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下列各项中,表明具有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的是:()。 A.趴在桌子上读书B.躺在床上读书C.阅读时选择良好的光线D.兴致来了废寝忘食地读书”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选项中,属于个人网站资源的是( )

    A. 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

    B. 百万书屋

    C. 新浪网读书栏目

    D. Apabi 阅读网


    正确答案是:B

  • 第2题:

    下列各项中的“在”属于介词的是()。

    A.他在读书。

    B.他在家里读书。

    C.他在家里。

    D.他在不在?


    参考答案:B

  • 第3题:

    阅读教学的任务主要是()

    A.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B.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C.培养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D.学生认认真真的读书


    参考答案:B

  • 第4题:

    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曾国藩有言:“苟能发奋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负薪牧豚,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这段话告诉我们:

    A. 发愤读书时不择时选地。
    B. 发愤读书时需要选择好的书籍
    C. 发愤读书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D. 家塾、旷野之地、热闹之地均是读书的好地方

    答案:A
    解析: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故答案为A。

  • 第5题:

    读书是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是由文化素养决定的。没有对知识的追求,没有对文化的爱好,很难想象能让人静下心来去读书。阅读的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小处做起,只有对文化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才能让我们习惯于阅读。国人的读书习惯和爱好绝非一个青少年读书节就能解决的。所以,阅读。还是靠平日的习惯。这段文字的中心议题是( )。


    A. 阅读习惯
    B. 倡导读书
    C. 从小爱读书
    D. 追求知识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材料主要论述了阅读的习惯,故答案为A。

  • 第6题:

    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曾国藩有言:“苟能发奋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 负薪牧豚,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

    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发愤读书时不择时选地
    B发愤读书时需要选择好的书籍
    C发愤读书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D家塾、旷野之地、热闹之地均是读书的好地方


    答案:C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隐含主旨题。

    材料第一句话提出一个观点“读书的习惯是自我选择”,之后引用曾国藩的言论支撑前述观点,故材料构成“提出观点——引用支撑”的“总——分”结构,表面主旨的意思是“总”,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得到“读书要养成好的习惯”的意思,故隐含主旨是C选项。

    A项是比较强的干扰项,曾国藩的表达——“何必择地?何必择时?”的成立是需要前面的语境的,A项断章取义,属于对引用的理解,未抓住观点;B项“选择好的书籍”文段中未谈到;D项是引用部分,没有分清重点。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7题:

    读书是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是由文化素养决定的。没有对知识的追求,没有对文化的爱好,很难想能让人静下心来去读书,阅读的习惯,要从小抓起,从小处做起,只有对文化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才能让我们习惯于阅读,而国人的读书习惯和爱好绝非一个国家阅读日就能解决,所以,阅读,请尊重个人的选择,别以节日的名义。
    这段文字的中心议题是


    A.阅读
    B.国家阅读日
    C.读书习惯
    D.阅读要尊重个人的选择

    答案:B
    解析:
    材料围绕“国家阅读日”谈了对于读书的看法,表明作者反对设立“国家阅读日”的态度。所以“国家读书日”是材料的中心议题。

  • 第8题: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很难__________ 地阅读一两个小时,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书。“三上阅读”即床上、车上和厕上阅读如此流行就是证明。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专心致志
    B.忙里偷闲
    C.心平气和
    D.气定神闲

    答案:D
    解析:
    “忙里偷闲”意为在繁忙中抽出一点空闲时间。后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书”含有忙里偷闲的意思.前文若说“很难忙里偷闲”则语义前后矛盾,排除8项。“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心平气和”指心情平静,态度温和,不急躁,不生气;“气定神闲”形容悠然、自在、闲适的状态。对应后文的“碎片化的时间”“三上阅读”,可知句意是人们生活很繁忙,只能抽出零碎的时间匆匆阅读。“气定神闲”最契合句意。本题答案为D。

  • 第9题:

    下列选项不会让孩子爱上读书的是()。

    • A、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 B、做阅读的家长
    • C、找孩子阅读的兴趣点
    • D、强制让孩子读书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阅读的本质决定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书()。


    正确答案:主体

  • 第11题:

    由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创立并举办的一项大型综合性群众读书文化活动是()。

    • A、深圳读书月
    • B、深圳阅读月
    • C、全民读书月
    • D、全民阅读月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不会让孩子爱上读书的是()。
    A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B

    做阅读的家长

    C

    找孩子阅读的兴趣点

    D

    强制让孩子读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按照下面的方法做,除了()项。

    A、多读书

    B、读好书

    C、好读书

    D、多做阅读题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是()

    A.表达

    B.识字

    C.思考

    D.读书


    参考答案:D

  • 第15题:

    (4)通过这次读书月活动,如果该班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每日阅读习惯,参照以上统计图的变化趋势,至读书月活动结束时,该班学生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小时的人数比活动开展初期增加了 人。


    正确答案:

    15

  • 第16题:

    2012年某市开展了市民阅读情况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访问了本市12周岁以上的1000名市民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保持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其中:阅读时间在1~2小时的为44.8%,2~3小时的为11.6%,3小时以上的7.5%。
    42.8%的受访者每年阅读量1~6本书,10.8%阅读量在7~12本书,10.5%阅读量在13本及以上。当被问及没有更多时间阅读的原因时,57.9%的受访者选择“工作学习太忙”,比重最高;其次为“家务太多”,比重为28.7%;没有值得读的好书”“娱乐活动太多”“对阅读不感兴趣”“书价太责”的比重依次为17.5%、18.1%、10.3%、23.5%。
    下列哪项与受访者中不读书人数比例最接近?( )

    A. 61岁及以上受访者中每天读书1小时以下者的比例
    B. 41~60岁受访者中每年读书1~6本者的比例
    C. 12~20岁受访者中每天读书1~2小时者的比例
    D. 21~40岁受访者中每年读书7~12本者的比例

    答案:A
    解析:
    不读书的受访者占1—44.8%—11.6%—7.5%=36.1%,经比较可知,61岁及以上受访者中每天读书1小时以下者的比例最接近该数值,故选A项。

  • 第17题: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英国哲学家培根论述读书之益的这句话广为人知。但尽管人们公认读书令人受益无穷,在中国爱读书的人依然不多。近几年的国民阅读率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不超过4本,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一年一本书也没读过。可见.对大多数人而言,读书的动力严重不足。不过,英国人最近的一项调查也许能给国人增添一个读书的理由。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 )。

    A.分析英国人的调查对国人阅读的影响
    B.介绍英国人的这项关于阅读的调查
    C.列举我国国民阅读动力不足的原因
    D.提出改善我国国民阅读现状的举措

    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由培根的名言引出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并以一些调查数据来佐证.接着由“可见”总结出对大多数人而言,读书的动力严重不足的结论.最后以“不过”转折,引出了英国人最近的一项调查也许能给国人增添一个读书的理由。分析可知。文段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这个可能促使国人加强阅读的调查。C项、D项与文段内容联系较小,排除,A项与文段衔接不如B项紧密。故本题选B。

  • 第18题:

    读书是上帝恩赐给读书人的一种享受,那种宁静致远的体味远不是宝马豪宅所能比的。尤其是秋雨绵绵的午后,一卷书、一杯清茶抑或一杯浓咖啡相伴,临窗而坐,沉浸于听雨、读书的梦境中,阅读经典,阅读自己,也阅读自然,悠哉游哉,还有什么不能放下?
    最符合这段文字中心思想的是:
    A.读书是使人宁静致远的高级享受  B.读书需要选择最佳的阅读环境
    C.读书须阅读经典,阅读自己,阅读自然
    D.读书会使人进入梦境,悠哉游哉地生活


    答案:A
    解析:
    本段第一句就说明了读书是使人宁静致远的享受,所以选A。

  • 第19题:

    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曾国藩有言:“苟能发奋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 负薪牧豚,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 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这段话告诉我们:


    A. 发愤读书时不择时选地。
    B. 发愤读书时需要选择好的书籍
    C. 发愤读书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D. 家塾、旷野之地、热闹之地均是读书的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短文中的第一句“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为该文主旨。故答案为A。

  • 第20题:

    湖南省首届三湘读书月的主题是:( )

    A.让我们在阅读中成长
    B.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全民阅读
    C.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
    D.传播湖湘文化建设书香湖南

    答案:B
    解析:

  • 第21题:

    下列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指导孩子选书
    • B、鼓励孩子多背书
    • C、看孩子心情决定
    • D、教给孩子读书法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辅导是引导读者有目的地阅读书刊资料。


    正确答案:读书方法

  • 第23题:

    填空题
    阅读的本质决定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书()。

    正确答案: 主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