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任何物质中,只要含有6.02×1023个微粒,这种物质的量叫做( ),以( )表示。 ”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中化学《摩尔质量》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提出问题】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学生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6.02×1023mol-1。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
    【教师引导】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的桥梁,那么,物质的量是如何把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联系起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摩尔质量。
    (二)探究新知




    2.你的试讲是否有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体现在哪?


    答案:
    解析:
    1、



    2、在本次试讲过程当中,我对学生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1)在导入环节,通过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2)在新课讲授环节,通过练习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摩尔数相同的物质,粒子数相等,那么物质的量相同的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物质的量相等的物质质量不一定相等。从而引发学生继续思考物质的量相同的物质的质量与什么有关,从而得出本节课的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
    (3)公式的得出,采用实例引导学生得出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对于我刚才的试讲,我认为我通过合理的引导,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 第2题:

    摩尔是表示()的单位,表示的物质基本单元的数目,l摩尔物质基本单位的数目为()个微粒。
    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6.02×1023

  • 第3题:

    以每升 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做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B)表示,单位为mol/L。


    B

  • 第4题: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上午 湖南省岳阳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量
    2.内容:
    在研究物质转化的过程中,人们除了关注物质转化方法的选择、转化条件的控制以外,还十分关注转化过程中物质间的定量关系。
    由于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粒子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简称为摩,符号为mol)。1 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A近似为6.02×10的23mol-1。例如:
    1 mol O2中约含6.02×10的23个氧分子;
    1 mol C中约含6.02×10的23个碳原子;
    1 mol H2SO4中约含6.02×10的23个硫酸分子;
    1 mol NaOH中约含6.02×10的23个Na+和6.02×10的23个Cl-;
    n mol 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的23。
    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N=n×NA
    3.基本要求:
    (1)简要写出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4)试讲时间十分钟。
    答辩题目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
    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这种说法对吗?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化学反应的本质,学生回答之后提出假设:要是可以计算反应有“多少”粒子参加反应,我们是不是可以控制反应呢?是否可定量的要求多少粒子参加反应?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微观粒子,跟前面例子中的大米、绿豆等,在计量本质上是一样的,不可能通过数数目,得到具体的多少。提出新问题:称量粒子质量可以吗?那我们要怎么办呢?引入本节课《物质的量》。
    (二)情景设置 新课讲授
    1.物质的量
    教师讲解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概念、单位和符号。说明物质的量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阿伏伽德罗常数
    提问:同样是物理量,比如质量,人们规定好一系列标准是多重,比如1 g、10 g等,那么,其他事物的质量就跟设立好的标准去对照,就可以得出属于他自己的质量。同样的物质的量也有自己的标准。
    教师进行讲解:使用物质的量,要设立1 mol是多少。而这个多少,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它的符号是NA,近似为6.02×10的23 mol-1。有了这个概念,任何数目的微观粒子都可以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同样,任意的粒子数目也可以用物质的量来表示。
    提问:1 mol O2、H2、NaCl中含有微观粒子数目为多少,n mol 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多少。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进行总结: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之间存在如下关系:N=n×NA
    (三)拓展提升 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收获了哪些。
    作业:查找阿伏伽德罗这位科学家的简介。
    【板书设计】
    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n):单位是mol。
    2.阿伏伽德罗常数(NA):N=n×NA
    【答辩题目解析】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
    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
    解析:
    1.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1)从认识发展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2)深入分析教学内容;(3)提升运用各种教学技能的能力。
    2.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它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国际上摩尔这个单位是以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即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的23个。

  • 第5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0.012kg碳--12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阿伏加得罗常数的集体就是1mol

    D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