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70岁,植入双腔起搏器5年。随防复查心电图如图4-8-5所示,正确的表述是A、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VIB、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ATC、窦性心律+心房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AAID、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OOE、窦性心律+心房、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DDD

题目

患者女性,70岁,植入双腔起搏器5年。随防复查心电图如图4-8-5所示,正确的表述是

A、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VI

B、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AT

C、窦性心律+心房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AAI

D、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OO

E、窦性心律+心房、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DDD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B
更多“患者女性,70岁,植入双腔起搏器5年。随防复查心电图如图4-8-5所示,正确的表述是A、窦性心律+心室起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15岁,室间隔缺损。心电图如图3-5-1所示,应考虑为

    A、右心房肥大

    B、左心房肥大

    C、左心室肥大

    D、右心室肥大

    E、双侧心室肥大


    参考答案:E

  • 第2题:

    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图4-8-17A提示A、右心房起搏

    B、右心室起搏

    C、左心房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双腔起搏

    图4-8-17B提示A、右心房起搏

    B、右心室起搏

    C、左心房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双腔起搏

    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A、起搏功能异常

    B、感知功能异常

    C、电极脱落

    D、电极移位

    E、电池耗竭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D

  • 第3题:

    患者女性,51岁,胸闷、心悸症状。心电图如图5-8所示,应诊断为()。

    A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B窦性停搏

    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窦性心律不齐

    E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C
    窦性心律,二度Ⅱ型窦房阻滞解析:二度Ⅱ型窦房阻滞的特点为间歇性P波脱漏形成较长的P-P间期。此间期恰好为正常P-P间期的倍数,但有时由于窦性心律不齐的存在,可能稍有差异。窦房传导的比例: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数目与下传至心房的数目之比,可以规则,也可以不规则。此例心电图应与窦性心律不齐相鉴别。窦性心律不齐常与呼吸有关,P-P间期延长或缩短是逐渐发生的。而二度Ⅱ型窦房阻滞时心房周期的缩短或延长均系突然发生,长间期恰好为正常P-P间期的倍数。如图所示:短P-P间期0.84秒,间隙性出现P波脱漏,长P-P间期为1.68秒,恰好为短P-P间期的2倍。

  • 第4题:

    患者女性,51岁,胸闷、心悸。心电图如图3-7-5所示,应诊断为

    A、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B、窦性停搏

    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窦性心律不齐

    E、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参考答案:C

  • 第5题:

    患者女性,51岁,胸闷、心悸症状。心电图如图5-8所示: 应诊断为()

    A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B窦性停搏

    C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D窦性心律不齐

    E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C
    窦性心律,二度Ⅱ型窦房阻滞解析:二度Ⅱ型窦房阻滞的特点为间歇性P波脱漏形成较长的P-P间期。此间期恰好为正常P-P间期的倍数,但有时由于窦性心律不齐的存在,可能稍有差异。窦房传导的比例: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数目与下传至心房的数目之比,可以规则,也可以不规则。此例心电图应与窦性心律不齐相鉴别。窦性心律不齐常与呼吸有关,P-P间期延长或缩短是逐渐发生的。而二度Ⅱ型窦房阻滞时心房周期的缩短或延长均系突然发生,长间期恰好为正常P-P间期的倍数。如图所示:短P-P间期0.84秒,间隙性出现P波脱漏,长P-P间期为1.68秒,恰好为短P-P间期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