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C
更多“中、高频过度衰减2kHz一5kHz会使声音()。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低频150-500Hz过度提升会使声音()。

    A、尖利

    B、呆厚

    C、生硬


    参考答案:B

  • 第2题:

    某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2kHz,对其采样后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在网络中传输。若不考虑噪声及其衰减,在接收端能够不失真地重建该模拟信号,则采样的频率可能为(33)。

    A.100Hz

    B.1kHz

    C.1.8kHz

    D.5kHz


    正确答案:D
    解析:最常用的编码技术是脉冲编码调制技术(PCM),简称为脉码调制。PCM要经过取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1)根据尼奎斯特取样定理,取样速率应大于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的2倍。我们都知道44kHz的音乐让人感觉到最保真,这是因为人耳可识别的最高频率约为22kHz,因此当采样率达到44kHz就可以得到最满意的效果。(2)量化是将样本的连续值转成离散值,采用的方法类似于求圆周长时,用内切正多边形的方法。而平时,我们说8位、16位的声音,指的就是28、216位量化。(3)编码就是将量化后的样本值变成相应的二进制代码。

  • 第3题:

    人说话的声音最高频率是5kHZ,若要对语言信号进行采样,下列哪种采样频率比较适合。

    A.5kHz

    B.11.025KHz

    C.20KHz


    错误

  • 第4题:

    低频150Hz以下过度提升,会使声音()。

    A、发闷

    B、发硬

    C、呆板


    参考答案:A

  • 第5题:

    听力下降患者进行纯音测听时的结果发现听力随着测试声音频率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听力损失主要以高频为主(2KHz~8KHz为主),下列哪一种说法能正确解释该患者听觉器官对声音频率的辨别

    A.患者对高频声音辨别能力的下降可能是因为中耳病变导致

    B.患者听力下降不符合行波理论

    C.患者耳蜗基底膜顶部受损导致高频为主的听力下降

    D.患者耳蜗基底膜基底部受损导致高频为主的听力下降


    内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