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2岁。5年来站立、咳嗽时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肿块,呈梨形,平卧可消失。12小时前搬家具时肿块增大,有明显疼痛,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诊断为腹外疝入院治疗。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是A.立即手术B.手法复位C.药物止痛D.平卧观察E.抗生素治疗

题目

患者,男性,62岁。5年来站立、咳嗽时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肿块,呈梨形,平卧可消失。12小时前搬家具时肿块增大,有明显疼痛,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诊断为腹外疝入院治疗。

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是

A.立即手术

B.手法复位

C.药物止痛

D.平卧观察

E.抗生素治疗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嵌顿性疝原则上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防疝内容物坏死,并解除伴发的肠梗阻。
更多“患者,男性,62岁。5年来站立、咳嗽时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肿块,呈梨形,平卧可消失。12小时前搬家具时肿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62岁,5年来站立、咳嗽时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肿块,呈梨形,平卧可消失,12小时前搬家具时肿块增大,有明显疼痛,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诊断为腹外疝入院治疗。

    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是
    A:立即手术
    B:手法复位
    C:药物止痛
    D:平卧观察
    E:抗生素治疗

    答案:A
    解析:
    患者腹外疝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考虑为腹外疝梗阻,应立即手术。
    腹外疝手术后若再次复发,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 第2题:

    患者,男性,65岁。慢性便秘多年,近半年来发现站立时阴囊部位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时可还纳。体检发现外环扩大,嘱病人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平卧回纳肿块后,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此病人诊断为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脐疝
    E.切口疝

    答案:A
    解析:
    腹股沟斜疝病人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推送向腹腔回纳而消失。回纳后检查时,以手指通过阴囊皮肤伸入浅环,可感浅环扩大、腹壁软弱;此时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病人起立并咳嗽,并不出现疝块;如果一旦移去手指,则可见疝块突出。

  • 第3题:

    患者,男,62岁,5年来站立、咳嗽时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肿块,呈梨形,平卧可消失,12小时前搬家具时肿块增大,有明显疼痛,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诊断为腹外疝入院治疗。

    患者治疗后即将出院,护士给予指导,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出院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B.减少和消除引起腹外疝复发的因素
    C.调整饮食习惯,保持排便通畅
    D.定期随访,疝复发时可在家中观察
    E.注意避免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如剧烈咳嗽等

    答案:D
    解析:
    1.患者腹外疝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考虑为腹外疝梗阻,应立即手术。
    2.腹外疝手术后若再次复发,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 第4题:

    男性,65岁,有慢性便秘多年。近半年来发现站立时阴囊部位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时可还纳。体检发现外环扩大,压迫内环嘱患者咳嗽,指尖有冲击感,平卧回纳肿块后,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

    此患者应诊断为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脐疝
    E.切口疝

    答案:A
    解析:
    1.根据该患者的表现考虑为腹股沟斜疝。2.术前最重要的是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即解除便秘。4.可托起阴囊,用沙袋压迫伤口以减轻阴囊血肿。5.正常情况下,因为疝修补术为非胃肠道手术,术后第二天可进普食。

  • 第5题:

    患者,男,62岁,5年来站立、咳嗽时反复出现左侧腹股沟肿块,呈梨形,平卧可消失,12小时前搬家具时肿块增大,有明显疼痛,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诊断为腹外疝入院治疗。

    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措施是( )
    A.立即手术
    B.手法复位
    C.药物止痛
    D.平卧观察
    E.抗生素治疗

    答案:A
    解析:
    1.患者腹外疝平卧和手推均不能回纳,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考虑为腹外疝梗阻,应立即手术。
    2.腹外疝手术后若再次复发,应立即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