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观察及观察力?小学生观察力有哪些特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培养观察力的要点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2)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3)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4)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 第2题:

    什么叫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这些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 第3题:

    简述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特点如下: (1)观察的目的性。学前初期幼儿常常不能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观察。他们的观察或事先无目的,或易在观察中忘记了目的,很容易受外界刺激和个人情绪、兴趣的影响。
    (2)观察的精确性。学前初期儿童的观察也往往不够仔细、认真,常常是粗枝大叶、笼统、片面。他们能看见颜色鲜艳、位置突出、新鲜、有变化的物体,看不见虽然能代表事物实质却不显眼、不突出、比较细致的部分,有时甚至发生错误。
    (3)观察的持续性。学前儿童,特别是小班孩子的观察常常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注意的方向和对象,到中班,特别是大班.幼儿的观察时间才能逐渐增加。
    (4)观察的概括性。学前初期儿童观察时,常常不能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查,因而也不能发现各事物或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5)观察的组织性。学前儿童在观察中,常常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地、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观察,而时常是一会儿看东,一会儿看西,杂乱无章;甚至还不会有条有理地区别两个物体或图片的异同,不会将两个物体或两张图片中的相应部分逐一进行比较。在这方面,中、大班的幼儿较小班幼儿有较大的进步,但即使是到了大班,也仍然不是多数的孩子都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观察事物。

  • 第4题: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案:
    解析: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儿童可以看到各对象之间能够直接感知的空间联系;(2)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3)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地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主题。?

  • 第5题:

    简述大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
    (2)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3)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性;
    (4)观察具有相对的深刻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