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英吉利亚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家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成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B.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C.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

题目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英吉利亚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家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

A.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成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B.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

C.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浮游生物数量

D.向南极海域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


相似考题

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5~9 题。一个国际科学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英吉利亚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本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海洋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的来源尚需研究。第 5 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家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成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B.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C.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浮游生物数量D.向南极海域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

更多“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海中释放的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既可检测硫酸铁的去向,也可辅助硫酸铁起到相应的作用

    B.海洋生产力包括让蓝色海洋变绿,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成倍增长

    C.在南极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既有该海域的特殊性,又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D.向海内投放硫酸铁后,可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但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


    正确答案:C
    A项,文中信息显示硫化六氟化合物只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并没有辅助硫酸铁发挥效力的作用。B项偷换概念,“蓝色海洋变绿,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成倍增长”是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内容,而不是海洋生产力的内容。最后一段中说“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的来源尚需研究”,而D选项“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却将未然说成已然,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2题:

    阅读下文,并回答33—36问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

    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

    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

    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

    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

    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

    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B.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

    C.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浮游生物数量。

    D.向南极海域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


    正确答案:C
    33【答案】C。  解析:从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浮游生物增加”是“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亚铁”之后的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的来源,这个问题尚有待研究。这并不属于此次研究活动的一部分内容。ABD选项均可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

  • 第3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铁研究可行性的依据是:

    A. 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沦
    B. 硫酸铁可以让监笆变绿
    C. 硫酸铁可大幅度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促进叶绿素增长
    D. 实验证明铁元素可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A选项谈到了铁元素提高海洋生产力理论在20年代提出,但此后“科学家一直在对这一理论理行完善”,也就是说这种研究的可行性还没有被证实。“科学家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研究的可行性。B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不确切。C不够全面,这个结论是经过实验验证的。故答案为D。

  • 第4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不仅可大幅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国际科学家小组所进行的研究,其可行性的依据是:

    A. 20世纪20年代即已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 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对海洋生产力提高理论的检验完善
    C.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并已在某些海域试验成功
    D. 硫酸铁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增加30多倍

    答案:C
    解析:
    根据第二段首先提出这一理论,并指出科学家一直在验证,最后给出证据,并进一步解释说明: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可知C项正确。

  • 第5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向海中释放的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既可检测硫酸铁的去向,也可辅助硫酸铁起到相应的作用。
    B. 海洋生产力包括蓝色海洋变绿,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成倍增长。
    C. 在南极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既有该海域的特殊性,又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D. 向海内投放硫酸铁后,可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但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

    答案:C
    解析:
    A文中信息显示硫化六氟化合物只可检测硫铁的变化和去向并没有辅助硫酸铁发挥效力的作用。B“让蓝色海洋变绿”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并不是海洋生产力所包含的一项内容。D最后一段中说“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的来源尚需研究”D选项中“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的说法过于绝对了。故答案为C。

  • 第6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对文中划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
    B. 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
    C. 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将更显著。
    D. 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吸收温室气体,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A、B选项谈到由于“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这在原文中都是没有信息依据的。文章画线部分说的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并没有说减少到什么程度。D“南极海域海洋可吸收温室气体”并不是在“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才可能吸收温室气体。故答案为C。

  • 第7题:

    硫酸铁的分子式为FeSO4

    A

    B



  • 第8题:

    聚合硫酸铁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聚铁具有使用条件宽、适用范围广、絮凝矾花大、沉降速度快、沉淀脱水好、容易过滤、处理费用低、无毒等特点。其适用的原水PH值范围较宽,一般为4-11。当原水PH值在5-8范围内,混凝效果最好。

  • 第9题:

    硫酸铁的分子式为FeSO4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建筑石膏是一种以()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胶凝材料。

    • A、硫酸镁
    • B、硫酸亚铁
    • C、硫酸钙
    • D、硫酸铁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硝酸银法测巯基是将试样用苯或烃类溶剂溶解后,加入已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与硫醇反应后,()。
    A

    过量的硝酸银用硫化铵标准溶液回滴,以硫酸铵为指示剂,有淡红色出现即为终点

    B

    过量的硝酸银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回滴,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有淡红色出现即为终点

    C

    过量的硝酸银用硫酸铁铵标准溶液回滴,以硫氰酸铵为指示剂,有淡红色出现即为终点

    D

    过量的硝酸银用硫酸铁铵标准溶液回滴,以硫酸铵为指示剂,有淡红色出现即为终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计算题:某水厂日处理水量为6×104m3,使用聚合硫酸铁作混凝剂,每小时投加20%的药液400kg,问投加率为多少?以mg/L表示。

    正确答案: 每小时投加纯药剂为400×0.20=80(kg)(30%)
    每小时进水量为6×10000/24=2500(m3)(30%)
    投加宰为400×20%×1000/2500=32(mg/L)(30%)
    投加率为32mg/L。(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英吉利亚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家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

    A.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成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B.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

    C.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浮游生物数呈

    D.向南极海域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


    正确答案:C
    C  [解析] C项内容是一种结果,并不属于此项研究活动的一部分内容。

  • 第14题: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向海中释放的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既可检测硫酸铁的去向,也可辅助硫酸铁起到相应的作用。

    B.海洋生产力包括蓝色海洋变绿,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成倍增长。

    C.在南极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既有该海域的特殊性,又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D.向海内投放硫酸铁后,可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但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


    正确答案:C
      36【答案】C。  解析:A文中信息显示硫化六氟化合物只可检测硫铁的变化和去向并没有辅助硫酸铁发挥效力的作用。B“让蓝色海洋变绿”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并不是海洋生产力所包含的一项内容。D最后一段中说“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的来源尚需研究”D选项中“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的说法过于绝对了。
      

  • 第15题: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入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学家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弹出材料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B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
    C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浮游生物数量
    D向南极海域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原文说明投放硫酸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增加浮游生物,是否会产生这样的后果还无定论,并且这也不是实验愿意看到的结果。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C项的“以增加”表明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浮游生物,这明显与原文不符。

    A、B、D三项均为国际科学小组研究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16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所谓天才,我理解就是不屈从外力,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他总爱在主体的能动性中,最大量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一种创造的美、表现的美、自我愉悦和自我欣赏的美。这美,主要体现为一种原始生命力,一种无功利的本我显现,与习俗意义的成功名利无缘,与中庸之道忤逆。故此,在世俗的眼中,天才是病态和怪异者:对社会结构和群体秩序来说,天才是异端和不稳定因素。天才的创造过程,就是一种同内外两界压抑与反压抑、反抗与顺从、堕落与升华的角力过程。 文中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对“天才”的理解的观点,其中,准确的一项是:

    A. 天才是不屈从外力,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
    B. 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是病态与怪异者,是异端与不稳定因素,是矛盾角力的产物。
    C. 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是病态与怪异者。
    D. 天才是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是异端与不稳定因素,是矛盾角力的产物。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材料概括天才具有的特征是:(1)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2)天才是病态与怪异者。(3)天才是异端和不稳定因素。(4)天才是矛盾角力的产物。故答案为B。

  • 第17题:

    铁盐检查中所用的标准溶液

    A.硫酸铁铵
    B.铁铵钒
    C.硝酸铁
    D.三氯化铁
    E.硫酸铁

    答案:A
    解析:

  • 第18题:

    A.硫酸铁铵
    B.结晶紫
    C.淀粉
    D.二甲酚橙
    E.酚酞

    以KCrO为基准物标定NaSO滴定液

    答案:C
    解析:
    KCrO与KI在酸度为0.2~0.4 mol/L,标定NaSO时,反应较完全,故标定时加KI与之反应,然后再用淀粉指示终点,淀粉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示剂。二甲酚橙本身为亮黄色,与铝离子络合后显红紫色,可指示终点,二甲酚橙是络合滴定反应的指示剂。结晶紫为非水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在强酸滴定弱碱时可选用。强碱滴定弱酸,溶液显弱碱性,可选酚酞做酸碱中和反应指示剂。在硝酸性溶液中,用银量法测定氯的含量,可作硫酸铁铵指示剂。

  • 第19题:

    计算题:某水厂日处理水量为6×104m3,使用聚合硫酸铁作混凝剂,每小时投加20%的药液400kg,问投加率为多少?以mg/L表示。


    正确答案: 每小时投加纯药剂为400×0.20=80(kg)(30%)
    每小时进水量为6×10000/24=2500(m3)(30%)
    投加宰为400×20%×1000/2500=32(mg/L)(30%)
    投加率为32mg/L。(10%)

  • 第20题:

    1984年10月,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前往南极开展科学考察。1985年2月,中国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建立第一个南极考察基地——()站。

    • A、长城
    • B、黄河
    • C、昆仑
    • D、中山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常用硫酸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单选题
    1984年10月,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前往南极开展科学考察。1985年2月,中国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建立第一个南极考察基地——()站。
    A

    长城

    B

    黄河

    C

    昆仑

    D

    中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建筑石膏是一种以()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胶凝材料。
    A

    硫酸镁

    B

    硫酸亚铁

    C

    硫酸钙

    D

    硫酸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