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数据要求:感潮河段、入海河口及近岸海域建设项目应考虑盐度对污染物运移扩散的影响,一级评价时间精度不得低于()。A.0.5h B.1h C.12h D.24h

题目
基础数据要求:感潮河段、入海河口及近岸海域建设项目应考虑盐度对污染物运移扩散的影响,一级评价时间精度不得低于()。

A.0.5h
B.1h
C.12h
D.24h

相似考题
更多“基础数据要求:感潮河段、入海河口及近岸海域建设项目应考虑盐度对污染物运移扩散的影响,一级评价时间精度不得低于()。”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7年)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m2/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

    A.66
    B.80
    C.132
    D.160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水体密度分布对感潮河口污染物的输移混合影响很大,按垂向密度结构考虑入海河口可分为( )。
    A. 部分混合洞口
    B. 充分混合洞口
    c. 淡水模河口
    D. 盐水棋洞口


    答案:A,B,D
    解析:

  • 第3题:

    某入海小河赶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m2/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

    A.66
    B.80
    C.132
    D.160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同意思,分别对x2断面和Xl 断面的浓皮带入题目给定的水质模型

  • 第4题:

    某入海河流的A 处,其下游河段的水流受潮水影响,发生周期性的顺、逆流向变化,
    A 处的上游河段受潮水影响,仅有水位的周期性升降变化,A 处称为该入海河流的( )。

    A.感潮界 B.潮流界 C.潮区界 D.滞留点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模型概化:某新建项目排放口位于注入近岸海域的小型河流,预测某不可溶性污染物浓度进行模型概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可将潮流界作为感潮河段的边界
    B.可只考虑潮汐作用
    C.采用解析解时按要求概化为稳态进行预测
    D.可忽略其对近岸海域流场的影响

    答案:C,D
    解析:

  • 第6题: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测量内容除应包括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应有( )。
    A感潮河段的范围
    B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分布
    C横断面形状
    D水面坡度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


    答案:A,B,C,D
    解析:

  • 第7题: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除与河流相的内容外,还有()。

    A:盐度、温度分层情况
    B:感潮河段的范围
    C:潮间隙、潮差和历时
    D:横断面、水面坡度
    E: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

    答案:B,C,D,E
    解析:
    选项A是海湾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

  • 第8题:

    在河流入海口,河口右侧的盐度和左侧的盐度是一样的吗?


    正确答案: 在河槽宽、深比较大的河口,在柯氏力作用下,北半球的河口左侧盐度较高(面向海洋),而右侧的盐度较低。

  • 第9题:

    船舶在入海河口的弯曲河段利用潮流时,一定要防止().

    • A、落弯
    • B、扫岸
    • C、AB都对
    • D、AB都不对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潮区界以下受潮汐影响的河段称为()
    A

    过渡段

    B

    喇叭型河口

    C

    三角洲河口

    D

    感潮河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船舶在入海河口的弯曲河段利用潮流时,一定要防止().
    A

    落弯

    B

    扫岸

    C

    AB都对

    D

    AB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径流和潮流在河口区的相互影响,一般可将入海河口区划分为()
    A

    潮流段、潮区段、感潮段

    B

    河流段、过渡段、潮流段

    C

    河流段、潮流段、感潮段

    D

    河流段、潮区段、潮流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河口的基本水文特征有()。

    A:河口又称为感潮河段,是指入海河流受到潮汐作用的一段河段
    B:河口与一般河流的主要区别是流量大、流速较慢
    C:河口区是海水和河流淡水相互汇合和混合之处,江河段的水结构只有盐水楔形式
    D:河口和海湾、陆架浅海水域位于陆地和大洋之间,具有最剧烈的时间空间变化,由于其容量小、水浅,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
    E:在河口海湾等近海水域,潮流对污染物的输移和扩散起重要作用

    答案:A,D,E
    解析:
    河口与一般河流主要区别是受到潮汐的影响;河口段水结构还有部分混合型和充分混合型两种。

  • 第14题:

    水体密度分布对感潮河口污染物的输移混合影响很大,按垂向密度结构考虑入海河口可分为( )。

    A.部分混合河口
    B.充分混合河口
    C.淡水楔河口
    D.盐水楔河口

    答案:A,B,D
    解析:
    在河口水域淡水径流对于盐度、密度的分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河口区是海水与河流淡水相互汇合和混合之处,一般情况下淡的径流水因密度较海水小,于表层向外海扩展,并通过卷吸和混合过程逐渐与海水混合,而高盐度的海水从底层楔入河口,形成河口盐水楔。这样的河口楔由底层的入流与表层的出流构成垂向环流来维持。河口段的水结构并不是只有这一种形式,在潮流发达的河口,或者在秋、冬季降温期,垂直对流发展,混合增强的情况下盐水楔被破坏,按垂直向的混合程度强弱和盐度分布的特征可形成部分混合型河口和充分混合型河口。河口淡水密度小,不可能形成淡水楔河口。

  • 第15题:

    某入海小河感潮段断面均匀,假设该河段断面潮平均盐通量为零,根据上游水文站提供的实测期间流量估算的平均流速为0.01m/s,两断面间距8km,枯水期近河口断面X2、远河口断面X1实测潮平均盐度分别为30‰、18.2‰,根据河口潮平均估算模式,该河口实测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为( ) /s。注:河口潮平均水质模式(X向海为正),

    A.66
    B.80
    C.132
    D.160

    答案:D
    解析:
    计算型。弄明白参数与题中各项数据的对应关系后,代入计算。由题,S为盐通量, 为平均流速, 为潮平均纵向离散系数。题中,X向海为正,则远河口断面x=-8000m,S-8000=18.2‰,近河口断面S0=30‰, =0.01m/s,代入 计算, ,求得 =160.1,选D。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位于入海河口(感潮河段)河口段(受潮汐影响)的某建设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时期至少()。

    A.春冬
    B.春秋
    C.春夏
    D.春夏秋

    答案:B
    解析: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属于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的要求有()。

    A.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B.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C.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
    D. 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答案:A,B,C,D
    解析:
    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以下要求:
    a)排放口所在水域形成的混合区,应限制在达标控制(考核)断面以外水域,且不得与已有排放口形成的混合区叠加,混合区外水域应满足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要求;
    b)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c)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d)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e)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f)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g)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
    h)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
    i)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 第18题: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测量内容除应包括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应有( )。

    A.感潮河段的范围
    B.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分布
    C.横断面形状
    D.水面坡度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

    答案:A,B,C,D
    解析:
    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和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除应包括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应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形状、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在采用水质数学模式预测时,其具体调查内容应根据评价等级、河流规模,按照河口常用水质数学模式涉及的环境水文特征值与环境水力学参数的需要决定。

  • 第19题:

    根据径流和潮流在河口区的相互影响,一般可将入海河口区划分为()

    • A、潮流段、潮区段、感潮段
    • B、河流段、过渡段、潮流段
    • C、河流段、潮流段、感潮段
    • D、河流段、潮区段、潮流段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根据《浙江省钱塘江管理条例》,河口两岸跨河、临河的重大建设项目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包含()内容。

    • A、生态流量
    • B、滩涂围垦
    • C、河道采砂
    • D、涌潮影响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潮区界以下受潮汐影响的河段称为()

    • A、过渡段
    • B、喇叭型河口
    • C、三角洲河口
    • D、感潮河段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不定项题
    河口的基本水文特征有(    )。
    A

    河口又称为感潮河段,是指入海河流受到潮汐作用的一段河段

    B

    在河口海湾等近海水域,潮流对污染物的输移和扩散起重要作用

    C

    河口区是海水和河流淡水相互汇合和混合之处,江河段的水结构只有盐水楔形式

    D

    河口和海湾、陆架浅海水域位于陆地和大洋之间,具有最剧烈的时间空间变化,由于其容量小、水浅,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在潮汐河段建桥时,桥位选择的要求有哪些?(  )
    A

    不应选在涌潮区段

    B

    应避开滩岸和凹岸多变地段

    C

    应离开既有挡潮闸一定距离

    D

    应避开受海浪影响大的地段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第4.2.11条规定,潮汐河段,桥位不宜选在涌潮区段,应避开凹岸和滩岸多变地段不宜紧邻档潮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