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0年真题)A.地震震级小于3级人无感觉,3级以上人有感觉 B.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C.地震烈度6度及6度以下的地区一律不采取专门的防震措施 D.地震烈度9度以上的地区不宜选作城市建设用地 E.建筑抗震设防是针对地震震级而不是针对地震烈度

题目
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0年真题)

A.地震震级小于3级人无感觉,3级以上人有感觉
B.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C.地震烈度6度及6度以下的地区一律不采取专门的防震措施
D.地震烈度9度以上的地区不宜选作城市建设用地
E.建筑抗震设防是针对地震震级而不是针对地震烈度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D
解析:
根据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将地震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称为地震震级。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地震震级分为9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的地震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就会造成破坏。地震发生后在地面上造成的影响或破坏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越高,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越严重。建筑抗震设防是针对地震烈度而不是针对地震震级。在地震烈度6度及6度以下的地区,除特别重要的建筑外,可不采取专门的防震措施;在7度及7度以上的地区,除临时建筑外,都必须进行抗震设防;在9度以上的地区则不宜选作城市建设用地。
更多“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0年真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2011年真题]

    A. 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B. 8度抗震设计时,跨度大于24m的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C. 8度抗震设计的带转换层高层结构中的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D. 8度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

    答案:D
    解析:
    D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1条第4款注解规定,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2条第3、4款及其条文说明和第10.2.6条规定,ABC三项正确。

  • 第2题:

    下列关于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


    A、抗震设防烈度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大
    B、自振周期为特征周期时。地震影响系数取最大值
    C、竖向地震影响系数一般比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大
    D、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是一条有两个下降段和一个水平段的曲线

    答案:A,B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越大,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大;B项,根据第5.1.5条规定,当结构自振周期等于场地特征周期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取水平段,地震影响系数取最大值;C项,根据第5.3.1条规定,竖向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可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65%;D项,根据第5.1.5条图可知,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由直线上升段、水平段和曲线下降段和直线下降段组成。



    【说明】B项的说法也有问题,根据5.1.5条第1款,只有当建筑结构阻尼比取0.5时,阻尼调整系数η2取1.0,地震影响系数取最大值αmax。

  • 第3题:

    关于荷载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柱顶位移
    • B、温度变化
    • C、支座沉降
    • D、地震作用
    • E、楼板裂缝

    正确答案:B,C,D

  • 第4题:

    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 B、房屋结构抗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构造地震
    • C、地震波主要有纵波、横波和面波
    • D、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垂直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底部剪力法中关于附加地震作用的计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结构都需要考虑附加地震作用
    • B、附加地震作用均匀分配到结构各层
    • C、附加地震作用应加到该突出建筑上
    • D、计算剪力时,附加地震作用往下传递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单选题
    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地震烈度

    B

    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地震烈度

    C

    距震中愈近,地震烈度愈低

    D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烈度大小的尺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
    A

    众值烈度对应于“多遇地震”

    B

    基本烈度对应于“设防地震”

    C

    最大预估烈度对应于“罕遇地震”

    D

    抗震设防烈度等同于基本烈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C三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条文说明第1.0.1条规定,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为对应于统计“众值”的烈度,比基本烈度约低一度半,本规范取为第一水准烈度,称为“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约10%的地震烈度,即1990中国地震区划图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所对应的烈度,规范取为第二水准烈度,称为“设防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规范取为第三水准烈度,称为“罕遇地震”;第一水准烈度——众值烈度(多遇地震)、第二水准烈度——基本烈度(设防地震)、第三水准烈度——最大预估烈度(罕遇地震)。
    D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2.1.1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即为基本烈度,但还需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的大小,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以及当地的抗震设防小区规划进行确定。

  • 第8题:

    多选题
    关于甲的汽车上各抵押权实现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
    A

    ①乙、②丙、③丁

    B

    ①丙、②乙、③丁

    C

    ①丁、②丙、③乙

    D

    ①丙、②丁、③乙


    正确答案: B,A
    解析:
    对于动产抵押,遵循:①动产抵押合同生效=动产抵押权生效;②登记的抵押与未登记的抵押:登记>未登记;③抵押都登记的:先登记>后登记;④抵押都未登记的:未登记=未登记,平等受偿。据此,丙先登记的抵押权>丁后登记的抵押权>乙未登记的抵押权=戊未登记的抵押权,平等受偿。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B

    房屋结构抗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构造地震

    C

    地震波主要有纵波、横波和面波

    D

    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垂直


    正确答案: B
    解析: P20~21 A、B、C在P20~21中有相应的内容,地震波主要有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一致,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相垂直,面波是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故D中应为“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一致”。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荷载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柱顶位移

    B

    温度变化

    C

    支座沉降

    D

    地震作用

    E

    楼板裂缝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
    A

    基础底面压力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并采用“拟静力”法计算

    B

    抗震承载力特征值较静力荷载下承载力特征值有所降低

    C

    地震作用下结构可靠度容许有一定程度降低

    D

    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正确答案: A,D
    解析:
    B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2.3条规定,在对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地基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faE≤ξafa。式中,faE为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ξa为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表采用,均大于等于1;fa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故抗震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静力荷载下承载力特征值。
    A项,根据条文说明第4.2.2条规定,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验算,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一般采用拟静力法。此法假定地震作用如同静力,然后在这种条件下验算地基和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C项,根据第4.2.4条规定,当需要验算天然地基竖向承载力时,应采用与荷载标准值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P≤fSE,Pmax≤1.2fSE
    式中,P为基础底面平均压力(kPa);Pmax为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kPa);fSE为地基土抗震容许承载力(kPa)。由于地震时作用于基底上的荷载往往有偏心,基础抗倾覆的稳定性与作用于基底合力作用点的偏心情况有关系,所以规范对于荷载有偏心时,除基底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分别不得超过容许承载力设计值和1.2倍的承载力设计值外,还应考虑容许的偏心距
    D项,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中验算天然地基的抗震承载力时,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的零应力区面积上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2012)中,对于形体规则的构筑物,零应力区的面积不应大于基础底面面积的25%;形体不规则的构筑物不宜大于基础底面面积的15%。对于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零应力区的面积均应为零。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建筑抗震地震影响系数的阐述,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地震影响系数的大小,与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无关

    B

    在同一个场地上,相邻两个自振周期相差较大的高层建筑住宅,其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不相同

    C

    地震影响系数的计算单位是m2/s

    D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只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B项,根据规范第5.1.5条规定,由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图可知,在同一个场地上,相邻两个自振周期相差较大的高层建筑住宅,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位于上升段和下降段,其值不同;C项,地震影响系数是无量纲的;D项,根据规范第5.1.4条规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不仅与地震设防烈度有关,还与设计地震分组有关。

  • 第13题:

    在地震区,关于竖向地震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竖向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上部大于底部
    B.竖向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中部小于底部
    C.高层建筑结构竖向振动的基本周期一般较短
    D.有隔震垫的房屋,竖向地震作用不会隔离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2018年真题)关于工程方案中防震抗震编制内容及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震设防是指建筑物的设防
    B.需提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C.抗震措施应结合工程结构特征,不考虑地质特征
    D.工业项目厂址不应选择在需要地震设防的地区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方案及配套工程方案。选项B 正确,防震抗震编制内容要说明工程地质地震灾害的概况,其中包括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选项A、C、D 错误,防震抗震编制内容要说明抗震设计原则及措施,其中包括了场(厂)址选择和总图布置应符合抗震要求;建(构)筑物设计应符合抗震要求,采取措施。

  • 第15题:

    关于多层砌体房屋结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材料脆性大
    • B、抗拉能力低
    • C、抗剪能力强
    • D、抵抗地震能力差
    • E、地震破坏部位主要是楼盖

    正确答案:A,B,D

  • 第16题:

    下列关于地震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由海底火山爆发产生的
    • B、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神兽在翻身
    • C、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
    • D、地震是由太阳风暴引发的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关于地震的震级,下列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 A、震级是指地震时,某点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
    • B、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
    • C、地震的震级与地震时某规定地点地面最大水平位移有关
    • D、震级相差1级,地震释放能量要相差32倍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单选题
    关于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以下说法:Ⅰ.确定的性能目标不应低于“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性能设计目标;Ⅱ.当构件的承载力明显提高时,相应的延性构造可适当降低;Ⅲ.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时,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分别为0.12、0.34、0.72;Ⅳ.针对具体工程的需要,可以对整个结构也可以对某些部位或关键构件,确定预期的性能目标。试问,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2012年真题]
    A

    Ⅰ、Ⅱ、Ⅲ、Ⅳ均正确

    B

    Ⅰ、Ⅱ、Ⅲ正确,Ⅳ错误

    C

    Ⅱ、Ⅲ、Ⅳ正确,Ⅰ错误

    D

    Ⅰ、Ⅱ、Ⅳ正确,Ⅲ错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10.3条第2款规定,选定性能目标,即对应于不同地震动水准的预期损坏状态或使用功能,应不低于本规范第1.0.1条对基本设防目标的规定,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Ⅰ正确。
    根据第3.10.3条第3款规定,当构件的承载力明显提高时,相应的延性构造可适当降低,Ⅱ正确。
    根据第3.10.3条第1款及第5.1.4条规定,对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结构,可选用本规范的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的地震作用,其中,设防地震的加速度应按本规范表3.2.2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采用,设防地震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6度、7度(0.10g)、7度(0.15g)、8度(0.20g)、8度(0.30g)、9度可分别采用0.12、0.23、0.34、0.45、0.68和0.90。对设计使用年限超过50年的结构,宜考虑实际需要和可能,经专门研究后对地震作用作适当调整,Ⅲ正确。
    根据第3.10.2条及其条文说明规定,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具有针对性:可分别选定针对整个结构、结构的局部部位或关键部位、结构的关键部件、重要构件、次要构件以及建筑构件和机电设备支座的性能目标,Ⅳ正确。

  • 第19题:

    单选题
    关于抗震设防基本概念,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抗震设防要求就是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B

    按照给定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设计,可以理解为该建设工程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一定的抗震风险概率

    C

    罕遇地震烈度和多遇地震烈度相比,它们的设计基准期是不同的

    D

    超越概率就是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的概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2.1.1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B项,根据第3.1.1条规定,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18)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但是此地震烈度并不是绝对安全,因此根据此烈度进行设计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一定的风险概率;C项,根据第1.0.1条条文说明规定,罕遇地震烈度和多遇地震烈度的设计基准期都是50;D项,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第3.6条规定,超越概率是指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建筑抗震设计,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B

    用设计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C

    用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D

    抗震设计指抗震计算,不包括抗震措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1.0.1条条文说明规定,建筑抗震设计有三个水准和二个阶段。三水准是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两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是承载力验算,取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并保持同原规范相当的可靠度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构件的截面承载力验算,这样,既满足了在第一水准下具有必要的强度可靠度,又满足第二设防水准(中震)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对特殊要求的建筑和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和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实现第三水准(大震)的设防要求。一般来讲,对大多数的结构,仅需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根据第5.1.6条条文说明规定,对于大部分结构,包括6度设防的上述较高的高层建筑和不规则建筑,可以将设防地震下的变形验算,转换为以多遇地震下按弹性分析获得的地震作用效应(内力)作为额定统计指标,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的验算。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地震烈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
    A

    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称为众值烈度

    B

    50年内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也可称为最大预估烈度

    C

    一般情况下,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烈度

    D

    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设防的最低烈度,设计中可根据业主要求提高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2.1.1条规定,一般情况,抗震设防烈度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根据条文说明第1.0.1条规定,根据我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对建筑工程有影响的地震发生概率的统计分析,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为对应于统计众值的烈度,比基本烈度约低一度半,称为众值烈度(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规范取为第二水准烈度,称为基本烈度(设防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规范取为第三水准烈度,称为最大预估烈度(罕遇地震)。

  • 第22题:

    多选题
    对于结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的某高耸建筑物来说,在确定地震影响系数时,假设其他条件都相同,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
    A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第二组的地震影响系数大

    B

    Ⅱ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Ⅲ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大

    C

    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小

    D

    阻尼比越大,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就越小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结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时,位于第一下降段。地震第一组比第二组的特征周期小,Ⅱ类场地比Ⅲ类场地特征周期小,因此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第二组的地震影响系数小。CD两项,根据规范第5.1.5条第1款规定,结构自振周期的平方地震影响系数反比,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小。第2款规定,当建筑结构的阻尼比按有关规定不等于0.05时,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应按下式确定:γ=0.9+(0.05-ζ)/(0.3+6ζ),式中,γ为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ζ为阻尼比。由公式可知阻尼比越大,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就越小。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等效荷载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柱顶位移

    B

    温度变化

    C

    支座沉降

    D

    地震作用

    E

    楼板裂缝


    正确答案: D,B
    解析: 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如温度变化 支座沉降 地震作用等,称为等效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