能,自然界中只有这样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 第5题:

    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核辐射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正负电荷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说明电荷间发生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电场施加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点电荷系的相互作用能


    正确答案: 把各点电荷由所在位置分散至彼此相距无穷远的过程中电场力作的功。

  • 第8题:

    单选题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从实验中发现了()
    A

    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B

    电磁感应现象

    C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公式

    D

    磁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公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法国物理学家()(1736-1806)用实验研究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电力,于1785年发现了下述规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个规律叫()定律。

    正确答案: 库仑、库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量子场论中,电荷间相互作用是如何产生的?()
    A

    通过电场

    B

    交换光子

    C

    电子场

    D

    以上三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正确答案: 扭秤实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性电荷互相(),异性电荷互相()。


    正确答案:排斥;吸引

  • 第14题:

    库伦定律表明,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正确答案:正比

  • 第15题:

    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A、同性相吸
    • B、同性相斥
    • C、异性相吸
    • D、异性相斥

    正确答案:B,C

  • 第17题: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正确答案:扭秤实验

  • 第18题:

    库仑定律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 B、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反比
    • C、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D、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E、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 F、作用力的方向不在它们的连线上

    正确答案:A,C,E

  • 第19题:

    电荷有正、负两种,电荷与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同性()、异性电荷相互()。


    正确答案:相斥;吸引

  • 第20题:

    判断题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来传递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即____电荷和____电荷.电荷间相互作用时,同种电荷相互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

    正确答案: 正,负,排斥,吸引
    解析:
    自然界只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且同种电荷间相互排斥,异种电荷间相互吸引.

  • 第22题:

    填空题
    库伦定律表明,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正确答案: 正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

    正确答案: 物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