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第三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B、《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C、《幼儿园学校课程大纲》D、《0-8岁教育方案》

题目
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第三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

B、《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

C、《幼儿园学校课程大纲》

D、《0-8岁教育方案》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A
更多“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第三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学前儿童语言的准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  )


    A.简单发音

    B.模仿发音

    C.连续音节

    D.发展音节

    答案:B
    解析:
    儿童语言的准备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模仿发音——学话萌发阶段(9~12个月)。

  • 第2题:

    当前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
    二、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
    1、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
    2、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
    三、整合教育的趋向。

  • 第3题: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
    ①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当代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提倡和重视,使得特殊儿童教育出现了突出的"早"之倾向。世界各国都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特殊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友展。
    ②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当代特殊教育的一体化倾向使得特殊教育不再是一个与普通教育截然分离的独立系统,促使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产生了变革。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地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
    ③整合教育的趋向。受当代儿童学习和儿童教育理论的影响,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整合教育的问题也受到了特殊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这种改革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的整合教育取向,充分注重给每一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 第4题: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阶段。
    1、启蒙阶段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依附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
    3、独立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今。

  • 第5题: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学前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逐步融合。
    第二,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逐步走向专业化。
    第三,学前特殊教育对象由明显的残疾儿童包含了不明显的障碍儿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