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向乙借款5000元,乙平时与甲关系甚好不 便拒绝,便说现金不够,3天后再来取,3天以后,乙避 而不见,下列表达中不正确的有:( ) A.甲、乙之间借贷合同已生效 B.甲、乙之间的借贷合同未生效 C.甲、乙之间的借贷已生效但乙违约 D.甲、乙之间的借贷合同已生效但发生履行不能

题目
甲向乙借款5000元,乙平时与甲关系甚好不 便拒绝,便说现金不够,3天后再来取,3天以后,乙避 而不见,下列表达中不正确的有:( )

A.甲、乙之间借贷合同已生效
B.甲、乙之间的借贷合同未生效
C.甲、乙之间的借贷已生效但乙违约
D.甲、乙之间的借贷合同已生效但发生履行不能

相似考题
更多“甲向乙借款5000元,乙平时与甲关系甚好不 便拒绝,便说现金不够,3天后再来取,3天以后,乙避 而不见,下列表达中不正确的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被告人甲女与开办工厂的乙男勾搭成奸。乙因工厂不景气而心绪不佳。为稳定人心,乙未将不景气的情况公之于众,被告人甲也不知晓,一日,乙与妻子、甲以及一个朋友吃饭喝酒。劝酒时,被告人甲为乙斟酒,乙妻见状便阻拦说:“他不会喝酒。”乙即说:“别说喝酒,就是‘1059’(即剧毒农药)我也奉陪到底。”被告人甲便开玩笑地问到:“你家有‘1059’吗?在哪儿?”乙说:“有,在西屋地上。”甲便取来“1059”农药,当着大家的面将农药倒入乙的碗里,然后对乙说:“你喝啊?”乙即问妻子道:“我喝啦?”乙妻开玩笑说:“你喝吧!”于是乙便喝了一口。甲根本未料到乙真会喝,当即吓呆了,乙妻见状急忙打掉乙手中的酒碗,用手抠乙的喉咙,想让乙把农药吐出来,但未奏效,乙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正确答案:
    本案中,甲不构成犯罪,乙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甲与乙有通奸关系,又没有奸情败露等对甲不利的情况,因此甲不可能产生杀死乙的主观故意。甲将农药倒入乙的酒碗,是由乙“别说喝酒,就是‘1059’我也奉陪到底”的语言引起的,而且乙端碗喝酒在一瞬间发生,因此,不存在甲对危害结果放任的间接故意。甲对乙的心绪不佳不了解,对其烦闷、苦恼的心情一无所知,不可能预见到自己开玩笑的行为会造成危害他人生命的结果。特别是乙的妻子也对乙说:“你喝吧”,可见,甲主观上不具有过失犯罪的必备特征。甲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如将农药拿来,并倒进乙的碗中,是当众完成的,这无疑是甲同乙关系亲密的前提下一种玩笑行为,这与投毒杀人有本质的区别。乙在没有外在强制因素的情况下,自己主动端起酒碗喝了一口,以致中毒死亡。这一危害结果的产生,与甲的行为之间,不存在直接、必然的联系。因此,甲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故意和过失,客观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第2题:

    甲、乙为好友,甲得病急需用钱,乙便送去3000元,并对甲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甲接收,并表示谢意。3年后二人因口角闹翻,乙要求甲返还3000元。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A.甲表示拒绝,说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
    B.甲认为,此时超过诉讼时效,自己没有了偿还义务
    C.乙认为,此时还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D.乙认为,应当从3年后甲拒绝还自己钱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答案:A,B
    解析: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甲乙之间的成立的是不定期的借款关系,债权人在债务人拒绝还款时才知道权利被侵害,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 第3题:

    甲见住在对面房间的邻居乙(女,20岁)的房门虚掩,即起歹念,持刀进入乙家,用刀抵住乙,索要现金。在发现乙没有钱后,不甘心,便要求发生性关系。乙极力反抗未果,便假意答应,说:“我现在身体不舒服,下午你再来。”甲便停止暴力行为。等到下午来时,已经人去楼空。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既遂
    B.抢劫罪未遂
    C.强奸罪中止
    D.强奸罪未遂

    答案:B,C
    解析:
    A项错误,B项正确。本案中,由于乙没有钱,所以甲的抢劫行为没有实现强取乙的财产的结果。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既遂,构成抢劫罪未遂。 C项正确。犯罪中止的认定方法之一是依据社会一般人的看法,行为人放弃犯罪是否属于“能为而不为”。本案中,甲要求与乙发生性关系,在乙极力反抗未果假意答应但需要等到下午的情况下,根据社会一般人的看法,甲是能够不顾乙的承诺而强行与乙发生性关系的,但甲没有继续实施强奸行为,应当认定为甲的行为属于能为而不为的强奸罪(中止)。 D项错误。如C项所述,甲没有继续实施强奸行为,而答应乙的要求,下午再与乙发生性关系的,属于能为而不为的强奸罪(中止),不构成强奸罪(未遂)。 本题答案:BC。

  • 第4题:

    警察甲临时急需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1个月后,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不构成犯罪
    • B、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乙不构成犯罪
    • C、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 D、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乙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下列由票据法规范的法律关系有()

    • A、甲向乙借款5000元,并签署借据交乙保存
    • B、甲向乙借款5000元,并背书转让给乙一张面额为5000元的汇票
    • C、甲向乙借款5000元,并签发以甲为出票人、乙为受款人的本票
    • D、甲向乙借款5000元,并转让给乙当时市价为5000元的某某公司股票

    正确答案:B,C

  • 第6题:

    甲某向乙某借款1万元,因时间较长,乙向甲催还借款时,甲矢口否认。为此双方发生纠纷,乙便起诉到法院。法院要求乙提供借款1万元的借据原件,但乙某说原件已丢失,只提交了借据的复印件,甲某对此复印件不予承认,说笔迹是伪造的。但乙某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甲向自己借款1万元的事实。人民法院驳回乙某的诉讼请求。 复印件是书证还是物证?


    正确答案: 乙某提交的复印件既是书证,又是物证。乙某提交的复印件是以其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来证明自己提出的事实的,因而是书证。甲某根据复印件的笔迹特征,认为该借据复印件是伪造的,因而是物证。

  • 第7题:

    下列哪一案件,法院可以调解结案?()

    • A、甲向法院请求确认其与乙之间不存在抚养关系
    • B、甲因乙长期借款不还,向法院申请督促程序,要求乙还清所有借款
    • C、甲因为原审中存在严重的程序问题而申请再审,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
    • D、甲向法院请求确认其与乙之间不存在婚姻关系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甲因向乙购货而签发汇票于乙,之后,甲乙间的买卖合同解除,乙持票向甲请求付款时,甲可以主张()不存在而拒绝付款。

    • A、原因关系
    • B、资金关系
    • C、预约关系
    • D、缔约关系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借款合同有效的是:()
    A

    甲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以高利转贷于乙,乙因借钱投资心切,未问资金来源便匆忙于甲订立借款合同。

    B

    甲向单位职工集资取得资金并转贷给乙,乙希望通过该资金的运作给该单位职工以及甲乙二人带来利益

    C

    甲向乙借款欲购买凶杀人,但未告诉乙借款的目的,乙猜测出甲额借钱目的,但碍于和甲的密切关系而勉强借款

    D

    甲向乙索要好处费,但乙要求待事情办妥之后支付,为留一凭证,乙与不知情的甲妻订立了借款合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甲为加入A普通合伙企业需要一笔资金,于2008年3月5日向乙借款5万元,双方以书面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2年;借款年利率为6%,2年应付利息由乙预先在借款本金中一次扣除;借款期满时甲一次偿还全部借款。丙为甲的保证人,与乙签订保证合同,约定丙承担一般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为主债本息还清为止。乙依约向甲交付借款。不久,甲加入A合伙企业。借款期满后,乙因经济业务欠A普通合伙企业4万元,因此向A普通合伙企业主张,就甲欠乙的借款与乙欠A普通合伙企业的债务在对等数额内抵销,但遭A合伙企业拒绝。随后,乙请求甲偿还借款,并要求丙承担保证责任。甲以资金不足为由拒绝还款,丙也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甲欠乙的借款与乙欠A合伙企业的债务,下列清偿方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A

    A合伙企业有权拒绝乙的债务抵销请求

    B

    甲欠乙的借款与乙欠A合伙企业的债务可以抵销

    C

    甲以资金不足为由拒绝还款

    D

    乙请求丙承担保证责任

    E

    丙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正确答案: B,A
    解析: 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中某一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以该债权抵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因此乙只能向甲主张权利而不能向合伙企业主张该项债权。丙作为甲的保证人与乙签订保证合同约定丙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责任。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所以选项BCD错误。

  • 第11题:

    问答题
    甲某向乙某借款1万元,因时间较长,乙向甲催还借款时,甲矢口否认。为此双方发生纠纷,乙便起诉到法院。法院要求乙提供借款1万元的借据原件,但乙某说原件已丢失,只提交了借据的复印件,甲某对此复印件不予承认,说笔迹是伪造的。但乙某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甲向自己借款1万元的事实。人民法院驳回乙某的诉讼请求。 人民法院驳回乙某的诉讼请求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指出:证据材料为复印件,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线索,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证,对方当事人又不予承认的,在诉讼中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本案中,原告乙某提供的是复印件,被告甲某又不予承认,因此,这一复印件不能作为本案的证据,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驳回乙某的诉讼请求是正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甲、乙为好友,甲得病急需用钱,乙便送去3000元,并对甲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甲接收,并表示谢意。3年后二人因口角闹翻,乙要求甲返还3000元。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A

    甲表示拒绝,说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

    B

    甲认为,此时超过诉讼时效,自己没有了偿还义务

    C

    乙认为,此时还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D

    乙认为,应当从3年后甲拒绝还自己钱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正确答案: D,B
    解析:

  • 第13题:

    甲、乙毗邻而居,乙得病需钱治疗,甲便给乙送去3000元,并对乙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乙接收,并表示谢意。3年以后,甲、乙因口角闹翻。甲要求乙返还3000元,乙拒绝。双方为此发生纠纷。现问,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甲与乙之间构成不当得利关系
    B:甲与乙之间构成赠与关系
    C: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
    D: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但甲因时效而丧失请求法院强制乙返还借款的权利

    答案:A,B,D
    解析: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使他人受损而取得的利益。因不当得利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为不当得利关系。赠与关系是因赠与合同而形成的赠与人和受赠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赠与因属无偿行为,所以要求赠与人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否则不能视为赠与。借贷关系是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因借款合同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本题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释甲给乙送去3000元,并对乙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对此,存在两种解释:一种是赠与,另一种是借贷。因甲未明确表明该款是赠送给乙的,因此,不能推定甲与乙之间形成赠与关系。既然甲与乙之间不存在赠与关系,则可认定甲与乙之间形成借贷关系。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是否因过3年而因时效丧失胜诉权,因甲与乙未约定还款期限,根据《合同法》第62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该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而甲乙间的借贷关系的诉讼时效应自纠纷发生之日起算。所以诉讼时效期间是刚开始而非结束,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A、B、D。

  • 第14题:

    甲欲杀乙,持刀寻找乙,向丙丁询问乙的下落。丙丁得知甲要杀乙,丙便说“不清楚”,丁说乙此刻在某个宾馆睡觉。甲来到宾馆找到乙后将乙杀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B.丙构成紧急避险
    C.丁构成帮助犯
    D.丁不构成帮助犯

    答案:A,C
    解析:
    A项正确。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案中,甲以杀人的故意,持刀到宾馆杀死乙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客观阶层要件和主观阶层要件,构成故意杀人罪。 B项错误。我国《刑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本案中,丙说“不清楚”,并没有造成较小的法益受到损害,不属于紧急避险行为,不构成紧急避险。 C项正确。本案中,丁提供目标信息最终让实行犯甲在宾馆找到了乙,并杀死了乙,应当认定为丁对甲杀死乙的帮助作用很大。因此,丁构成帮助犯。 D项错误。如C项所述,丁构成帮助犯。 本题答案:AC。

  • 第15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强奸罪的有()

    • A、甲男是乙女的上司,甲引诱乙与其发生性关系
    • B、甲男冒充乙女的丈夫与乙发生性关系
    • C、甲男谎称为乙女治病骗乙女与其发生性关系
    • D、甲男是乙女的姘夫,后乙拒绝与甲保持姘居关系,甲以公布姘居事实相要挟,迫使乙与其保持性关

    正确答案:B,C,D

  • 第16题:

    警察甲临时急需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1个月后,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乙均无罪
    • B、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无罪
    • C、甲无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 D、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甲、乙两人路过丙家,发现丙家门口有一花狗,甲便拣起石子向狗砸去,狗随即窜了上来,甲跑得快,未被咬到,乙却被咬伤。经查狗是丙替丁家养的。此案中,应由()

    • A、丙向乙
    • B、丁向乙
    • C、甲向乙
    • D、乙自己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甲某向乙某借款1万元,因时间较长,乙向甲催还借款时,甲矢口否认。为此双方发生纠纷,乙便起诉到法院。法院要求乙提供借款1万元的借据原件,但乙某说原件已丢失,只提交了借据的复印件,甲某对此复印件不予承认,说笔迹是伪造的。但乙某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甲向自己借款1万元的事实。人民法院驳回乙某的诉讼请求。 人民法院驳回乙某的诉讼请求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指出:证据材料为复印件,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线索,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证,对方当事人又不予承认的,在诉讼中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本案中,原告乙某提供的是复印件,被告甲某又不予承认,因此,这一复印件不能作为本案的证据,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驳回乙某的诉讼请求是正确的。

  • 第19题:

    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购药材,并汇去2万元钱。因一时无货,乙便以甲的名义将钱暂存银行。乙的好友丙因生产经营急需用钱,去找乙,乙便拿出甲的存折给丙,由丙的好友丁担保。乙未将上述情况告知甲。后丙因生产经营不善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甲诉至法院。本案中哪些法律关系有效?()

    • A、甲与乙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B、甲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
    • C、乙与丙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
    • D、丁与乙、丙之间的担保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下列借款合同有效的是:()

    • A、甲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以高利转贷于乙,乙因借钱投资心切,未问资金来源便匆忙于甲订立借款合同。
    • B、甲向单位职工集资取得资金并转贷给乙,乙希望通过该资金的运作给该单位职工以及甲乙二人带来利益
    • C、甲向乙借款欲购买凶杀人,但未告诉乙借款的目的,乙猜测出甲额借钱目的,但碍于和甲的密切关系而勉强借款
    • D、甲向乙索要好处费,但乙要求待事情办妥之后支付,为留一凭证,乙与不知情的甲妻订立了借款合同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问答题
    甲某向乙某借款1万元,因时间较长,乙向甲催还借款时,甲矢口否认。为此双方发生纠纷,乙便起诉到法院。法院要求乙提供借款1万元的借据原件,但乙某说原件已丢失,只提交了借据的复印件,甲某对此复印件不予承认,说笔迹是伪造的。但乙某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甲向自己借款1万元的事实。人民法院驳回乙某的诉讼请求。 复印件是书证还是物证?

    正确答案: 乙某提交的复印件既是书证,又是物证。乙某提交的复印件是以其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来证明自己提出的事实的,因而是书证。甲某根据复印件的笔迹特征,认为该借据复印件是伪造的,因而是物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由票据法规范的法律关系有()
    A

    甲向乙借款5000元,并签署借据交乙保存

    B

    甲向乙借款5000元,并背书转让给乙一张面额为5000元的汇票

    C

    甲向乙借款5000元,并签发以甲为出票人、乙为受款人的本票

    D

    甲向乙借款5000元,并转让给乙当时市价为5000元的某某公司股票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购药材,并汇去2万元钱。因一时无货,乙便以甲的名义将钱暂存银行。乙的好友丙因生产经营急需用钱,去找乙,乙便拿出甲的存折给丙,由丙的好友丁担保。乙未将上述情况告知甲。后丙因生产经营不善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甲诉至法院。本案中哪些法律关系有效?()
    A

    甲与乙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B

    甲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

    C

    乙与丙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

    D

    丁与乙、丙之间的担保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本题涉及对法律关系的理解问题。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购药材,其与乙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明显成立。乙以甲的名义将甲的钱存入银行,银行与存钱人之间的合同形式为存折,存折上的名义为甲,故甲为合同当事人,甲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成立。乙将钱借给丙,该行为属于无权处分行为,但银行是认存折不认人,谁拥有存折并知其密码,银行就将存折上的钱交付给谁。丙从乙手中取得存折,其完全有理由认为乙对该存折享有处分权,故乙与丙之间的借款关系应为有效。因乙与丙之间的借款合同有效,丁为其进行担保,故该担保合同有效。本题正确选项为ABCD。