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1.根据所给资料,概括出应对突发安全事件机制应如何完善。不超过200字。2.根据给定资料,概括说明四川省公开征集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的举措的原因。

题目

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根据所给资料,概括出应对突发安全事件机制应如何完善。不超过2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概括说明四川省公开征集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的举措的原因。


相似考题
更多“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1.根据所给资料,概括出应对突发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为什么中央企业人工成本会增长较快。不超过200字。

    2.根据所给资料的内容,概括出我国企业分配以及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1.中央企业大都是各行业的优势企业或者具有垄断地位,他们利用国家资源和行政权力赚取着超额的利润。出于维护集团自身利益的本能,他们必然会采取各种隐性手段将本属于国家和全民所有的超额利润,尽量多地转化为集团内部的个人利益,这必然会造成中央企业人工成本增长过快的现象,其背后的实质就是攫取国家财富为部门、企业乃至个人所有,是另一种形式的腐败。
    2.(1)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或企业的职工工资平均水平偏低;
    (2)农民工工资增长过于缓慢,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并且经常遭遇拖欠工资的违法现象;
    (3)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主要体现在垄断行业的工资过高、增长较快;
    (4)企业内部分配关系尚未理顺,薪酬激励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 第2题:

    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谈到了土地征用会孳生腐败的问题,请谈谈其中的原因。不超过200字。

    2.根据所给资料提供的信息,请简单谈谈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问题。


    正确答案:
    1.在土地征用和分配领域,政府的行政权力占据主导地位,垄断着土地供应,同时土地的划拔和招标之间存在这巨大的价格差,这就给行政权力的寻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再加上中国社会一直是政府主导型社会,人民群众一直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对政府的行为缺少监督和制约,更使这种寻租和腐败行为畅通无阻。
    2.(1)严把土地使用关,确保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征用土地,以尽量少地减少征地和被征地农民的问题;
    (2)对于商业用途征地,要按照土地的真正商业价值给农民以补偿,并保证补偿款真正落到农民手中,防止中间被各级政府截留;
    (3)对于被征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以使其获得进入城市后能生存的技能;
    (4)将无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解决他们无地后的生存问题。

  • 第3题:

    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材料提到了“禁讨区”,概括设立“禁讨区”的几种观点及理由。不超过200字。

    2.根据给定材料提出综合解决城市乞讨者问题的建议。要求建议具有针对性且实际可行,字数在350字左右。


    正确答案:
    1.(1)赞成,在重大政治、经济活动、公共交通、旅游活动场所,公安、省、市政府部门门前及形象工程、窗口地段设立一些“禁讨区”,保证整个城市形象和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2)不赞成,认为是错误的管理思路;认为每个人都有流浪乞讨的自由;认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做法。
    2.城市乞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从以上资料我们发现乞讨人群具有复杂性、低改造性的特点,加之乞讨者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而且城市乞讨现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和缓和的社会问题,我们提供以下解决办法:(1)成立国家救助中心,指定社会乞讨救助专员,其他城市、交通、司法、医疗等国家机构设专员负责乞讨救助事务,各省市设立对口人员和部门,联合立法,联合监督执行;(2)国家拨发专项乞讨救助资金,成立乞讨救助基金会,各省市设分会,各地设立专门司法部门监督资金落实使用,鼓励企业、个人献爱心;(3)鼓励企业、个人收容有劳动力乞讨者进行合法雇用;(4)增加城市救助站规模,改变救助站运作模式,给乞讨者提供可以创造价值的场所;(5)建立救助管理全国联网信息系统,组织有效联管、联防;(6)严厉打击利用残疾人非法乞讨现象。

  • 第4题:

    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根据资料,我国对征地的用途已经做了规定,为什么还会出现大规模非法征地的现象?不超过2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简要解释“三无农民"的含义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
    1.虽然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征收或者征用土地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也就是说必须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对这个“公共利益’’没有做出相应的界定,在实际操作中就导致了政府部门钻法律的空子,随意解释“公共利益”的含义,大量的用于商业目的的征地业解释为“公共利益”并随意征地,导致了大量非法征用土地的现象?
    2.“三无农民”是指“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分”的农民。“三无农民”是在政府征用土地后只对农民进行低标准补偿后将之推向社会而产生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农民一直处于社会的边缘,政府在征用其土地后进行简单的补偿,在没有给他们进行培训等以使其获得生存技能的情况下,将其推进市场,推向社会,但由于农民自身条件有限,很难找到工作,而补偿款过低又部足以维持生计,从而造成生活无出路。

  • 第5题:

    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根据所给材料,概括出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是什么。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中谈到了食源性疾病,请指出应采取什么措施控制其发展。


    正确答案:
    1.(1)在传统的多部门各司其职、分段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下,食品监管部门难以有效监管。(2)一些中小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条例、标准的自觉性和力度不够,更有不法商人见利忘义生产假冒伪劣产品。(3)许多农产品生产者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缺乏,滥用农药和添加剂造成农产品源头的污染。(4)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问题,不同标准之间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2.(1)培训农业生产者,提高生产技术j改善生态环境,科学的使用农药和添加剂,避免农产品源头的化学污染。(2)加强对食源性致病细菌的监测。食品安全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准入体系,配备先进的快速检测设备,杜绝食源性疾病的传播。(3)督促检查食品 生产企业把好质量关,提高生产和监测技术,防止带有食源性致病细菌和有毒化学物质食物进入销售领域。(4)长远来说,建立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体系,针对发现的危害因素,及时向社会发出警报,提醒公众注意防范;建立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体系和报告体系,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立即.开展调查和检验;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重大食物中毒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